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I6 P$ ^; p* [; Q7 a, Q2 i 曾钟(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培训学院退休教师)我最先挖掘死者身份
4 z8 V3 z$ N9 X( L! _* W 2003年,从学校退休后的曾钟买了一台相机采风,偶然到沙坪公园走入墓群时,顿感震撼。“我没有参与那场武斗,但死难者有我同学。”曾钟决定记录这段历史。 , A' ^5 L% Y; P$ D& G% C
从这一年开始,家住沙坪坝小龙坎的曾钟,每天上午起床就来到墓地,“每来一个参观或者祭奠的,我就会上前询问他们与死者的关系。”根据死难者家属提供的线索,曾钟采访了与死者有关的人士。3年之后,曾钟结识了50余位死难者家属,并整理了一本“沙坪公园‘文革’墓群考”的资料。今天,这些成为了红卫兵墓园保护的重要史料参考。 9 j7 o/ n4 W2 k) X
陈晓文(重庆出版社编辑)我记录下全部碑文 5 @9 l B! \7 l" ]: W5 A$ G" D2 S
早在曾钟前,陈晓文就开始关注沙坪坝红卫兵墓园,是至今墓园碑文最完整的记录者。 ; R2 ~, g( z5 @0 b9 f- F; o5 l
上世纪80年代末,为编辑“文革”十年的历史,陈晓文和朋友邀约在墓园碰面。“眼前的一幕,让我们十分吃惊。”他回忆,墓碑风化很严重,有些文字也变得模糊。而且不少碑石,被周边居民搬回了家。“如果不保护不记录,假以时日,一个重要的历史载体将永远消失。”自此,陈晓文和朋友开始记录每个墓碑的碑文。同时,在他和部分人士的建议下,沙坪公园开始对墓园进行了保护。 , C& I! Y, M( f2 j6 D8 R. u
何蜀(重庆“文革”研究专家,《红岩春秋》原副主编)一段凝固的沉重历史 - ?$ `6 i# H- A
因为共同关注沙坪坝红卫兵墓园,陈晓文和曾钟成了挚友,和他们一起的还有何蜀。 ' x7 F7 q% {. x& A' }2 ]( d, Q9 J4 K0 o
“红卫兵墓园是一个时代的背影,一段用水泥、砖头凝固下来的沉重历史。”何蜀称,将其确立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规范性的保护,是对中国历史的重要贡献。何蜀称,将红卫兵墓园确立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规范性的保护,是对中国历史的重要贡献。何蜀说,申报成功说明我们政府越来越重视政治文明,“事实上,民众已有了理性正视‘文革’历史的社会心理环境,我们的民族更加成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