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从辽金元一直到现代,北京地区的气候在一步步变干。这里面有华北大气候变化的原因,也有北京周边植被破坏的原因。 , d; h! d% A* ~4 l: o
3 O3 G( U1 q z. | N& s辽金时代今天石景山、海淀的浅山区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
: l+ u! C$ [3 U3 F& X
, O+ D7 e7 A) M, p: p. V2 Z$ g到了元代,修建大都宫殿和城门的时候,用的是门头沟山区里的粗大乔木,砍伐之后通过泸沟(永定河)的大水冲下山来。(有元代<泸沟运筏图>为证)。但也正是元代的乱砍滥伐,造成北京周边原始森林毁坏殆尽。 & m- l. U# L4 D. _( ?8 G! u5 k
6 P- ]* h- o ]: t6 F) n) ] K明代修建宫殿已经无法再使用北京本地木材了,因为本地已经找不到大乔木。但是明代在修建长城、戍边的过程中不断砍伐、烧荒,造成北京周边山区的灌木丛和次生林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使得北京山区的泉水大量缩减、河流水量减少,旱涝不定。
6 J' q. i5 z$ _8 F0 i) p1 [3 c
: H$ C8 u: ~- @& L% R0 `4 k到了清代,泸沟已经从终年水量丰沛的大河变成了夏涝冬枯的季节河。而北京周边的山区也逐渐变成了光秃秃的草山。只有西北郊园林的修建在扩大着郊区的水面,利用最后的一点泉水创造着北京水环境最后的辉煌。
! D) a- m; w, l' q+ G ! t2 `& H2 A8 C: L
建国后,虽然封山育林,修建水库,但无奈大势已去。随着城市化、用水量激增,北京的气候已经从湿润转向半湿润,并最终定格在半干旱的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