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6楼和27楼两位朋友如下: # X3 [# n$ ?' W# M4 Q
感觉我们说的话题好像不太统一,那我就先说自己的了,您看着参考。 8 E& n. Z8 D, u; O
: C& x/ ]% }* \6 V4 K
1.一种本草对人体的效果,并不一定非得服用了它或它的汁液才会体现出来。外敷皮肤、闻其香味也可以达到治疗效果。比如针灸师常用的艾蒿炙烤,就可以达到治病效果。且艾蒿燃烧时释放的气味也会对人体产生作用。
7 M3 n$ A6 I3 D3 q - u {8 G+ h; b& \6 d
而茉莉是一种异常馨香的植物。《陸賈·南行記》说:“南越五穀無味,百花不香,獨茉莉不隨水土而變。”
6 x5 N! Q: q/ @0 n: S9 x7 D. b# s - Q% e# _4 i" x
《红楼梦》里有一回叫“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玖瑰露引来茯苓霜”,其中有段文字写道: 6 J T6 |+ I, S* a
……彩云笑道:“这是他们哄你这乡老呢。这不是硝,这是茉莉粉。”贾环看了一看,果然比先的带些红色,闻闻也是喷香,因笑道:“这也是好的,硝粉一样,留着擦罢,自是比外头买的高便好。” & Y6 U5 q5 J$ R6 w7 N
——从这里看出茉莉花也是可以用作皮肤外敷脂粉用。 8 }9 ^& O& C0 j% g0 J; q( z, Q8 C
& c& ~) _! [- F- [' O0 ?; d
再对照《本草纲目》,说:茉莉……女人穿为首饰,或合面脂。亦可熏茶,或蒸取液以代蔷薇水。
# M; r; M( N/ m: k" D' o% C5 T可见在古代茉莉是用来做香料和脂粉用的。同时也可以熏茶!
& d. R# Q/ ~' ^, A9 n. P
9 e; O8 z4 y& F! u; D! \; j而使用茉莉花并不仅仅是为了香气的舒适感,更重要的是因为茉莉具有芳香去秽,解除胸中郁结之气,主治下痢腹痛、目赤肿痛等等功效。
7 g* E$ h$ N3 b0 j; j4 T) `$ w; O
% K# r* X* Z U% j) G. b所以,花茶中的茉莉花香不仅仅是饮用者闻起来舒服,而是因为这种香气对于夏季解暑去秽,预防和治疗肠胃疾病有很好的作用。
% M% x: w7 g" h6 k: } 4 e$ g6 m# l) l% Z" {: o5 X* K
2.茉莉和绿茶配伍后会产生综合的效果。本草在配伍之后,其效果绝对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近似于乘法。在中药方剂学中有“对儿药”之说,即两种药经常会在一起配伍,以便发挥出最佳的药效,同时制约单一药物的副作用。
' m1 n8 `- e# Y比如,党参与黄芪,麻黄和桂枝,陈皮和半夏,厚朴和枳实……。 . z7 p9 j1 t7 k4 N/ Y4 j# W
( N$ b% y, D! m* i M
因为药食同源,所以在食物中也常有这样的“成对儿”配伍组合,比如木犀肉,就是木耳鸡蛋(再加猪肉)的配伍;比如宫保鸡丁,就是花生米和鸡肉的配伍;比如姜汁松花就是姜和松花蛋的配伍…… 6 v0 \4 g( H5 C- F8 ?5 I0 ]( Q1 B
- a0 C6 \( z, s& q& `& [3 M" B0 S
同理,到了饮茶上,茉莉花和绿茶的配伍,也是为了让两者的某种效果能够相得益彰。 * _( g$ Y, S( J4 u* n' I U
' j, _. y l: `$ x$ {* ]9 o" ]4 t至于是直接向绿茶中添加茉莉花的效果好,还是用花熏的效果好,那需要专业人士再做定论。但应该可以肯定,只要有一定量的茉莉花参与到绿茶当中去,这个茶就和没沾一点茉莉花的绿茶的效果不同。 ( e( G( ?& p/ f9 O: K7 p
总之,即便是往上好的绿茶中添加茉莉花或者熏入茉莉花香,也不一定就是“暴殄天物”。因为二者配伍后有了新的效果。
/ N# ^: S8 S) \% E, z$ O$ t! } " F, Z% n' I, ~# ?& [
3.花茶和绿茶,二者并无高下之分。选取哪种,要根据不同人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以及饮用的季节和环境来决定。
' ^3 I& i; p& v( Z这有点类似于中医学的“辩证施治”概念。(个人以为,花茶尤其适宜夏季饮用,且适于肠胃不好者)
3 i* Q1 E4 i; s6 k3 [ k: M' x, o' G6 r3 |! T* r1 V; m
4.在探讨茶叶的问题上掺杂一大堆现代化学名词有时候倒容易引发混乱。比如西方科学老爱讲“有效营养成分”,似乎一颗大白菜并不重要,里面的有效成分才最重要。按照这样的理论,食品加热时间过长,有效营养成分就会变性、消失,人吃了也是白吃。所以西方人老是喜欢吃半生不熟的东西。 ! Z8 B) z3 P& C3 g$ ?$ q1 p
- d" r' R# c6 r' j9 N: b可是如果按照这套理论,那中国食品中那些用文火慢慢炖出来的食物全都得扔,因为有效成分全都变性了。
: B( k3 n6 ?, S, }% L1 g中药的汤药也没必要喝了,因为煎那么长时间早没“有效成分”了。 2 E* ~+ k( v! x6 S' L/ [
- V0 K/ Q5 L# m; I8 ^. g研究饮茶也是如此。您按西方的营养学和化学来研究可以吗?可以!但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不应该拿那一大堆化学分子式当成绝对的评价标准! 6 U& N8 O7 \: x. @) E
/ q, B+ ?+ C4 K; T3 B: G7 @& O
想想为什么很多西方人到最后还是爱吃中国菜,就是因为他们丫内套貌似特高深特精致的理论其实还是靠不住。有很大的盲区!
3 k. N0 f) V( W, Q' @ * J: W" J. w8 g. C+ i; B' p5 Z
5.这里暂且讨论茉莉花茶的事。如果谈及添加别的植物,还可参照2中提到的“配伍”理论,调查后再做出判定。 ; F- V+ |0 F* O; U( O-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