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15053|回复: 53

[贴图]南朝石刻(丹阳篇)未完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4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齐宣帝 萧承之 永安陵石刻

* B& i' Y5 ?- b- X


: f# ~* ~5 V7 I) V* w

 

* c/ n& L! j9 d1 ~) E, Y

 萧承之(公元383—447年),字嗣伯,南朝刘宋著名将领,其子萧道成建立南朝齐,是为齐高帝,承之卒后,被遵奉为齐宣帝。萧氏祖居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峄城镇东),于东晋初过江南下,寓居晋陵武进(今属江苏)。因为这个地方侨居了许多兰陵郡的人,故称南兰陵。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之父,生前未做皇帝。历任扬武将军、威烈将军、右卫将军、太子屯骑校尉,龙骧将军、右军将军,封晋兴县五等男,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

[贴图]齐宣帝 萧承之 永安陵石刻

[贴图]齐宣帝 萧承之 永安陵石刻
发表于 2009-12-25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楼主能够完成此贴。照片色彩真好,先加精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f4 m% c+ v ~! G8 _
 
% `0 U; u. [1 P

   % u$ E% M! e1 d& Y) z

   萧昭业,文惠太子萧长懋子,封为南郡王,文惠太子早死,他被立为太孙,武帝死,中书郎王融等欲立萧昭业的叔父,竟陵王萧子良为帝,另一叔父西昌侯萧鸾则闯入宫内,拥立萧昭业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隆昌。

1 W! i% Q7 z! }2 k6 ?6 d

 

; @: K# B$ _: i# d* ?/ t

    萧昭业继位后,浪费无度,武帝死时国库中原积有钱8亿万,他却任情挥霍,甚至带着后妃到库房,命令左右取出珍宝一一砸碎,以资玩乐,他不理朝政,军国大事由萧鸾独揽,后见萧鸾威望震主,准备除去萧鸾,萧鸾也密谋发动政变。

) S# z- s. s9 z2 t* K1 n

 

: K2 J; U4 I) J* \

    公元497年7月的一天清晨,萧鸾指使党徒萧坦之带兵冲入宫内,杀死了萧昭业的亲信直阁将军曹道刚,朱隆之等,接着他又亲自率领大队兵士杀入云龙门,外披红衣,内着戎服,直扑寿昌殿,这时,萧昭业正在殿中与徐姬(原姓霍,是萧昭业的父亲萧长懋的妃子)鬼混,忙命令内侍关闭殿门,萧坦之带兵攻入内宫,堵住寿昌殿的出路,大声对殿内侍卫说,我们前来捕人,与你们无关,侍卫平日本已怨恨萧昭业的荒淫,这时又见寡不敌众,就袖手旁观,萧昭业仓皇逃入徐姬房内拔剑自杀,被徐姬抱住劝阻,只刺伤了自己的颈项,萧坦之冲入,萧昭业只得用帛裹住伤口随他出门,到延德殿旁边的西斋,萧坦之就勒紧萧昭业颈项上缠着的帛巾,将他勒死,死后被太后追废为郁林王。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a$ b8 N8 G; Y8 M: X

% c; h1 b; x3 T: d; Z, a P9 O

+ u3 Z: B9 ~! O6 Z' r. A) z

/ I: {' x; m4 c: O6 x

+ t) i; S7 T2 k F9 U

* S# g R9 c! _- |

          南朝水经山失名陵(郁林王)石刻
0 a, i7 Y0 J3 E# l7 |1 k3 F

5 ]( o" Z1 ~/ t( k k+ c S

2 S7 B2 D3 Y; ~$ F! f! P* U

- u; r4 g$ {+ g& q( F

. j1 G# w" W2 k! p

) g; b! o" B1 O! s. Q% w6 v) l

 

8 j: E1 H. `; p; V% m2 `+ x

* c6 @- U4 o; c( j

 

; @. C5 K( s7 x; N

  郁林王陵石刻,是齐朝第三代皇帝萧昭业陵前的石刻。位于丹阳市埤城镇林丰村,水晶山东南处。东近水库,南邻烂石弄。此墓原为南朝佚名陵,现经专家考证,认定为齐前废帝郁林王萧昭业陵寝。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k. I; U. M' n# Z# }

 

: V# h: X4 D! o4 o' P, T

陵东向,陵墓前置石辟邪两只,较完整,南北相对而立。仰首张口,伸舌下垂,两兽作蹀躞状,造型体长而颈短,动作对称。两翼短小,身无纹饰,尾失,足4爪。南辟邪身长1.85米,高1.45米,颈高0.65米,体围1.62米;北辟邪身长2米,高1.51米,颈高0.73米,体围1.65米。由于辟邪的东边靠近水库,为了不使石兽受损,于1977年冬月将两只辟邪向西高地移动两米,提高底座基础,将石兽起吊上座。

7 V0 x! ^4 ~4 U P



发表于 2009-12-25 2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已经设精了 淮安你快点把全套发完 你不发我帮你发了 还有七处对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2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S" E ~8 |7 a! E

 

, X+ B! X A, m+ {

   墓南向,墓前有石兽二,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均为公兽。天禄,双角,身长2.38米,高2.25米,颈高1.20米,体围2.00米。头部已残,失去三足,身上雕饰已漫漶模糊;麒麟,独角,身长2.13米,高1.90米。颈高1.05米,体围1.65米。吻部及左后足已失。两兽体型略修长,显得非常矫捷灵动。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2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2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王陈村失名陵石刻

3 r! r5 A" Z, w


9 j) t, N8 k" G& i

    金王陈村失名墓(根据墓室砖画以及历史、文化等众多因素比定为南北朝时期陵墓遗迹,南齐篡位暴君明帝萧鸾的陵墓——兴安陵)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2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y& i( K$ X' I' k5 e

 

; b+ r. ?; p* m2 j

  齐明帝萧鸾(公元452年 —公元498年 ),为南朝齐的第五任皇帝,今江苏常州人。字景栖,小名玄度,庙号高宗。为始安王萧道生之子、萧道成之侄。元494年到498年期间在位,在位5年。萧鸾自小父母双亡,由萧道成抚养,萧道成对其视若己出。宋顺帝时,萧鸾担任安吉令,以严格而闻名。后迁淮南、宣城太守,辅国将军。齐领帝时任西昌候、郢州刺史;齐武帝萧赜时升任侍中,领骁骑将军。萧赜死时以萧鸾为辅政,辅佐萧昭业。自从文惠太子萧长懋 于公元493年死后,萧鸾便有争夺帝位的野心;萧鸾在公元494年废杀萧昭业,改砋其弟萧昭文 ;不久又废萧昭文为海陵王自立为帝。萧鸾于公元494年即位后,便压制宗室堛量,并设立典签与主师监视诸王;并且在任期间屠杀宗室,萧道成与萧赜的子孙都被萧鸾诛灭。萧鸾晚年病重,相当尊重道教与厌胜之术,将所有的服装都改为红色;萧鸾还特地下诏向官府徵求银鱼以为药剂,外界才知道萧鸾患病。公元498年萧鸾病故,葬于兴平陵。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2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憨在2009-12-25 23:41:00的发言:
版主已经设精了 淮安你快点把全套发完 你不发我帮你发了 还有七处对吧
+ I5 J" [7 g5 p+ o" i! N, r8 u

  憨子,你有怎么不帮我补充补充。

发表于 2009-12-27 0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淮水安澜在2009-12-26 23:56:00的发言:
# j7 p" Q' u" u9 I7 o! v6 h

  憨子,你有怎么不帮我补充补充。

! e0 } e+ m- V1 [$ g9 C+ F

看人家的图 好安逸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五在此在2009-12-25 20:39:00的发言:
希望楼主能够完成此贴。照片色彩真好,先加精吧。
: a F7 k$ n" i/ r9 J& f

  感谢老五加精!此贴必定完成。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1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0 s( v- R9 Q. ~8 M9 @

 

, D) y3 j0 H6 f+ n8 j/ p

永安陵位于今江苏省丹阳市东北胡桥北狮子湾。坐北朝南,陵家已犁为平地。唯陵前存二石兽,东为天禄,雄性,保存完好,身长2.95米,高2.75米,颈高l.40米,体围2.75米,系整块巨石雕成,造型肉丰骨劲,神态矫悍生动,前足之下,攫一小兽,更增几分情趣;两兽倾伏地中,头已无存,颈部亦已破坏。根据南朝陵墓的通例,陵前原还应有神道石柱,龟跌石碑等石刻建筑。未经考古发掘,该陵地下部分的情况尚不清楚。

' S* Q* ~! `) U9 n$ A' d

 

* a& Y& ^6 l; b/ M1 p! D/ `6 N

 

- c! ]/ ]; X& [4 h5 D/ }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d! ^& M/ Q( m


      萧承之“少有大志,才力过人”,(《梁书·武帝记》),他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将。萧承之初为建威府参军,后迁为扬武将军、安固、汶山二郡太守。元嘉初年,历任武烈将军、济南太守,后转宋汉中太守、南泰山太守,右军将军等职。《资治通鉴》第一百二十一卷宋纪记载,刘宋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北魏的军队进攻济南,萧承之时任济南太守,仅率领几百名士卒奋勇抵抗,唱了一出“空城计”。

) V" _( T& T/ c. j3 b7 P


^- }; { Q5 V
/ I" c0 T' D5 P1 {3 l3 V/ n8 l

南朝刘宋时期,都城是建康(今江苏南京),占领南方领域,北方被北魏占领,南北边境常有战争。济南地势紧要,属南北之争要塞,魏军南下,必先犯济南,济南失,则南朝门户开,魏军即可长驱直入中原,济南之重要,显而易见,因此济南之属,也多有反复。
 

/ ^( g" Z' W8 b& ?& N
& a2 [, l2 x# b/ W

当时,北魏已聚集大军于城下,萧承之知道寡不敌众,便命令士兵隐蔽起来,并大开城门。萧承之的部下大惑不解问:“贼众我寡,奈何轻敌之甚!”萧承之从容答道:“今悬守穷城,事已危急,若复示弱,必为所屠,唯当见强以待之耳。”大意是说,困守在一座被抛弃在敌人后方的孤城,情势危急。如果向敌人示弱,必定会遭到屠杀,只有摆出强大的阵势来等待敌人。北魏军士看到这种情形,怀疑城中有重兵埋伏,于是撤退。真乃兵书所云“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萧承之临危不惧,巧设空城计,智勇退敌人,从而保全了济南城,《南史·高帝纪》中亦记载此事。事后萧承之对手下说:“孤城孤军,今天的情况实在太危险了,如果将真实情况暴露给敌人,那肯定在劫难逃了,所以只好故弄玄虚,欺哄敌军。”元嘉十年(公元433年),萧承之任汉中太守,随宋军主力进军汉川,平定氏帅杨难当的队伍,在襄阳一带受阻。萧承之率领先锋部队,奋勇进击,攻克要塞黄金山和峨公山,但在汉水两岸被围困四十多天。敌军都穿着犀牛皮制成的销甲,刀箭无法伤害。承之苦想数日,得出一计,让士兵用长槊刺中敌人后,再用大斧锤击槊尾部,敌军无法抵挡,只得焚营而退。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萧承之卒于宋元嘉二十四年(公元447年)享年65岁。

, e8 D. }1 |: w8 c$ u1 E5 h0 L; ~% u, t
* }$ }5 M* e& Z8 O* t S

萧道成建立南齐后,追尊萧承之为宣皇帝,葬永安陵。

) H9 L$ Q" D y! X, q# J+ |* r2 F


发表于 2009-12-24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y4 w3 t/ e+ }: X7 S6 a+ w; A) l

南朝石刻看着就是有感觉。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朝海陵王陵石刻

. I$ @( H* Y2 Y- ]; |

 

0 `! x8 R$ ?; ]# R5 r0 k

3 q- e8 X4 q# Z9 l7 U% g8 e7 z2 X


      海陵王陵石刻,位于丹阳市后巷镇烂石弄北。陵东向。原为南朝佚名陵,现经专家考证,认定为齐后废帝海陵王萧昭文陵寝。

7 a! n, p1 X( J7 \9 k$ p* }

   萧昭文(480年—494年),南朝齐朝的第四任皇帝,今常州万绥人。字季尚。
  萧昭文为文惠太子萧长懋的第二子,公元486年封为临汝公,公元494年郁林王萧昭业即位后封为中军将军;萧昭业死后即帝位,改年号为延兴。萧昭文曾任济阳太守,扬州刺史等职。自从被扶上皇位后,虽贵为皇帝,但无论大小事都不能自己做主。即位四个月后被萧鸾废黜为海陵王,不久后便被萧鸾所杀。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2-24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发表于 2009-12-24 1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G* g+ |- G$ R( g# G: W4 t


  在今丹阳县建山公社烂石弄。墓已平,墓前有石狮二,南北向对列,南狮已碎成数块,北狮尚存。北狮身长1.58米,高1.54米,颈高0.75米,体围1.70米。作蹲踞状。造型与他墓石狮无大异,惟狮尾呈方柱形,向上翘举,附于背上,尾端茸毛大如斗。墓前石狮作蹲踞状,在现有的南朝陵墓石刻中,实为仅见。

发表于 2009-12-24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去看南朝时刻,明年计划中。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W6 u c5 b }& s3 I) q0 M


  修安陵陵墓依经山而建,曾立寝庙于御道西,如今均已湮灭无考。1965年11月,南京市博物馆对修安陵进行了考古发掘。修安陵早年被盗且破坏严重,打开地宫时发现其内积满淤土,清理后仅发现两块分属两个的头盖骨残片,因此推断其为景帝夫妻合葬墓。
  如今地表神道石仪仅存麒麟一对,东南与西北对立。由朱偰先生《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图版得见民国之时修安陵神道麒麟所在尚是农田沃野,只在此东南麒麟北侧如上图视野内有矮树数株,而如今两尊麒麟四周树木灌草杂生,遮天蔽日,隐匿去麒麟身影。似乎也正因如此,才使得修安陵神道麒麟两尊均得以完好保存。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2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2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齐景帝 萧道生 修安陵石刻

8 C0 }: I" e' j7 |1 U3 q

 

' f5 _1 d- X0 _$ V5 J

0 Y* ?+ X* |: P# N, f: t7 c3 H


 

; X/ n- \/ [" `; b' t3 P& w/ \

    萧道生,字孝伯,萧承之的次子。南朝宋的时候官居奉朝请,在弟弟萧道成当皇帝前就去世了。建元元年(479年),萧道成建立南齐,追封萧道生为始安王,谥号贞。

2 J& q; |1 B$ ^" f

 

+ l) n0 V- _6 n1 Y

    萧道生有三子:靖世子(始安靖王)萧凤、萧鸾、安陆昭王萧缅。萧鸾在494年废杀皇帝萧昭业(萧道成的曾孙),改立昭业之弟萧昭文;不久又废萧昭文为海陵王自立为帝,改元建武,追尊父亲萧道生为景皇,母妃江氏为皇后。在御道西立寝庙,陵墓称修安陵。

发表于 2010-1-2 1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0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齐武帝 萧颐 景安陵石刻

2 x L& m- q( o

& T/ S8 A- p7 r L7 s/ r5 `


      萧赜(440年—493年),字宣远,汉族,齐高帝萧道成长子,母刘智容。南朝齐第二任皇帝(482年-493年),病死,葬景安陵。年号永明。 武帝十分关心百姓疾苦,即位后,就下诏说:“比岁未稔,贫穷不少,京师二岸,多有其弊。遣中书舍人优量赈恤。”不久,再次下诏说,“水雨频降,潮流荐满,二岸居民,多所淹渍。遣中书舍人与两县官长优量赈恤。”

( @+ `9 o8 H* q4 r/ g


  第二年,他又下诏酌情遣返军中的囚徒,大赦囚犯,对于百姓中的鳏寡和贫穷之人,要加以赈济。他提倡并奖励农桑,灾年时,还减免租税。在位第四年,他下诏说: “扬、南徐二州,今年户租三分二取见布,一分取钱。来岁以后,远近诸州输钱处,并减布直,匹准四百,依旧折半,以为永制。”

6 E# w3 B% M2 f+ B/ N- b


  武帝还下令多办学校,挑选有学问之人任教,以培育人们的德行。 武帝以富国为先,不喜欢游宴、奢靡之事,提倡节俭。他曾下令举办婚礼时不得奢侈。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0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j1 B0 |: ~5 [1 z7 W

 

' M# X* p4 j2 C- ` s3 {

   武帝对于其后事,特意下诏说:“我识灭之后,身上著夏衣,画天衣,纯乌犀导,应诸器悉不得用宝物及织成等,唯装复夹衣各一通。常所服身刀长短二口铁环者,随我入梓宫。祭敬之典,本在因心,东邻杀牛,不如西家禴祭。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未山陵前,朔望设菜食。陵墓万世所宅,意尝恨休安陵未称,今可用东三处地最东边以葬我,名为景安陵。丧礼每存省约,不须烦民。百官停六时入临,朔望祖日可依旧。诸主六宫,并不须从山陵。内殿凤华、寿昌、耀灵三处,是吾所治制。”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0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J( s5 \; f1 J; q/ `9 F7 ]1 j1 _


( _/ b9 S# Q- W! ]

    陵南向,已平。陵前有石兽一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均为公兽。天禄身长3.15米,高2.80米,颈高1.55米,体围3.00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6 04:15 , Processed in 0.148340 second(s), 19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