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9190|回复: 23

[原创]小墓坑里的大发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8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的第一天,如约而至,我又一次的来到山东,此次的目的地是临沂。从临沂前往沂水的时候,在公路边看到路牌一块,书三个大字“金雀山”,当时便觉得蹊跷,难道有大墓?大脑的CPU顿时运转起来了,李济当年的考古发掘队驻扎的貌似不是这里。临淄曾是齐国故都,曲阜是鲁国故都,那么临沂呢?从济南到临沂的高速路边有现代的摩崖大字“书圣故里”。对,这里是王羲之的故居,是沂蒙老区,沂南汉墓的画像砖更闻名于世,梁思成先生也曾临摹过。

, V" a1 S' @3 Z. @4 i8 S

    “竹简《孙子兵法》好像在临沂出土的”,斑大人随口说着。

- |$ p: C9 `) R

      简牍?小竹片?孤本?我在心里默念,不虚此行,心中暗喜。但具体在哪,我们心中自然没数。然而就是这么巧合,从王羲之故居回来的路上,我看到了汉墓简牍博物馆的指示牌——银雀山汉墓简牍博物馆。

) R- M; B/ k3 t+ n/ Y* c

      相传临沂市区东南有两座山岗,遍生一种灌木,春夏之交,此木鲜花盛开,花朵形似云雀,东岗为黄色,西岗为白色,故两座山岗得名金雀山和银雀山,这里更是一处汉代家族墓群。上世纪70年代,金雀山、银雀山出土了汉代简牍——《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以及《晏子》和《六韬》数篇。对于这个小小的汉代墓坑所出土的竹简,学术界的争论仿佛一直没有休止过,小女对此了解不多,不妄加评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亲自去看看。

, f: V4 O( q! _; T D9 Y+ \% L

      只是临沂政府对此相当重视,更是要建立一座中国古代军事博物馆——兵学城,浩大的工程已经动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接待更多的中外游客。

9 C [9 C8 A) w7 n8 i


8 v1 @$ T7 z& M" e






发表于 2010-1-8 1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以为你亲自发现了什么东西内

) e1 @8 R: T% N, V n

哈哈

发表于 2010-1-8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几界的政治局常委几乎全来过这个小博物馆!

 楼主| 发表于 2010-1-9 0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10-1-8 20:52:00的发言:
9 s$ Z+ R/ X& I3 J# y, a t

最近几界的政治局常委几乎全来过这个小博物馆!

( }# F. l) k' q f

江泽民题词

 楼主| 发表于 2010-1-9 0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1-9 1:20:00的发言:
我在高中的时候,杭州一份报纸用半个版介绍这个墓,当时没看出墓坑大小。报纸用力气介绍《孙子》竹简发现的意义,还有古代军事理论最初的发展。记得那个文章说,春秋时代以前完全是以普通贵族为将,从春秋晚期,就是《孙子》成书年代以后,渐渐以职业军官为将。有那么一个晚上,我在放学后跑到浙江大学古籍所打印一套《银雀山汉简-孙子》的临摹本,后来的几天又给班级里面同学复印,差不多人手一册。再后来去书店买一本《吴孙子发微》,闲来无事的时候就琢磨一番,印象很深,至今还能把孙子十三篇粗粗背诵;银雀山汉简出土以后孙子学就完全进步了。
: \& Q h. ?$ V0 J* u6 r' k

特别小的坑

发表于 2010-1-9 0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高中的时候,杭州一份报纸用半个版介绍这个墓,当时没看出墓坑大小。报纸用力气介绍《孙子》竹简发现的意义,还有古代军事理论最初的发展。记得那个文章说,春秋时代以前完全是以普通贵族为将,从春秋晚期,就是《孙子》成书年代以后,渐渐以职业军官为将。有那么一个晚上,我在放学后跑到浙江大学古籍所打印一套《银雀山汉简-孙子》的临摹本,后来的几天又给班级里面同学复印,差不多人手一册。再后来去书店买一本《吴孙子发微》,闲来无事的时候就琢磨一番,印象很深,至今还能把孙子十三篇粗粗背诵;银雀山汉简出土以后孙子学就完全进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9 0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易水离歌在2010-1-8 18:43:00的发言:
q- u/ y7 U- [: c+ P+ x( _

还以为你亲自发现了什么东西内

1 E% Z7 `6 m% X, e- ^9 k$ _8 [

哈哈

t5 y! k7 `4 H4 N

就亲自发现临沂也有个汉墓,还挺著名。。

发表于 2010-1-9 0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竹简不错。。。
发表于 2010-1-9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40万美元在2010-1-9 12:49:00的发言:
问一下油油,墓坑中的小纸片怎么好像是人民币啊?
2 |% w9 C; w7 g- q t

就是人民币,游客扔的

发表于 2010-1-9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样子墓主人地位不太高啊。

: y- t% T. [$ n( k5 s& N% I

 

* U1 ]8 S2 l! G- M

墓主人肯定没想到这么多年后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发表于 2010-1-9 1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一下油油,墓坑中的小纸片怎么好像是人民币啊?
发表于 2010-1-9 2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微清高歌在2010-1-9 16:21:00的发言:
6 T8 r. e4 u; R0 v" v( {

就是人民币,游客扔的

0 K z0 V# k, z/ t: s8 Q' _+ A

最好扔冥币.

 楼主| 发表于 2010-1-9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40万美元在2010-1-9 12:49:00的发言:
问一下油油,墓坑中的小纸片怎么好像是人民币啊?
9 e7 g" T& @; R: W4 V; Q3 @

对,跟十三陵似的,里面是现代人扔进去的人民币。。

 楼主| 发表于 2010-1-9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40万美元在2010-1-9 12:48:00的发言:
1 d2 d0 X3 h/ H* G) k

看样子墓主人地位不太高啊。

, Q1 B: @1 B7 f2 W" t

 

: U y( C' b) `; Q4 d! B; C0 E9 T

墓主人肯定没想到这么多年后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 |1 W, o' U O+ @% T* y5 R

家族墓地,可能就是爱好读书的人家,陪葬的东西就是普通的陶器,还有就是竹简了,这个太珍贵了,汉代早期墓葬。。

发表于 2010-1-9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觉得那竹简最地道
发表于 2010-1-10 2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尾去的地方一定要去看看

发表于 2010-1-31 1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墓葬保存的这么好,肯定得益于干燥的环境

+ H4 d4 {) t* A, `% h1 d4 ]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2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是长尾。。。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40万美元在2010-1-31 12:51:00的发言:
- n4 Z& Y/ e5 \* x7 ]

这个墓葬保存的这么好,肯定得益于干燥的环境

" R) n7 `3 ^5 n9 v8 @) C& C

 

0 ^$ i& V1 i) Z; q

发掘很偶然吧,这是一个很小的墓,而且墓主也没什么钱,也没什么显赫的背景

8 J4 H- |& B5 r* {9 ]

唯一值钱的,就是他的几卷书啦。。还是不错的

发表于 2010-5-20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扔钱很恶心。墓主人趁国宝,还稀罕那点臭钱不成。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10-5-20 12:29:00的发言:
扔钱很恶心。墓主人趁国宝,还稀罕那点臭钱不成。
9 N) P, U1 I3 t3 u+ h }# }" P

嘿嘿,扔点欧元吧

发表于 2010-6-17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以为发现啥了呢[EM53]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易水寒在2010-6-17 12:29:00的发言:

以为发现啥了呢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D& r0 U5 l) C$ C9 X7 P2 Y$ y4 }

金雀山、银雀山出土了汉代简牍——《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以及《晏子》和《六韬》数篇。

M" l, }! p* r' r; ~

这是史学界的重要发现。。。

发表于 2010-6-17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grea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6 02:50 , Processed in 0.151266 second(s), 17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