|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90|回复: 10

东安门啥模样?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2-1 0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安门没有见到确认的老照片。

8 `! B4 J5 X4 g# B7 O

 

2 g& t d0 y L

[转贴]:

$ x9 t) K' s$ P7 ~% A4 [

 

& @7 F* _: W6 _

东安门

1 ~9 ^9 b; [: r% O0 {
( I) i; w& d' w& s: ?2 B; V9 ~
  清朝北京皇城的东门,皇城四个大门之一,其他三个大门为天安门(皇城南门)、地安门(皇城北门)及西安门(皇城西门)。
! r1 {9 t2 t" n# X6 Q0 l
  位于今南、北河沿大街东侧,与东华门大街交汇处。东皇城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在玉河以西,河在墙外,宣德七年(1432年)东移,将玉河包入墙内。墙为南北走向,正对紫禁城东华门设东安门,为七间三门黄琉璃单檐歇山顶。门内(西)为跨玉河之石拱桥,因官员们上朝陛见,皆由东安门进宫,所以俗称此桥为望恩桥或皇恩桥。桥西原为永乐时之东安门,宣德时改为三座门式,通称东安里门。望恩桥上砌有障墙,将两门连为一体。东安门在1912年袁世凯为抵制南下就任总统,操纵北洋军兵变时烧毁,1926-1927年北洋政府内务部拆皇城墙变卖,东安里门同时被拆。
' a, ?/ ~% [% z2 d
 
7 z1 y) E3 T. i& x! m8 r# x, h
这一张是东安里门:
0 _) \4 F: ?1 Z a
 
2 x# T- ^' |* a. } D
 
* b. m8 Y2 H7 r$ I! ~4 U

, ^) S# I- A' M

 

+ w7 Q# S6 O8 W& s( D9 o# y

 

/ l. P e) A, C- B6 G

这一张怪怪的:

9 i9 |$ t% L) G! T8 k; [* { _0 ~1 n

; V) D3 k2 x+ t0 ^! e- l+ r B

 

: X' ` E% q" _! o$ o7 y

门是三座券门。

0 r% i5 g' N0 J% o7 t

 

6 c! b7 q1 n6 U! n9 e( a) x% R

远处若说是东华门,阳光的角度也不对呀?

, F$ V4 M3 P' L: X

 

- }2 m/ j9 v* W

 

# O B6 S0 g) R9 J

这一张是长卷画:

4 t: Y2 p/ k! \( { m

 

$ R* e) O4 t" U% E. C* F8 Q


 

) ^4 ^9 B1 h* H, H/ t# |( r

. J8 T* r% ^* O0 `

 

0 _2 c4 `4 O$ C- w: R! w7 @

 

8 h' Q% q; R. B9 {3 M

 

8 _. y \4 v1 M) F$ T5 _( H( f

[转帖]:

5 N: e- P- f! B* n( f- _9 G


“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为清代宫廷画家徐扬所作,描绘乾隆二十六年农历正月初一,天空出现“日月同照,五星聚于一舍”的罕见天文瑞像。表达“天人感应”的中国传统观念。

: a( K! U; m7 x: S7 Z' @

据台北故宫书画处副研究员林莉娜介绍,乾隆二十五年,北京观象台钦天监观测到来年正月初一有“日月同升,五星联珠”天文异象,是“海宇晏安,年谷顺成”的祥瑞征兆,乾隆皇帝因此命画院画家徐扬绘图记录这一罕见天象。

+ }$ @5 a5 c# w/ I" k

在这一“天人感应”的画卷中,不仅有观象台钦天监观测天象的场景,还有文武百官进京朝贺,市井百姓纷纷出门拜年,从故宫内城城墙、观象台起,经东单牌楼,到皇城内东安门、东华门止的情景。作者将北京东城区重要地标都浓缩在长卷中。画面上可见新春胡同巷道车马游人络绎不绝、街面店铺鳞次栉比,以此展现出乾隆盛世皇都市井繁华的富庶景象,其中有的酒店据说至今仍在卖北京故宫自制的酒。

6 Y( g8 j! Z! a" f

 

1 J& l+ i/ z# L# c


这是长卷的左半部:

5 y$ p: v' D/ |6 a


6 o2 o( i0 s1 b) `- E* `" A2 r; }

 

% i; u0 @# \# U, A8 G( Y6 `- R! s( m

这是关于望恩桥及桥东之东安门.桥西之东安里门两座门的局部:

6 x! J6 x# A K, `; z7 B

 

4 E: x5 b: d1 T8 R

 

9 n2 x' z) _4 ~& ~

画卷中东安门是五开间的。

- i L) I4 _& ]' ^% q2 v

 

) B3 S6 G8 X! N" _; O% @

宫廷画家也会画错吗?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2-1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画家只是写意,很少写实,是最不靠谱的,画卢沟桥,愣是画出12个桥洞

发表于 2010-2-1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004.北京事变时,在东安门驻防的军队和普通百姓》的那张,到像是从大清门北侧向南照的,外面是前门楼子
发表于 2010-2-1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ujibing2004在2010-2-1 9:37:00的发言:
《004.北京事变时,在东安门驻防的军队和普通百姓》的那张,到像是从大清门北侧向南照的,外面是前门楼子
5 _/ G1 t6 m( j3 K0 I

004这张,很成问题。首先不是东安门,因为:1.东安门里的东安里门损毁年代比东安门晚,在这张照片上却没有体现。2.门洞内到远处城楼之间的空间极为宽敞,不符合东安门大街的尺度。3.最重要的,此照片上的门洞形状很特殊,不像古建筑的券洞门形状。

* T0 }! s6 ]; b+ y

 

& P q/ k% N% V6 U& g3 E! z

其次也不是大清门,因为很明显,大清门前后的前门、天安门上的城楼都是歇山顶,照片中的是庑殿顶,下面模糊的有城台的影响,只可能是宫城四门中的一个。是否拍摄地点为西华门正对的中南海东侧某门?但现在的中南海西苑门是方形如意随墙门,跟照片上的门洞又不一样。

发表于 2010-2-1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上的基本没错,东安门和地安门、西安门一样,都是五开间的砖木结构宫殿式门,只不过两尽间没画直棱窗。正因为它是砖木结构,才能在民国初年很容易的被一把大火烧掉。

2 D. h5 c( p5 O2 r/ W

 

9 v( b; K( A5 Q( x7 \' V/ B

PS:中国古代的绘画绝大部分在建筑写实上做的确实不好,最大问题在比例关系、结构、开间、甚至形制上都有错误。一是因为中国画注重写意,即便写实作品也非完全严格的模画景物。另一原因在于,中国古代把营造建筑看做最下等的职业之一,地位比较高的画师和艺术家都不屑于营造,所以对建筑的结构、类型也不甚了了,最多只能画个大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中轴线在2010-2-1 22:49:00的发言:
- D# P& r# l2 P9 K9 i5 _8 @7 L

感谢zhaohq先生提供的图片。

' b! a# T" g' ]0 K9 Q5 k9 @

第二张照片中的建筑建于1925年拆除东安里门之后。怀疑位于东安里门原址,所以看不到东安门。此门系三阙券门,拱券是典型的民国样式,具体名称待查。照片约拍摄于9月初,傍晚。

' h Q. m1 ~% }5 K2 V5 b

 

% |& C( O% V" h

东安门与其它两座皇城门形制相同,可以参看,对照。

9 A- p7 v) Q" ?" J& E

谢谢您的关注。

2 Q( ~1 {0 t: g; k$ x

 

2 l7 L6 L/ [8 g( [3 t: i

以下是搜到的两张图:

2 g& `) t* {; Q7 d% T9 e5 D

 

. B7 j" I& Y* H. r


% i! x( ^) J2 w4 C! P0 J" R6 b

 

+ `7 `; m) g! C

还是研究以下这张图:

3 |# E- R3 ^ {( {) N


 

" L; a/ c& R+ C% ~6 a

5 @8 U' S2 m! N/ R1 E: e( c! f+ O

 

% [0 n! M! x6 }8 M+ F

这张图周围的地貌只附和东安门地点。

" O& K7 f! |0 Q! v" ]7 F' S

 

* D- L% r; }; s2 l6 z: |

004.图片中城门内地面隆起,应就是望恩桥的桥面。

x- W8 ~8 }6 E0 W

 

. [; G3 F# Q8 O

远景只见城楼,已看不到东华门城台。

' g% L3 M; v8 K

 

- T( Q" c. ?9 p, J% y8 W1 ^

所以此门是桥东侧的东安门。

1 D k) S: u5 ~7 B+ B5 o0 S

 

2 j7 f- [- A; t' {# v! \; {

据说1912年兵变,原面阔七间的东安门毁于大火。

9 q, w) z9 D7 K: N& T

 

9 {( m& P7 `+ e- |* M' }6 U0 J. ~

这是兵变后的实录:

8 v& i: h& @ `: f" a8 S

 

5 N5 i4 j' I; B& G5 [. y

) ?( O& ~: T! ^+ Q' l8 h

 

8 {5 G8 t* y5 J# M

图010.这里就是东安门吧!

/ H% h5 ^* p' R% M

 

: A% h# F" Z2 [6 \2 ~% {$ u1 T( {( p

 

3 g" G: L- [3 V3 F. I

 

" s! L3 T! T+ V* f

至于图004.标注的北京事变应是北洋政府时期的某一年(上世纪20年代)发生的。

3 t2 k& c: Y7 X7 E

 

+ y: l. [! i7 H7 \. B. O/ M7 j4 f+ P

也许就是1924年老冯搞的北京事变吧?

/ F$ p' C. D8 p, n4 C1 r

 

2 n c* J# b. F) G) j! [0 f

 

. _/ E9 z" g1 w! M- ~

 

, k9 V; k# Q7 u: ~

图004.中的城门确在东安门原址存在过。

9 u7 L' i. L0 o5 \' D

 

9 Z8 O/ d( j- b6 V- o

大约应是下面两座门类似的规制吧:

+ J7 O( R; Z7 Z5 {- Q0 N/ s' _

 

+ p2 Q/ ]$ O# G- M

 

3 K, e) D2 m$ U1 T

& m$ ~, l- {2 o6 w& J* j


 


发表于 2010-2-2 0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中轴线在2010-2-1 22:49:00的发言:
% y S! P5 u; A. d8 p& y' s$ a

照片约拍摄于9月初,傍晚。

2 ]; m. U+ P" Y+ v/ x _, l& A

 

' r& n8 A5 {' H; p+ N

 

诸葛亮啊!
发表于 2010-2-1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zhaohq先生提供的图片。

6 W! [6 [' k6 m7 V6 v1 K' f

第二张照片中的建筑建于1925年拆除东安里门之后。怀疑位于东安里门原址,所以看不到东安门。此门系三阙券门,拱券是典型的民国样式,具体名称待查。照片约拍摄于9月初,傍晚。

% r& r5 V1 {- y

 

& K z/ s5 c4 O! L4 @& i

东安门与其它两座皇城门形制相同,可以参看,对照。

发表于 2010-2-2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杜帖特拍过东安门,而且还拍了好几张.不过可惜的是没有全景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搜到一张照片:

) d: c- l2 s" u" m: c4 l; ~$ @

 

: o3 _. D2 k& ^

, H# U1 J- s4 k6 w9 Z

 

; B/ k. t% J1 d. @2 x9 |& x

对比一下图004.:


发表于 2010-2-3 0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10-2-2 23:36:00的发言:
杜帖特拍过东安门,而且还拍了好几张.不过可惜的是没有全景的。
7 }; ?+ _0 {' _, l4 Q) W- {/ g

记得很多年前,我就想您请教过东安门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3 09:38 , Processed in 1.153028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