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各地巡展的北京老字号上周末迎来了客人回访。向外地发展成了众多老字号企业的选择,但冀望多渠道融资谋求更快发展的老字号企业,却遭遇“屏蔽外资”的传闻。 ffice ffice" />>>
% i; k& Z# ]! D9 R' a: u; D" C 财政扶持“杯水车薪”支持老字号>> ) s) @ q, [7 ^) [
老字号企业要发展,除了更新观念外,最头疼的事情就是资金。北京是老字号受扶持力度较高、发展较好的地区,还设立了专门的老字号扶持资金。但是,目前各地老字号企业中,发展不错的大概仅占三成左右,多数仍在维持现状或者处于萎缩状态。>> ; I6 A) h2 h$ s; B
刚刚开街的前门大街,就由于天价租金让很多老字号无法回迁,财大气粗的洋品牌则占据了黄金铺位。此外,已经破产的祥聚公糕点等老字号品牌,如果挖掘出来重新上市,面临的仍然是资金难题。>>
8 m6 j( S: `5 n+ ^ 目前国内老字号企业如果想迎头赶上,就得挖掘技艺、引入资金。各地都有相应的财政扶持,老字号虽然整体可以获得几百万元的资金支持,但分配到具体企业尤其是发展不好的老字号来讲,只是杯水车薪。更多老字号企业希望引入国内、国际资金获得发展。>>
" D- r4 \5 V* D2 Q! x$ g 为避免恶意收购不能一刀切
3 _. d8 }) r. ^' u* }8 G5 {7 Z* Z9 A 上周,一则商务部关于中华老字号重新审定的消息引起各界重视。媒体报道称,商务部强调,外资一律不得入驻中华老字号。
- r& R: H4 X) T) J( c% _* ]8 G1 Y9 I 但是老字号企业和相关负责人对此持有异议。“对一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老字号,最关键的是引入资金等才能让老字号起死回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字号企业相关人士表示。 7 o% C# M8 x2 ~
北京老字号资深专家、北京老字号协会秘书长高以道认为,商务部对老字号引入外资的相关政策,是考虑到上世纪末期,一些外资大品牌通过恶意收购、合资等方式,以达到扫清同行业竞争的目的。在北京,比较典型的就是京华茶叶1999年被联合利华收购,曾经被老北京人熟悉的茉莉花茶品牌,在这场越洋婚姻之后,逐渐淡出了茶叶市场。联合利华的嫡系——立顿却在这期间迅速占领袋泡茶市场。尽管2007年北京茶叶总公司又从联合利华手中买回了京华茶叶品牌,但被雪藏8年之后,京华茶叶已难再振当年年销售10万袋的强势。 " F. l: Y% Q$ J9 i" R8 T5 J
“目前老字号等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现象,对于引入外资的问题,应该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高以道认为,上世纪一些未取得大股东地位的外资,为老字号企业解决了当时融资难的问题。只要引入外资不会导致恶性后果,只要外资控股不处于大股东地位,老字号企业在融资中都可以学习到管理经验和技术等,从而得到相应发展。 / E1 a* R; p( w) n1 [9 K9 p# V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豆制品行业发展较好的白玉品牌,就是中韩合资的产物。 . p. }8 a$ d/ d8 j P
$ Y# D$ E1 |! _7 X 来源:北京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