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AMN女士之邀,查阅有关牛街和礼拜寺资料,并整理如下: ' U" b7 T6 o, N/ u% [4 R" H9 D
牛街是北京市宣武区的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北起广安门内大街南至南横街,因为在这条街上回族聚居而闻名,亦因为在这条街上拥有牛街礼拜寺而闻名于世。这一带初名柳河村、岗上,辽时在燕京城内,金时在中都城内,元时在大都南郊,明起在北京外城。明时先后称礼拜寺、礼拜寺街、牛肉胡同。清初称西街。乾隆时起称牛街。清朝末年,因牛街在庚子之变中较为安定,慈禧太后曾经颁诏将其改名为“太平街”,但始终未获民间认同。 ' B o |0 I6 J' C
牛街礼拜寺居北京四大清真寺之首,平面布局很有特点。寺在牛街东侧,因礼拜时必须朝向麦加方向,在北京就是朝西方,故大殿必须坐西向东,入口就只能设在殿的东面。寺门以望月楼代替,楼前有木牌楼三间,隔街为照壁。从望月楼下进入寺院,为避免一入寺就面对大殿背面,在殿后增加一堵院墙,引导行人折转到大殿左右夹道再进入寺内,然后绕行殿东,折回进入大殿。大殿东是一座四合院,正中有楼,左右各有碑亭,东面为经学教室。大殿由前殿、主殿和窑殿组成。前殿为硬山卷棚屋顶;主殿由两个歇山屋顶前后串连组成;窑殿很小,高耸着攒尖屋顶。殿内装饰很有特色,柱间设置由阿拉伯的尖拱转变成的“欢门”,柱子和欢门满饰红地金花图案:门框是阿拉伯经文,其它面积和柱子都是卷草和团花。天花和梁枋彩画以青绿冷色为主,与欢门和柱子的一片金红有强烈的对比,非常华丽辉煌。
$ n6 L$ z" Y% y% c+ e$ a牛街礼拜寺是我国伊斯兰文物宝库之一。寺内两座筛海坟,是元朝初年从阿拉伯国家前来讲学的伊斯兰长老之墓。墓碑镌刻阿拉伯文字,苍劲有力,年代久远,为国内少有的文物。还有清朝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圣旨”牌匾、明代古瓷香炉、纪事石碑和已保存300多年的《古兰经》手抄本,以及清代的铜、铁香炉、铜锅等,都是历史珍贵文物。走近礼拜寺,就能看见一座30多米长的大影壁。影壁青砖筒瓦,大脊长伸,玉石叠砌,更有束腰浮雕,图案精美,其中部右方有一幅“四无图”石雕,甚为驰名。汉白玉底座浮雕上顶祥云吉瑞,下枕如意平安,中部图案是树上悬钟,钟下摆棋,棋旁立炉,惟妙惟肖,意境悠远。但浮雕上均无人物,故曰四无:有棋无人下,有钟无人敲,如意无人佩,炉在无香烧。问及缘由,一位穆斯林朋友告诉笔者:伊斯兰教在清真寺装饰时常用植物纹、几何纹和阿拉伯文字,但禁用动物、人物纹样。 - a4 }9 X7 w; W7 ~0 c4 G) {
悯忠寺(即今法源寺),它的存在,不仅对唐幽州藩镇城及辽、金故都的遗址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为历史上牛街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提供了依据。法源寺既在镇城子城之东百余步,法源寺之西相距半里的牛街,已在镇城的子城之中是无疑的了。 ! I* b! Q* h6 e9 v: z
但是关于礼拜寺的历史还需进一步确定。现在多数资料称寺始建于辽代统和十四年,即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明朝成化十年(1474 年)奉敕赐名“礼拜寺”。但另有考证认为始建于元。1267年(元世祖至元四年)开始营建大都城,1271年(元世祖至元八年)改国号为元。元朝建立之后,曾诏示:"除蒙古军、探马赤军外,其余各军就地落户,与编氓等。"这样,随蒙古军一到燕京的回回军人,也就地落了户。待大都建成后,朝廷又曾沼示旧城(即原中都城)居民迁移新城,其条件是:"以资高及居职者为先,仍定制以地八亩为一份;或地过八亩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在当时的回人中,除少数上层或有赀财者得以迁人大都外,剩下来的只好仍然聚居于旧城之中。日久,回人与当地妇女婚配,聚居区日益扩大,这就是牛街回民聚居区的发生和形成。从旧坊巷志中发现,早年的回民聚居区,其范围要比今天的牛街还大。据《顺天府志》"老墙根"条下有这样的记载:"老墙根……南曰葱厂(即后来的葱店),迄西抵下斜街、回回营。"(按"回回营"地名已无考,但以地望相准,当在今下斜街与广安胡同之间。)又据同书称:"罐儿胡同(即后来的广安胡同)又西曰过街沟。"查"过街沟"地名也早废,它应在今广安胡同以西,当与昔日的回回营相近。今天牛街仍有王姓回民,早年经营驼业,称为"过街沟王"。可证早年的牛街回民聚居区向北扩及今下斜街以东一带地方,所占的面积是相当大的。聚居区形成了,才有了建立礼拜寺的必要与可能。因此可证,牛街礼拜寺当肇建于元。根据墓石译文及年代换算可知,礼拜寺东南跨院的两座筛海坟,西首的阿哈默德·布尔塔尼,葬于至元十七年八月。那么礼拜寺应早在至元十七年以前即已落成;而那位"创建尊经阁"的马哈木(即阿合马),于至元元年超拜为平章政事,九年又以其子忽辛为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也就是说,至元元年至九年,已是阿合马拥有权势的鼎盛时期,所以礼拜寺就很有可能是在这段时间内兴建起来的。而那两位筛海,有可能是礼拜寺落成后的两位掌教,先后逝世于此,而葬于寺之东南跨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