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47|回复: 7

[原创]从小日本传承我大唐传统古文化和学习消化吸收西方科学技术,我们应当得到什么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2-9 2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
) W% v1 N* J- h- k! H9 n G0 |- V, p, i+ R7 d. E2 Y b& H7 C; r C0 b! ~; }! z9 _! W2 u C* t& ], I. m
1 v# M/ o7 L* Y# j0 e# L; y
+ O! V4 ~2 o; w

   如何看小日本自我大唐以来大量派"谴唐使"到我国学习取经, 我国鉴真和尚东渡扶桑传经送宝----指导帮助小日本建造留下与我国五台山的佛光寺一样的奈良唐招提寺, 看日本对此文化遗产的珍视和我们对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见惯不怪的冷漠甚至大肆糟蹋, 真是天壤之别!

6 M- Q+ y8 O( v3 d1 z3 ^4 C* x$ I0 D: x

  梁思成先生能以大义为重, 为美军圈定京都、奈良免炸,从而保护了小日本的----也就是我国大唐年代同时期的古建筑遗产----也就是全人类共享的东方古建筑的文化遗产。优秀的古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同样的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圈出了当时北平需保护的古建筑,正是在此感召下看到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希望,正是梁先生强烈的爱国心促成他自觉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并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终生!令梁先生不可思义的是----免遭战争炮火摧残的北京首都为何在新中国百废待兴的新建设大潮中非得要与文物建筑的城门楼、城墙、殿宇过不去呢?非得大拆才能大建?非要古文物建筑难逃一劫?亲手参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梁思成先生对自己的祖国满腔热情的衷心敬业无悔无憾默默奉献,为伟大的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尽职尽责,从而极力伸张正义也无法阻挡古建筑文物被拆毁的可悲命运!到头来辛勤的奉献变为极大的个人风险!落得个饱含冤郁悲愤面对为之奋斗一生的古建筑事业而讴心沥血绝望而去,在那"文革"的荒唐岁月的1972年1月9日在北京撒手人寰。

, M. k0 G' U; P9 h7 ]

 

# ]/ n ^& D7 X& w6 L% B

    我们的比邻小日本(为何要加“小”字,无他,就是不忘国耻!不忘抗日战争!改不了口的了!)在清末民初我国到东洋留学寻求救国真理的志士仁人还少吗?为什么"老师"要向"学生"求教?为何要向敌视我们的妄图吞并我国土的东洋侵略者求教?这不是滑稽的天下第一号大玩笑?莫大的讽刺吗?此问题症结的存在, 近代的政治家们、历史学者前辈们早已明辨的定论,不是我等旁观者在此扯谈得了的。我在此只不过闲聊而已。 众所周知我泱泱大国近几百年的步子变慢变疲软了。近的就是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的近代屈辱史;远的可追溯到600余年前的明代郑和下西洋之后,我国的近代史除了“康乾盛世”外,就逐步滑向积贫积弱的农耕文明的人口大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落后挨打的一头“空壳睡狮”了。反观小日本的变革崛起时期正是我国深受列强凌辱的晚清颓废没落的年代! 小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变革,学习欧美,急起直追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教育和科学十分重视,迅速崛起工业经济和军事实力,"学生"可叫板"老师"了! 我们在“甲午海战”输给了小日本,把台湾也曾割去半个世纪!小日本与沙俄拿我国东北作战场来荼毒较量!小日本也就积储了经济实力有本事向我发动扩张的侵略战争!小日本的对我的扩张侵略野心终于越过卢沟桥,小日本的侵略铁蹄肆意践踏蹂躏全中国大部分疆土长达8年!我东北更沦陷16年!小日本战火扩张蔓延染指东南亚,挑起二战的太平洋战场。

& E' e7 N) e( Z" ?

      二战后的日本经济用了二十几年又迅速崛起了,除了美国的战略转移给予扶持外,很大程度就是靠小日本自己的“卧薪尝胆”精神了。小日本给我们的什么启示?他们对西方的近代、现代科学工程技术、特别是应用技术,并非全盘照抄,而是“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结合东洋本国资源贫乏的国情来设计制造产品,大家都知道,美国汽车稳固、动力强劲耗油量大,日本汽车节油,价格有竞争力。美国空调器制冷强劲,也是耗电厉害,日本的空调器省电节能也便宜耐用。日本的精工表设计不受限制,其手表市场的花式品种正如其广告语一样。大量的家用电器产品其竞争力早已稳固地立足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又如冶金炼钢技术,小日本早就把大型的以美国为首的托拉斯钢铁企业技术摸透、又成功研究了以卢森堡为主的中小型炼钢企业的工艺设备技术,小日本就将全球的各种规模、各种工程技术类型包括管理模式、技术档次进行研究筛选整合开发创新,分门别类从软件、硬件囊括全球各特大、大、中、小型的钢铁企业的技术设计研发。其实际产能验证由小日本的相应企业进行,通过理论与实际的反复验证就成为这钢铁专业的全球技术权威之一----向全球各种规模的钢铁企业出售相适应的炼钢设备和全套(专利)技术。

" N8 O) _ m3 o) V

      又比如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刚进入“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企业拨乱返正,全面整顿、正本清源,全国企业宣传推广T. Q. C.(TOTAL  QUALITY  CONTROL)"全面质量管理(控制)。我们那时主要是学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 内行人都知道:产品质量控制、质量管理起源于美国二战生产精密的军工器械,为控制生产线整批次的产品质量和具体每个产品的质量, 用统计概率分析来指导控制产品质量,在用人上则着重看重上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领导层等,这就称之为"美国泰勒的质量管理模式”。而日本人的管理模式可称之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除了常规的图表数据反馈控制产品质量外,小日本的质量管理称“全面质量管理(控制)”比美国的“泰勒质量管理模式”多了一个词“全面”,就是管理上要全员、全过程、全部产品;调动每一个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比美国除了重视上层的积极性外,更多的就是重视调动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工人的积极性。Q.C.小组就是小日本发明的来自基层工序的生产第一线的质量控制小组,就是抓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令一线生产者心悦诚服地自觉把好本工序的产品(半成品)质量关,真心实意地“与株式会社(公司、企业)共存亡,形成富有企业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世人常说--“日本人有着工蜂般的社会群体”,“日本人似乎天生就有刻苦耐劳和团结协作、锐意进取、认真执着的特质”,所产生的合力就是其市场竞争力的动力之源泉。我们在与日本的同行交流时,他们说:“日本的企业管理控制产品质量就是调动人的工作质量!发挥人的积极性,人的工作质量是第一位的,人的因素、人的素质是产品质量的关键。”“我们用贵国的“孙子兵法”,用“大唐汉传统文化”,用“西方近代、现代的科学技术”、用“贵国毛泽东思想的《鞍钢宪法》--老、中、青三结合,行政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第一线的工人三结合”进行企业管理,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日本同行继续说:“借用贵国成语--我们"饮水思源"呀!贵国出指导思想和管理的传统理论----“以人为本”,我们日本富于实践分析总结对比提高成为新的理论再反馈指导实际工作,这就是我们日本“P-D-C-A(PLANE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NALYSE分析总结)循环指导下一周期,......无限循环”的四步工作法,我们也“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的〈实践论〉哟。”      

# c. E: p, }' Y, Z

    哈哈!小日本对我们T.Q.C的传经不知是靠"激涨"还是"挖苦"! 不过,我们也深知小日本的拼搏钻劲够狠的!小日本用"武士道"精神来搞经济,用此"孙子兵法"的蛮劲来组织生产、占领市场。 东洋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的确是擅长于持续学习、改革和有利于创新提高的! 就T.Q.C等方面而言,"小学生"确实是比大唐"祖师爷"厉害!比他的近代欧美"干爹"更上层楼!

2 G, k0 t2 |0 m

  日本对来自我国汉唐的传统文化基本就是自觉继承发展并就认为是本民族必须世代遵守承袭的日本传统了。如日本二战晚期因梁思成先生保护圈出而免受美军飞机轰炸的京都、奈良的古建筑文化遗产,日本的茶道、日本的书法、诗歌,日本的“当用汉字”,日本的传统节日,日本仿制中成药而研发自己特色的日药,日本的文化和生活起居, 无一不保留相当浓厚的中国汉唐古风貌。小日本对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管理不是盲目照单全抄,而是在学习中不断转化为本国特色的移植、消化、吸收、创新、提高。决非空喊口号、决不留于形式,而是真抓实干,认真落到实处,而且卓有成效。

! d. N2 l* y+ |6 t( t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东瀛小日本,我们不忘其104年的“甲午海战”,我们不忘1937-7-7卢沟桥事变,我们不忘“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悲凉旋律”,我们没有忘记“义勇军进行曲”----这就是鼓舞我们为新中国奋斗6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们不忘64年前在中国共产党带领我国人民浴血奋战才取得的抗战胜利!不管我们如何不忘多少个被小日本欺凌的事件、多少屈辱的日子、年代,落后就要挨打;开放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说得好--《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以不打仗能拒敌于千里之外,以不打能屈人之兵乃《孙子兵法》的上上策!东瀛小日本与我们有着一衣带水的自然地理,同一的东方东亚文明,血统相似,文化相仿,我们还为东洋当了上不短于千年的老师。为何在1868年1月3日的日本明治维新后,就可反过来欺压老师?我们晚清、二战时期就要受小日本和列强的凌辱宰割,归根结底----落后就挨打,何以形成中日(列强)两者发展的剪刀差?真是发人深省!过去的历史不可改写,历史的悲剧决不可重演,我们在和平的环境下与日本打交道除了和平共处外,也应时刻保持有高度的警惕性,保持一定的危机感----用其日本之道与之加速经济竞争,稳操确保我国可持续发展、长远发展的经济战略。

+ Y/ {* l5 e X5 B! O, @' H3 Y

   

, d' X( E9 z" F2 h

       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根源,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国粹",我中华岂能没有本民族、本国特色的文化本源、特质。这是民族的自信心!这是国家的凝聚力!

4 b0 X9 t% p% W' S* M+ t

   越是民族的也越是国际的。世界的多样性是当今的地球家园和谐的共同认识的话题。

( p2 a( R% V7 J# t! f& O; [+ ~2 E: O

   但愿我们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古老中华文明根源万古流芳!永褒青春!

, @7 x% s4 n6 Z' i9 w" t/ L D

   ----在这个多姿多彩的地球村中,我们可理直气壮地高举中华文明旗帜走在21世纪,能够迅速崛起、复兴大唐盛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容走向未来!

1 [* i! u" u1 f2 E/ y ?" J2 K5 Z

   ----我们可自豪地高歌阔步--我是龙的传人!--我是炎黄子孙!--我们不愧是中华儿女!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0 0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尊重文化和知识 自主意识 危机感 长期保持凝聚力

发表于 2009-12-11 1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意见,中国人已经失掉了学习能力,对不合自己胃口的东西一概以资本主义腐朽而拒绝,不若小日本学习能力。

发表于 2009-12-12 2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存在误解

& R V/ ~ M5 f5 K6 P0 j

 

; ^6 Q) v; O# E0 a

日本保存了一些早期的唐代文化,并非什么珍重

6 X& d# r$ w( F6 a- J

 

: Z9 ], c5 e' d+ m

而是日本受地理位置所限,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

* U3 C1 k5 c' l8 K7 V& b

 

! Z8 T% k/ z/ ?6 b' N1 n7 h+ n

文化交流很缓慢,长时期缺乏更新

" B1 u$ Q. M5 _. |& n; B8 N

 

. S a/ E H1 y# M- |" h) V: @1 ?

如同一些落后的国家,可能还在使用奔腾2 奔腾3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0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日本有座"洛阳城"---京都, 也答"大或小的贝勒N020"

日本有座“洛阳城”——京都

一、京洛与京都

从1963年开始,东山魁夷绘制了一系列京都风景画,并在五年后以《京洛四季》为总题发表。作为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中国人,在其中更能感受到画家一生追求的那种“日本美”,数十年后读来,仍然不免动人心弦。

文中有这样的句子:
“洛东以东福寺的通天桥而闻名,但溪流已变得毫无情趣了。”(《红叶》)
“洛南天气晴朗之日,绵亘起伏的北山苍绿一片……”(《冬天的北山杉》)
“于此时节,参观寺院是饶有兴味的。我去了洛北的一些寺院……”(《冬寺》)

这里东山以“京洛”来指代京都,而以“洛”为其简称和雅称。这一用法,在日本自古而然,即便在今天,仍然有“京洛株式会社”、“京洛庵”、“京洛苑”等名称的机构。然而这一称呼,本来却是用来指洛阳的;洛阳之得名于城在洛水之北,而京都市内主要的是鸭川和桂川两条河,因何也叫“京洛”?

洛阳为东周、东汉国都,故有“京洛”之名,东汉班固《东都赋》:“子徒习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曹丕有《煌煌京洛行》。这一称呼以后成为极普通的连称,有时甚至还是正式用词,如宋设有“京洛招抚使”。

日本以“京洛”称首都,当是受唐人影响。据说京都建城时,西部模仿长安,东部则依洛阳,此后东城繁华兴盛,遂称京都为“洛阳”。不过这种称呼,我想更多的还是历史上常有的摹拟、比附心理,一种软性文化影响,通过这种命名,获得心理上愉悦的自我暗示——正如我们现在各地兴建的“新加坡工业园区”、“香港城”一样,似乎这种命名给人一种原样移植的满足感。

日本战国时代,“上洛”或“入洛”是诸侯进京的代名词,在某种程度上含有类似于汉语“问鼎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暗示。由于传统文化中关于“京洛”的意象极为丰富,毫无疑问,当一个深谙于此的人看到这个词,可以发生无数联想,而京都的这一古典代称一直没有废除,大概也由于此吧。

甚至在东山魁夷创制《京洛四季》之前很久,早已有人画过同名的画作,如森宽斋的《京洛四季》(1874)和望月玉泉的《京洛四季》(1866?),而东山仍用这一题目,或许也正是由于其看似平淡却有使人无限感慨的兴味在内。

二、京城、京师、京都、京兆、京华、首都、都城、京畿、京洛

如上所列,在汉语里有一连串词义极为接近的词来表达“首都”这个意思,而其中核心的字是“京”。我们中国人现在说到“京”,马上想到这是北京的简称,然而这个字最初却并无“首都”的含义,而只有一种带普遍性的含义。

“京”最初的意思是“大”,这个含义现在我们只能在一些残余的痕迹中感受到,如“莫之与京”表示大得难以匹敌;又如鱼之绝大者称为鲸。古代数位的顺序是万、亿、兆、京——京代表一个极大的数字。

因此,“京城”即指国内最大的城市。而“京兆”连用,也正因为兆含有类似的意思。“都”则有“主要”、“大”的意思——但未必一定是最大的,所以“都会”、“都市”在汉语中并无首都的含义(大都市/大都会实际上词义重叠反复的,正如“茶”在现代吴语中指“白开水”,要表达普通话中“茶”的意思,得说“茶叶茶”)。

质言之,关于“京”的一系列词,其意都在于表示:作为政治中心的这个城市,必应是国中最大的城市。在后来词语的演进中,“京”以及这一系列词语遂慢慢被赋予专门的意义,而逐步失去其原意,这实际上是词义的收缩和转移。

汉语这一命名法则也被儒家文化圈的城市采纳,如日本的京都/东京、韩国的汉城Seoul实际是汉语“首府”的读音,汉城附近至尽仍称“京畿道”;平壤在隋唐高丽时代也曾被称为“长安”。而越南北部的一片地区一直被称为“东京”;其故都顺化一度被称为京畿、神京、京师、京都、长安,而顺化周围,也曾叫“承天省”,这一称呼也与中国古代常将国都辖地称为“顺天府”、“承天府”类似。

反过来再说“京洛”一词。由于其普遍的使用,在唐朝以后的汉语中,“京洛”甚至也慢慢地失去其专指的本意,有时成为“首都”的代名词,甚至在五代后洛阳不再是首都后仍然如此,因此,日本的这一借用也就更不奇怪了。



三、京洛风尘

“京洛”之唤起艺术家的感慨和联想,与两千年来的一系列意象是分不开的。作为全国最繁华的中心城市,用现在的话说,必然是引领时尚潮流的所在。



东汉时期的洛阳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因此我们不难理解班固在《东都赋》中对它发出的无限赞叹。自此之后,人们注意到“京洛”时,都有一种对大都市的复杂感受:艳羡和繁华、挫折和受伤。


曹植《箜篌引》中有“京洛出名讴”句,在《名都篇》中,他又说到“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表明这是一个声色之城。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

这种感受在随后东晋陆机的诗中也能感到,陆机《拟东城一何高》“京洛多妖丽”,但他又在《为顾彦先赠妇》中写到“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这是一种受挫折的暗示,就像我们以“红尘”来指这个尘世一样,表示作者对大都市生活的一种含蓄的批评。这个批评如此著名,以至于在后世的文学中,“京洛”经常地与“风尘”联系起来,如:

南齐?谢玄晖《酬王晋安》“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

隋?吕让《和入京》:“发改河阳鬓,衣余京洛尘。”
宋?晁端礼《水龙吟?咏月》:“倦游京洛风尘。”
南宋?陈与义《墨梅》“相逢京洛浑依旧,只恨缁尘染素衣。”

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姜夔《鹧鸪天》的句子:“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这首词夏承焘《姜白石编年笺校》未作任何笺校。按此词作于1189年,这里所指的“京洛”自不可能是洛阳,而是临安,但这也未必是实指——作者之所以用“京洛”,而非“京兆”、“京城”,除了压韵的原因,显然是因为这个词更能唤起读者的无限联想。

尤其他在这两句下又作了进一步的暗示:“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飘渺身。”这使人想到李白《越女词》“履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和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之句,又再一次和洛神联系起来。这些微妙不可言喻的暗示,即诗歌所没有说出的部分,才是它想要说出的部分。

登陆到日本的搜索网站上,搜索“洛陽”一词,会出来很多和京都有关的东西,而且有许多以洛陽命名的学校,饭店,公司...................

住所:〒601-8467 京都市南区唐桥大宫尻町22番地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0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唐风洋溢的奈良城说明了什么?------以答 "大 贝 勒 NO20"

! u6 J7 @ F+ h* v6 N+ V) _
1 v6 D; [" c* X$ p
  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0 }3 @1 _- n! C' b: [: B$ }
( c) y& A( y/ Y; V2 ]1 D7 { q
( y r: D* o% T. ?! }
提问者: sdowzy - 二级
, P( Q8 X% L: Z0 V& [7 H
- O% g- a& p, O
+ d& f- q8 E: r$ r7 Z
9 o7 c1 w9 `/ @, `
5 c2 R* P* |( i | j
5 O- q7 Z$ W" M G8 h
" r' d2 T( \; @) w# }1 j. m
( |4 k9 L" x' I D/ _- h+ N$ n
6 k5 {4 C5 N: a+ X4 Y/ Q
" t9 U# k* `6 o6 T0 S$ R
$ M& U; `9 U- d+ `
最佳答案
, y2 R/ } r2 D
7 ~- k7 s- } a0 Y: \! H
; S+ Q% y* ~6 e* x; p* U
奈良,日本最有神韵的古都。从东京到奈良,须得乘新干线到京都,再搭汽车过去。一进奈良,就是一派阡陌田园的风光。这里没有许多日本大城市那种参差林立的桥光楼影,一切都是恬淡自然。清新的田野散着清新的香气,伴着平坦的路往前延伸,路面上却没有一点泥土。远处,视野的尽头,偶尔会幽幽地飘出几个楼阁殿宇,古色古香,有中国唐代建筑的风格。我想,这个地方很“中国”。亲切,惊喜,一齐涌上心头。而你再定睛去看,那楼阁却又若有若无了。车飞驰着,两旁有的是变幻多姿的田园风光,有的是给你惊喜的古韵掠影,看久了也不会累。多好啊,养眼。 ( c1 B% [7 Q: r1 d  S
   
1 D; Q* m8 N3 ~9 E: ~4 b    然而奈良若只是恬淡,却会辜负了千年古都的积淀。往这座城市的深处去,古色古香的风韵似乎飘动在道间的空气中,酝酿在两旁建筑散发的气味中向你扑面而来。到了东大寺,你才见到了这座古都最让人心动的一面——恢弘。奈良的精华,灵气,全集中在这儿了。 
9 K) }+ v4 Z. l9 L% @5 _   
9 D; x: a- m% A" @( J4 P* o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0 Y. V- C8 V6 t: [% E- l; y
   
- Q; {5 d' C5 e    奈良是岛国日本千年以前的平城京,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盛极一时。时光荏苒,今日日本的亮点已被东京大阪所尽占,留给这方水土的,只是千年一叹的厚重。而正是这份沧桑的厚重,使奈良成为日本当年的剪影,东瀛的活化石。 
( ]0 y; ?7 c' L% B: M1 E# U   
7 {. D- D# u8 D; q, _8 q! ?9 @    海水千百年地荡涤着这个太平洋上的岛国。一千三百年前,一位双目失明、衣衫破烂的中国和尚,历尽艰辛后,赤着脚喘着气踏上了这片与他故乡远隔重洋的土地。回忆着身后波涛汹涌的海洋,抚摸着奈良乌木朱漆的雕栏,他也许明白,自己今生就将托付在这方水土之间,一腔热血就要播洒在这里的佛门净地。然而他却不会想到,“唐风洋溢奈良城”的美谈,随同他的名字一起,已重重地镌刻在历史的画卷上,历经千年仍然熠熠生辉。 
0 e* {9 r! J  A( G2 S- ?, ]   
* J5 s. O# E0 o' ?) r    他,就是鉴真。 0 k6 ]1 J. k2 w- j$ z  p7 @& }- k
   , o) V1 j% w/ Y/ X, P( o
    如今,鉴真大师早已仙逝,而站在东大寺的院中,你尽可以想象大师当年的神采与气度。在鉴真修建唐招提寺前,他一直在东大寺讲经布道。东大寺也许便因此沾染上了大师的佛光法气?也难怪东大寺有如此的气质和威严:过了山门,正面就是大殿,尽管1692年重建后规模只有原来的2/3,却仍是世界现存最大的古代木构建筑,巍峨而雄壮。双重檐的庑殿顶式飞檐,坚实却不沉重,飞跃却不轻浮,振起了全殿的恢弘之气。他们承载了多少年的风雨沧桑呢。正下方是唐式木结构骨架,敦实美观。而点睛之笔要算是正门上方的门檐了,高出正门有六七米,横架在双重檐之间,两头平,中间微呈向上的弧形。精巧的造型顿显活泼,又射出金灿灿的雍容光华,装点着整个以黑白为主色调的大殿。全殿的精气神全叫这门檐提起来了。再加上门前香炉中薰香缭绕,使你真觉得这是一座幻境中沐浴佛光宝气的灵霄宝殿,隐约窥见佛法长者的雄风。 # n# f) P1 {3 f& E& B; ?
   5 u6 \! Q( [4 T' J% }# T0 [- {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 K/ g. F: H/ z" O" L( |
   
: n8 i% h( d9 d. ~& R7 W( X& s    待进了大殿,其内部愈发的轩峻豁达。或许这大殿早已超脱而非凡物了?建筑上古老的木料发散出的幽幽木香,裹着像来自天籁的笃笃木鱼声,便是这座大殿的深邃思想;大佛在薰香缭绕的模糊中神秘的韬光养晦,则又是她的超凡气质。在殿的一侧,一根巨大柱子的下端有一个底面贴地的小洞。自古以来就有传说:谁能从东大寺大殿立柱下的洞钻过去,谁就会聪明绝顶,才华盖世。无奈我辈早已长成高大之身,只有望“洞”兴叹的份,可惜,可惜!倒是有一队刚刚咿呀学语的小娃娃,争先恐后地从洞中钻过。也许他们就是日本的明日之星? 
. h8 |5 n. ~% l  v5 G7 B   $ [- i; |$ |- k% f2 f# F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6 P8 ]9 C1 w& S  n   
& m, G8 P4 u0 L; B    大殿雄伟,而她周围的景色却相当的妩媚,也难怪日本天皇曾将这里作为他的行宫。穿出大殿周围的回廊,便是一片秀美。谁说这里风景如画?画才没有这里的景美呢。一条静静的小河从外面流进寺来感受灵气,在寺的东南方形成一个小湖。风度儒雅而被日本人认为是佛的化身的梅花鹿,三三两两地在湖边嬉戏。 0 m& Y: F# @  F" h& j2 \% K9 I
   
0 s. b. F% Z7 {$ Z2 }3 V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 k5 ]0 _- c) r9 G2 ~8 k8 `   
$ @( f2 j! K" B+ }4 K    湖水清得让你想捧起它,喝下那上面映着的蓝天白云。湖边是个缓坡,延伸到不远处的小山。缓坡秀得让你想在山坡翠草碧青的草甸上忘我翻滚。而湖与山之间有着各种树木,不重样,棕红碧绿,掩掩映映地倒映在水面上。右边一个小瀑布,悄然钻出石缝,轻轻地拨弄出闪光的涟漪,带着金色的鲤鱼穿过小木桥,一波一波一直荡漾到你的脚边。不消人为琢饰,这便是一个天然的园林。美得让你拍完相机里的胶卷也带不走的美景,透过取景框一直醉到你的心里。这份旖旎,许是当年鉴真大师禅坐时的妙手点化? 
! G* e6 y  r# u; Q. ^   
# S/ v% L# M# N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 ~  z- }* @( L$ y
   2 _& m- k; Q! f6 }
    在从奈良到京阪奈特区的大巴上,我同上海甘泉中学的老师聊了很多,也想了很多。奈良,在这次东瀛之行中给了我最深的印象。这座古城使我感到吃惊的是它仿佛仍然鲜活地定格在日本天平时代的原生态。 9 o7 x4 u6 g+ b+ V5 @
   
5 o8 v$ m. r$ f    公元710年元明女皇将国都从藤原京迁至奈良平城京,是日本历史从白凤时代进入天平时代的开始,这时恰值中国唐代的开元盛世。当时大规模遣唐使的派遣,使得日本有条件完全仿照大唐长安城的理念、形制建造起了这座精致的平城京。一千三百年的时光仿佛云烟一样飞快地飘散而去,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办法找到什么有整体唐朝特色的遗迹,能够见到的明清以前的古迹已实在是凤毛麟角。盛唐作为一个远去时代精神面貌的代表,只存在于中国人模糊的记忆和想象中。而在一海之隔的日本奈良,几乎整个城市都仍然是原汁原味的天平时代盛唐之影。 
, z' ]2 _% g$ _! i. s& [   : V- m* x: h7 E8 X9 i6 U. V, N
    奈良的古迹,绝不是现代繁华都市中仅存的盆景,绝不是博物馆橱窗中所展览的珍奇;而是活生生地生存着的,就比如你亲眼看到景阳岗酒店门前仍然飘着一幅“三碗不过岗”的酒旗,一个叫武松的客官进门还是那句“店家,三大碗酒,二斤牛肉!”就比如陶渊明说他自己笔下的那些桃花源中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很多人对绝大部分中国古迹最鲜明的印象是:这是一个旅游景点,他们好像天经地义地和导游手中挥舞的小旗和嘈杂拥挤的游客相憩共生。但是在奈良的感觉,却是我们坐了时光机去打扰古人的平静生活,这是一种奇妙无比的感觉,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古韵,在别处是想象和凭吊,在这里却似乎是日常生活。随便推开路旁一处老屋,也许会从中走出生活在一千年前的老人,见怪不怪地向现代的你招手微笑。走在它森森的古道,晃若穿行在记忆中的大唐气象,那些隔了朝代的气息,呼吸起来仍然是鲜活灵动,好像搀扶着身体康健、步履稳健的外婆走过她小时候欢笑嬉耍过的小桥流水人家。 7 G; F! ~8 U* _& K, |% Z- `
   
( z3 N: }, m* j! Y* T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4 \" E/ M9 h6 {. K   + X! W, j0 T, V
    如果说得不这么煽情,就该提到这样的对比:日本的姬路城、古京都、古奈良都是以整个城市的名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相较之下,中国没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能以整个城市的名义列入世界遗产(平遥和丽江属地级县城)。在世界最具典范色彩的城市规划之一、唯一有着完整中轴线、严格规范对称布局的古城——北京,一个外地人也许出了故宫就会搞不清这里看上去和上海、广州有什么分别。维持几栋古建筑的物理状态良好不难,难的是保留一个整体的风貌、气氛和情感脐带,这正是奈良给我最大的震撼。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奥妙呢? 
, {# @) V% s. a- P+ v& y; r   
0 k3 v* [0 Y0 b: `# V' ^- X  M    当然,我们大可以义愤填膺地控诉那些狂热的年代,暗骂那个没头没脑的当事人,怀念站在城楼废墟上失声痛哭的梁思成。然而面对历史,激烈的感情会模糊掉很多人的双眼。关于日本人有怎样对待古迹的先进观念,中国人对古文化怎样缺乏保护的意识,讨论已经太多了,多得我再说就纯是废话了。我关心的是,从更宏观的历史角度看,究竟日本的古迹凭借什么才得以保存。我想主要有两个深层原因。 
8 I! ~, U" f1 O6 d2 f% p- i* W$ F   
0 @- \9 `7 L( R( [; e    首先,如果我们关注一下中国两千多年来古迹的毁灭史,一定可以发现70%以上重要古迹的毁灭都发生在改朝换代的历史时刻。朝代更迭,江山易主,出于一种非常情绪化或者说是“文化正统化”的心理,前朝遗迹往往被平毁殆尽,从阿房宫到长安城,从建康城到元大都。包括20世纪发生的文化浩劫,也完全可以解释为对前朝遗迹的逆反心理造成的愚昧之举。日本的情况有所不同。日本的天皇系统是未曾断代的皇族,跟据古老的史书《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公元前660年已经产生了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虽然这个记载具有神话色彩并不很可信,但可以肯定天皇系统由来已久,世代传承更替,天皇家族始终存在。翻开日本历史,可以发现日本也曾征战不息,政权也曾数度易手,但更替只发生在武士政权间,割据或者消灭都是幕府行为,而凌驾在幕府之上的天皇系统则始终不变。也就是说在名义上日本总是处在同一个朝代的内战中,至少在名义上。日本的历史阶段划分是用“某某时代”,例如“平安时代”、“江户时代”等,而不是像中国一样用“某某朝”,例如“汉朝”、“唐朝”。换句话说,日本历史是只换代而不改朝。这样的历史变迁以权力争夺为主而少有文化逆反。所以朝代更迭导致的意识形态对古迹有目的的毁灭在日本相当有限,破坏主要是战乱的客观结果,而这已经相当难得。此其一也。 
8 I. Q3 v! {! M( L& Q   # ]) |+ f! D' u" l
    第二,也许应归功于日本人的兴趣在平安时代后期从“唐风”向“国风”的转变。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日本在盛唐之后没有停止对中国文化的吸收,继续地从宋、元、明、清各个时期效仿中国,抛开政治后果,单就文化和艺术上说,估计现在我在奈良看到的就不是唐朝的样子。日本保存良好的古城就可能像故宫、像苏州、或者像平遥,他们不可能不沾染上明清色彩,不可能不出现代表明清文化特征的元素。但是悉仿唐制的风气从白凤时代到平安时代,蔓延日本二百多年后,突然在平安后期来了个大转弯,他们不再向往同中国一致,开始悉心去发掘他们本土的民族文化。日本人有意识地同中国文化SayGoodbye,一直到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转向西化之路,他们主流上对中国大规模的吸收借鉴被定格在唐代,定格在他们的平城京和平安京。日本在唐风洋溢的奈良城,确实客观上给中国的古风来了一次精彩的断代。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历史之河自唐代之后仍然奔流向前,在宋元明清的色流铺天盖地四溢流淌,趋于细致柔丽的风格淹没了雄浑的汉骨唐风之后,仍能从日本奈良找到一面映出大唐雄风之镜的原因了。   v  w$ e  S+ |3 t, z: w" f
   / t9 H5 q8 ^' E4 A# F
    本想在这篇文章的最后,说一说我写的这“奈良古韵”到底是怎样一种大唐风貌,我眼中的唐朝究竟是一幅什么模样。但回国之后翻书,看见了当年梁思成总结唐代风格的一句话:“伟大之斗拱,深远之檐出,屋顶和缓之斜度,稳固庄严,含有无限力量,颇足以表示当时方兴未艾之朝气。”言简意赅,无更多笔墨,却道尽了我此行对唐风建筑的全部观感。就以这位可敬学者的话,转送给这无比珍贵、唐风洋溢的奈良城吧! 

参考资料:http://www.douban.com/review/118729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05: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复“大贝勒NO20”------"什么......并非珍重"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09-12-12 23:35:00的发言:
& D/ V: n% F9 i' D( q* F; N ~

 

/ s9 r! P7 Y% ]; D3 G/ D7 |

楼主存在误解

, P) c2 Y3 g! l* `

 

8 l5 N9 M* K" r' _6 F# _: L

日本保存了一些早期的唐代文化,并非什么珍重

7 B+ K) {6 E3 r/ t, F9 w

 

7 T# ?# P- R, e0 J1 X; {( m

而是日本受地理位置所限,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

7 }' G2 K& ?% m( i1 i

 

V: p# X# k% `+ l$ P# c0 A7 E

文化交流很缓慢,长时期缺乏更新

9 n: d8 A7 {: E6 l5 Y% F9 c! v

 

' W" ~% ^% j+ Z4 u& d, [) s

如同一些落后的国家,可能还在使用奔腾2 奔腾3一样

* n9 [5 _& N4 J' F

-----------------------------------

# k$ z" M1 Y8 P: S" `0 Y

   

! v( O* i2 u5 d; [" F

    一、我看你无视梁思成先生保护日本二战免美机轰炸的唐招提寺--我国唐代鉴真和尚指导帮助日本修建的与我国五台山的唐代佛光寺一样的唐招提寺,你连这样列入世界人文遗产的日本京都、奈良的年代久远的古建筑--世人公认有如我国唐代传统的古洛阳般的建筑人文风貌,你认为日本国对此文物建筑并非什么珍重,这些申报和已经纳入联合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都不算珍重,那么你“大贝勒NO20”的认识太另类,太不可思义!对您的这个观点真的无话可说!可以坚持你说话的权利,但不说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

' n: {- }' ?- G& Y+ E

 

. p2 U3 A/ g: K$ B6 ^7 J

    二、你说“日本受地理环境所限,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文化交流很缓慢,长时期缺乏更新”。对,在日本十九世纪中叶的“明治维新”之前的确如此,但此后的日本却在积极学习吸收研发提高欧美的科学技术--主要是应用技术,却同时保留由我国盛唐传统文化,保留“唐招提寺”等京都、奈良的中国传过去的有如洛阳的古街市风貌等社会生活文化。最关键的文化就是保留两千多个“当用汉字”!日本的“茶道”就是典型的中国传到日本的生活文化!这和中国的福建、广东潮汕的茶文化如出一辙!毛笔书法、诗歌、衣着、饮食起居无一不刻着明显的中华文化影响的印痕。为何日本人能够持续传承?日本为何在学习西方的近代先进科技和管理上没有全盘西化?这是由日本人兼收并蓄不断进取创新的价值观所决定的!不是你一家之言就能断言否定的。

5 i2 d; x' s$ j7 P6 ?- R2 a

 

8 W7 b( V( W5 e* {

    三、当今的日本是经济大国,与其擅长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持续学习、吸收、创新、提高的国家战略和民族精神有关。日本是走既保留和发扬民族传统(其中不少是我国输出到日本的传统或有一定改变的传统),在学习吸收移植中又不全盘照抄西方现代技术的持久发展之路。二战之后的日本经济用了20余年的时间的实践就迅速成为经济大国,发展的模式发展的效果就是明证。

/ Y9 s1 k5 n& L4 y% V/ K8 p. ]) P: n

 

2 d1 z2 i: s6 H+ w" ?4 X( Q

    四、我国当今的“高铁交通”----时速达200~380KM,最高达390KM, 这已是国际高铁当今的最高水平!获得了当今领先世界的高铁自有知识产权。确实值得自豪!我们这一高铁行业就是采取学习、吸收、创新、提高的高效经贸研发设计立项运作、实现了快速的铺线营运的良性竞争综合体现,由国内两家铁路公司统一与法国、德国、日本等这方面技术较先进的外国公司接触洽谈商贸,分析掌握到各国各家外商各拥有不同项目的技术设备,不让对方压价,有针对性的展开引进关键设备和技术的谈判引进,然后深入学习应用、研究分析、筛选整理、分门别类因应我国和国际的高铁发展前景优化各项车速车型、高铁铺设的装备技术,一边满足我国日益发展的高铁交通事业,一边开拓我国高铁设备技术的国际市场,前不久,美国骆家辉与我国洽谈高铁的业务,承认我国高铁技术是国际领先的,用美国的内燃机技术与我国交流高铁技术的进出口贸易。日本也不得不承认,我国用了5年时间走了日本半个世纪的高铁交通时代。我认为此高铁技术的领军将帅和科学工程技术专家和高铁工人的通力合作锐意改革创新提高得到的殊荣!比日本的当代高铁技术"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

a- o& X3 s- B) p

      我们热切地期望,我国各行业积极学习铁路部门的高铁创新精神,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涌现日益增多的自有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保持我国可持续发展、科学创新发展,在国际的经济竞争中不断取得更大的成就!

( h( x2 L1 t& V- ]) V; h

发表于 2009-12-16 1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9 16:16 , Processed in 1.15839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