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24|回复: 11

怀念/鸭汤馄饨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2-18 0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 P( }# e& ~2 O7 A8 b2 z3 J / B4 j2 S1 Q! ~8 I# E1 }$ k6 S; Y. k* s+ W1 Y2 ]. c( J. d/ A' I3 ~+ \, ?* V# d4 j: b2 g+ B+ ~6 }" Y o3 p' F7 ^# r7 O" P+ ]) P/ C' o; e. N% y) {: O. x3 Y7 n( z/ k5 d+ @: ]
3 y6 J- ?5 \" V* y

 

4 X$ }: c" Y! m+ e* v$ K! E3 ?, A

 

* g5 h& j' B! R. V4 [! |' o

      提起鸭汤馄饨,年轻一点的同志可能都不知道了。
  据说,馄饨比饺子的历史还长,但是可能是由于“制作工艺”比饺子略微复杂的缘故,时至今日,远不如饺子那么流行。广东等南国称其为“云吞”,除了称谓本身不同外,似乎与方言以及对事物本质的认知方法也有所区别。而川语中的“抄手”则不得而知缘何替代馄饨这一名称。俺曾经暂居德胜门内辛勤胡同(5号),据老人儿说,此地原称“抄手胡同”,“革命”后不允许人们不干活老抄着手,愣给改成“辛勤”了。
      上世纪70年代,在灯市东口路北11路(现111路)电车站那儿有一家饭馆,印象最深的就是店内挨着南窗下的一口大锅。里面1/3的空间放着一堆剔得很不干净的鸭架子,用一个铁丝网隔着。与其说是鸭架子,不如说是带骨鸭肉,成天到晚地咕噜咕噜地沸腾着,时不时有零碎的鸭肉飘到锅里的另外2/3的空间,运气好的客人在吃馄饨时兴许就能“赚”上一块零碎的鸭皮鸭肉。有客人点馄饨了,大师傅就从案板上抓起一把馄饨(似乎是7个,记不清了)往锅里一扬(rang2),那几个馄饨片子就随着沸汤上下翻飞,不到一分钟,大师傅拿起一个足有炒锅盖那么大的抄子(笊篱)在锅里很随意地搅和两下,居然就把四散的馄饨全部收容,边上的小伙计(有时候是位大嫂子)拿过配好料的碗,用一个铝瓢舀上热汤,冲进碗里,几乎同时大师傅的笊篱一抖,那些个馄饨就掉进了碗里。小伙计(或者大嫂,以下略)端着碗放到桌子(柜台)上,顺手一缕,把客人放在桌面上的竹牌胡掳到开着的抽屉里。
      那会儿各个饭馆儿的规矩不一样,有的一碗豆浆是一个竹牌(油光瓦亮,剧脏),有的加糖豆浆(简称糖浆)是一个红色或绿色的塑料牌,反正不能串着使。比较卫生的是“开票”,红红绿绿的小纸头,开票的店员在上面写上类似灵咒的奇怪文字(大概是怕别人模仿,吃白食),一次性的,用完就扔。这是题外话了。

% W7 z: F2 F- t, S

       当时,全中国社会跟俺家都处于一穷二白三穷的艰苦时代,根据俺家的条件很少能去外面餐馆哪怕是小块朵颐一次。但是这里的馄饨非常便宜,7分还是9分一碗,家父偶尔带俺路过那里的时候,看到俺可怜巴巴地盯着那沸腾滚滚的大锅,就会停下来买上一碗。凭俺当时的饭量,两颗馄饨基本上就能满足了,但觉得那汤真是鲜美无比,除了生酱油味儿在别的地方也尝过之外,几乎就没有其他能够想象出来的庸俗味道了。后来上了小学,可以自己“活动”了,曾经专程从大教堂小学所在的西口步行到这东口来(路上路过全国妇联和保卫妇女儿童委员会),那时候就算长途跋涉了!
      后来,这家店被拆了,改成“安徽商店安庆之窗”了,那应该是80年代中了。自打那时候起,再也没吃过那么好的鸭汤馄饨。
       不过也算“接茬”,80年代初开始,俺转悠到前三门一带。在台基厂路口西南角,有一个专卖便宜百货的“大方百货店”,什么都比市价便宜,有点委托商行的意思,估计当时从崇文门到正义路一带的住户都知道它。在它的西邻,是湘菜“花竹餐厅”,估计现在也没了。附属于花竹餐厅的小吃部,专卖“褡裢火烧”,顺便也卖鸭汤馄饨,味道还行。只是可惜看不到煮馄饨和鸭架子的大锅,因为操作间在店铺的紧里头,外面看不见。也搭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尽管经济不富裕,偶尔去开一次荤,也能吃上三盘褡裢火烧两碗馄饨!现在抹嘴唇还有点余韵呢……
        “改开”之后,政府对人民经营点小买卖虽然还管,但不像以前那么斩尽杀绝了。北京冬天的夜晚不仅寒冷,还很寂寥。尤其是一个人骑车走在大街上,一瞬间就能体会到“寒冷”、“孤独”、“恐惧”、“无助”、“饥寒交迫”等等各种高级感受。这个时候,要是突然看到街口的一个馄饨摊子,那——您想,是什么感受!
      那阵子,街头馄饨摊有很多都是北京当地的职工(后来才有外来人口参与竞争),家境贫寒或者为了捞外快,背着单位晚上偷偷摸摸地出摊儿,既不用办照登记,当然也没有什么卫生检疫。一个小火炉,炖着一锅汤(说是鸡汤,估计没戏),好的话有一个小折叠桌,几把折叠椅(马扎),桌上放着几个罐罐,酱油香菜辣椒油什么的,紫菜和冬菜都别想,那是什么成本啊!碗和勺都是自家的,一位客人喝完了,拿着在一水桶里涮涮接着给第二个客人用——就这条件,有意见也没用。这还算了,尤为可气的是偷工减料这一条!您想想,破黑锅似的北京城,难得街头这一点儿火苗热乎气儿,坐马扎上忍着用轮回的脏碗搪瓷勺喝您2毛钱一碗的贵馄饨,容易吗!可与其说是馄饨,简直不如说是片儿汤!都知道摊主儿您黑灯瞎火提心吊胆的做小生意不易,可皮儿里面这点馅儿还不如黄豆大呢!真是败坏老北京的馄饨和名声!
      现如今,不知道去哪儿才能喝上正宗的老北京鸭汤馄饨……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8 0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鸭汤馄饨其实也是权宜之计,正经应该是母鸡或者肘子,灯市口靠近崇文门,有便宜坊烤鸭店的便利条件,用鸭架子代替了。我家1989年从城里搬到劲松中街电影院对面住,劲松食堂(就是如今东坡眉州酒楼)早上出摊卖馄饨,铜网子里总是有一只煮着的鸡或者一个大后肘。在我看来那是正经说得上是北京传统的馄饨的最后时刻,在此之后。辛勤的外省小贩就以价格低廉,早出晚归,顶了这些国营老爷店的生意。不过也就没有当初主辅料俱全的馄饨了。
发表于 2009-12-18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现在想喝上正宗的鸭汤混沌很难哦!
发表于 2009-12-18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盘兄住劲松,有个事跟您打听,那附近有家开在王府里的大酒楼吗?
发表于 2009-12-18 1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觊枣儿在2009-12-18 10:24:00的发言:
盘兄住劲松,有个事跟您打听,那附近有家开在王府里的大酒楼吗?
+ o0 P4 a- ~3 q3 s! a

劲松早年都是坟地农田,哪来的王府啊

发表于 2009-12-18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9-12-18 9:01:00的发言:
所谓鸭汤馄饨其实也是权宜之计,正经应该是母鸡或者肘子,灯市口靠近崇文门,有便宜坊烤鸭店的便利条件,用鸭架子代替了。我家1989年从城里搬到劲松中街电影院对面住,劲松食堂(就是如今东坡眉州酒楼)早上出摊卖馄饨,铜网子里总是有一只煮着的鸡或者一个大后肘。在我看来那是正经说得上是北京传统的馄饨的最后时刻,在此之后。辛勤的外省小贩就以价格低廉,早出晚归,顶了这些国营老爷店的生意。不过也就没有当初主辅料俱全的馄饨了。
/ ]3 [: j& ?( m" B

        盘爷不愧老京根儿,门儿清啊·!

发表于 2009-12-22 1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些日子我有个朋友从美国回来,到富顿办事,说是会后在附近吃的高档海鲜,老板娘讲她们店原是王府,我同学说看着倒像老宅院,不过他也二五眼。
发表于 2009-12-22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鸭汤馄饨跟鸡汤、骨汤馄饨并非一个路数,北方崇尚母鸡或肘子熬汤下馄饨,过去馄饨侯就是天天用老母鸡炖汤的;在南方更讲究吃鸭汤馄饨,因为鸭子既鲜美又清火。不过盘兄说馄饨馆靠近烤鸭店,有充足的鸭架子供熬汤,这也符合北京的实情。

$ t* i* k3 P( O% ?8 O

 

% k4 S; g5 l8 y

土著兄记忆略有误,花竹餐厅不是湘菜馆,它是一家川菜饭馆,由北京市二商局和四川广汉县合作开设,八十年代中花竹的生意非常火,原料正、口味好且价格廉。可惜花竹餐厅早已停业。

; O) `8 [9 `5 I& S8 Z

 

* b; n( `& v' L0 C& U0 y

 

, Q; y9 [0 D( I0 u9 z

 

; I2 P: z' g" l, T! _1 W1 V

 

$ t7 b. Y& }1 ^5 y: |! a

 

]/ u1 n4 Y9 Q1 j2 f

 

7 ?; @/ Z3 P* F* R" E8 @

 

发表于 2009-12-22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嘉平在2009-12-22 23:21:00的发言:

鸭汤馄饨跟鸡汤、骨汤馄饨并非一个路数,北方崇尚母鸡或肘子熬汤下馄饨,过去馄饨侯就是天天用老母鸡炖汤的;在南方更讲究吃鸭汤馄饨,因为鸭子既鲜美又清火。不过盘兄说馄饨馆靠近烤鸭店,有充足的鸭架子供熬汤,这也符合北京的实情。

4 t$ X3 N0 \; {0 q

 

+ y/ D, o j& r' D+ \

土著兄记忆略有误,花竹餐厅不是湘菜馆,它是一家川菜饭馆,由北京市二轻局和四川广汉县合作开设,八十年代中花竹的生意非常火,原料正、口味好且价格廉。可惜花竹餐厅早已停业。

4 R- A& k `& G* M \

 

% m2 p9 L# E9 `7 F4 w, P6 P* Z$ A

 

+ g7 D; N, K/ K, j N

 

1 n! p0 B' l# |. E& ^$ Y( [

 

! K9 f: p! \& }: ~8 }

 

6 q5 j( N. T% {8 V3 A

 

0 Y' s6 |9 n' { \: W/ J

 

3 Q( F% |% Y5 B. w' A6 O+ \5 J4 H. }/ n) \ 0 ?, |4 |; P7 f. ~2 C" g+ Z " m' ?; _/ x/ ~% z 7 U, L. C/ U7 D0 ^4 I8 T% a0 V* r1 k领教,南方馄饨路数,我确实不大了解。
发表于 2009-12-22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9-12-22 23:25:00的发言:

领教,南方馄饨路数,我确实不大了解。

2 E5 c! ~( v- D2 I1 Z' \, m . n$ l8 `: s0 S0 [) u( [" z) B2 Y您客气啦,看您谈老北京风味很过瘾。
发表于 2009-12-23 0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盘兄就是强呀~~~鸭汤馄饨我还真是头一回听说~~~门清儿
发表于 2010-1-3 1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盘子说的没错,鸭汤馄饨的确是权宜之计,东直门的“东兴楼”没拆改之前早点就买鸭汤馄饨,因为他经营烤鸭,有的是鸭架子,满大街的馄饨卖一块钱的时候他就卖两块,不过真的是“皮儿是皮儿、馅儿是馅儿、汤是汤、虾米皮、紫菜、冬菜、香菜、白胡椒面儿。”一样都不少。女儿现在还常常提起,真的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1 00:55 , Processed in 1.216831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