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了问当地人,说是叫:无梁殿,在部队大院了,不让进。
5 n+ E! `: _: C9 O, _回家上网查了查资料: . Q2 u5 j" W2 ]( T0 u
这座无梁殿的名字叫:旭华之阁,听着很美。是宝相寺的遗存。
, B3 ?+ r3 V% E 9 v" p( H' ^# ?- S0 x8 G' c
( L6 k/ l, n" A; A" N. T3 v
网上介绍法海寺东有焚香寺、实胜寺、长龄寺。长龄寺西南有宝谛寺。宝谛寺俗称菩萨顶,据说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乾隆皇帝一生,六次到佛教圣地五台山巡游,在他第二次西巡五台山后的第二年,即乾隆十六年,借为母亲庆贺六十大寿为名,下令在京西香山南麓,仿照五台山建了座喇嘛庙,历时五年告成,取名宝谛寺。 宝谛寺西为宝相寺。乾隆二十六年,适逢乾隆皇帝之母七十寿辰,举国同庆。皇太后笃信佛教,就在这一年春天,乾隆皇帝陪同皇太后到五台山礼佛。山下有殊相寺,传为文殊菩萨现身说法之所。寺内的文殊像“妙相端严,光耀香界”,深得帝后的喜爱。当时,乾隆便默记在心中,待回到行营,即“摹为小图”。返京后,乾隆皇帝又将其“廓成大图”,并系以赞,命人刻成石碑。为珍藏此碑,翌年下令在宝谛寺以西“营造兰若,视碑摹而像设之”,工程极为浩大,从乾隆二十六年兴建,至三十二年(1767)告成,命名为宝相寺。寺内主体建筑是旭华之阁,内塑文殊像,“金色庄严,惟具惟肖”,其工艺并不低于五台。 % [$ P+ s* ~. _& b% h |
宝相寺的主殿“旭华之阁”,是无梁式结构,外表为黄色琉璃砖瓦,内部为发券顶,而五台山殊像寺却没有这样的建筑,乾隆皇帝在碑文中所说“其制仿五台山殊像寺”,看来是指两地意境相仿,而非指布局和建筑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法海寺附近各刹,多已毁灭无存。今之实胜寺仅存碑亭,焚香寺幸存来远斋(俗称松堂),宝相寺的旭华之阁至今屹立原址。在南河滩至红旗村之间,路西半山腰有座金碧辉煌的建筑,当地俗称无梁殿,这便是旭华之阁,现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G( k4 X" c2 F
& _& k# ?, [+ Z3 \# J. T9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