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2 p# T7 @: q! S
今天到西单看一个影展,顺便又看了电影《孔子》 。看完电影,突然想起了不久前网友顺德会馆在回复我的一个帖子时,提起他儿时住过的地方——海柏胡同,而这条胡同中有两位清代的文化名人,其中一位就是孔子的后人,《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另一位则是《日下旧闻》的作者-朱彝尊。这样便让我定下了今天拍记目标——海柏胡同。
2 p8 |( h* m6 ~- j8 a ^3 a$ \ 据载:海柏胡同成街在明代,胡同最早有一座明代古刹海波寺,所以又叫海波胡同。得名为海柏胡同是缘于海波寺内有很多明代古柏,人们习惯将海波寺叫海柏寺,胡同也就随着叫海柏胡同了。这条胡同在清代时曾有不少文人居住,故在两侧的四合院内多有紫藤,“古槐、紫藤、四合院”成为海柏胡同的别样风情。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海柏胡同尚在,海波寺亦存,但已变成民居大杂院,其红墙古建仍能看出一些原来的风貌。
) L& S, [, Y, g, y# A a. _ 西单距离此地不算远,乘车三站就到了。穿过窄涩的小巷,我来到了贤人们曾经住过的地方,但眼前的情景实在令人凄然。找来找去我找到了顺德会馆网友住过的院子-海柏胡同16号。这个院子尚有人居住,不过实在是有点儿破败了。院内的古槐、紫藤早已不见踪迹,唯有翻修的不成功的亭子立在那里,给人以某种遐想。。。。。。
随想随拍
随想随拍
随想随拍
随想随拍
随想随拍
随想随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