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182|回复: 32

北京地名惹人思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2-8 07: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c, m, F* O- ]; s

    没事儿闭起眼睛,听着那些被人们呼来唤去北京的地名儿,其中滋味,仿若嘴里一颗活动的牙齿,心里知道不能老舔,可无论如何也管不住自己的舌头。

0 ]9 t" c; T# @. {

    身坐客厅,举起一枚枣子往嘴里送的时候,会想起枣林街。天哪,一条从枣林当中穿过的小街应该会是何等芳香?春天来了,枣树枝头攒结着细碎淡黄的枣花,绿得闪光的嫩叶片,闹而不燥的蜜蜂,瘿瘤曲突的老干漏下西山淡淡的峰头,似水洇,如烟染,漂一层似有若无的岚色。还有远观如豆的樱桃挂在没有藩篱的樱桃园里,还有仰面如拳的苹果灯笼似的挑在苹果园树株的枝头,还有石榴园,还有葡萄园,还有核桃园,还有杨梅竹斜街,还有……,还有……。住在用水果命名的街道上的人们一定水果一般饱含水分,他们自信,他们守本,他们用自身携带的味道熏染世界,熏染这座老城。

; [5 J7 y6 P+ {% ]8 p

    那些用花名的胡同呢,菊儿胡同,芳草地,百花深处,杏花天,菖蒲河沿,莲花池,什锦花园……

. y( }/ ]9 h: O5 y& m& d$ O3 A9 p

    我的一个朋友,住芳草地,刚搬过去时候,他的女儿上芳草地小学。我喜欢这个地名,每见到,总是装作忘记她的学校,频频问,听她稚嫩略带水音儿说出“芳草地”这三个字,莫名的享受如同剥开一块橘瓣模样的糖果,还没塞进嘴里,舌尖约略已品到粘在玻璃纸上的甜味儿。

6 c6 j; ]& x: I" |( A4 b

    另一个朋友,住黄土岗,承父业莳弄花草为生。有自己名下一间暖棚与一间中棚。种出的串儿红极茂盛,善用蒿子秆儿嫁接菊花,芳菲姹紫。冬日烘焙牡丹、芍药、腊梅。某年临秋,病了,打电话给我说,多找几个朋友过我这儿来搬花儿,出不了门,卖不动了,好花儿不能烂在地里。那一眼望不到边的串儿红哟,大块红色撞进胸怀,丝绸一样润滑覆盖于整颗心脏之上,渗入,渗入,细细无声。捻开花根儿上连带的黄土都发散出别样的气息。那一年春节,刚要出门给他拜年,老哥哥带着媳妇来了,从盖着棉被的三轮车中掏出一盆绿萼梅,骨朵淡绿,开了的花儿却是清澈的白色。花交我手,继续掏,几枝腊梅切条,花色黄,酷似蜜蜡。“两盆儿,早上让猫打碎了一棵,伤根了,再种恐也难活,当插花吧。”

, f& N; S$ C4 h1 f7 b9 n

    我家夫人不知从哪儿找出一尊甜白釉梅瓶,置在案头。那腊梅排队一样一个骨朵接着一个骨朵次第开放,每一次绽开都仿如有人轻拨筝弦,余韵环绕经久不去。

5 O8 X/ w" V+ `: v( g% u# T

    我的书房不大,一盆一瓶的花儿开着,我须绕过,才能坐到书桌前,走那不长的过道,烂缦胡同,我跟自己说。坐定,看着桌上花影随日光慢慢行走,有沈复《童趣》中喷蚊鹤舞之清趣。孩子叫我,从盆瓶间探出脑袋应答,花枝胡同,我跟自己说。如此说过了春节,直到吃完最后一棵冬储白菜,南风带来早春消息。

7 |, f* y- l/ {8 U! z4 w% G2 {

    陪孩子去动物园,看举着长鼻的大象慢慢转身,有一条叫象来街的胡同蹦上心头。好几头南国大象头尾相接缓步冲你走过来,睁着不大的眼睛望你,眼神中一层干燥的陌生下面埋藏着一股子放风般沉静的欣喜,从竹树荫蔽芭蕉扑耳的南方林间穿越整个温带,来到这座城市作为皇权卤薄的一件饰物,它们走了大多数人好几生的距离。

+ \/ a0 ?1 X y2 V; c' q( f

    抬眼看着天空,有鸽子擦着殿脊飞过,白的扎眼,黑的俏皮,记得她们当中有叫四块玉的品种,那北京也叫四块玉的地方便黏在心里,挥之不去。天坛东面,那块儿因大明朝建天坛遗留下四块汉白玉的地界,地因玉得名。满人恩海在东单外交部街西口击毙德国公使克林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那四块玉被拉去盖成了公理战胜碑。一次大战德国败后,这座石碑迁到中山公园,被人题写了“保卫和平”四个字。鸽子是和平的象征,阳光每日每日抚摸这四块巨大的石头,留在石碑上的温热是不是也暗示人们天底下没有焐不热的人心?

" D- P* i$ X4 c/ [. F8 _

    与友人约会,说好了在安德路碰面。安德路,一下子连起两座城门,安定门和德胜门。两座山没有碰面的时候,两座城门可以,两个人可以。立在这条路上,焉知几十年前,路下面就是一条旱沟,倘那时见面,来得早,兴许我会趴沟沿儿上捉几只蜘蛛给你。知道吗,青年湖曾经用过的名字叫柳荫公园,多诗意的名字,环湖散步时候,你会记起她的小名儿——久大湖嘛?湖水会久不干涸,我们不会永远年轻。

1 R X0 a+ M' n8 A; f, P

    有时间的话,我一定带你走走雨儿胡同和鸦儿胡同,不为别的,只为那好听的名字。

! o4 F S# P( B% n }9 y7 `. S' g h

    我还要领你到夕照寺街转转,在冬天,太阳将落山还没落山,刚好滚在房坡上,我给你买一串儿大糖葫芦,瞧你后退着边走边吃。

! O# D: Q5 X& Q8 k# ~

    我最爱去的地方是牛街,我也带你去,站在街上随便找个毛头小伙儿,就可以看见我年轻时候的影子。

; n1 ~" w \- s2 _8 c: T0 e# |5 Y

    你喜欢树,咱们就去垂杨柳,去八棵杨,你喜欢昆虫咱们去养蜂夹道,嫌不舒展,咱们奔萤光胡同,不一定能看到萤火虫,可,听听这名字一样也可以醉人。

3 w7 |, Q/ l7 [

    北山上有个地方叫崎峰茶,那儿有一种不次于茶树的植物,走的时候我给你包上点你路上口渴好喝。不知道金鱼池现在还有没有小金鱼,有的话,咱们买上几条,墨龙睛、额头红你自己选,喜欢啥样的咱就买啥样的。

5 d9 C0 U7 q7 g a2 G& |( B

    我还得给你预备几本书,咱们去琉璃厂,别误会,琉璃厂早就不烧窑了,如今是一个大书市。好多好多前人的字画挂在墙上,我会指给你看,告诉你我究竟为什么喜欢陈半丁的荷花。要是你也跟我一样喜欢荷花,你必须赶在六月里来,那时候莲花池里的荷花开得刚刚好,不挤不闹,没有残瓣,不多也不少。你要是开春儿来呢,咱们去颐和园看玉兰,去玉渊潭看樱花。或者咱们恰巧能从木樨地走,我会给你讲讲黄花菜,讲讲她的金黄色泽与桂花很像,桂花称木樨,所以这块儿旧产黄花儿早先归白云观庙产的地方就叫木樨地,与马吃的苜蓿没大关系。

! e1 T1 t- w7 Q. l4 Q( j. ]

    北京城南有陶然亭,园东北有小丘,小丘南麓有一香冢,冢很小,一石碑立于侧,碑无年月亦无款识。传说,是道光年间侍御张春陔掩埋文稿的地方。金庸写《书剑恩仇录》中篡改了香冢的铭文,我认为还是原词好。词曰: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竭。一缕烟痕无断绝。是耶?是耶?化为蝴蝶。

4 v7 \) [6 W3 O% g' E

    北京太大了,大到穷一生的精力也没把握把每一条胡同都亲身走上一遭。北京太老了,老到随意一站,脚下泥土里都能拧出些许故事。北京太怪了,怪到不论你身在世界何方,内心深处总能飘升出与眼前相仿的景象,追着你打旋儿,越老越不易散去。你从哪儿来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从这座城市里穿过——本是人生当中很短的一次穿梭,可她会给你一个印记——烙上的,等你上了点年岁,很多年以后,身体和心灵周围因急匆匆赶路所带起的尘土慢慢落下,你才会感觉到疼。

% G, M% j( B- _% m# N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0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陆老师:老地界红土店位于宣武区东南部,东起南堂子胡同,西至珠朝街,清时称红土子店,民国时称红土店。

% r5 o# i" p; z1 x' R

              1965年变更地名时候没动,传说旧时此处有出售红土的店铺,故名。

" Q0 x6 Y: G& W/ J( X

              红土,产地为河北省期城县,当时用来粉刷宫宇寺庙的墙壁。

/ O4 i7 A; Z2 }1 B, R

              1955年开始,此地兴建居住小区,58年大跃进往前蹿的时候,接收了一批修建人民大会堂的拆迁户。

$ X( j( ^5 Z8 p3 _ n$ O

 

- M& |3 P. h' m

 

- [8 T$ t" P4 f0 q4 R

-------------------

|% ?, S, j9 w- a8 j/ C, ^

朱哥,您得想着给我配片子,麻烦您了!!

# p( k1 w& Y5 h8 s2 A5 \

干了多半宿,刚把孩子伺候走,我得闷头睡一会儿!!

发表于 2009-12-8 0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好美。
发表于 2009-12-8 07: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想起了北京近些年搞房地产开发起的一些恶俗的名字,什么“世华水岸”、“华远街”等等,既不符合实际,也一点不高雅,只会空让人觉得厌恶。

发表于 2009-12-8 0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Y/ c+ b, m' E9 m, z; n

外来人口门还曾经上书改北京地名呢,说什么八王坟、公主坟不雅,可我认为,那是历史的见证,如今北京城只剩下些地名了,再把它改掉,就什么也不剩了。

发表于 2009-12-8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经过香饵胡同,就剩下半拉了....
发表于 2009-12-8 15: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好美,想着就美,想起这些老北京的地方就有一种莫名的激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只是现如今的北京大多数地方可能也就留下个名了,再也找不到了,痛心、惋惜、遗憾、愤怒!

发表于 2009-12-8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新街口的百花深处和地安门外的杏花天.
发表于 2009-12-8 1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城根老爷子,拍了不少胡同的名牌,看有没有。我也回家搜寻搜寻。
发表于 2009-12-8 1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光念这些地名就满口噙香。北京地名要么大雅要么大俗,既是那么实在又是那么有诗意,没有一点矫揉造作。今天,只有使用价值的水泥建筑物霸占了一切,而且还席卷了所有社会财富;每条街道的功能就是为大量的汽车服务,除此再没一点内涵和特色。

6 v- T5 V _1 W1 o5 O ^8 e

海德格尔说:人诗意的栖居。那些新楼盘的名字再怎么装小资玩情调,也不能改变它们是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这个事实。没有诗意的居住,不能称之为人的生活,也无法长久。

发表于 2009-12-8 16: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真好,如今这个世道,能沉下心弄这样的文字的真不多。
发表于 2009-12-12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这么有墨水啊!惭愧
发表于 2009-12-11 0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和鹰飞先生

d J. m0 d1 Y

 

: \: f) ^& S1 F2 ?9 A

     诸君满座诉衷肠,

9 i1 T5 v- u) T& M2 O {


  雅俗同欢琥珀香。

k+ A% p! a# V- T6 M


  胜似美酒陶然醉,

# u6 y* E+ A( T! o! O) k/ V


  不枉书笺好文章。

发表于 2009-12-9 0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惹也思,惹更思!太美的名字、太美的思情!如今四处立牌,一切都没了踪影,捂住心窝子,有的是那颗热热的心。

: n+ S3 q, q4 `; i% i2 `

 

发表于 2009-12-9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整着,原来弄这几张片子,也是强化地点的清晰性,但非余香满口。

5 r: f% a! l2 q) k6 v7 w$ Q! a

过了这段时间,这种简单的挂靠地名拍的片子,也还是挺惹人留恋的。

发表于 2009-12-9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9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夫人”称谓的请教


 

R4 [/ s* k$ ?: q( F6 r* h9 O, D

文中有“我家夫人”一语,引发了我长期以来未找到答案的一个问题,在此请教鹰飞兄及坛上诸位。

“夫人”一词,是对自己及他人妻子的尊称。我的问题是,对自己的妻子,在什么场合下适合称夫人呢?

% }7 B4 \2 Q1 r% }" i8 {% O; c/ ?

 

; O) ]/ F' L$ f: n

 

: \$ N! @% I, V: j1 D

(1)只有自己和妻子在场时,对妻子称呼“夫人”以示尊重应该是对的

8 E+ `4 g0 |" u. y+ r" t9 e

(2)在对其他人介绍自己妻子时,说:这是我夫人。或者在书信及文章中用“我夫人”一语,是否正确?

7 z$ ?/ q5 v x/ \0 m+ F


 

3 z6 v5 B- g% |: I/ }

个人揣度,在第2种情况下,似乎用谦称为妥,不宜用敬称。

' A8 ^+ G5 \/ A( j9 K( l


 

+ c( j: m, Z1 _4 Q

若干年前一次聚会中,某位南京来的教授讲到自己妻子时多次用了“我夫人”一语。事隔不久后被与会的一位台湾人问,是否大陆都是这么尊敬太太的,令他在旁听得“肃然起敬”。由此可知,至少海峡另一边不这么讲。

* b. ?6 J1 o3 K R" Q& m


 

5 D0 ~+ k0 @1 k. w

现今社会进步,半边天们势力大涨。在驭夫教子之余,个个都以老佛爷为榜样,以母仪天下为己任。因此,对太座们的称谓实在不是一件小事,事关国体,不可不明。

0 J6 V y) J9 Y5 ^! N* r6 `; h


 

- i5 |9 E6 r& ^9 y! r

谢谢指教!

# L: L+ J; V3 Z# z" g


 

, u3 D7 Y3 h; [. N

清水鞠躬,先行谢过!

发表于 2009-12-9 0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扯的还得算拿奶子房说事儿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9-12-8 16:49:00的发言:
文章真好,如今这个世道,能沉下心弄这样的文字的真不多。
$ S# |( q! e* w7 d' I

这没啥盘子哥,我主要是为了过一两年以后再拿出来看,别让自己觉着忒害羞而已。

, X5 [ i0 t: F$ \- p

您知道,我以前犯过这毛病,懊悔、跺脚都没用。

8 k q5 e& ~: k5 ?- L

不欺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的确有点点难度,可,按住自己的心时候长点别让她乱蹦,慢慢就习惯了。

/ s1 G9 v9 l9 W* P. n/ Y! b

问候您!!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猪871在2009-12-8 16:41:00的发言:
据说,城根老爷子,拍了不少胡同的名牌,看有没有。我也回家搜寻搜寻。
' Q" U4 q- k" s. w2 Q. ]

咱不俗弄贴个胡同牌子,用片子对着找感觉如何,朱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哥,一、四 好,最后一张倘若把“民警提示”的标牌处理掉也颇合吾意,这,有点难为您了,对不住!!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清水一泓在2009-12-9 10:00:00的发言:
0 ^) S% n& i( I: f


 

6 N2 O! F( `0 {* |

文中有“我家夫人”一语,引发了我长期以来未找到答案的一个问题,在此请教鹰飞兄及坛上诸位。

“夫人”一词,是对自己及他人妻子的尊称。我的问题是,对自己的妻子,在什么场合下适合称夫人呢?

* v& h2 t* x' G7 q

 

' U% l% W g6 V0 f

 

- E0 \2 U6 H8 h1 v

(1)只有自己和妻子在场时,对妻子称呼“夫人”以示尊重应该是对的

+ ^6 r) R( j _5 R; i7 K* t

(2)在对其他人介绍自己妻子时,说:这是我夫人。或者在书信及文章中用“我夫人”一语,是否正确?

7 J q% R" w9 @ u8 F" w


 

% L# M+ {! k. Q/ q3 M

个人揣度,在第2种情况下,似乎用谦称为妥,不宜用敬称。

4 `' v6 I7 G1 R' Z


 

! k: P4 V- C4 t8 @

若干年前一次聚会中,某位南京来的教授讲到自己妻子时多次用了“我夫人”一语。事隔不久后被与会的一位台湾人问,是否大陆都是这么尊敬太太的,令他在旁听得“肃然起敬”。由此可知,至少海峡另一边不这么讲。

: w7 j: w: ?& a7 I" `0 _+ \


 

1 L3 s. s0 ?0 ~& g: p) _( g

现今社会进步,半边天们势力大涨。在驭夫教子之余,个个都以老佛爷为榜样,以母仪天下为己任。因此,对太座们的称谓实在不是一件小事,事关国体,不可不明。

3 f* G) h& h1 a! }9 ~/ ~' i


 

i" R2 `4 A; j& u

谢谢指教!

, \, N4 Z) W* ?2 |/ K( Z


 

# o# A6 Z0 e' i* r

清水鞠躬,先行谢过!

3 G, V3 p# P- B& f

“夫人”一词,在周代,本来是“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礼记·曲礼下》?)秦汉以来,“夫人”即是王侯妻妾之称、高级官员之妻的封号,也逐渐成为普通官、绅对妻子的称呼,人都是往高处走逐风不是,使用由高到低逐渐普遍。唐张彦《法书要录》转引袁昂《古今书评》?:“羊欣书如大家婢为夫人,虽处其位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

/ V! e9 O% K+ C& U5 T

“夫人”在汉代以前的用法比较宽泛,有“众人”的意思。孙诒让《正义》引王引之的话说:“夫人犹众人也。”汉代比较流行这种用法,实际上这里的“夫”是个发语词,仿若“盖”状。

/ }9 c+ W. V/ z1 A

现代大陆人称自己妻子为夫人,实际上是一种无奈之举,颇有点自嘲味道,我看到的书,最早这样使用这种称呼是李渔,朱彝尊继之,往早里推,李清照的夫君也曾这样戏谑的称呼李清照。

( r2 w3 L6 E, x( ]1 ?5 J, i

为何出现这种自嘲的用法呢,源于对妻子的众多称呼诸如:宋时的“娘子”、“浑家”,文言一点的“内”“内子”“中妇”“中壶”“中馈”等早已随着“五四”被五四一回,大革文化命又割了一个二来来,知识分子一直又都自命清高不肯贴近群众,所以百姓“老婆”“婆娘”这样的低俗称呼一直都不肯用。(陶宗仪《辍耕录》:江南之于妇人,贱之则曰婆娘。这里有 他贱 与 自贱 两层意思在。)----这正好对应了现而今乡下人称呼自己妻子为“孩子他妈”,而从未见知识分子与知道分子用过。

Z7 D: i- c- T7 |* L/ N6 }0 S1 c `

---------------

5 R4 i: G' j0 e, w( K! v

太太  一词是近代对妻子很常见的称呼,既可以自称也可以他称。“太”本表示一种高级的尊称,譬如尊称男性之太公、太翁、太尊、太爷,尊称女性之太母、太婆、太夫人等等。宋五品以上官员夫人皆封为“太君”“太夫人”,这是皇帝对臣下一种福利,环保并且省钱。延续到明代,出现了尊称官员之夫人或长辈女性为“太太”这一称呼。史可法的家书中对母亲及母辈以上的妇女都称之为“太太”,然后逐渐流行,辈分下滑到了自己妻子,这,最早出现也有戏谑成分存在,属于由闺房而大街的一种流行态势。

* i; w& P) S$ G' S& U) A1 B

《清稗类抄·称谓类》:“命妇称太太,其夫自一品以至未入流皆然,无所别也。久之,则富人亦称之。又久之,则凡为人妇可以家居坐食者,亦无不称之矣。”?

; X% R2 a! \8 i, C

在近代口语中,丈夫称妻子为“家里的”“屋里的”实际上是古代称妻为“内”的一种投影。但这令读书识字人不齿,觉着没学问且粗俗。

/ \/ `& n9 }/ }, |7 T* ^+ F! ~& u

南人称呼妻子为“堂客”没能在北方流行开,这大概与建筑有关,所以没能在北方推广。

5 [+ w7 O- E3 v( ]+ R7 w2 \

台湾的政治环境较大陆来说比较好的延续了传统文化,一般称呼自家妻子为“太太”,这是对明清文化传统的一种脉络亚繁衍,所以他们不解为何大陆人氏称呼自己妻子为夫人的缘故,假若他们经历一场大革文化命称呼自己妻子为“同志”这一过程,我想他们就会理解了!!

8 N: ]' u0 x9 V6 i" S

以上答题凭印象,所述原文大概有出入,您别跟一个饮完酒的人太计较!!

6 A2 ?3 I. z6 X+ d9 U7 I* N

我就知道这么多,或者有点儿您说前门楼子我讲胯骨轴子之嫌,赎罪,赎罪!!

: e; E9 K$ B& z% Q; r/ L

问候您,一笑!!

. ^1 h6 h: j- Z

 

发表于 2009-12-10 1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猪玩得别致,新《京华缙绅录》啊。

% ]# K* e( l! C* q; N- S1 U

 

发表于 2009-12-10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凑个热闹,一笑。

w# ^( d& R3 ]( r: y* ~

 寻常巷陌诗样名,

3 c9 b" L$ l+ Z$ P- I" ^

 芳心一片是痴情;

, C: Z2 f+ @8 ^- s. b j- l4 t: F

人间已无安排处,

$ e2 L5 W8 ^8 g1 v! I3 L: c% ?

 世上只喜一铲平。

7 c" {( d& E2 O

 

, m' g1 f9 D6 K9 P% N

    记得前人有句云:种花事业无人问,惜花情绪只天知。     按斋主的意思我也进身“缙绅”了。光前裕后。哈哈。

发表于 2009-12-9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贱内?拙荆?糟糠?或者干脆直呼为“做饭的”的?等同于炊事员兼职三陪?这些倒是都有出处,但是在当今之世,谁要是回家真的这么一叫啊,哈哈,外子就真的被打到外边去者。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自谦貂尾后

1 g' A9 E. F8 [

更有小虱宿上头----和陆老师 朱哥各一

) Q7 c# L2 O# G, L* S) M, S3 c2 F# j

--------------------------

$ y2 U) F; r" e4 c; z. C# U

 

: F4 k. g. M3 F9 _' t

烟霞满纸溅芳菲

% y" u# _ a1 e, I

颓垣塞路胡可归

/ ~) v5 D$ a0 a- [) N

心瓶勤涮插素笔

$ D& n2 H+ M1 W& t7 M

青峰尽待后人追

/ n0 h$ \ c' {( b3 j; B* @3 R

--------------------

: m% I. e% F' n

 

% K7 z) c4 z# E" J- i0 Y

小院墙头三两枝

) Q c6 k! u( N8 R

爱春弄色醉花痴

- k! C- y* D4 h% u( ~) f% a& e% H g

不求钟鼓陪唱晚

, d; A4 E7 V; S* H

杯中摇橹自有诗

% y# H8 u! B) x# g

 

' Z+ N" N0 D I+ w1 f: i

-------------------

" m, U8 j: y% P( n) _# ]- _

写不好旧体诗,让陆老师、朱哥见笑了!!

4 S- E# t3 @/ Q! d/ O

 

6 c2 U+ R- g6 f. u; { h

 

8 Q8 A, c4 y, |2 V+ _% ?8 }; {1 y2 s

 

发表于 2009-12-10 0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闲来无事,狗尾续貂,

0 h5 |3 R: d) r' ?6 l6 z

以博一笑,草长烟斋。

4 C) w( @. ]9 L/ y

 

6 p/ l4 V1 ? I8 U. P# R9 P

 

- f% a# n' l2 {0 {6 a+ z

开门揖盗,猪来鹰往,

l6 a) V' y* \, V

鸽飞驼走,蘅芷清芬

7 |3 N4 n- x% ^: [+ Y) h

 

4 @" X6 K7 }8 E K: w( K

南城往事,胡同拆兮,

, s) j* f, Y/ ? J4 k

老盘可乐,大都城根。

1 ?9 v3 U+ Z/ W# A

 

( Z* g& U$ b4 i+ Q3 [

老北京人,小花棉袄,

9 H0 x3 H# q/ E, G5 a# S

无花果下,南城居民。

, O: Y7 b& m9 v% F- s3 [# n& ]

 

8 }3 }9 N" x$ y# r" w( M& v6 [7 s

食烟火斋,颐和老吴,

8 ?1 N6 M% T4 D

掌柜居士,瓦匠门墩。

8 A+ F k3 m. V9 L

 

; W4 s b% ^- a5 [5 U: `

萤火玩美 02潘恭,

( Y. P% O* X" p% ]0 X8 I

幽幽斑马,杂碎闲云。

. W: @- R; H/ _" {; o

 

0 w5 _1 I* A0 E$ B. R

什刹路丁 燕都蓟城,

1 x+ {8 y z4 B7 x

重庆女人,帝京子民。

8 w2 y. G5 x1 ~/ p, i

 

/ T# M, o5 ~1 { e. k/ K3 }1 L- }7 y

文秀武兵,左慈戏曹,

0 S: P& Q8 s) `! r) T

了然一客,上译忠臣。

" F+ i% ^+ O- e2 ^1 A

 

: h2 _- l* P9 [! z% c: w( z

大漠孤狼,色眼朦胧,

* R$ ^, ]* j9 W7 f! N2 t

布衣亮子,失去光阴。

发表于 2009-12-10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9 a2 x# r- @+ q9 _# o R6 j

2009年12月10日为草长鹰飞《水果地名》而作

; f4 J* d- }, `( W( n

前夜读华篇,今朝续紫貂。

: J- x1 r `, `9 k+ ^

枕上联章句,晨起打电脑。

1 ?8 S4 h, d" f& y" I

听了:

5 h6 @9 ?; f2 M1 ~. E7 C4 P# r

醉入花丛,含英咀华。

) @0 k3 t% ] R3 ^. f1 _! o, A) F

清吟高树,饮露餐霞。

% K; u$ v+ G; {

日啖荔枝,不辞南岭,

3 ^+ J8 e' U; k: p

卧剥莲蓬,秉烛观花。

5 |6 N0 L3 l, F4 u5 @' l% @2 J3 M

春佩兰蕙,夏听鸣蛙,

' z3 X( L( R6 E7 q0 _# A- |6 z

秋送惊鸿,冬数寒鸦。

! g: v' u+ t( L& p* ]3 }6 |

开门揖盗,闭门品茶,

! r# o# U* P4 e

不如归去,西风瘦马。

# K+ |' Y6 M; f- W2 X# T

胡同拆兮,老宅推兮,

/ G1 X4 K! i) S" G( l( i

松楸其萎兮,胡不归?

发表于 2010-5-15 1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人寻味 精深博大的北京
发表于 2010-5-13 1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2 17:07 , Processed in 1.20587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