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5953|回复: 3

走马观花逛五台---大吉祥显通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3 1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h$ k( ?' b4 {- x

      显通寺是五台首刹,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六十八年)是是五台山开山第一座寺院。

5 }1 @& [ N4 `# O3 r

      今显通寺是在明代前期的名称。寺内存碑记载:“蒙成祖颁赐佛曲名经圣寺,见五百阿罗汉腾空跃舞,遂敕建大吉祥显通寺”。另据《清凉山志》记载,明永乐十八年,皇帝朱棣把佛经中所记载的诸佛、菩萨、神僧名号编成《歌曲名经》,送往五台山,命僧咏颂。使者一至显通寺,郎有祥光焕发,五色绚烂,上烛霄汉,衣被山谷,弥满流动,朗耀日星,久而不散。已而复有文殊菩萨乘狮子,隐隐出云际,微露形迹。

0 J$ [1 G% I9 n. d2 [, L1 ~

及云收雾敛,乃见狮子,扬髯吐舌,奋臂振足,腾跃鼓舞,左顾右盼,于山驻立。明日,复有罗汉,由华严岭而来,或五百或三百,或一二百,先后踵接,联翩翱翔。其间有顶经包者,有拄锡者,有裸体者,有袒肩者,有跣足者,有跛x x  而佝偻者,众至三千余,隐现出没,变化非常。于是四方来游五台者,莫不顶礼赞歌,以为千载之希遇。于是,使者具奏圣上,将寺名改成大吉祥显通寺。梵文文殊师利意译为妙吉祥。大吉祥显通寺的实意应该为文殊师利显示神通的地方。

/ L+ y& g# V' J0 h) Z) O0 t

      庙里文殊殿内供着五台山五个台顶的五方文殊菩萨,以便朝山拜佛的人即便登不到五座台顶(大朝台)、黛螺顶(小朝台),也可在此拜到五方文殊,所以也叫“方便朝台”。

. F8 T; L# o1 X8 j; p4 A' F

 

% v5 n2 U8 S& ?

" ^; B5 Y) X' ]4 t+ L4 _

带券门的钟楼

T9 ^9 ?! H% ^; l$ Y

楼上的大钟

6 f0 \5 P$ [& t2 z1 F

钟楼及牌坊

5 y, X! M9 i( m( F+ T; M

山门

. y4 D; B* F* x; w9 q

山门龙字碑

: B) F% ?* _# p; z3 D9 |" n

山门虎字碑

2 e/ Q8 r5 p8 F, B9 z% w7 ?

塔院寺

4 a/ z) G4 r$ L7 w1 o9 l5 j( `

佛国藏珍楼

) |: z/ v2 t2 O) X+ P6 C6 f

大殿

% c$ e: d! t6 i7 b: z4 g7 d

木雕卷口

. _; t( u! C2 M

彩画

3 s# U$ i6 y) e1 B9 K

无量殿(七处九会殿)

: i2 D# j4 O8 S9 q' F1 w

千钵文殊殿

. c" o/ o, t$ \" Y* c! F3 N! a" c

浮雕

+ |2 S' J/ D, O. |+ m2 K% W& ^ C

浮雕

' A! \+ _( h$ I+ g* ^ z

石雕

' u/ i6 u8 L, }" E6 X( j( O

饿鬼

! R0 e" T% [+ T5 E" Y) T

彩画

: E! {7 l( A i( F

万佛金殿及后高殿

; ]) H$ R0 n: s. g" b' z4 w

金殿铜塔

1 ^4 K: I* T: N% q6 L: t. `* j

金殿铜塔

/ P1 f. b4 s; R2 q

铜塔

" D9 P; b4 ? Q

铜塔

3 O! B( v8 c) d3 ?

铜塔

铜塔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1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客人在2009-12-24 0:37:00的发言:
那些铜塔是老的新的?
* |4 k. a9 g- d

左右两个市明万历三十五年铸成的,其余三座原铸于清朝,几经动乱被毁,现在是1989年--1992年看照片按原先的模样补铸的,这五座塔分别代表了五台山的五座台顶。

发表于 2009-12-23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拍,欣赏了.喜欢五台山的寺庙.
发表于 2009-12-24 0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铜塔是老的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5 03:29 , Processed in 0.122071 second(s), 16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