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0 G0 W; J$ m; C, ~4 e8 [5 E 再谝胡同摄影的守望
- P; u8 t4 S6 i) I . g0 Z# }3 \' X
; Q3 U* t, ^% k/ q, f
对于在观音寺胡同里的《我爱北京》摄影展的共鸣之感难以平复,就又约了几个朋友再次参观,有幸又与作者贾勇进行了更多方面的交流。25日这个展览已经落下帷幕,把参观展览与朋友们交流的一些内容整理了一下,小有收获。 9 B/ v5 w$ @& [8 P) F1 w/ n% [
燕都蓟城老师是拍摄老北京文化题材的行家里手,他的风格我很喜欢,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燕都老师的文化修养极高,是拍摄老北京文化中能够把摄影艺术与文学底蕴完美结合的资深之人。我非常欣赏他那种近乎于“唯美”的摄影画面,但他的又作品绝不是一个浅显的“糖水”所能指代的。我借这次我爱北京摄影展的机会,与燕都老师请教了关于胡同摄影审美取向的一些疑惑,有意识的深入探讨了一些相关问题。 ! b$ y J0 P( Z. {) J' y, Y2 {
虽然涉及的方面和题材很多,而且是借着这个影展,也谈到了我们两个人的一些片子,以及我们都比较熟识的一些老师朋友的作品,借此更无局限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燕都老师对这个问题也表示很感兴趣,而且说自己也进行过认真的思考,所以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个提纲挈领的课题,就是胡同摄影审美取向的“入画与出画” - s e/ s0 p% ^" f) u5 H
胡同题材的拍摄,首先是一个感情问题,也就是说拍摄者站在什么角度(立场)去观察,去了解,去提取,去表现。这个角度非常重要,也就是说你要想拍好胡同题材,首先要明白你自己是站在什么角度进入这个画面的(入画)。 5 L& l; q; {! O
拍每一张片子,肯定要表达作者每一次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必然是一种整体感情的驱使。如果有人说这幅作品有感情色彩,这是我们心中愿意听到的评价;而如果说那幅作品有功利主义倾向,我想这就是一种严厉的批评;如果说这幅作品是一种为宣传服务的应景之作,这实际就是严正的指责;如果说那幅作品只是一种漫无目的信手涂鸦,虽然不能说是多么难堪的贬义,但是这种不负责任,不注入感情的片子,其实也根本体现不了胡同摄影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
/ ^1 Q* }0 l0 l0 M; ]/ m 但是,想拍,愿意拍胡同题材,并不是就能够拍出好的胡同题材作品的唯一原因。摄影本身也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如果不从更深的角度学习理解摄影语汇的运用方式,以至不能从更广泛更宽阔的各种文化艺术中汲取养分,同样你拍的片子也一样不能成为摄影作品。胡同题材说丰富繁多可以,但是在你的前面,在你的周围,有多少人举着相机对着胡同进行拍摄,如果你不能站出来(出画)站在画面之外,既把胡同作为自己感情融合的一个整体,同时又把这种互相融合的感觉,处理为一种与自己本身相对视的位置进行审视打造,那么单纯凭借自己感觉去自行其是,也是一种目光短浅的思维误区。
5 S: w, {1 s+ r 听了燕都老师的这些高论,反过来再对照我所见到的一些他拍摄的片子,似乎觉得悟出了一些东西,虽然以前感觉他肯定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所以能够拍出非常有文化味的片子,但想更深刻理解学习这些片子,听了这些话之后,觉得还需要从更宽更深的角度来理解认识。 + r# o. ] y& M
一起观看这个展览的还有环球日报的英文版编辑王九龙老师。我与他相邀,一个是想从编辑的角度来探讨胡同题材的片子如何审美,一个是想从英文编辑的角度,学习询问胡同题材如何迈向未来,走向世界 。虽然我想的比较空泛,但一谈到这些话题的时候,王老师谈了一些从资深摄影英文编辑的角度的具实观点,受益匪浅。
( Z5 q, K" @" N3 U' Y& C3 h$ O" N王老师提出了一个说法:胡同题材的拍摄者要有意思的去拍摄。这个意思一开始我还没能理解,后来等他展开了一讲,原来是意义和思想的“意思”。
" P+ Y8 p# W) e+ w; \7 a3 W! Z 他讲,无论是从他自己喜欢拍摄胡同的角度讲,还是从他搞英文编辑接触老外的视野讲,胡同题材的拍摄意义一定要把握。从中国讲,虽然有各式各样的民族风格的民居建筑,但是城市间,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接触认可的就是上海的石库门和老北京的胡同。现在老北京的胡同越拆越少,拍摄的人要有一种责任感,而不是简单的猎奇,或者是过于注重光影色调,而忽视了感情的注入,那么拍来拍去,可能拍出来的片子,一是拍不过那些在上个世纪就开始拍胡同的那些大师们,因为那时胡同的原汁原味更浓重,一是胡同本身的形式,毕竟还只是有一定数量的变化内容,这么多人,这么多年,尤其是在数码普及的现在,仅仅注重一些单纯建筑本身或是影像表达方式,肯定会撞车甚至是让人认为是重复抄袭。 " x' A" q) Z3 F+ [: B W
这时候,贾勇在旁边插了一句话:一位外国大师(名字我没听清)拍摄的中国建筑,无论是从画面构图,还是用光曝光,都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最让他受益的,不仅仅是这些,而是这位大师在拍摄这些静物的时候,都非常刻意而又不显山漏水的在画面恰当位置,安排抓拍最具时代特征的一个或几个人物。那么这张画面的内涵,就和简单的静物记录不一样了,一下就具备了非常典型的时代特征,现在很多片子拍遗址,拍胡同,从画面上看,有的还能够得上个糖水养眼,但是由于没有人物形象的出现,使得这些景物失去了典型的时代意义佐证,或许这些景物过了多少年,只要天气光照条件相近,再拍出来的片子也相差无几,这就是这种“空镜头”式的片子,让他本人不喜欢的一个重要原因。
+ Y( I* d, c' p8 k 王老师很赞同贾勇的这种看法。接着上面的话题,他又谈到了摄影人要有思想。所谓有思想,就是说摄影人一定要明白拍胡同要拍什么?风物资料一定要搜集,但是人文风情更为重要,因为人是一个时代所有信息的集中体现,把胡同里面的人与时代特征紧密的联系起来拍摄,这才是胡同题材能够延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还有一点,拍人文,要注意事件拍摄的完整性,要挖掘画面之外的故事,要把画面里的人拍摄记录成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故事的完整人物,这需要动脑筋,要坚持,要想办法,要有态度上的认真和执着,也要有拍摄技巧上的灵活机动。
, |3 s# O+ F% V$ b# v9 L 贾勇又插了一句:拍什么题材,使用什么样的相机,有的时候小机器一样能出大片,尤其很多刁钻的角度(他讲了一个公共厕所的题材拍摄)除了用机器要用的巧妙,而且还要有表演天赋,如何进行沟通,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加之贾勇绘声绘色的诙谐表演,我们不仅乐的合不上嘴,也能够品味出贾勇作品中幽默风趣风格的生活积淀。
3 _: A! F/ D2 s: i2 E 听了这些良师益友高的高论,一方面深感这个影展办的非常之好,另一方面,我也在更多方面得到了教益和启发。
5 s( W2 N. y! w0 o4 p+ x我一直对于胡同题材的片子内容和形式这个问题在思考。胡同这个形式是中华民族民居文化的优秀典型符号,而自己又生于斯长于斯,有着义不容辞的宣传保护的责任。所以自己把拍摄胡同题材分为两大类,一是资料性记录的胡同风物系列,一是表现性抓拍的胡同风情系列。胡同风物系列的拍摄,随着胡同拆迁的链轨倾轧,四九城内很难说有整条胡同整个院落风貌完存的镜头画面,但这并不是说,就绝对的没有可拍摄的风物素材了。今年我又拍了几组相关的题材,也有就是老题材换个角度,换种光照,换个季节,换个时间,甚至是换了机器,换了手法(HDR\接片)这样很多尚能留存的一些雪泥鸿爪,依然在今年我所拍摄的片子中,闪现着独特的文化魅力。还有就是展开视角,虽然老北京城是以二环以里为基本城区的,但是四郊五县,以至远郊区县那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文化景点,虽然多少也难逃拆迁的厄运,但毕竟这些地方比北京城内的拆迁风潮慢了半拍,所以既要抓紧时间拍摄城内的漏网之鱼,也要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把北京城外面的这些珍贵的资料抓紧抢救回来。
; Y- E6 N: c/ p8 Y 至于胡同风情的拍摄,一定要有责任感,要拍出历史的印记,要通过自己的片子,来佐证历史每一步的进程。就简单举个例子,孔子雕塑摆在天安门广场仅仅101天就转移了,很多人等到一转移,就后悔了,早知今日转移,何必当初不拍。而我拍了 ,甚至还拍了修复这一小块地面施工时的几个镜头,现在反思,当时拍的时候没觉得什么价值,等到如今真应了这句话;失去了才知到拥有时的珍贵。
% V: E# W" ?' i 胡同题材,是热爱胡同的人才能去拍,才能拍好的,所以我们要想拍胡同,首先要爱胡同,等到真正可以说自己爱胡同了,那就该问下面的话了:胡同到底哪儿值得您去爱----值得您拍呢?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再谝胡同摄影的守望(5.27)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再谝胡同摄影的守望(5.27)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再谝胡同摄影的守望(5.27)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再谝胡同摄影的守望(5.27)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再谝胡同摄影的守望(5.27)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再谝胡同摄影的守望(5.27)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再谝胡同摄影的守望(5.27)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再谝胡同摄影的守望(5.27)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再谝胡同摄影的守望(5.27)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再谝胡同摄影的守望(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