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932|回复: 39

[讨论]蓟城在何处?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3 0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点:《史记·乐记》载“武王克殷及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较为公认的受封的时间是公元前1045年,亦有前1046年一说。也有学者认为,史记记载过于笼统,应当是武王封蓟,成王封燕,前后相隔不到十年。最早的燕都遗址就是现在的房山董家林遗址已有确证。后来燕灭蓟,都城迁至蓟。最早的蓟城在何处?较为流行的说法是侯仁之老提出的“蓟城核心部位在今宣武区”。根据主要有二:一是战国时燕大将乐毅《报燕王书》载“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记曰:“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二是1957年在广安门以南约七百米处发掘出战国或以前的陶片、瓦当,并且在宣武门、广安门、北线阁、白云观等地发掘出古代水井井圈,有学者认为年代当在东周至西汉。于是有的学者更进一步认定,燕都蓟城西界现在的会城门-北蜂窝一线,东界现在的牛街-右安门大街一线,北界宣内头发胡同一线,南界南二环路北侧一线。但是,始终缺少董家林遗址那样的城垣和出土文物来确证。而像已故的北大考古专家邹衡老就不同意对于上述古井圈的年代认定,因此也就不同意最早的蓟城在现在的宣武区。

1 F: x' ?2 m9 y& n0 \5 q4 q2 _

迄今对于古蓟城位置论述最为客观的当属考古专家赵其昌。他认为晋以后的蓟城位置可以确定,即侯仁之老所说的蓟城是以蓟丘为城西北角的、从晋到辽的古城垣。证据之一是1965年在八宝山发掘的西晋古墓墓志载“假葬于燕国蓟城西二十里”,而1974年发掘蓟丘发现叠压在东汉墓葬之上的残城西北角。二者参照、佐证,加上其他调查结果,可以确定晋以后的蓟城位置。

8 ~3 l: {6 o; r9 {' u# r; u, T

至于早期蓟城,井圈并不一定说明就是城市所在,但是由于在假定的早期蓟城内发现了许多东汉、西汉乃至战国时期的墓葬,反而说明那时这一带不是城垣所在。赵其昌从古井圈以上同期文化层的消失和出土陶片被磨光,推测早期蓟城毁于永定河洪水。进而提出早期蓟城位于八宝山以西古城一带、后期蓟城以西、后期蓟城以南三个设想。但都需要出土文物的确证。

( |- y7 r: k) ~( ?1 p7 L

早期蓟城的位置涉及北京建城、沿革和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迷底亟待揭开。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4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初探
) Q) h$ A# x; m3 M/ Z& ~" M2 ]1 @0 y1 D& w- U) R6 a; O" x* P4 l
北京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经有3000余年,如果考虑到早在周武王伐纣克商褒封帝尧之后於蓟之前,作为殷商的北方属国蓟国的都城蓟就己经存在的历史,北京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3100年前后的商代晚期。
& Y+ C& }3 i+ |& T: f! ~  f3 ?北京最早见于文献记载叫做蓟。《史记.周本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司马迁并没有具体指明蓟的地望。历史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以蓟为国都。《韓非子?有度》记载:“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袭涿、方城。” 《韓非子集解》云:“‘袭’谓重绕在外,谓燕都在蓟,涿、方城在外,犹《左传》言表里也。”涿在今河北涿县,方城在今河北固安西南方城村,据此推测蓟的地理位置大致在今北京西南部地区。《汉书?地理志》广阳国蓟县下注“蓟,故燕国,召公所封。”汉广阳国蓟县在今北京西南部地区。班固只是说蓟的大致方位在汉广阳国蓟县,也没有说明蓟的具体的地理位置。
; s# V+ r2 M2 |( h# P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较详细、具体地记载了北京地区北魏时期水等河道、遗迹与城址的相互位置关系,为研究和探索蓟的地理位置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线索。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提出“细读《水经注》并参考有关的文献记录,可以肯定郦道元所记的蓟城,约当今北京外城之广安门内外一带。” 1965年在八宝山西500米处发现了西晋时期的华芳墓葬,出土墓志记载:“假葬于燕国蓟城西廾里”。由墓葬出土处向东二十里,大致在白云观西部一带,按照墓志记载,这里就是 “燕国蓟城”,和依据《水经注》复原的蓟城城址大体相符,说明华芳墓志所记载的“燕国蓟城”和北魏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所记载的蓟城城址大体一致,这里确实就是蓟城城址。然而,1974年春,在白云观西部传为“蓟丘”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上层遗址清除之后,又发现了残城墙遗址,”“城墙残址应是城的西北转角。”曾主持白云观西部传为“蓟丘”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赵其昌先生在其所著《蓟城的探索》一文中提出,蓟城城址应分为前、后两期,“即东汉以前为一期,暂称前期蓟城,在东汉以后为一期,暂称后期蓟城”。赵其昌先生认为:“白云观西遗址的发掘,使后期蓟城得以定位,并且证明前期蓟城不在这里。”
发表于 2010-1-3 2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尚无定论,广安门附近的说法为一种.
发表于 2010-1-10 1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X' v" N6 g' c* [2 \5 B

同意对早期蓟城的城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对研究探索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个疑案不解决,对研究北京史地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现将本人的一些尚不成熟的观点供参考,有关内容陆续上传,请批评指正。

* R! e- s8 l# }8 ^8 L; }& q6 d

 

$ S1 j- _% p. y

 

: h3 d2 `6 H, Q

前期蓟城


+ L7 Z6 O5 \8 M" x8 R

讨论前期蓟城城址问题,不能不涉及今广安门一带究竞是不是东汉以前的蓟城城址。对人们认为“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东汉、北魏,以至于隋唐,蓟城城址并无变化”的主要依据不容回避。

1 A) R) _* r* v" W B3 R

认为“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东汉、北魏,以至于隋唐,蓟城城址并无变化”主要依据大致有:

4 S$ F2 e; g8 N- x3 T

一是与《水经注》关于不同历史时期的遗迹的记述有关,认为“郦注在本段记述汉蓟城宫殿,上文直承古代蓟城,下文又与前燕慕容俊蓟城紧相连续,在这期间,从郦注来看,没有任何城址转移的痕迹可见”。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由于清代学者赵一清将原本在王莽句之上的“城有万载宫、光明荣殿”八字下移到“王莽”句之下,造成的误读。祥见《<水经注>记载的蓟城与蓟县故城》。


$ e! D9 m5 @$ v( A- g+ t( h5 H7 I

二是白云观西部原有一处高丘,和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关于蓟丘与城址方位关系的记载相吻合,误以为就是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的蓟丘。白云观西部传为“蓟邱”的土阜并不是蓟丘。祥见《蓟丘辩》。


6 N6 U/ [. [4 a. a+ b# O

三是广安门一带出土饕餮纹瓦当及大量出土战国时期和汉代陶井。祥见《饕餮纹瓦当及出土战国时期和汉代陶井》。

发表于 2010-1-10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I ~3 l( c; Q$ |( o. x& ^4 d

《水经注》记载的蓟城与蓟县故城


+ j) X+ J. M% s% v$ d5 R% b( q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提出“细读《水经注》并参考有关的文献记录,可以肯定郦道元所记的蓟城,约当今北京外城之广安门内外一带。”“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东汉、北魏,以至于隋唐,蓟城城址并无变化。”1974年春,在白云观西部传为“蓟丘”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上层遗址清除之后,又发现了残城墙遗址,”“城墙残址应是城的西北转角。”曾主持白云观西部传为“蓟丘”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赵其昌先生在其所著《蓟城的探索》一文中提出,蓟城城址应分为前、后两期,“即东汉以前为一期,暂称前期蓟城,在东汉以后为一期,暂称后期蓟城”。赵其昌先生认为:“白云观西遗址的发掘,使后期蓟城得以定位,并且证明前期蓟城不在这里。”

7 U' M, C0 c9 K8 U! n

一方面是依据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记载将蓟城城址确定在“北京外城之广安门内外一带”, “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东汉、北魏,以至于隋唐,蓟城城址并无变化。”另一方面以确凿无误的证据证明,“白云观西遗址的发掘,使后期蓟城得以定位,并且证明前期蓟城不在这里。” 这就需要对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究竞是如何记载蓟城城址的问题深入进行探讨。


4 \8 ?2 |) [6 b8 Y6 K( A, f% Y; H/ F# @

《水经注.卷十三.水》(王先谦合校本):

, U W- u0 l5 n' X

“水自南出山,谓之清泉河,俗亦谓之曰千水,非也。                         水又东南,迳良乡县之北界,历梁山南,高梁水出焉。                    过广阳蓟县北。

8 Z$ t, Y* {; B; `% \% V

    水又东迳广阳县故城北。谢承后汉书曰世祖与铫期出蓟至广阳欲南行即此城也,谓之小广阳。

# E b: Z0 d9 \" Z* l2 I; o7 W9 h# d6 K

    水又东北,迳蓟县故城南,魏土地记曰:蓟城南七里有清泉河,而不迳其北,盖经误证矣。昔周武王封尧后於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邱,因邱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邱矣,武王封召公之故国也。秦始皇二十三年灭燕,以为广阳郡。汉高帝以封卢绾为燕王,更名燕国。王莽改曰广有,县曰代戎。城有万载宫、光明殿,东掖门下,旧慕容俊立铜马像处。昔慕容隗有骏马,赭白有奇相逸力,至俊光寿元年,齿四十九矣,而骏逸不亏,俊奇之,比鲍氐聪,命铸铜以图其像,亲为铭赞,镌刻其旁,像成而马死矣。大城东门内道左,有魏征北将军建城乡景侯刘靖碑,晋司隶校尉王密表靖功加於民,宜在祀典,以元康四年九月二十曰刊石建碑,扬於后叶矣。 

/ T' l) J( p" z! M# e9 h }

    水又东与洗马沟水合,水上承蓟水,西注大湖,湖有二源,水俱出县西北,平地导源,流结西湖。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之旧池也,绿水澄澹,川亭望远,亦为游瞩之胜所也。湖水东流为洗马沟,侧城南门东注。昔铫期奋戟处也,其水又东入水。水又东迳燕王陵南,陵有伏道,西北出蓟城中,景明中造浮图建刹,穷泉掘得此道,王府所禁,莫有寻者,通城西北大陵,而是二坟,基趾磐固,犹自高壮,竞不知何王陵也。   

9 z3 G: a1 c8 D5 C

水又东南,高梁水注焉,水出蓟城西北平地,泉流东注,迳燕王陵北,又东迳蓟城北,又东南流,魏土地记曰:蓟东一十里有高梁之水者也。其水又东南入水。

5 w3 H0 _, W8 a1 o

又东至渔阳雍奴县西入笥沟。……。”


2 f+ b- ~* c! t8 C

侯仁之先生提出的“细读《水经注》并参考有关的文献记录,可以肯定郦道元所记的蓟城,约当今北京外城之广安门内外一带”的论断,已经为白云观西部传为“蓟丘”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所证实。“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东汉、北魏,以至于隋唐,蓟城城址并无变化”的说法却不无可商之处。

" b- D# q& ]9 g! {

侯仁之先生在《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水经注.水》一章中在注释汉蓟城宫殿城有万载宫、光明殿时,据《水经注.卷十三.水》(王先谦合校本)“水又东北,迳蓟县故城南,魏土地记曰:蓟城南七里有清泉河,而不迳其北,盖经误证矣。昔周武王封尧后於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邱,因邱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邱矣,武王封召公之故国也。秦始皇二十三年灭燕,以为广阳郡。汉高帝以封卢绾为燕王,更名燕国。王莽改曰广有,县曰代戎。城有万载宫、光明殿。东掖门下,旧慕容俊立铜马像处”的记载,认为:“郦注在本段记述汉蓟城宫殿,上文直承古代蓟城,下文又与前燕慕容俊蓟城紧相连续,在这期间,从郦注来看,没有任何城址转移的痕迹可见。”侯仁之先生考证可谓缜密。然而侯仁之先生所据王先谦合校本《水经注》中的这段文字记载,究竟是不是郦道元《水经注》本来的记述,值得商榷。

+ o0 x7 T& Y$ j7 {6 H3 ?0 d

《水经注》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版本是宋刊残本,《水卷》就已缺佚。能见到的《水卷》最早的版本是明永乐大典本《水经注》《水卷》,大典本《水经注》《水卷》“城有万载宫、光明殿”八字,是在“汉高帝以封卢绾为燕王,更名燕国”句之下,“王莽”句之上。明万历二年和明崇祯二年朱谋玮《水经注笺》《水卷》“城有万载宫、光明殿”八字,都是在“汉高帝以封卢绾为燕王,更名燕国”句之下,“王莽”句之上。明万历十三年吴琯《水经》《水卷》“城有万载宫、光明殿”八字,也是在“汉高帝以封卢绾为燕王,更名燕国”句之下,“王莽”句之上。清初沈炳巽《水经注集释订讹》《水卷》“城有万载宫、光明殿”八字,也是在“汉高帝以封卢绾为燕王,更名燕国”句之下,“王莽”句之上。清乾隆十五年仁和赵氏小山堂版赵一清《水经注释》《水卷》始将“城有万载宫、光明殿”八字移到“王莽”句之下,“东掖门”句之上。清乾隆曲阜孔继涵版戴震《水经注》《水卷》也将“城有万载宫、光明殿”八字移到“王莽”句之下,“东掖门”句之上。清光绪14年全祖望《全校水经注》《水卷》将“城有万载宫、光明殿”八字移到“王莽”句之下,“东掖门”句之上,在“城有万载宫、光明殿”八字下注明“梓材按此文旧本在更曰燕国下赵氏朱笺刊误云八字当移在县曰代成之下全氏校正。今按戴赵并依全移。”清光绪十八年长沙王氏思贤讲舍王先谦本《水经注》《水卷》也在“城有万载宫、光明殿”八字下注明了“朱八字在王莽上,赵改刊误曰八字当移在次行,县曰代戎之下。”杨守敬、熊会贞著《水经注疏》《水卷》,“城有万载宫、光明殿”八字虽在“王莽”句下,“东掖门”句之上,也注明了“朱八字在王莽上,赵依全校移,戴移同。” 通过上述分析,“城有万载宫、光明殿”八字原本是在“汉高帝以封卢绾为燕王,更名燕国”之下,“王莽”句之上,是清代学者赵一清将其下移到“王莽”句之下,“东掖门”句之上的。

8 t# b3 Y" D) O+ D

仔细阅读郦注的这段文字记载, 王莽句和东掖门句之间无疑确有脱文,读起来前后语句不通顺,所脱文字根据前后语句分析应该不仅仅是有关蓟城的记载,还有关于蓟县故城的记载。郦道元著《水经注》“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今北京地区河道周边古迹遗址众多,燕都的元英、磿室、宁台、碣石宫等遗迹,唐《括地志》、宋《太平寰宇记》还有明确记载,且郦道元所著《水经注》确有如前代学者所说的“嗜奇引博”,是什么原因独《水经注》不载呢?极有可能郦道元在《水经注》有关这些遗迹的文字缺佚了。可能在早期传抄之时就己经遗漏缺佚了,故读起来前后语句不通顺,清代学者校勘之时就已经注意到了,所以将“城有万载宫、光明殿”八字下移。这一移动前后语句看似通顺了,但是,这一移动不仅掩盖了此处脱落遗漏文字的问题,也将蓟县故城和蓟城之区别移不见了。故认为“郦注在本段记述汉蓟城宫殿,上文直承古代蓟城,下文又与前燕慕容俊蓟城紧相连续,在这期间,从郦注来看,没有任何城址转移的痕迹可见。”

4 V4 V: C, z* ^2 V

将“城有万载宫、光明殿”八字复元回原处,“王莽”句下,“东掖门”句上,所脱落文字另作考虑,那么,这段文字记载则应是:

+ }: W. @: ?/ F& ^6 j

“水又东北,迳蓟县故城南,魏土地记曰:蓟城南七里有清泉河,而不迳其北,盖经误证矣。昔周武王封尧后於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邱,因邱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邱矣,武王封召公之故国也,秦始皇二十三年灭燕,以为广阳郡,汉高帝以封卢绾为燕王,更名燕国,城有万载宫、光明殿,……王莽改曰广有,县日代戎。…东掖门下,旧慕容俊立铜马像处,……。大城东门内道左,有魏征北将军建城乡景侯刘靖碑,……。”如按上述记载,能否这样理解郦注的这段文字记载,郦道元在记述这些不同历史时期遗迹时是有区别的:蓟县故城是“周武王封尧后於蓟”的前期蓟城,“今城内西北隅有蓟邱。”是“武王封召公之故国”,秦始皇“灭燕以为广阳郡,”“汉高帝以封卢绾为燕王,更名燕国,”前期蓟城有万载宫、光明殿。蓟城(后期蓟城)东掖门下有慕容俊立铜马像处,大城东门内道左,有魏征北将军建城乡景侯刘靖碑。如此推测不谬,前期蓟城和后期蓟城的区别也就明显显示出来了。郦道元所记载的蓟城是后期蓟城,蓟县故城则是蓟城迁移之后遗留下的前期蓟城遗址。


发表于 2010-1-18 0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左慈戏曹在2010-1-17 22:21:00的发言:
获益多多.这才是心平气和的学术研究啊!
+ q' _0 \ ~# h* Z

难得

发表于 2010-1-17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6 G7 J+ L% C6 v: R' I9 W

饕餮纹瓦当及出土战国时期和汉代陶井

. v2 G) Q4 E# H. H( x3 w. b1 R: H

 

- C0 A8 ^$ d' J& T# H

近几十年来,在广安门内外一带发现了一大批陶制圆形井圈,时代约为战国时期和汉代。近几年在北线阁一带还有井圈出土。大量的井圈集中在这一地区出土,说明这一地区古代人类活动比较集中。将这里做为春秋战国、汉代的蓟城城址来考虑不无道理。古代人类活动比较集中之所在,通常情况下应該是城邑,但是,前期蓟城作为燕国都城并不是一般的城邑,“都”作为“国”的政治中心、统治的中枢,主要体现在“国”的物化载体—王宫和宗庙之类建筑。“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人口密集之处不一定就必定是“都”。另外,这一地区有一个特殊情况不能不做考虑,这一地区曾有燕王陵的记载。可能部分井圈和修建燕王陵及设置燕王陵的园邑有关。《汉书.霍光传》记载,霍光死后,“发三河卒穿复土,起冢祠堂,置园邑三百家。”燕王陵、园邑的规模不会比霍光的陵墓、园邑规模小,如果再考虑到“同坟异葬”的王后的陵墓及其他陪葬的陵墓,这一地区在汉代应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燕王陵区,不仅修建燕王陵需要集中大量人力,燕王陵建成之后还要各设几百户的园邑,可见当时这一地区人口之密集。人口密集,取水之井也就自然多了。这一地区陶井还有一个特殊现象令人费解,那就是这一地区有一部分陶井密集到异乎寻常的地步,在6平方米(一说卄平方米)内竞重叠达4处之多。是什么原因形成这种异乎寻常的遗存呢?古人为了避疫只是淘井,并未见弃旧井另开新井之记载。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频繁地挖井—废弃—再挖井。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特殊的需要呢?这倒和这一地区多次修建燕王陵(还有同坟异葬的王后陵)的过程相吻合。这些陶井中的大部分会不会和燕王陵有关呢?颇值得令人思考。

( u/ {# [' w# w, H) Z1 z' N H% K8 F

《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7期,《北京广安门外发现战国和战国以前的遗址》一文称:发现的战国和战国以前的“遗迹的位置在广安门外桥南约七百公尺处—护城河的西岸。……有明显的古代文化层厚约一公尺以上,尚末见底。文化层间夹有粗细绳纹陶片、碎绳纹砖、瓦砾、陶鬲腿、陶豆把和饕餮纹的残半瓦当(存1/2)等。……发现的饕餮纹半瓦当,直径约18公分,表面呈黑褐色,纹饰并不太清楚,但能辨识为饕餮纹。这种瓦当在战国当时是比较高贵的建筑构件,常常为宫殿建筑所专用,民间几乎没有用。所以我们推想瓦当和古陶的出土地点,是一个很重要的古代遗址—‘燕上都’和它的前身所在地”。饕餮纹半瓦当出土,确实是一条线索。刊登在《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7期上的这篇报道,一直被学者们作为这里曾是燕都蓟城的依据。1963年第3期《考古》杂志刊登的《北京西郊白云观遗址》一文的注释②称“赵正之、舒文思:《北京广安门外发现战国和战国以前的遗址》,《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7期。(编者按:根据我所的几位同志前往现场观察所得的结论,椿树馆附近发现的餮饕纹瓦当,系出自辽金时代的堆积层中,出瓦当的地方,并无战国时代堆积层)”。所谓“瓦当和古陶的出土地点,是一个很重要的古代遗址─‘燕上都’和它的前身所在地”之说也就自然不能成立。遗憾的是这条注释并未能或不愿为一些学者所重视,多年来仍被一些学者们作为这里曾是燕都蓟城的依据引用。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获益多多.这才是心平气和的学术研究啊!
发表于 2010-1-24 1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2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纠正现在的通行误说呢?尤其因为侯老的结论对众人的影响太大了。
发表于 2010-1-23 1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q% G V1 Z3 w1 j" z) D- T0 _; C

蓟邱辩

9 K9 g' _/ b+ m5 Y2 G3 t4 \$ `+ w

 

* V- ~! t. R" }6 M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的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己为国内外学术界所会认,但是,最早的北京城究竟在今北京的什么地方?虽经有关专家学者多年研究,至今未能定论。探索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问题不可避免地引伸出一些次生问题,蓟邱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就有关蓟邱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以期引起讨论。

A) s: B, J. K+ {- p

北京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经有3000余年,如果考虑到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伐纣克商褒封帝尧之后於蓟之前,作为殷商北方属国蓟国的都城蓟就己经存在的历史,北京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3100年前后的商代晚期。北京最早见于文献记载叫做蓟。《史记·周本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历史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以蓟为国都,大致方位就在今北京西南部地区。

5 U4 v$ h% A0 X+ B! X

燕国都蓟的西北隅有一个著名的历史遗迹—蓟邱。蓟邱作为燕国都城古蓟城的地理特征,历来为人们所关注。

5 B" `2 ^, ]5 g, y) s

蓟邱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在《鲍氏国策·燕卷第九》,乐毅帅军队伐齐,大败齐军,“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于燕。齐器设于宁台,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蓟邱之植,植於汶篁。”《史记.卷八十乐毅传》也有同样记载。《鲍氏国策》和《史记》都没有记载蓟邱的具体地理位置,最早具体记载蓟丘地理位置的是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水经注》记载:“水又东北,迳蓟县故城南,魏土地记曰:蓟城南七里有清泉河,而不迳其北,盖经误证矣。昔周武王封尧后於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邱,因邱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邱矣,武王封召公之故国也。”按照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记载,蓟邱在周武王所封蓟国的都城蓟的西北隅。

* l' @1 d4 g6 ?

蓟邱的具体地理位置究竞在什么地方?历代说法不一,明代学者多以今德胜门外五里西北隅土阜以为蓟邱,此说流传颇广,《辞源》就是采用此说。明代蒋一葵著《长安客话》记载:“今都城德胜门外有土城关,相传是古蓟门遗址,亦曰蓟邱。”明代沈榜著《宛署杂记》记载:“蓟邱,在县西德胜门外五里西北隅,即古蓟门也。”清乾隆在今蓟门桥北立了一块“蓟门烟树”碑,说“《水经注》蓟城西北隅有蓟邱,明人《长安客话》谓今都城德胜门外有土城关即其遗址。”清未学者杨守敬著《水经注疏》也说这里是蓟邱。《元一统志》记载:“蓟丘,在旧城西北隅,旧蓟门,有楼有馆,见之唐人诗咏,今并废,而门犹存二土阜。”《元一统志》所说旧城西北隅即金中都西北隅,金中都城址结合文献记载及考古发掘可以确认。民国四年绘制的《实测京师四郊地图》上,金中都西、南城墻遗迹仍清淅可辫认,旧城西北角大致在今会城门西部黄亭子一带。《元一统志》所说旧城西北隅大致在今白云观西部一带。白云观西部原环城铁路西有大土堆,《元一统志》所说蓟丘即白云观西部原有土阜。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有学者提出“很可能这一高邱(指白云观附近土阜—引者注),就是蓟城城内西北角上的蓟邱”,现代学界多以白云观西部原有土阜为蓟邱。

6 J* {' l& f" ?4 }8 E% e* i! _+ E

造成对蓟邱的种种误解的原因,既有城址的年代、变迁的问题,也有城址的方位的因素。北京城上至东汉末年、西晋,下至隋、唐,称蓟城,城址在今广安门一带,唐代为幽州治所,是北方军事重镇,称幽州,人们还是习惯称蓟城,蓟城之称仍沿用。辽升幽州为五京之一,称南京,又称燕京,南京城沿用唐幽州旧城。金以辽南京城为基础向东、南、西拓展,称中都。金末,蓟城毁于战乱,元建大都于蓟城东北。明初徐达攻下元大都,为便于防御在元大都北城墙南约五里的旧有河道南侧增筑北城墙,将元大都一分为二,元大都北半部城逐渐废弃,明永乐十七年又将南城垣拓展约二里有余,始形成后来的以徐达增筑的北城墙为北垣,东、西城墙沿用元大都东、西城垣,以新拓展的南城墙为南垣的北京内城规模。按照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记载,蓟丘在城的西北隅,人们自然将寻找蓟邱的目光投向前代旧城的西北隅,在前代旧城的西北隅又怡好有土丘,所以臆想旧城西北隅的土丘自然就是蓟丘了,以至产生种种曲解附会之说。

9 r+ x; q$ w" |

明代蒋一葵著《长安客话》和沈榜著《宛署杂记》所记载蓟门遗址和所谓蓟邱,实际上是元大都北城墻的健德门遗址、废墟。明代学者将德胜门外土城关(健德门遗址、废墟)误以为是蓟丘遗址,是因为其恰好在旧城(元大都)的西北隅。乾隆和杨守敬所说的蓟门、蓟邱则是元大都西城墙北端的肃清门遗址、废墟。清代学者将肃清门遗址、废墟误以为是蓟丘遗址,也是因为其恰好在旧城(元大都)的西北隅。

+ `. ~6 D; C6 y/ `+ j7 y

《元一统志》所说蓟丘,民国时期就有学者认为“白云观附近土阜尚存,即为辽燕京北城壁之遗址”,“西便门外白云观西方之土阜,波氏以为系属唐幽州镇城西面土城之遗址。”“白云观铁路西有大土堆,一般都认为是辽南京的西墙遗迹”(祥见附图)。1974年春,在白云观之西传为“蓟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过程中,“在上层遗址清除之后,又发现了残城墙遗址。”“城墙残址应是城的西北转角。”“转角处北墙正中,夯土之下,压住了一座砖室墓葬,”“从墓葬形制与出土器物判定,它是东汉中、晚期墓葬”。“另外北墙北侧,仍有两座东汉砖室墓葬也同时被压于残墙夯土之下”。说明东汉之后在这里初筑蓟城。所谓“蓟邱”不过是金扩展中都之后被废弃的东汉以后的蓟城(唐幽州、辽南京)的西、北角城墙遗址、废墟。《元一统志》以白云观附近原有土阜为蓟邱,则是因其恰好在旧城(金中都)西北隅。白云观西部原有土阜极有可能就是郦道元所记载的蓟城的西北角的残城墙遗址,北魏时期这里还是蓟城城墙的西北角,还没有城墙废墟形成的土阜,自然也不会是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的蓟邱。东汉以后的蓟城,自魏、晋至隋、唐一直沿用,也就是说白云观西部原有土阜就是唐幽州城(蓟城)的城墙的西北角,唐代之时还是幽州城的城墙的西北角,还没有城墙废墟形成的土阜,自然也就不会是唐人诗咏的蓟丘。《元一统志》所谓“蓟丘,在旧城西北隅,旧蓟门,有楼有馆,见之唐人诗咏,今并废,而门犹存二土阜”,也是臆想曲解附会之说。

2 U3 u3 M0 t; ?

仔细阅读《水经注》中有关的记载,郦道元在记载蓟的城址时,有蓟县故城和蓟城两个称谓,蓟城在今广安门内外一带无疑,还有蓟县故城,蓟县故城必有所本,蓟县故城所指应是蓟的城址迁移到蓟城之前的旧城城址。这和赵其昌先生依据白云观以西传为“蓟丘”的遗址考古发掘所提出的蓟城城址应分为前、后两期,“即东汉以前为一期,暂称前期蓟城,在东汉以后为一期,暂称后期蓟城”的论断相契。

3 P8 A( ?& C: }' j3 [

“今城内西北隅有蓟邱”的“今城内”所指究竞是蓟城内?还是蓟县故城内?人们却很少深入地进行考虑,以致对蓟邱之所在产生曲解附会之说。

3 p4 p5 }* k! `. r! e

有关“蓟县故城”的记载并不独见于《水经注》,《史记·索隐》也记载有:“召公……后武王封之北燕,在今幽州蓟县故城是也。”《史记正义》记载:“幽州蓟地西北隅有蓟邱。”蓟邱在唐幽州蓟地西北隅,并不是唐幽州城(蓟城)内的西北隅,显然,郦道元所说的“今城内”的“城”,不是唐代的幽州城(蓟城),而是在唐幽州蓟地西北隅的蓟县故城。唐代诗人陈子昂在其《蓟邱览古》诗中写道:“丁酉岁,吾北征出自蓟门,历观燕之旧都,其城池霸业迹已芜没矣,乃慨然长叹,忆昔乐生邹子群贤之游盛矣,因登蓟邱作诗以志之。”陈子昂所见的“燕之旧都,其城池霸业迹已芜没矣”,陈子昂并未将燕之旧都蓟和唐幽州城(蓟城)视为同一处城址。《史记索隐》记载:“蓟邱,燕所都之地也。” 由上述记载可知蓟邱在唐幽州蓟地西北隅,是燕国的都城蓟县故城所在之地。

8 h+ f9 N1 [( ?' L: i1 P" e0 w

   “丘”,可释为小山。北京西南部平原地区只有西部有石景山、金顶山、八角山、老山、八宝山、田村山诸山丘,除此之外基本上都是永定河冲积扇形成的平原,并无可称之为“丘”的地形地貌。仅有的几处土阜,除古墓葬遗址,就是古城墙废墟等人工形成的土堆。其势难以充“蓟丘”。

, i' p" |9 [! S' G+ D1 y# p7 \7 ^

   《战国策·乐毅报燕惠王书》一文中,乐毅在追述自己大败齐国时写道:“臣……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于燕。齐器设于宁台,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蓟邱之植,植於汶篁。”齐器,齐国之重器,应是齐国宗庙祭祀之物,劫迁齐国国之重器,以示堕齐人之宗,绝齐人之祀;大吕,钟名,也是祭祀之礼器;故鼎,燕国祖庙祭祀的礼器,原陈设在历室,被齐人掠去,破齐之后又重新陈放在历室,历室应是燕国的祖庙。乐毅将蓟邱与燕王宫宁台、元英、历室燕王宫殿、楼台并列齐名,显然蓟邱是当时燕国都城的一处重要显赫之所在,蓟邱与元英、历室、宁台这些燕王宫殿、楼台相距不会太远。宁台、元英、历室等宫殿、楼台或建在蓟邱之上,或建在蓟邱之旁。唐初李泰著《括地志》记载了燕国王宫元英、历室、宁台、碣石宫的地理位置。“元英、历室二宫皆燕宫,在幽州蓟县西四(十)里宁台之下,”“碣石宫在幽州蓟县西四十里宁台之东。”按碣石宫在宁台之东,宁台当在碣石宫之西,碣石宫在幽州蓟县西四十里,碣石宫又在宁台之东,所称“元英、历室二宫皆燕宫,在幽州蓟县西四里宁台之下”,当为“在幽州蓟县西四十里宁台之下。”可能是在传刻之时遗漏了“十”字。唐幽州蓟县城址在今广安门一带,向西四十里大约在石景山、金顶山一带,即宁台、元英、历室、碣石宫等燕王宫殿、楼台所在。《光绪顺天府志》记载:“(蓟)县西四十里,山底村,亦曰旁村,北辛安,巳上村在永定河东,有宁台、元英、历室宫近此。”“故鼎反乎历室”,故鼎作为燕国之重器,只能放置在燕国宗庙之内,宗庙是古代国家政权的象征,是祭祀祖先、举行册命大典、决定军国大事的地方。“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由此可见,燕国的宗庙、王宫的楼台、宫殿在今石景山一带,做为“燕所都之地”的蓟邱就在今石景山一带。


$ e& m! D4 `+ _ J

附图:一九五四年白云观地区地图


0 B# D4 o, |- k- H" W! C


发表于 2010-1-25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以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潜心研究、探索北京的起源与变迁,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研究、探索北京的起源与变迁奠定了基础。侯仁之先生关于最初的北京城由原始聚落演变为早期城邑的论述,一直是研究、探索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的基础,特别是关于北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交通道路格局、古渡口等与早期城址关系的论述。
发表于 2010-1-25 0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蓟探微的文章和地图.
发表于 2010-1-25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侯仁之先生的说法,蓟丘应在白云观的西墙外。
发表于 2010-1-27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处的“丘”非小山也,应理解为众人聚居的地方。
发表于 2010-2-3 1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阅读《水经注》中有关的记载,郦道元在记载蓟的城址时,有蓟县故城和蓟城两个称谓,蓟城在今广安门内外一带无疑,蓟县故城所指应是蓟的城址迁移到蓟城之前的旧城城址。这和赵其昌先生依据白云观以西传为“蓟丘”的遗址考古发掘所提出的蓟城城址应分为前、后两期,“即东汉以前为一期,暂称前期蓟城,在东汉以后为一期,暂称后期蓟城”的论断相契。2 `2 t; G- |& L$ {" G7 g
“今城内西北隅有蓟邱”的“今城内”所指究竞是蓟城内?还是蓟县故城内?
发表于 2010-2-2 1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蓟之得名源于蓟丘。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记曰:“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正以同书所记蓟城之河湖水系,其中心位置在今宣武区广安门内外。
发表于 2010-2-10 1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蓟县故城(前期蓟城)探索:
1 s0 S! h8 ?) D# n+ E0 A0 q
9 \5 `. }+ I7 \" w1,蓟。
" q0 \8 X8 t3 r2 C, N2,《水经注》与蓟县故城。6 a0 V% N1 {/ s3 }  o
3,永定河变迁与蓟县故城。
$ E! b1 S0 K% u* a/ Y. i4,交通枢纽与蓟县故城。6 ^5 [6 f- B9 w4 H9 O
5,出土遗迹、遗物与蓟县故城。
发表于 2010-2-10 1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 ^" C, H7 z6 F$ g

, ~; o. y& |6 b# i/ O% c8 |北京最早见于文献记载叫做蓟。关于蓟的地理位置,文献记载很少。
0 N0 }( g; @( F8 s* J- b+ b, N《史记.周本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司马迁并没有具体指明蓟的地理位置。
( t3 y& r2 X) W8 L' }历史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以蓟为国都。6 K* W5 a1 M! N) `* ~1 [
《韓非子?有度》记载:“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袭涿、方城。” 《韓非子集解》:“‘袭’谓重绕在外,谓燕都在蓟,涿、方城在外,犹《左传》言表里也。”涿在今河北涿县,方城在今河北固安西南方城村,据此推测蓟的地理位置大致在今北京西南部地区。1 }3 Z9 ^+ H* O
《鲍氏国策?燕卷第九?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记载:“今赵之攻燕也,发号出令,不至十日而数十万之众军于东垣矣,度呼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距国都矣。”东垣,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七?河北道二》:“真定县,本名东垣,属中山国,以河东有垣县,故此加‘东’字。”《史记正义》记载:“东垣,赵之东邑,在恒州真定县南,故常山城。”自真定度呼沱、涉易水,到蓟城大约四、五天的路程,据此推测燕都蓟大致也是在今北京西南部地区。
) p: ^- {8 f' l) v. Y《汉书?地理志》广阳国蓟县下注“蓟,故燕国,召公所封。”汉广阳国蓟县在今北京西南部地区。班固只是说蓟的大致方位在汉广阳国蓟县,也没有说明蓟的具体的地理位置。. d/ K% [" P0 b& Z
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较详细、具体地记载了北魏时期北京地区水(今永定河)等河道、遗迹与城址的相互位置关系,为研究和探索蓟的地理位置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线索。
+ |& }. W; w% P$ m0 y" o1 ^+ H; o
4 m6 C8 @. r8 o+ B5 x4 b0 v0 Z《水经注》与蓟县故城
! q; [/ V* e% n" h: }: w0 ~: w5 K* p; D9 i1 [( \
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较详细、具体地记载了水(今永定河)、高粱水、高粱之水、大湖(今莲花池)、洗马沟等河道与周边城址、遗迹的相互位置关系,为研究北京地区历史地理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线索。: x8 i1 u; ?& Q. l- b
《水经注.卷十三.水》记载:7 y$ T- F) ~7 N+ N
“水自南出山,谓之清泉河,俗亦谓之曰千水,非也。                         水又东南,迳良乡县之北界,历梁山南,高梁水出焉。                    过广阳蓟县北。 1 n. y0 o% X8 S4 x% U2 c
    水又东迳广阳县故城北。谢承后汉书曰世祖与铫期出蓟至广阳欲南行即此城也,谓之小广阳。0 b: z+ X3 C, N4 ~! \) r2 j) A
水又东北,迳蓟县故城南,魏土地记曰:蓟城南七里有清泉河,而不迳其北,盖经误证矣。昔周武王封尧后於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邱,因邱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邱矣,武王封召公之故国也。”, U9 l3 f& r$ ~  n  `: z
按郦道元《水经注》中的记载,周武王封尧后于蓟的具体位置就在水向东北方向流河道北部的蓟县故城,蓟县故城内西北隅有一个突出的地理特征—蓟丘。我们只要找到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水向东北方向流河道的具体位置,再结合蓟县故城内西北隅的蓟丘,就可以确定蓟县故城的具体位置。
发表于 2010-2-11 0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元十八年(370年)以后,由于割渔阳、玉田、三河三县另置蓟州,蓟之一名,由是转嫁,于是幽州遂为古代蓟城的通称。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1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拜读!等候蓟先生后文.
发表于 2010-2-13 1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定河变迁与蓟县故城(节选)6 U/ A; s1 z) @

1 U7 R9 A3 E) l$ `按照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记载,蓟县故城的地理位置就在水向东流迳广阳县故城北转向东北方向流的河道的北侧。要探索蓟县故城的地理位置,首先要确定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的水向东流迳广阳县故城北转向东北方向流的河道的地理位置。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的水河道的地理位置究竟在那里呢?北京地区地形地貌西北高,东南低,水为什么会在广阳县故城北转向东北方向流?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对北京西部地区的地形地貌的演变和水河道的变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F6 u' n4 v; U$ v北京地区地形地貌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形成了西部、北部山地和东南部平原。东南部平原是由洪积冲积作用形成的,西北高,东南低。在西部山地和平原地区的交界处,有一窄条丘陵地带,这条丘陵地带的形成是由于八宝山、黄庄-高丽营断裂带活动的结果。八宝山、黄庄—高丽营断裂带由八宝山断裂、黄庄—高丽营断裂、黄庄—高丽营副断裂组成。八宝山断裂南起房山区长沟,沿北东东向经大灰厂、回民公墓、永定河、小王庄南、八宝山向北东向延伸至德胜门、大屯一线。黄庄-高丽营断裂位于八宝山断裂南侧,并与八宝山断裂平行,距八宝山断裂约1.3km,该断裂南起涿县西城坊,经石楼、坨里、大灰厂南、黄庄、八里庄、高丽营延伸至怀柔。黄庄—高丽营副断裂位于八宝山断裂和黄庄-高丽营断裂之间,在水屯一带变为向北凸起的弧形,与八宝山断裂形成一瓶颈地带,距离仅有约100m,该断裂北盘上升,南盘下降。八宝山断裂和黄庄-高丽营副断裂之间,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由南东向北西逆掩于侏罗系砂页岩之上,形成了一条丘陵地带。近年来在八角山与卧龙岗之间的衙门口西北部地区钻井勘探,J1井井位在黄庄-高丽营断裂和黄庄-高丽营副断裂之间,J2井井位在八宝山断裂与黄庄—高丽营副断裂之间,两井相距270m。J1井显示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埋深176m,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之上又覆盖了68.2m厚的第三系泥岩、12.8m厚的冰川沉积的漂石夹粘土,之上是37.4m厚弱含水层和57.6m含水层。 J2井显示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埋深24m(标高45.36m),之上沉积了22m厚的卵石层,卵石层之上为2m厚的粉质粘土层。J2井和J1井相距仅270m,J2井所在位置(八宝山断裂和黄庄-高丽营副断裂之间地块)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上却没有的第三系泥岩和冰川沉积的漂石夹粘土层,而位于J2井东北侧不远处同处于八宝山断裂和黄庄—高丽营副断裂之间的某汽修公司深井揭露冰川沉积的漂石夹粘土层埋深10m-18.2m ,造成J2井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之上第三系泥岩和冰川沉积的漂石夹粘土层缺失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强烈的剝蚀、冲刷作用造成的。8 c2 s2 A3 d4 d
依据今八角山—卧龙岗、鹰山之间的钻井资料、第四纪等深度图、基岩构造图、水文地质资料(参见附图)等,可以复元这一地区的古地貌。今北京西部八宝山、老山、八角山和今卧龙岗、鹰山原本是相连的丘陵、低山。八角山和卧龙岗之间的丘陵由于较窄小(八宝山断裂和黄庄—高丽营副断裂形成地瓶颈处),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及其上第三系泥岩和冰川沉积的漂石夹粘土层被强烈剝蚀,此后由于八宝山、黄庄—高丽营断裂带西北盘上升,东南盘下降和洪积冲积作用被掩埋在地表以下。八宝山、黄庄—高丽营断裂带形成的逆掩断层自周口店经坨里附近的南大寨,向东北到卧龙岗、鹰山一直延长到八角山、老山、八宝山,形成了一条自西南向东北走向的丘陵地带,在丘陵地带的西北侧形成了一条自西南—东北走向的低洼地带。
- V3 d; J- D: J$ _3 I4 O! _. k水出山后并没有直接进入平原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被限制在丘陵地带的西北侧,沿丘陵地带的西北侧的低洼地带向东北方向流去,在今杨庄、晋元庄一带进入北京平原地区,形成永定河老冲积扇, 冲积扇以石景山为顶点,向东北呈扇形展开,其前缘可达通县、马驹桥一带,北缘达清河,南缘达南苑,北京城区就座落在此冲积扇上。今北京城西北部的古清河故道和自西向东穿北京城区的古金沟河故道都曾是水向东北方向流形成的故河道。通过对采集自古清故河道和八宝山北侧古金沟河故河道的砾石与采集自石景山下现代永定河道的砾石进行岩性统计对比,三处砾石岩性组成完全一致,说明古清河故河道、古金沟河故河道、现代永定河河道的砾石都是由同一处源区冲刷搬运而来,古清河故道、古金沟河故道确曾是水故河道,历史上水确曾向东北方向流去。( R; G( {7 @  Z: _$ N0 ?$ X
八宝山、黄庄—高丽营断裂带形成的丘陵地带与西部山地交汇在今卧龙岗、鹰山一带,此地恰好位於广阳县故城北(广阳县故城城址在今房山良乡东4.5公里的广阳城村),与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的“水又东迳广阳县故城北,……。水又东北……”相符,这里是水河道的改流点,地理环境条件与文献记载相符,可以认定水就是在今卧龙岗、鹰山一带转向东北方向流去。广阳县故城北所指就是今卧龙岗、鹰山一带。水向东北方向流,经今古城、八角、杨庄到今晋元庄一带转向东流。石景山、老古城、北辛安、金顶山恰好在其北部,蓟县故城所指也就是今石景山、老古城、北辛安、金顶山一带。
发表于 2010-2-14 1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s, F2 T3 l* n' o

fficeffice" />

3 T: J5 N9 z9 U; I

平面图

5 m# {" h* `+ ~4 c( b5 i, Z

 

" z0 K9 \$ I* `5 @( z

/ K1 H6 K) t3 I7 ?( i+ U6 N

断面图

发表于 2010-2-9 1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V- y" B8 N" \7 I. e* J" X

谢谢左慈戏曹先生的支持!有关前期蓟城(蓟县故城)的探索将陆续上传,供参考。

发表于 2010-2-9 2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G1 w4 {# w) N X+ N) D) Q

谢谢左慈戏曹先生的支持!有关前期蓟城(蓟县故城)的探索将陆续上传,供参考。

发表于 2010-2-9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记正义》记载:“蓟燕二国俱武王立,因燕山、蓟丘为名,其地足自立国,蓟微燕盛,乃并蓟居之,蓟名逐绝焉。”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5: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蓟探微先生,您非常专业,使我受益多多!建议您公开发表您的考证结果.我是支持您的.
发表于 2010-2-21 15: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6 E& v# c" W5 ]2 p9 Z

据郦道元《水经注》说:“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经过数十年的工作,为探寻蓟城位置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50年代在蓟丘以南不到4公里处(广安门南700米外),曾发现战国遗址,出土饕餮纹半瓦当,这是燕国宫殿建筑常用的建筑构件。1956年在配合永定河引水工程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发现151座春秋、战国至东汉时的陶井,其中战国36座,陶井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是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共130座。1965年在配合市政工程的考古发掘中,发现65座战国至汉代陶井,陶井分布在陶然亭、白云观、姚家井、广内白纸坊、广内南顺城街、和平门外海王村等处,较密集的地方是内城西南角经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发现陶井55座。

发表于 2010-11-9 1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7期,《北京广安门外发现战国和战国以前的遗址》一文称:发现的战国和战国以前的“遗迹的位置在广安门外桥南约七百公尺处—护城河的西岸。……有明显的古代文化层厚约一公尺以上,尚末见底。文化层间夹有粗细绳纹陶片、碎绳纹砖、瓦砾、陶鬲腿、陶豆把和饕餮纹的残半瓦当(存1/2)等。……发现的饕餮纹半瓦当,直径约18公分,表面呈黑褐色,纹饰并不太清楚,但能辨识为饕餮纹。这种瓦当在战国当时是比较高贵的建筑构件,常常为宫殿建筑所专用,民间几乎没有用。所以我们推想瓦当和古陶的出土地点,是一个很重要的古代遗址—‘燕上都’和它的前身所在地”。饕餮纹半瓦当出土,确实是一条线索。刊登在《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7期上的这篇报道,一直被学者们作为这里曾是燕都蓟城的依据。1963年第3期《考古》杂志刊登的《北京西郊白云观遗址》一文的注释②称“赵正之、舒文思:《北京广安门外发现战国和战国以前的遗址》,《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7期。(编者按:根据我所的几位同志前往现场观察所得的结论,椿树馆附近发现的餮饕纹瓦当,系出自辽金时代的堆积层中,出瓦当的地方,并无战国时代堆积层)”。所谓“瓦当和古陶的出土地点,是一个很重要的古代遗址─‘燕上都’和它的前身所在地”之说也就自然不能成立。遗憾的是这条注释并未能或不愿为一些学者所重视,多年来仍被一些学者们作为这里曾是燕都蓟城的依据引用。


发表于 2010-11-16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继续关注,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7 01:19 , Processed in 1.229131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