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晏园 清晏园是一座古典园林,原为清代河道总督府第的后花园。
河道总督府的后花园
旧时黄河夺淮,淮阴为黄、淮下游重镇,明清两朝尝在此设官治河。康熙十七年(1678年),河道总督靳辅驻节于此。他“引流种树,以为行馆”,并且命名为“淮园”。
雍正七年(1729年),正式在清江浦设立江南河道总督(简称南河总督),总河署即设在这里。后来历任河督驻此,都对署后的淮园进行过一番经营。乾隆十五年(1750年),高斌在园中水池的北面建荷芳书院,请书法家蒋衡书写了大字匾额。乾隆三十年李宏在池心建湛亭,并“通以板桥’' ,于是“泉石花木之胜甲于袁浦”。(袁浦,即清江浦,袁术曾过此,因名)嘉庆五年(1800年),吴傲任河督,更其名“澹园”,随后又改为“清宴园”。
举报
道光十三年(1833 年),麟庆任河道总督。他在池中湛亭上题匾额曰“水木清华”,书楹联日:“云影函虚,如坐天上;泉流激响,行自地中。”在亭中设置石几“为游酌地”;在池畔放养糜鹿,以供观赏。两年后,他又将整个清宴园进行整修,使“有亭屹然,有桥亘然,有廊翼然,有堂杆然”。(麟庆《鸿雪因缘图记》)
湛亭
咸丰十年(186年)裁撤河督,以漕运总督兼管河务。漕督也迁驻于此。光绪末年,潜督陈夔龙改清宴园为“留园”,并因园中有一株古膝而建造“紫藤花馆”。
经有清一代历任河督、漕督的精心修建之后,大体情况遂如黄钧宰《金壶七墨》中所述:“浦上园亭以河帅署中为最。池广数亩,迭石为峰。有荷芳书崖、听莺处、怡波楼,颇极水木之胜。”钱泳在《履园诗话》中也记载说:“园甚轩敞,花竹翳如。中有方塘十余亩,皆植千叶莲花。四周环绕垂杨,间以桃李。春时烂漫可观,而尤宜于夏日。”据记载,乾隆南巡时,曾两次“临幸”荷芳书院。清代著名文人袁枚也多次入园游览,他的《留别荷芳书院》诗有云:
尚书官舍即平泉,手辞清江十亩烟。
......
骊歌一曲柳千行,荷叶离离尚未芳。
四面莺声啼幕雨,半竿帆影过低墙。
此外,清代桐城派的散文大家梅曾亮及莫惟宝等也有诗吟咏。
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漕督为地方行政官江北巡抚;次年,改设江北提督。先后任江北提督的王士珍、段祺瑞等都曾驻此。辛亥革命后,改设江北都督府。
据说这里以前很“野”,我一个朋友小时候差点淹死在这湖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5 05:23 , Processed in 0.140874 second(s), 20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