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凤冈县城一收藏者首次向记者展示了一张题有“慶親王”墨黑色字样的黑白戴冠半身照片及其他被传为庆亲王的遗物。
在凤冈县电影公司退休职工王万常家,记者见这张照片龛在一个10×15厘米的木制雕花相框中,照片为黑白大光相纸,约发黄,规格为7×10厘米,右下角有0.6×3厘米残缺,图像为3/4左侧面戴冠老人头像,较清晰,人物衣冠、胡髯、发式等都显示晚清老臣的典型特征。记者将这张照片与有关资料上的晚清大臣李鸿章头像作比较,发现其拍照角度、用光、摄取范围以及人物衣冠等都很相似,只是头部侧向的方向相反。主人同时向记者展示的还有几件物品:一根长90厘米,直径2.5至7厘米的木手杖,上面刻有佛像、龟蛇、花鸟等图案;一幅落款为“辛已年署月初旬果城树生张郎青”作的110×63厘米鹤守寒梅图;一块60×60厘米的松鹤延年图刺绣丝帕;半截刻有龙形图和“乾圆金宝”字样的3.5×1.7×1.1厘米金条;还有数十件晚清及民国初年的装饰瓷器等物品。
据主人王万常介绍,这些物品是在1995年清理他父亲王成孝的遗物时发现的,因其父亲性格严慎,少有人见过和听说过他收藏的物品。主人也只是在幼时一段时期见过他父亲将那张照片供放在居室显眼处,但未听说过上述物品的来历。后来是王父生前的一位友人告诉王万常,说他家的“庆亲王”相片和手杖都是清朝光绪年间曾任外务部管部大臣和军机大臣的庆亲王奕劻赐给的。这位友人说他以前听父辈相传,在清光绪年间,庆亲王奕劻出巡由石阡经凤冈县(时称龙泉县)时,憩住龙泉县城的名人富家果铺商王文义(人称王满爷,即王万常的祖父)家,因赏识王的人品,故将王文义带到京城做事。王在京城数月,但因不习惯京城生活而要求返乡,辞行时庆亲王就赐与了这张照片和手杖。
不过这只是父辈相传,不能佐证。有关这两件物品的来历至今还是个迷,主人希望通过传媒,引起专家的关注,对这两件“大清宫庭物品”作个鉴定。
当初,端郡王载漪说:“老庆封王就算便宜他!”奕劻是嘉庆同母弟庆僖亲王之孙,不入八分辅国公绵性子,出继给他伯父绵悌为后。初,绵悌承袭庆郡王,因丧中娶妾,降镇国将军。于是,奕劻最初就只承袭了辅国将军的低等爵位。咸丰年间,进封贝子。同治中,封贝勒。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进郡王。再封亲王。 奕诓为人贪婪、庸碌,爱财如命,无治国之才,却有官场相攻的心机。袁世凯拼命巴结,与其相结为党,更与其子载振兄弟相称。两人狼狈为奸,排斥异己,掌控了晚清政局。 而令人可笑的是,这样一个人也被赐予了世袭罔替。 可以说,清朝这么快灭亡还有他的一份大功,就是他在武昌起义后拼命推荐袁世凯复出的。 溥仪曾说:“清实灭于两王(庆亲王奕诓、醇亲王载沣)三贝勒(载洵、载涛、毓朗)之手。 奕劻死,大臣初拟谥:“献”。溥仪认为奕诓不配,最后定为:“密”。谥号学说:“追补前过曰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