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08|回复: 3

广安门南马道的变迁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2-20 1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L- a' {6 V, r# y) L- c* \

 

, Q+ s0 @- k! t$ ^, \

广安门立交桥下,沿护城河东岸的南北大马路,叫广安门南北街。隔河相望,走向平行的是二环路。这南北街,是原南北马道胡同,和城墙墙基合并,成了大宽马路。是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拆了城墙形成的马路,叫南北顺城街。改革开放后是农贸市场。货物齐全,客流量大;还有三轮运输社。热闹了好几年。到修立交桥,扩两广路时,拆迁居民,南顺城街和南马道,合为广安门南街。市场才撤。

6 N- e6 u/ [0 B6 ~2 j9 O# D) Z

南马道是进了广安门,路南第一条胡同。紧挨着城门南边的登城马道。曲尺型,南北短,东西长。(还保留着这段路,仍叫南马道,通南线阁)。进口儿路西是官房的东山墙,房后是一家住户,坐北朝南大院子,房子不是多好。院门前一片平地,有几棵树。主人扫的溜光。街坊们夏天聚在树下乘凉,冬天挤在墙根晒暖。往南是低洼一片坑,这一带死了人,办丧事时候,烧纸糊的车马、佣人、金银库,都在坑边儿(接三、送库,都在天黑后),送三的亲友客人,念经的和尚,围一大圈子,火苗子蹿一两丈高。烧的差不多了,推到坑底,留人看到灰飞烟灭。客人散去(关系近的回丧家),和尚回丧家吃饭、念经放焰口,到第二天凌晨结束。坑南大野地,没人家儿住户。胡同路东,走过临大街铺户的西山墙,缩进一块。人们在北、东、南三面,建院子盖房。正东一个小门楼,四合院。首饰楼赵家的宅子。北面俩门,南面俩门,杂院。胡同的路,过了这缺口,沿着大坑边,往东拐,奔南线阁。路北是王振庭长顺面粉厂后墙,路南有几户人家,房子修得挺好。比不上东西城,在南城就算讲究的了。

# k( R" [0 Z. m5 e; Q) D

北京的胡同,内城(东、西城)和外城(崇文、宣武)不一样。根本区别在,内城自元朝起,街巷分布,规模,是官家定的。外城胡同,是原生态。百姓自家形成;少规范。除了几条大街,少量八旗营房。

; A- W9 N, B! @+ }+ `! q4 J

说起马道,想到城墙。广安门的城墙最可怜。是在漫长的时日里,被凌迟的。日伪时期,怕轰炸、防空;城门楼上,架手摇的警报器,挂气球;商户住户窗玻璃贴纸条,灯火管制。城墙根底下凿窟窿,掏洞,躲警报。这是人为破坏城墙开始。1948年围城,城墙顶上,有的地段挖了工事。1955年以后,箭楼瓮城城楼,相继拆平;城墙就不在话下了。义务劳动,拆砖挖土,随意。1958年,大跃进,加快速度。宣武钢厂,靠着城砖城土,在苇塘里建成。受到过人民日报的赞扬。没到文革,城墙就成平地了。不少单位占地盖房,留下紧靠护城河一条不宽的路。记忆里,北头是宣武百货公司幼儿园。靠南线里口是造纸五厂占着,一座活动房小楼、一个院子、厂房、锅炉房。路的东侧房盖满了。有房有路,成了南顺城街。又成了广安门南街。先说说它的变迁,找机会再说它里面的人物。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0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收藏了.前些日子好拍了南马道的胡同牌.
发表于 2009-12-20 2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
发表于 2009-12-20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有机会恢复城墙就好了,北京外城的城墙,还是存在理论上的恢复条件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07:09 , Processed in 1.137209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