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F9 M0 _+ {% @& G
也聊点美术
( _0 ?) M" R" Z( i1 L7 j8 I/ o
+ C9 D- J3 U% U% Q, z' w 摄影与美术是一种师承关系,似乎益发的被人淡漠了,但从我个人的理解讲,美术的基础修养,是学习摄影的起步门槛。我们都不否认现代的数码摄影,是原来胶片摄影的延续和发展,但是如何理解美术与摄影的关系,似乎就不如这个话题的结论这么清晰。我知道自己拍的片子如何,也许还不到能对这个问题提什么见解的程度,但自己能够感觉到,每当一组(张)片子,能够取得一定的认可(包括获奖)的时候,除了个别时候,偶然性的机遇成分较大之外,绝大部分基本上还是潜意识的运用了很多与美术相通的理论进行思维指导的。当然,可能拿起相机,也许新手会有某一次(或更多次)的巧合,拍到了一些比较理想的画面,但这并不能成为不认真学习摄影(美术)理论的借口。这是我的看法,我的职业是商业美工,除了职业的条件影响之外,自己也的确对于美术是一种从小的爱好,也许下面这些闲言碎语,可能会部分印证以上的看法。
' k) X) a' W) Q" r7 A" v6 H; l 文革前,也就是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就喜欢画画。但是什么是美术,根本没有任何的渠道来学习求知,最多也就是在图画课抹上两笔,算是接触了美术。说来可笑:原来上学的课本很便宜,但画画本就贵一些,至少是胶版纸。可是现在明白了,无论是用蜡笔或是水彩笔,胶版纸的选用是错误的。所以那时候的小学生铅笔画的效果都比蜡笔或水彩画要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客观因素作祟。
* \% g2 l9 [& {/ l7 E 我小的时候,也是喜欢画画,没有合适的纸,那怎么办呢,就把旧图画本反过来,照着小人书瞄着画,所以三国,西游,岳家军,杨家将,故事倒背如流,人的形象虽然画得不像,但故事也铭刻于心了。 - k. I9 @! d; v' u
再大一点。有个比我大一班的同学,和我一起在街道食堂买午饭,他的母亲就是科学院动物所的美编,他家就有真正的美术画册。那时候我们很小,只知道好多画册里面净是光着身子的外国人,至于什么是素描,什么是油画,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年龄太小,也看不出个子午卯酉来,只知道画册里的画,把人画的跟真的一样。
, g, a- C& o* ?" G. E6 Z 文革了,也开始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印象最深的就是木刻毛主席像。把宣传页粘在一块三合板上,然后用当时一种用手术刀做得修铅笔刀,照猫画虎的刻下来,刚开始的时候,有刻到手指的事,也有连了刀,跑了形的事,后来就稍微知道了用多大力,而且改用五合板来刻,乍一看,也可以和街上的传单叫板。到后来也开始找石头刻印章口号,但因不懂得石材,又没有合适的刀子和工具,所以进步不大,只是一种浅尝辄止而已,虽然也找到过青砖磨平了刻字,可成功率极低,但是毕竟给后来学习篆刻打下了一个伏笔。 ' ^, ~: b' u: P& T* D# @0 ~& @2 v
我学习美术,还是受到了我的姐夫的影响,当时他入我家门的时候,是电影学院美术系的一个助教。受他影响的事情很多,就捡两件事来举例吧。 $ p8 d4 I. s* A# k/ y/ D
大姐和姐夫结婚,电影学院给挤出了一间房子。这套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导演沙蒙家,文革时他已去世,就留下了夫人欧阳。因为当时住在一个单元,除了厨房不在一起,厕所是共用的,因为姐姐住了人家的房,所以一些欧阳家实在挤不开摆放的东西 就放在了两间房中的客厅里。文革时我不上学了,就经常到那里吃饭闲逛,一来二去对于欧阳老师也是半熟脸。有件事说不上多么光彩,如同阳光灿烂的日子描写的一样,我到了大姐家(严格讲是与欧阳老师共用的一个单元)发现了客厅里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图书,所谓各种,一是开本,一是中文外文都有,我知道这是欧阳老师家的藏书,开始只是瞄几眼,后来文革停课闹革命,我就没事就往大姐家跑,耐不住对于图书的渴望,就掀开蒙布,私自打开看了起来。也许欧阳老师看见过,但她从来都是笑笑,而我也是看完一本 ,再换一本,所以也没有什么太出圈的事情。等把我能看的书都翻了一遍之后,我犯了一个错误,就是留下了一本爱不释手的小三十二开的苏联画册,带回了东吉祥我的家。其实当时确实是想看完就还回去,可一来二去,就再没有把这本书送还,到后来我还把它带到了东北兵团,当有人和我谈及美术的时候,我就心中暗想,什么是真正的美术,什么是真正的艺术,这本书就是最好的教科书。(这是我偷东西的历史上最应该忏悔的事情)。 ; w _) }: p. q0 _
还有一件事,就是毛主席去安源展览。当时姐夫是老师,也是这个展览的组织者之一。他见我喜欢美术,就让我到当时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去帮着搞展览。确切的说。我见到了刘春华(当时他叫刘成华)在那里画那幅画的很多事情。我看到了当时画已经结构出来了,画框上面,夹着两张图片,一张一个人穿着长衫夹着一根棍(示意为雨伞),一张毛泽东的相片。虽然没有几天,但亲眼目睹了什么叫真正画画的过程,什么叫真正的美术。
$ o+ d2 p4 R0 Q 到了兵团出版报。东北的贫下中农,还是很喜欢热热闹闹的。所以五一十一,都出个板报,装饰大食堂的山墙。知道我能抹两下,就让我和一个哈尔滨的知青担当了这件事的主笔。稿件由连里面组织知青写,无非就是唱诗会那套东西,但我却可以几近一礼拜不用出工下地了,加上又是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异常得意。出版报得用笔彩,就先到团部买了能买到的所有美术用品,纸笔墨彩,其实归了包堆,也就那点东西。反正井底之蛙,能涂满了这面墙,就是好活。所以又是策划,又是排版,又是美工,有时还得纠正个错别字。办了几期,虽然当时没有留下什么资料,但也是件很值得回忆的事情。
) p5 V' } D! ~0 ^ 因为画板报,所以就开始对于美术有了进一步的接触。总是单线条,觉得不够味,但是从线描到素描,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于没有老师,所以即使能够找到一些学习资料,照猫画虎,也终得不出其所以然,所以素描在东北没有补上这一课。而那时候风靡全国的美术作品画册,就是那五本工农兵形象选,因其内容绝大部分是国画,所以我又开始琢磨国画了。一开始不懂得什么是宣纸笔墨,而在白报纸上根本无法画出宣纸水墨笔韵。找到的仅有的书籍,也是轻描淡写,不知其云。老天不负有心人,有一个哈尔滨知青,她的父亲喜欢国画,出过宣纸装裱的画册,给她带了一本作为纪念,听说我想学国画,就借给我看。那时候我才知道了什么是宣纸。那时候知青都是赤诚相见,知道我想画国画找宣纸,她居然把夹页画册的衬页,裁了下来,让我体味什么是宣纸,这件事至今让我记忆忧心,刻骨难忘。 我在白报纸上临摹了很多次吴作人先生的金鱼(当时我甚至孤陋寡闻的称吴先生为鱼作人)最后战战兢兢的在宣纸上开始临摹实践了。画过几次,我还觉得有点那么个意思,就做了个明信片,让一个写字比我好的知青,写了新春快乐送给了那个真诚帮助我的那个哈尔滨知青,也算兵团生涯中,比较有情调的一件小事吧。 1 d: _9 d, q' F+ T7 G2 i# f
而真正在知青年代的美术活动,最值得回忆的就是演出样板戏。(关于这方面的故事,已有文字描述)而我就责无旁贷的担任舞台美术的全职。
7 q% t, B& o [( y+ G 唱样板戏,电匣子里面想躲都躲不开,可真正看过样板戏演出的,不客气讲,在东北的荒郊野村里,除了几个月演一次电影,也许还能亲眼看过样板戏大概是个什么样彩,其实到底样板戏的场景是什么样,只有从当时印发的样板戏剧本里模模糊糊的剧照进行揣摩了。 - `0 f. A$ s* [' d* a6 u
舞美,现在咱知道了包括什么,但那时没有电,也就没有了灯光,只有化妆,服装,道具和背景。 8 A! N9 K( T0 b5 b# M4 u
化妆好办,因为样板戏的剧照,把人物形象拍的一清二楚,农村能买到的化妆品足够那时欣赏水平折腾的了。服装的搜集准备就有点意思,大头是军装,我们连演的是沙家浜,胡传魁和刁德一的绿军装,就拿共军的旧军装鱼目混珠了,而十八棵青松,就得十八套灰制服呀。那时知青也心齐,干脆发动知青每人让家里给买一件灰制服,灰裤子差点就无所谓了,等到演出的时候,居然这十八套新四军军装还真凑齐了。再说阿庆嫂和沙奶奶的中式衣服,那时上海知青已经把中式对襟衣服的风气带到了东北,而当地的大妈大嫂们,作件大襟中式衣服还是手拿把掐,所以像不像三分样。至于道具,本来连里真刀真枪就有个几十支,再做几把道具假盒子炮,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至于场景中的大道具,除了春来茶馆里有的桌椅板凳用食堂桌椅凑合算是道具,其他布置因为演出场地的关系,也就全免了。可当这些事一旦解决了,背景的画制就成了中心问题。当时已经是由中央到地方,由兵团到连队,叫做政治任务,必须让路开道,就不同于小打小闹弄个板报了。连里也不在乎我上不上班,反正到汇演的时候,把背景挂上就行。 & B8 v8 z v9 H: w! m
说是背景,其实就是画芦苇荡。咱是北方人,小时候在北京没见过芦苇,而剧本里的那几张剧照,为了突出英雄人物,虚化的厉害。,看起来只是一片绿。怎么办,这是政治任务,我最大只画过16开大小的画面,这下可把我放到炙子上烧烤了。我没看到过真正的样板戏,别人也没看到过,画不画是态度问题,画好画不好是水平问题。怎么办,咱也没经验画大画,就先裱纸吧,十几张纸粘是粘在一起了,可涂上点颜色,就泡汤散架了,那时也不懂得裱板,再说东北农村也没有三合板,所以用纸画背景没戏。怎么办?听说油画都是画在布上的,就想起把背景画在布上这一招了。可当时只有水粉色,那么大的白布面积,用笔画半年也画不满,穷则思变,干脆还得从知青里面找办法。想出一招,看谁的床单有绿色,再在这个基础上画点芦苇是个好思路。知青们都非常支持,最后选定了一位上海知青的绿花床单,其实纹样和芦苇完全不搭界,但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 n- Q+ R3 q! j- ~) K; J, ]* s
找到之后,把床单钉在演出的大食堂的墙上,就开始画芦苇了。这时候回想起来,真和相声画扇面里说的一样,一开始还死乞百赖的画芦苇,可既不懂得虚实,又不懂得明暗,一开始画单根芦苇,即使不像,也还能叫做芦苇,画到后来,一层一层,怎么也看不明白了。而水粉色根本不往棉布里渗透,画上两三层,就开始往下掉。结果画到后来,就和绿粑粑褯子赛的了。快到演出了,这时候干脆,一层一层往上抹绿颜色,(就和画扇面最后全涂黑一样)。等到演出的时候。疤疤碴碴,丝毫看不出是芦苇荡。但是因为那时灯光最大的就是100瓦的灯泡,还是拖拉机带电动机发电,而这点光线还得照亮前面的演员,后面黑忽忽的一片,有个绿彩布往墙上一挂,别说画的不清楚,就是再清楚,也因光线太暗,看不出是神马浮云了。
7 |* e# `6 M0 o8 e I, ` 演出自然给边远的农村带来了艺术的享受,贫下中农的表扬,就是最好的假条,所以除了知青演员,那一阵不干活下地了,我这个舞美,也可以名正言顺的逃避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了。物极必反,我们连的演出,受到团部的注意,让到团里电影院演出。演员们倒无所谓,可我的这块背景布可现了眼了。在连里,四米多的台口,背景放块单人床单还不那么显眼,可一上了电影院的舞台,可真现了大眼,一块背景和膏药旗大不了多少,再说不上是什么颜色,我在台底下,简直不敢抬脸看戏。可贫下中农毕竟是贫下中农,人家看的就是现代戏的演唱,团部的领导和连队的领导都是贫下中农吗,所以演出依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背景吗,按现在说—白璧微瑕,忽略不计了。
" t9 d! |/ Y9 U* k( s 知青年代学习美术的过程,虽是笑话,也是生活,虽然这些故事给听的人可能更多是对于知青生涯的诠释,而我个人,除了人生历程的酸甜苦辣,总算是对于学习美术,有了一点点的接触,虽然这也说不上对于学习摄影有什么直接的帮助,但海纳百川,这几粒贝壳也许能够为点缀大海的千姿百态而多几滴情调吧。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也聊点美术(8.19)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也聊点美术(8.19)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也聊点美术(8.19)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也聊点美术(8.19)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也聊点美术(8.19)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也聊点美术(8.19)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也聊点美术(8.19)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也聊点美术(8.19)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也聊点美术(8.19)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也聊点美术(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