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35812|回复: 66

东单菜市场旧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6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贴图]东单菜市场旧影

[贴图]东单菜市场旧影

[贴图]东单菜市场旧影

[贴图]东单菜市场旧影

[贴图]东单菜市场旧影

[贴图]东单菜市场旧影

发表于 2009-12-6 1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那个年代,谢谢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1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单菜市场原名东单牌楼菜市,简称东菜市,坐落于东长安街东单路口西北,是北京最早的大型近代菜市。因地近王府井大街、北京饭店、六国饭店和东交民巷使馆区,早期的东单菜市场除了经营一般菜市场的菜蔬食品等外,还有大量舶来品向来华外国人供应。

+ M l) a: z& i

 

- t/ p3 M1 g0 o1 P ^: h! B/ }

第一张照片大约摄于1900年前后,拍摄时间应该在春天的早上,摄影角度自东南向西北,身着清装的中国人在小摊上吃早点。东单菜市的正门朝南,上有一圆弧型顶棚,从照片上清晰可见菜市场的中文名称“东菜市”和英文名称East Market(东市场)。

b! E" G* Y C! H8 o" C

 

: }9 q1 q. _0 a% \1 i- a6 _; T

第二张照片摄于1953年,原说明照抄:
    
    1953年2月,北京東單食品廠的早點生意很紅火。上世紀50年代初,北京有西單、朝內、東單等幾大菜市場,蔬菜、魚肉齊全豐富。東單菜市場除了菜蔬品種豐富外,室內每排攤位之間,留有較寬的人行道。它的近鄰是東單早點鋪,兩家處在一起,相得益彰,買菜來早了的,可以先在這裡吃。

9 T4 `& ]( j' L' N0 m; c, v

 

, G0 |& _" C) r0 `1 H" Z

第三张照片的时间为20世纪80年代,市民在东单菜市场排队购买食品。此照片拍摄的是东单菜市场的东门,门开在市场东北角,临东单北大街。东门较狭窄,进入后就是一个摆卖商品的过道。那时,东单菜市场早已不经营早点生意了。

% Y- J' `" w7 {5 u# d/ U

 

( Y- a/ X2 F: j: h1 F" u

西单、东单、朝内,加上70年代开业的崇文门菜市场,这是北京城内著名的四大菜市。东单菜市场于上世纪90年代被拆除,原址上建设了东方广场。

发表于 2009-12-6 1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2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大图有所剪裁,照片上部的空间被裁去了,在小图上能看见。

1 i4 T E9 h; g# U

 

/ G+ r, X2 [+ ?9 h7 ?9 [) d

东单菜市场这种大开间、高立柱的空间布局,借鉴了欧美火车站的设计,便于灵活布置摊位、柜台,以及室内空气流通和采光,是现在几乎所有大型商业设施的鼻祖。我估计为外国人设计,不知设计师是哪一位?

发表于 2009-12-6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张大图!

/ J2 U1 o9 F5 ^- g/ I6 l

 

# g' g2 \! G1 c8 @, M# T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片的大图,清晰多了。大图的说明更详细一点,还有拍摄者的姓名——张祖道(?)
发表于 2009-12-6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妈妈原来在东安市场,小时候我也去多东单菜市场的,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样子了,不过还是很怀念

发表于 2009-12-6 2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当年口号。
发表于 2009-12-6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祖父年轻时就在东单市场内摆摊卖由河北白洋淀趸来的藕、荸荠等。(大约1905至1935年间)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2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照片也很珍贵。

+ o# v: T+ |0 N, G

 

. {5 q0 S" ^ X* C7 B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随团记者在总统车队的汽车里拍摄的北京街景。当时车队由机场进城,沿长安街西行,经过东单路口。照片上东单食堂的左侧黄色建筑就是东单菜市场。


发表于 2009-12-15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东单菜市场还有印象。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盘子兄所记真确,看来我们有类似的经历和爱好。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点想提及,第三张照片东单菜市场的东门外左侧是一家经营咖啡、西点的华宫西点部,为东西狭长的小二层楼。与原在东华门大街的老西餐厅华宫食堂没有关系,现在早已停业了。在华宫西点的北侧就是中国书店东单门市部,我当年在那里买过几本旧书。
发表于 2010-2-24 0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嘉平在2010-2-24 0:18:00的发言:
有一点想提及,第三张照片东单菜市场的东门外左侧是一家经营咖啡、西点的华宫西点部,为东西狭长的小二层楼。与原在东华门大街的老西餐厅华宫食堂没有关系,现在早已停业了。在华宫西点的北侧就是中国书店东单门市部,我当年在那里买过几本旧书。
. @, i9 }' A$ c8 Q' j

那个中国书店有2楼,90年代初文史类书籍无人问津。很多书出版较早定价本已不贵,此店还低于定价。当时收来的几套书,如今中国书店都栓着红绳摆在玻璃柜台里当宝贝,价格也弄得十分离谱。
发表于 2010-2-26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嘉平在2009-12-6 21:50:00的发言:
& w3 p8 G5 R6 C4 x5 O& } 1 r. S7 |- p% V; q0 H2 q

这张照片也很珍贵。

5 V4 y9 y9 E, n7 j, k; k: |$ B

 

7 J. G5 D7 D% `& O/ r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随团记者在总统车队的汽车里拍摄的北京街景。当时车队由机场进城,沿长安街西行,经过东单路口。照片上东单食堂的左侧黄色建筑就是东单菜市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9_5_7_55419_925541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G% J, \! j" i; ]2 ^ 2 P- R) S" y# e 7 S- j: V' U# ]. R

当时还允许这么多闲散人员在路边观看美国总统车队?
发表于 2010-2-23 1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2-23 1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熟悉的地方。排队买菜。
发表于 2010-3-4 1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10-2-24 7:56:00的发言:
9 \- u8 j* _3 ~ 9 o ]* K9 h* Z6 I& M$ { ' n, d: E6 M3 L) W1 a* \4 z

那个中国书店有2楼,90年代初文史类书籍无人问津。很多书出版较早定价本已不贵,此店还低于定价。当时收来的几套书,如今中国书店都栓着红绳摆在玻璃柜台里当宝贝,价格也弄得十分离谱。 & y! q7 s6 H9 T; `% M3 F , u8 W: c+ k# f1 z% l: Y) h- j3 @- D6 }* ]3 E1 D# r' o 6 ^2 C$ @" _' |+ ^% g

: B1 ^1 D$ S; N$ ?# e6 l7 e# u' C- e 90年代初我正上小学,家里给的零花钱攒下来去买书,只买得起中国书店2楼的旧书,当时买了一套三国志,还有若干外国儿童小说。可惜三国志那时候是真看不懂。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uiuc在2010-2-26 22:29:00的发言:
+ t2 F" P( R) d/ f- r# ^+ |% z

当时还允许这么多闲散人员在路边观看美国总统车队?
! k# A: e& W% V4 s9 [0 n

这是美国总统随员的车队,总统车队已经在前边过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2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的中国书店,旧书标价是按原价打折的,比五六十年代的原价还便宜。
发表于 2010-3-16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1917年~1919年期间甘博拍摄的照片。标题为:Young Tao's Monument(雍涛纪念碑),实际上是雍剑秋(名涛,字剑秋,以字行世)先生于1915年前后出资捐建的几座药言亭(又称格言亭)中的一座,其中一座目前仍矗立在中山公园东北角的河边。参照陈宗蕃先生的《燕都丛考》“内一区各街市”的记载和雍先生之子雍鼎臣的回忆录,我推测这可能就是当时立于东单路口的那座,如果推测成立的话,后面的帐篷形状的建筑有可能就是当时的“菜市”,即东单菜市场。

* {# y& x: v6 V+ q4 ~

6 h6 m% y& s' G6 I3 ?

 

. O% A) a" m1 u# X

与1楼第一张彩色图片对照着看一下,下半部分似乎有几分相似。不知我的推测是否对。

 楼主| 发表于 2010-3-16 2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taiyechi 先生的照片我第一次看到,多谢!那座格言碑在东单立了很短的时间就拆除了,后下落似不明(?)。

1 F/ I' s4 B7 u: t. U

 

. E t9 R v/ j7 ^& r, u' e

东单市场即东单菜市场,前面的东单头条整条胡同已在庚子事变时全毁,露出大片空地。格言碑树立于东单路口市场旁,当立在菜市场南空地上。后面的帐篷式建筑应为东单菜市场,不过那半圆的拱形门可能是市场东北的小门,大门开在照片左边的建筑南山墙上,因视角的原因摄影镜头未能收入。事实上东单菜市场一直是L形格局,其东南角开始为空地,后来成了食堂(见10楼照片),与市场是相互独立的。

! f, w2 M R9 ?% _; ^% W

 

; B; F4 Z3 l: y2 g [

按东单菜市场不仅经营蔬菜鱼鲜,也是北京最大的舶来品集散地,因其邻近东交民巷使馆区及北京饭店、六国饭店等外国人聚集地,所以又称东单市场。七七事变后,在北平西方人日益减少,该市场逐渐演变为纯粹的菜市场。

发表于 2010-3-17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分析。这个帖子一路读下来,怀旧之外,通过您的讲解,增长了很多历史知识。

6 J2 L% ~. a. E: Q

 

$ f+ a7 `/ I" p0 D7 k% Y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aiyechi在2010-3-17 9:08:00的发言:
6 y$ F+ s( \& } Y9 U

谢谢您的分析。这个帖子一路读下来,怀旧之外,通过您的讲解,增长了很多历史知识。

& i0 Y( T- T+ G# ~

 

; B& h8 p1 C% I

 

# C! c. e$ z4 W

您客气,我也从大家的帖子里学到了很多,包括您的老照片。

发表于 2010-3-18 1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个题外的问题,昨晚我又特意看了一下《燕都丛考》,按该书成书时间,1930年代初,东单路口这里的药言亭(或称格言亭)应还没有拆除,不知对否?

发表于 2010-5-15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uiuc在2010-2-26 22:29:00的发言:
$ I7 q& V6 |: P7 @

当时还允许这么多闲散人员在路边观看美国总统车队?
+ T4 n2 I6 g5 p6 P p; c4 ~1 H& C

那时的北京,哪像现在有这么多的人,还是那时的北京好啊。

发表于 2010-5-15 0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点印象 好像5岁时候跟大人在那里吃够一次午饭
发表于 2010-5-14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北京志·副食品商业志》记载,

/ M! |1 I6 J/ L: M

   早在清末,东单牌楼迤西已有德茂长、四合顺等副食摊店。

; T+ K( \1 @, _/ L

   民国五年(1916年),北洋政府投资1.14万元(兑换券)建成铁棚式菜市,交市政公所管理。名为东单菜市场,又称东菜市。场内设6排,共有78号,以类划分,依次排列,招商经营,经营的品种有蔬菜、果品、鸡鸭、鱼肉等6类。

% R! M- p6 N( c; S/ O4 N( I2 t

   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称东单菜市场,由北平市社会局派员管理。场内摊位分三级132段,经营的铺商48家、摊商77家。

0 f% D- F% T" x* }3 \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有五十岚等19家日商占据场内优级段位经营鲜鱼食品,抗日战争胜利后日商退出。

+ f" U7 A# W( U' x" v' r$ E$ n8 ?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场内铺商47家、摊商66家,另有饮食摊贩33家。解放后,经营蔬菜的增至43家。

: D4 w% @& W0 M! h

   1955年,场商按照所属行业组成联购联营组。

0 I; c8 e- A3 Y3 k. }

   1957年,按行业实现了公私合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伯恒利之星在2010-5-14 23:10:00的发言:
' v! z. Z. d4 L

   据《北京志·副食品商业志》记载,

0 |1 _7 f) U/ H2 Y. X& W0 T( p

   早在清末,东单牌楼迤西已有德茂长、四合顺等副食摊店。

1 A/ f& A3 ]- w9 D& Q0 _$ N

   民国五年(1916年),北洋政府投资1.14万元(兑换券)建成铁棚式菜市,交市政公所管理。名为东单菜市场,又称东菜市。场内设6排,共有78号,以类划分,依次排列,招商经营,经营的品种有蔬菜、果品、鸡鸭、鱼肉等6类。

- A; P# m; ? o* G4 u0 g# M

   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称东单菜市场,由北平市社会局派员管理。场内摊位分三级132段,经营的铺商48家、摊商77家。

, b# [, M8 M; {6 c$ ~* u4 ?. j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有五十岚等19家日商占据场内优级段位经营鲜鱼食品,抗日战争胜利后日商退出。

& Q9 g% D1 [' i# `5 G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场内铺商47家、摊商66家,另有饮食摊贩33家。解放后,经营蔬菜的增至43家。

8 V I9 g% c8 g ]

   1955年,场商按照所属行业组成联购联营组。

' N# j$ G: d% J( j5 m3 o: |- ^

   1957年,按行业实现了公私合营。

# p B3 T* J7 v3 g( E% Z

多谢伯恒利的资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6 11:32 , Processed in 0.431167 second(s), 20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