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ink128

香山南麓旭华之阁周边不完整攻略[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2-21 15: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洞进不不了吧,里面不是一般垃圾,好象是石棉那种有毒的东西.现在田义墓有这个地宫里的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1 15: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致和延寿洞的功用到底是啥呀?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了问当地人,说是叫:无梁殿,在部队大院了,不让进。

* [6 h( E- P% n$ _

回家上网查了查资料:

3 C. a! ]( q8 V# V0 l, t- v' e8 D

这座无梁殿的名字叫:旭华之阁,听着很美。是宝相寺的遗存。

# `! c4 z2 Q& ~" g2 ~4 M) Q

 

9 g2 R1 h& E2 e. \/ u4 v

 

9 G" i8 O6 y7 p$ E

网上介绍法海寺东有焚香寺、实胜寺、长龄寺。长龄寺西南有宝谛寺。宝谛寺俗称菩萨顶,据说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乾隆皇帝一生,六次到佛教圣地五台山巡游,在他第二次西巡五台山后的第二年,即乾隆十六年,借为母亲庆贺六十大寿为名,下令在京西香山南麓,仿照五台山建了座喇嘛庙,历时五年告成,取名宝谛寺。
  宝谛寺西为宝相寺。乾隆二十六年,适逢乾隆皇帝之母七十寿辰,举国同庆。皇太后笃信佛教,就在这一年春天,乾隆皇帝陪同皇太后到五台山礼佛。山下有殊相寺,传为文殊菩萨现身说法之所。寺内的文殊像“妙相端严,光耀香界”,深得帝后的喜爱。当时,乾隆便默记在心中,待回到行营,即“摹为小图”。返京后,乾隆皇帝又将其“廓成大图”,并系以赞,命人刻成石碑。为珍藏此碑,翌年下令在宝谛寺以西“营造兰若,视碑摹而像设之”,工程极为浩大,从乾隆二十六年兴建,至三十二年(1767)告成,命名为宝相寺。寺内主体建筑是旭华之阁,内塑文殊像,“金色庄严,惟具惟肖”,其工艺并不低于五台。

, S% v* h8 e+ _7 r7 J+ J

  宝相寺的主殿“旭华之阁”,是无梁式结构,外表为黄色琉璃砖瓦,内部为发券顶,而五台山殊像寺却没有这样的建筑,乾隆皇帝在碑文中所说“其制仿五台山殊像寺”,看来是指两地意境相仿,而非指布局和建筑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法海寺附近各刹,多已毁灭无存。今之实胜寺仅存碑亭,焚香寺幸存来远斋(俗称松堂),宝相寺的旭华之阁至今屹立原址。在南河滩至红旗村之间,路西半山腰有座金碧辉煌的建筑,当地俗称无梁殿,这便是旭华之阁,现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S9 x7 X6 c9 c/ f2 s0 S6 A

 

) h' O. @) N) _# @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约了朋友一起去北法海寺和晏公祠。走防火道的时候,正好看见以前的军事禁地的铁丝网没了,这下我们就堂而皇之的进了部队大院,别说,当时还是非常紧张的,哈哈。 " ]) L7 J1 r3 _

  好人就是心虚呀!

/ R. K `$ g/ @# ]

  往里走,走到一排平房的台阶处,看到一对小狮子。后来想了想,会不会是宝谛寺那个牌楼上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4 F/ U4 T0 f4 f$ E3 n+ ~' y# n; H

我们正拍小狮子呢,来了一个人看了看说:都破成那样了有什么可拍的。摇摇头,走了。

- }. u' o1 k$ C# W0 f( \

穿过平房,远远的就看见旭华之阁的屋顶了,

3 R u- B) q4 z6 Q6 V

绕过去屋子,旭华之阁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到近前一看,很残破。

$ N1 ], Y" t2 {6 r

 

* A; {% \, g# \

旭华之阁是宝相寺的主要建筑,为无梁殿结构,其檐下嵌有石刻横额,上书“旭华之阁”,为乾隆皇帝御笔。殿内立有二块石碑,左面镌刻文殊菩萨的画像及乾隆三十二年的御笔题诗;右面是乾隆二十七年立的御制宝相寺碑。殿内正中供奉文殊菩萨塑像。旭华之阁后原建有香林室、园庙、方庙、牌坊等诸多建筑,现均已不存,只有旭华之阁保存尚好并经重修。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朱自清的松堂游记

4 F; a3 o4 C' j2 F

 

; ]; q, A, q8 B3 R0 G+ W) Z! Z2 m

后山有座无梁殿,红墙,各色琉璃砖瓦,屋脊上三个瓶子,太阳里古艳照人。殿在半山,岿然独立,有俯视八极气象。天坛的无梁殿太小,南京灵谷寺的太黯淡,又都在平地上。

7 @& s* b/ F0 A8 }. p8 Q: {

屋脊上的3个瓶子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间的瓶子兼具避雷针功用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御笔,旭华之阁,满汉藏蒙四种文字书写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飞檐,斗拱很精美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券门,石窗精美异常,可惜就剩这一扇比较完整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旁边的改为新时代的窗户了,美感全无。下面的条石也被砸开。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门紧锁,不能进去。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御制碑残骸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块是施工工地里刚挖出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散落的石构件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旭华之阁西边有2颗粗大的银杏树
发表于 2009-12-21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牌楼构件看到了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2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曾子勤学在2009-12-21 20:51:00的发言:
防火道何处?
! H; Q' y4 \4 u- X

谷歌地图很容易看到那个缺口

发表于 2009-12-21 2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防火道何处?
发表于 2009-12-21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一见啊
发表于 2009-12-22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这些牌楼的构建够不够重建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br0012在2009-12-22 9:07:00的发言:
1 l3 j4 S3 X: r4 ^3 f

谢谢楼主图文并茂的好贴!

* `4 g# N- X) T4 Q2 Z

我很好奇那张被您删掉的照片。不知道是什么内容,方便透露下么?

9 X1 x- q1 e2 b1 d

网上找的致和延寿洞里面的画,你谷歌一下就有

发表于 2009-12-22 0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图文并茂的好贴!

" G/ n5 x8 A' K# y. |

我很好奇那张被您删掉的照片。不知道是什么内容,方便透露下么?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12-21 23:25:00的发言:
牌楼构件看到了吗?
& F* I, ], }, @; J9 q

看到了。 宝谛寺据说被八国联军烧毁,现在只剩下一个石牌坊倒卧在乱草之中。

3 A4 F7 h: F1 {! H1 U: \# Z- O9 W9 a

  在旭华之阁的东边的小山上转了半天,终于找到了在灌木中的一大堆石构件。如果要是夏天,还真不容易发现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松堂游记
  朱自清
这篇散文是作者一九三四年游西山松堂后所写。

0 N* p! p( B, p- V! m, [" r2 r6 f

山上还残留着些旧碉堡,是乾隆打金川时在西山练健锐云梯营用的,在阴雨天或斜阳中看最有味。又有座白玉石牌坊,和碧云寺塔院前那一座一般,不知怎样,前年春天倒下了,看着怪不好过的。

& X. w2 K' _9 z! R+ \

 

0 x7 Z2 t# Y" k4 S7 h' b* A, a

从文中推测石牌坊是1932年倒塌的。

/ N0 `9 \* M, s" t

 

- q: O7 Z5 c K/ ` v! Y8 @" J

看柱基里断裂的痕迹,估计是柱基石断裂引起石牌坊的倒塌,石牌坊整体向东从山坡上跌落。构件基本完整。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往东走,直奔松堂。

, }) y) E3 F7 e9 d. K# ^

没想到松堂门口就是岗哨,被轰了出来。

* V7 M& ^# V/ C& x, Q

只能趴墙拍了两张。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松堂,向北走,就到了团城演武厅,演武厅西南曾有一寺,名“实胜寺”,寺已无存,不知毁于何时,现仅存一碑亭,重檐歇山顶,黄瓦红墙,四面开门。亭内有一座方形碑,上边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写碑文,碑文内容是记录金川战役的战绩,其实北城楼内的卧碑碑文是此碑的补文。碑为汉白玉材质,碑体巨大,号称“西山碑王”。

( i# Y8 \; \, h2 X

碑亭在果园里面,被铁栅栏包围,进不去,只能外面拍两张。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碑亭向西,进入一个军区家属院,一直向西,在半山腰上有一个完整的碉楼。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往上,还有一个残破的碉楼,5 e: e i& o5 c$ z* i

顺着碉楼,爬上防火道,再向前,一条古道就在眼前。这条路一直通向北法海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17 01:17 , Processed in 1.171454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