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6 a3 P' `! i- i' g: Z! e( H. y( i
朋友,你还拍胡同吗?
7 U! m) Q: {4 l7 I- a* Z
/ @0 M2 }( F# _% |
: ^+ v3 D) ?# v1 f% W* V 眼看又到年根底下了,总得年省吾身一下吧。临到退休,挣多挣少无所谓,关键是要有个好身体,争取多领几年退休金才是小老百姓的为民之道呀。不过人活着总得有点精气神,咱心里惦记着的也就是拍胡同的这件事,这是咱自己找寻来的,所以还是说点这些事,好像还算是心里话。 / ~/ r4 Q( ]2 K* B, N( u* U
这一阵从官面上说,似乎又开始搞文化了,搞来搞去,北京终得落在胡同四合院这个根上。在网上有人说:政府又要把什么保护老城区,坚守胡同四合院,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些话听腻了,听烦了,听了反倒和吃了苍蝇一样,从心眼里头往外恶心,可既然有人又说了,可能又会挑起一些波澜,可我已经心如止水,因为知道说的这些,和我心里想的胡同四合院,完全不是一码子事,我只是觉得,嘴上不说,心里有就永远有,心里没有,嘴上说的山响还是扯淡。
! f h, O1 G) Q: o 这一阵拍胡同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几年前,利用职务之便,我把自己《胡同摄影审美四探---胡同摄影拍什么》《胡同摄影审美五探---画面构成》摆在了自己在某网站担任版主的一个版块置顶之处。现在看起来,有些东西肯定要被更新,但也有一些东西要坚持,要发掘。
I( v% q0 b3 `* _& Q 从现在拍胡同的整体状况看(我只是老北京网摄影园地的一个斑竹,这么说有点充大尾巴鹰),上个世纪末,到这个世纪初的那些曾经在胡同摄影这块题材的领军人物,渐或的似乎退出了这个领域(不知说的对不对)我分析了有几个原因:
6 L6 d0 i$ ]+ ^! V 一 从外部环境上讲,北京的拆迁已经把北京文化毁坏的面目全非,真正的北京四合院胡同文化氛围,已经可以说荡然无存,人们能够置身于真正胡同四合院的空间,在已经现实北京已是屈指可数,(有些漏网之鱼,也是惨不忍睹),摄影是一个以现实存在为表现语汇的艺术形式,所以想再找到改革开放伊始时期的那种纯真古朴的胡同感觉,的确绝非易事。 % i3 K0 l' b! ~% h
二 从人员构成上讲。当时拍摄胡同的那些大师们,很多都是已经在摄影艺术方面非常有造诣的前辈,当他们关注胡同四合院这个题材的时候,因为有天时的(还未到毁坏性拆迁时期)便利,再因为他们本身的艺术修养,所以基本把当时北京胡同四合院的灵魂风貌,展现的淋漓尽致,尽善尽美。这样,以后的新手想再进入这个题材,拍摄胡同四合院,一是外部环境已经丧失贻尽,一是大师的水平不是很难一下突破,所以,敢于迈进这个题材已属不易,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熬,逐渐退出的也属多数,这是不争的事实。 ; j# d+ k8 P5 c
三 新技术新观念的影响。从技术上说,拍胶片的时代基本过去,从一定意义上说,玩黑白的朋友也少了很多,而胡同题材,的确用黑白手段表现比彩色更为深沉准确。不可讳言,一部分老先生似乎不愿意使用数码的后期制作,也就不再关注这个题材了,而新一代拍胡同的人士,要想在这一方面有所建树,必须在形式上也要有所创新。而形式上的创新,必须有思想上的创新为基础。我接触过中央美院的王川老师,他的燕京八景我觉得就是一种这方面的体现。还有就是大家都熟知的徐勇老师,他的胡同作品,的确是很多开始拍摄胡同题材摄友的入门教科书,可到了现在,徐勇老师改弦更张,另有所图,这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当一个题材,缺失了一部分领军人物的话,这个题材的关注度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2 @; {% Q% i* w4 n' D6 r7 j四 和谐政策的导致。胡同题材,本身就是一个很微妙的题材,当官家需要拿它当弘扬民族文化的时候,它是一块香饽饽,最典型的就是在迎奥运的时刻,官家需要拿它以权谋私换取票数的时候,它就可以当成权钱交易的砝码。正因为如此,当大张旗鼓宣传胡同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他们是为了什么目的才想起这根葱的。譬如所谓几次的把外国摄影大师请到中国拍胡同,拍中轴线,其实并不是需要宣传拯救老北京文化,而是背后有什么交易,才拿这件事当个说词。所以,这些活动即使弄出来几张晃眼的片子,也绝不会是真正为保护残存的老北京文化而说话。但是,的确也有一些不甚明里的人,以为这些片子就是北京,就是文化,这些人可能多是善良人,但也可以说,胡同题材的拍摄,本质已经不是一事一物的拍摄,而是对于文化本质的认识:究竟是拿文化当做一个民族的命脉,还是当作求官骗民玩物的试金石。 ; G4 I0 d1 S4 Y. H. i5 d+ _
还有很多就不多说了。但决不是说拍摄胡同题材的这件事,因为各种问题的干扰,就因此可以搁浅了。事实上坚守着这块领域的朋友(战友)依然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仅举最近的一件事,在今年观音寺街连续举办了两次关于胡同题材的影展,效果如何,我不去评说,但我可以板板的说,还有一大批人在顽强的坚守着,这些人已经不是仅仅地为了那种胡同的韵味,情调,也不仅仅是为了光影,色调,我觉得更多是是一种感情,甚至是一种责任! 4 F/ b7 `( A" Y( O% T
为此,我除了在这种感情上,理性上对于自己继续坚守拍摄胡同这个题材,有了自认为足可自信的思想基础之外,也对自己这一阶段拍摄的片子,在更多方面进行了理顺和反思。 1 P& I9 L2 f* m6 j% O( c3 |
胡同四合院题材,除了我以前认识到的一些方面的问题之外,我觉得胡同即使拆毁到了这种地步,同样还是有可拍摄的题材。 : V' s" {+ |* o; s; M& P
虽然我们不是刻意的在搜集罪证,但是我想,这种践踏祖宗遗产的恶行,我们有责任记录,而这种记录本身就是摄影的一种本质。
$ E% P, S9 D* c2 k2 g 虽然这些被拆毁的图像,惨不忍睹。可是如果我们不在这里见证着文化的毁灭,到头来可能还有人会以为这块土地真可以肆意妄为。 1 f/ O8 y% x1 [9 O8 C# F* H
虽然我不想说,这些拆毁的胡同景象,和圆明园、大水法一样壮美悲烈,但是处在这种情景之下,我经常会涌出:等我们的子孙问我们:圆明园是八国联军毁的,可胡同是谁毁了的时候,我也有挥泪有个托词。 / i- S# n+ l& K& H9 r8 c
所以我除了把镜头对准这些令人发指的拆迁景象之外,我依然对于胡同里面那些残存的美,经意的搜寻,痴情的惦恋。老天不负有心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如果仅从题材的角度,能唤取一些朋友关注的话,我也愿把以下的一些新的感受表述出来。 + ^1 [, k' n8 M- h/ G. x
一 北京文化是由皇家文化和平民文化共同组成的,在此之间也有学者提出了一个官宦文化,我这里不展开说这件事,而是说,北京之所以是北京,很大的原因是,这些文化的构成共同成就了北京文化。所以 当我们一旦觉得胡同和四合院实在惨不忍睹不堪入目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把关注目光转移到这些散落在京城的王府衙门,甚至是一些庙宇故居。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地方拆毁的程度比胡同四合院慢半拍,现在抓紧搜集,还是很有感觉的。而且通过这些地方的拍摄,可能会对它周边的环境(胡同)折射产生出新的感受。 ; S3 ]7 D; m& J' Y. ~
二 胡同细节。面对现实的胡同四合院,很难拍出一整条胡同,一个清晰的四合院,甚至能在某一个胡同段落,能够拍出没有一辆汽车,没有刷灰涂漆的砖墙,那都是万里挑一。但是我经过这一段的扫街,依然觉得很多残存的胡同细节,仍然残留在那里,向我们哀诉着文化的消逝。每每我看到一个门墩,一块炝檐板,甚至一个瓦当,一个门碴的时候,我突然感到,文化即使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只要你心中有爱,就会找到它们的踪影。所以我有时候能够拍一段胡同就拍胡同,能够拍半拉四合院就拍四合院,但是当我看到这些雪泥鸿爪的时候,我更加坚信胡同文化之所以叫文化,很大程度也在于这些细节的伟大。
8 h) x, k' M( ~2 O) O" n- u& R 三 时间季节条件的运用。阴晴雨雪,气象万千。胡同很多的景象展现一览无余的时候,你的确很难举起镜头,但是雨雪天气时,老天爷作美,的确可以遮拦一些东西,造就一些情结,所以在下雨下雪的时候,你可以去长城箭扣畅怀激烈,但我在这个时候,只经常出没于胡同街巷之中,那缠绵细腻的雨丝,那遮掩丑陋的白雪,使我尽可能的把镜头中展现的景象,与我想象中胡同的美,融化成了完美的心中情愫。如果说雨雪天气是可遇不可求,那傍晚夜色的拍摄焦点,绝对是取决于你心中胡同美的分量。这一点我不想多说,我只是说,即使看到白天胡同拆毁的实在无法入目的地步时,我也坚信在温馨的路灯抚摸下,在洁白的月光私语中,还能够圆我很美很美一个胡同的梦。
( Y! q8 \& l- M4 m: M 四 只要心里有。我觉得胡同到底有没有可拍的,除了技术上的原因之外,容我说一点过激的话,还是取决于胡同四合院在你心中的位置。我们都知道“俺爹俺娘”这个作品。我想作者初始拍摄的时候,这个题材肯定也曾以为很平凡熟知,但正是这种已经烂熟于心的题材,一旦形成一种由我们心中的爱来铸就的话,很可能就会收获到比那种刻意为之的东西所无法比拟的伟大震荡。胡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儿不嫌母丑,即使她遭受了种种磨难,即使她也许会在今后的某一刻真会被历史所迈过,但我活着的每时每刻,我见到的她就如同我的母亲一样,心中她变成什么样子都是神圣的,都是美的。因为如此,我们可能会在拍摄中受到各种跋涉劳累,风雨洗礼,打击挫折,冷言恶语。但我心中为了胡同,我不仅化恶劣天气为天成之美,也和这些甩闲话的人去侃山聊天,刻意逢迎,也许就在这只言片语之中,你用真情感动了他,你就会发现一片天地,绝路逢生。这一点我百试不爽,所以我希望喜欢拍摄胡同的朋友:爱胡同就是爱胡同中的人,你能够结识胡同里人的心,你也就可以真正结识到胡同的魅力之所在。 - k9 \2 G$ X; m
可能是喝了点酒,说的太感情化了,但我觉得,胡同消失了,或许就是北京文化消逝了,而我心底坚守着北京文化也许不会消逝,那么胡同也会永远的留在我的心中!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朋友,你还拍胡同吗?(12.23)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朋友,你还拍胡同吗?(12.23)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朋友,你还拍胡同吗?(12.23)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朋友,你还拍胡同吗?(12.23)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朋友,你还拍胡同吗?(12.23)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朋友,你还拍胡同吗?(12.23)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朋友,你还拍胡同吗?(12.23)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朋友,你还拍胡同吗?(12.23)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朋友,你还拍胡同吗?(12.23)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朋友,你还拍胡同吗?(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