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老猪871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后门与什刹海3(5.18)[含4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06-4-23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爷们假充大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23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晚报忠实读者群 4月23日


 楼主| 发表于 2006-4-23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同里的快餐面


 楼主| 发表于 2006-4-23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待业复员兵的夜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06-4-23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地再大 唯我是爷

 


 楼主| 发表于 2006-4-23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的四合院金鱼

 

  北京人的四合院,种的,养的,都有点讲究。拿我家讲:一进大门,正对着是东房的南山墙,所谓曲径通幽,而我小的时候。这墙上似乎还有一些有讲究的装饰,现在记不大清了。只记得有一个近一米五高半平米大小的一个上水石,北京话叫山子石。当时讲求这石头得是活的,也就是能上水,我记得石头上的绿苔加上点缀的一些楼亭桥阁,特有一种洞天咫尺的感觉。进了二门[说过,二门有个影壁]不大的院里,北京人一般是要种点养点什么的。养,肯定是金鱼;而种的就不禁相同了。乔木自然首选是枣树,然后是葡萄。灌木一般是草茉莉,盆栽地栽均可的石榴,至于曾经兴起过的蓖麻,向日葵,我也种过。向日葵没打下什么好的葵瓜子,可种过的两棵蓖麻,让我出了一次风头,那是收获时,因其可以到粮店出售,除了给几元钱,还给了一斤二两油票,当时人均每人每月半斤油,这可是个爆炸新闻,一是数量的巨大,源于一个十岁顽童之手,一是当时,没有歪门邪道,没有自由市场,劳动创收简直就是天方夜潭。这件事自然也传到了学校,老师后来不无后悔的说,和少年报打过报告,但因已是过景新闻,虽很有价值,但蓖麻已经没有了,说能在枝杈上禁得住人,可是没有实物 ,拍不了照片,没有视觉冲击力。只好作罢。

四合院的花草,大人为了怡情养性。可孩子是把他们当成生命,当成朋友来对待的。你想,门口的大槐树,五月槐花香,院里此起彼伏的枣花,草茉莉,还有香远溢清的荷花莲蓬,一碴接一碴,清香之气沁人心脾。然后是金秋时节,石榴裂开了嘴,葡萄压弯了架,满树的的大枣争红逗艳,这时沏上一壶高沫,躺椅一偎,闭目养神。这一切,难道不是闻得到,摸的着的四合院情迷所在吗。

但是,植物毕竟不如动物显得更为勾人心弦,其实,老北京是讲究养金鱼的。在“往事并不如烟补记”,提到过一位卖杏儿茶的同学。我去过他家。很简陋,但是记忆深刻的是他家有两口大水缸,至少一米多高。他家没有连自来水管,从来都是从一里多地外的一个公共水管处挑水吃。他家在水缸里养了两条金鱼,从不喂食,说鱼喝水就能活一辈子。现在想起来,这都是一种巧妙的包装宣传,水,每天大家看着是大家共饮的水源,绝对干净,而这两条金鱼,就是强调,我家的水干净的连金鱼都活的悠闲自得。这是一种养金鱼的技巧背景,还一种就是我们真是为了玩,养的金鱼。

前面讲过。我家有两个鱼缸,泥制的养了一盆荷花,而烧制的挂釉的缸盆就养了金鱼。原来家里是八旗,养鸽子,养金鱼是正常的,但到了三年自然灾害,连人都吃不饱了,所以,谁家也不养一个能张嘴吃东西的活物,直到1964年之后,缓过点劲来,才陆续有人又还了这份雅兴。我家在65年把鱼缸支了起来。没有鱼,买。原来东单东北角有个花棚,那时还卖花和金鱼。但66年好象就拆了,我们就都去护国寺花店买鱼了,第一次买了四条,当时花色各异,没成想,几个月后,全成了红色的了。

金鱼两年就产籽了,文化革命也不上学,所以,这也算个营生,上德胜门外豁口捞鱼虫,上东便门臭河里捞线虫,差点叫马鳖给嘬上,上紫竹院捞灯笼草。反正,那两年也风光了一把。前文提到过的咪咪,有时趴在鱼缸边,用爪子叨鱼的景象,真是历历在目。

又过了一阵,兴起养热带鱼,一时间,作鱼缸,作热力棒,京城内外风起云涌,这些逍遥派的空闲时间,都花在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花鸟鱼虫上了。

还是那句话,69年全家都走了。花鸟鱼虫,咪咪全都难免浩劫。唯一剩下的就是那棵枣树了。那天,到院里拍片子,别说物是人非,就连“院”的概念,也是一种童话式的想象了,只有那棵枣树,真象贫嘴张大民家一样,成了某家小房的一个支撑柱了。虽然,我家的房子,已被现实所臃塞,而我儿时的记忆,却深深的埋在这方生我养我的四合院的积尘秽土之中了。

                          2006422

 楼主| 发表于 2006-4-24 1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沙滩胡同所见 4月24日

 


 楼主| 发表于 2006-4-24 1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沙滩附近胡同所见

 


 楼主| 发表于 2006-4-24 1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是4月24日的作业
 楼主| 发表于 2006-4-24 1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都有过金色的童年 4月25日


 楼主| 发表于 2006-4-24 17: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与《儿童文学》

  

   自己出身在一个“职员”家庭。父亲是辅仁大学的学历,而母亲受过教育的。家庭的影响,我一直在想,唯出身论肯定是走偏的,但是,一夜可以暴富,但三代不见得出得了贵族,也是不无道理。结婚论嫁,讲求门当户对,我更是深有其感的。

家里有一些书,说不上藏书,反正线装书和精装书居多,自己当时肯定看不懂。后来随着哥姐的文化程度见长,家里陆续买进了一些书,现在记得的有《秋色赋》,《红旗谱》《播火记》,《叶尔绍夫兄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至于三花----《朝阳花》《苦菜花》《迎春花》,更是看的烂熟。还有《新艺术概论》是王朝闻著,还有《诗词格律十讲》是王力所著。还有很多,可就是一点,我自己还在上小学。所以,没有资格买书。

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到少年宫图书馆办借书证,我是如鱼得水,两天借阅一本,使得当时借书的辅导员,先以为我没看完,后来知道我确实读完了,随着借书卡片的增厚速度,也就记住了我的名字,所以有时还推荐好书给我。我在借书两年之内,看了大量的课外书,我现在仍然可以自豪的说,小学自打开了作文课,除了每次作文得第一名外,老师就象相声里说的,“鸡冠花-----狗尾草”以得意门生的佳作,广在学校其他年级,班级鼓吹,所以,自己的骄傲自大的臭毛病,就在那时染上了身。前面有句话,“两年之内。。。”事出有因。我和另外一个中学生同去借书,我把书放在他的书包里,我去查书目,可他却看画报的时候,把书包给丢了。结果,书丢了,借书也就无法进行了。这件事记忆犹新。我的书名《我们在地下作战》,定价39分,他的书是《三K党内幕》128分吧,至此近一年的时间没地借书。也巧了,一次又去景山公园,正巧碰上辅导员,他一眼就认出我,叫出我的名字。问我为什么不去借书了,我说明原由。他说自己赔自己的书,然后还可以继续借书看。我特别高兴,近一年来的没书借的苦楚,可以解脱了,第二天,我就赔了钱,继续开始借书了。一直到文化革命开始,少年宫图书馆闭馆才告一段落。

说实话,课外书的滋养,决非课堂课本所能替代的,今天自己仍爱码字,基本就是起源于此。

上面说的是图书,再说说刊物,小孩知道的刊物,除了“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就是二分钱一份的“北京晚报”了。我母亲订了一份“参考消息”,这也是自己现在仍自费订两份报纸的家传吧。孩子们自己的报刊,“少年报”,学校订了,还有“小朋友”,“少年文艺”,外地有个“儿童时代”,而母亲给我订的“儿童文学”,似乎比这些刊物都晚出台一些吧。

母亲在那个时候,已经是“数学学报 数学进展”编辑部的编辑了。母亲不是专业数学的编辑,但是文化水平,还是能以文学水平的角度来给我选择投资开支的。我现在依然认为,书的容量可以比刊物大,但对于时代节奏的把握,还是刊物略胜一筹。我现在仍然记得住“苦牛”,记得住“爸爸的拳头”我不用脍炙人口这个俗词,但是我从“苦牛”这篇故事里,得到对于地主是什么的概念,比“白毛女”,“半夜鸡叫”,印象更加深刻,可以说,至今我经常是看着书,或是笑出声来,或是泪流满面,就是那时养成的天性,至于什么是美国,什么是种族歧视,就在“爸爸的拳头”这个故事读后,就有了难以涂抹更改的衡量标准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今天又是国际图书日。想码点文字,就想到了这些。现在的刊物,铺天盖地,图文并茂,印刷精良,但是,孩子们的刊物还有多少,不得而知,甚至,除了象“读者‘文摘’”这样屈指可数的优秀刊物之外,经常看到,大人们反而举着一本“故事会”爱不释手,虽然不能说他们是童心未泯,但也象大街上的妙龄女郎口含着棒棒糖为时尚,另人心里总是不大舒坦。自己到了现在这把年龄,虽然还跟的上“读图时代”,但是课外书刊文字载体读物,对于自己的成长,对于自己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父母家庭,学校老师三足鼎立,互不可代的基础功效。

记得鲁迅有句名言“救救孩子”,我也就效颦说一句“救救孩子们的刊物”!

  2006423.世界读书日,于北京图书大厦

 

发表于 2006-4-25 0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文章都很好。
发表于 2006-4-25 0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虽然从来没有住过四合院,但是在北京长大的,看着这些文章和照片,真是让我想起了咱北京十多年前的样子。现在很难再有那时的感觉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4-25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朋友们的回帖,自己感到老北京的文化魅力的吸引力,肯定吸引了很多曾在北京生活或没在四合院生活过的北京朋友,这有年龄的原因,也有环境变迁的原因.

有些已经成书的故事,有的很多著者,都是富学高知,但有可能不是土生土长的胡同串子,可以有大量的人喜欢<还珠格格,>但它不是京味文学,即使是<城南旧事>,也不完全就是京味文化,

自己也知道这种近似于白开水,流水帐的码字,决非文学,也不妄想是什么作品,但是,大家闺秀决不可以代替小家碧玉,摄影有新闻摄影,实际这就是官样文章,而纪实摄影,就是有看啥拍啥,以真实为最高审美标准.所以,拍记的文字,决不能成为新闻联播的正式文章,而是要强调真实,这种真实是一种人格的体现,不可以媚俗,也不可以邀官.而是要为明天的人,或者不是胡同生活过的人.一个原滋原味,的白开水,流水帐.

这我真不是,托词,粉饰,包装早已被人厌倦.您觉着呢?

发表于 2006-4-25 1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不错,照片也很好。我以前在沙滩住过,附近的胡同也知道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1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春雪那么值得怀念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1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合残雪总牵魂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巷嬉雪梦童时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钟鸣鼓击伴客归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27日。每日一帖。

坛子的臆想

 

大家都爱泡坛子,自诩为泡菜,可从未听说过谁愿为泡菜汤。

泡菜之所以有滋味,可以讲,基本是与泡菜汤发生化学变化而化腐成奇的,而泡菜汤的成分一是佐料的配置,二是炮制人的造诣。佐料无非是审美标准,风格特点,作风习俗,以至相对有些各色的约定,以成规范。有了这些,泡菜汤才有了特色。炮制人自然是掌柜,坛主,斑竹了。有了造诣,平常的佐料,有了火候加上配比,这样的泡菜才有滋味。

    可是光有了这些,白菜箩卜掺在一起,也成不了泡菜,还得有泡菜汤。

  论坛=论谈。谁是泡菜汤,论谈才是泡菜汤!

  批评,指责,评论,以至言辞过激的一孔之见,再加上表扬,评奖,还有些许的捧脚酸臭气,最后与白菜,罗卜的红脸白脸一搅和,这汤才有滋味。

  说到这,还是这句话:只有有了泡菜汤,才能出好泡菜,想当泡菜的,想想是不是这样一个理呀。

还是泡菜汤。

  那得坛醇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有容乃大,尤其要容许相异的观点,也许有人会说,那不成了嚼老婆根子了吗?老猪以为,一口坛子血雨腥风还谈不到,有点刀光剑影总比一潭死水活奋的多。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总比无人喝彩,还要死要面子活受好的多。

    老爷们既然想玩儿,还怕议论吗。怕就怕没的说,而不怕信口说,再说,说话在此的人也想有人相和,加上文责自负的坛规,还是往泡菜汤里多搀些佐料吧。当然,人参,鹿茸之类的补药,只要货真价实,多多益善!

   离不开的泡菜汤!

  泡菜汤的调配渠道。老猪在书店知道,最好的刊物,实际是远在边陲的贵州人编的那本《读者文摘》,摘的多,选的路子就多,各路风味选优,自然读的也就多了。这在信息时代之前,文字载体称雄的时候,文摘的格式,确实给人们更广泛方便的博览群书,创造了条件。

  咱们这个坛子,有些秘籍传授了好长时间,姑且不论这些文字或老照片,其实早有成书所载,单从点击率来讲,各种有益资料的转登或摘抄,还是受泡菜欢迎的,所以为了泡菜汤的香浓醇厚,就不怕四方来和,好的转载文字,信息,有时比泡菜本身的滋味来得更快,这并不失为传承老北京文化的一种便捷方式。但是要想形成一种风格,一种特色,还的自攥,什么叫知识产权,什么叫专利保护,就是自主知识产权的价值比起任何已经市人皆晓得的东西,有着根本不同的意义---那就是坛子独特风格的不可替代性。

    也许,以上的论点有些偏激,但是推崇原创,鼓励思索,提出疑问,发表观点,这似乎应该是老北京网发展,应该提到议事日程的内容了。

 

注:这本是以前写的一点东西,今天重新整理一下,一是想让老北京网更有特色,更有活力,一是前一阵写了一些纯纪实的文字,偶尔换点内容风格,也许对于解读老猪的纪实文章文字,可能会有一些其他的理解。

                  06.4.25 夜 于云深阁

发表于 2006-4-27 1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朱老师的回忆性文章,趣味盎然,引人深思。

期待朱老师更多的文章,让我们这些晚辈看看历史的侧面,看看几十年前北京百姓的喜怒哀乐。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1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这几天,总强调一个原创.目的是想,当外人登上这个网站的时候,有一种别样感觉.

如果传抄成为网站的主打,那么,雷同,乏味,似曾相识的感觉就会是一种慢性自杀.文字,照片,可以不比什么大家名著,只要真实,只要感情发自内心,爱老北京的人,就是应该知道北京人的绝大多数是这样生活,这样生存的.他们的感情才是北京文化得以产生,存在,发展,鹤立于群的前提和基础.

不比老舍,已经故去,有人说王朔是痞子文学,其实,他的很多东西,以老猪看,是大院文学,也就是,文革时红卫兵扎堆的地方.他们当老子在台上的时候,风流不可一世,一旦老子被打倒,他成了黑五类子女时,他们的心理落差,比平民百姓更为典型,所以他的东西一阵有了一段市场.

所以什么是京味文学,必须有一定的历史常识.然后再读其作品.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情钟余晖沁苍枝 4月28日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这个话题。其实有些京味文学,都是集中于小市民的日常琐碎的生活小事,而能从这些不能再普通的小事中,刻绘描写出京味文化,譬如《钟鼓楼》,颇见功力,把那么多的情节,有机的组合到一天了,而不让你感到喘不过气 来  前面讲过,这里的文字作品,既不为邀官,又不为媚俗。邀官太不值一提。而媚俗,我想说两句。现在,刘一达的京味文学很红火,不敢瞎说,但是读完之后,似乎有一种酽茶败火的功力,也许初次接触京味文化,这些讲究,俚语,加上特定的环境情节,给人印象极深,但是过后,有些红烧肉炖粉条子夸夸造的感觉,一览无余,少有回味。有些时候,甚至这些京味素材不是不经意的流露,而给人堆砌亮骚之嫌。

这就是以事论事,并非议论刘一达老师和作品。有些东西,不在于罗列,摆摊,其实张老师的那篇文章的跋语,我觉得大家应该好好拜读一下,尤其张老师又是一起玩的朋友。所以,急于把自己设定为“京味文化传承者”固然其心可赞,但是具体怎样作,不急于求成,不媚俗的瑟,这是我自己经常思索的一个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6-4-29 1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四月二十九日。是自己来老北京网整一个月的日子。在这段时间。接触了良师益友,收获颇丰,尤其自己受大家信任,担任此版斑竹,有时说话过于尖刻,这里老猪向诸位陪个礼。有时间,扎啤伺候!!

这是一篇回忆,又该5。1节了,也许片子因出游暂时空缺,希望朋友们有机会多发些片子,多写点东西。节后大家再聚,山侃!!

 楼主| 发表于 2006-4-29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样接触的摄影

 

   自己打66年自己开始拍照,距今摄龄也近40年了。虽然没有什么建树,但是摄影给我带来的乐趣,确实是我至今不悔的选择。

   想来,自己接触摄影,并非家传,但是家里确实有一个照相机,说不上是外国什么牌子,120大小,可能是上干片的机型。当时也不懂,小孩只当个玩意。所以说一切伟大的科学发现 ,都是从疑问开始的。我对这个东西感了兴趣,自然下场是一拆了之。现在还记得,镜头也就是5分钢蹦大小,快门是手上弦的,机身是木头包皮的。拆开一看,里头没有什么太多装置,所以,拆完了,也没能知道摄影是怎么回事,但是对于照相的探求心理,从这次就植下了种子。

真正自己开始照相,始于19966年。当时大姐搞对象,现在的姐夫,当时是电影学院的一个小助教。当时了不得,能和电影明星说过话。他那时有一架上海58二型135。我们那时,除了为了游泳证在地安门西南角有个华安照相馆,[两张证件照的小红卫兵的照片就是那的作品]拍过按气门的相片之外,这时能够亲手摸一摸相机,那简直是喝了蜜了。他给我家拍过片子,几回之后,我也借过相机风光一把。邀了三五知己,景山北海一通的瑟。可要知道582 镜头抻出后,要转一下,一是固定镜头,一是 构成焦距,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转那一下,结果,丢人现眼,所有片子,不成焦距。幸亏都是135小片。有个影就行,同学也是重在参与,重在过程,现在想起此事,仍是惭愧万分。[附图中的戴墨镜那张就是582的作品。]

68年升了中学,是91[现在已经改名他校了]。而小学同学有进地安门中学的。这样横向一交叉,就又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其中有一个叫邓尔威,从名字上看,就有海外关系。他照相很好,据说以为翻拍黄色照片,还蛰进去过。他带我去了一次北海,印象极深。他带了几支女士的丝袜。一层两层三层,拍了几组,然后在中间剪个洞,又拍了几组,说前面的是加朦胧镜,后面叫中空柔。过了几天又到他家,黑白扩印放大,一下我的摄影视野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后来他去了美国。而我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到了兵团,三年之后,生活过于寂寞,想起这出。给家里写了封信,又寄了50元钱。家里也明白,就把这架上海582转到我的手里了。

这下在兵团里我是出尽了风头。拍的片子,有拿枪的,有开汽车的,有吃西瓜的,有穿奇装异服{西服}的,[见附件]后来,交了女朋友,也留下了历史的印记。后来我们二师九团出了本书《北大荒不会忘记》,是我设计的封面,我还写了两篇文章,自然,还有那不可多得的数张照片。[那张康拜因的照片,是很珍贵的]使自己的知青生涯又多了一笔绚烂的色彩。

返京之后,痴情不改,虽然,32元的收入,除了自己吃穿,还得养活孩子,上幼儿园。但是,省吃简用,楞从嘴角牙缝挤出595元钱,这可是天文数字。光有人民币那还不行,买不了相机,还得托关系,找门路,找到20张侨汇卷,这才到西单商场的地下室,买了一架海鸥DF135。至此,自己的摄影生涯就进入了发烧级别。当时,已经有彩色片了。但没敢问津,但是家里有时从剧组拿回一些片头片角,偶尔一俩月再买个彩卷,也是很奢侈的了。[附件中的跳交易舞,在香山,就是那时的纪念]

到了86年,自己调到王府井音像书店,成了一名正式美工,觉得又得升级了,就又买了美能达700。这个机子,随着自己上了中专,从理论上,开始认识了摄影。也拍记了一些至今仍可以值得保留的资料级片子。尤其值得记一笔的是。儿子在考上工艺美院附中之后,我就刻意教他摄影,他的摄影生涯就是从这台美能达700开始的。[那张彩照就是在中专写生时的倩影]

86年至97年再换成佳能50E的十年间,是自己摄影自学的阶段,自学自然需要毅力,但是现在想起来,如果早接触一些良师益友,自己也不会如牛拉车。进步极慢。这十年,是改革开放,在社会生活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十年,但是当时自己没有什么纪实摄影的意识,所以,很多亲眼所见的题材都白白浪费了。虽然在那几个事情中,自己还有一些记录,总算回忆反省一些事情时,有了历史史料,可以借鉴反思吧。但是,如果有更强的摄影责任心,会给历史留下更准确的记忆。所以从这点说,今天的胡同拍记,关键在于真正纪实,着眼于忠实事实,认真记录,至于拍照的瞬间,当时的思想境界一般讲,不可能有更高的超脱理解认识,但是真正记录下来,这就是摄影人的历史责任和民族良心。[附图中的乞讨,儿童,均是故宫角楼附近的所见所闻]

97年,进了图书大厦,单位配备了佳能50E,这时真是鸟枪换炮了,拍会议,拍活动,图书大厦风水宝地,接触认识了一批记者和编辑,眼界大开。感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能沉溺于美术中专水平,自己努力自学补课,上个世纪末,考上了红旗夜大艺术摄影专业。三年的大学学习,使自己对于摄影有了理性的认识。接触的良师益友,良性循环,圈子大了,眼界思路就不同了。虽然,作品谈不上,但是这时的拍摄,已经是懂得用摄影语汇表达摄影思想,摄影审美,摄影艺术了。[那张,下雨的片子,就是50E照完扫描的]

2003年,开始接触网络。陆续认识了一些摄影界的朋友,因网络传输的需要,自己对电脑的学习运用,也有了根本的变化。从尔,也接触了数码摄影。感到了数码摄影,对于摄影理念的变革,是一个里程碑。为此,自己又努了把力。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广告摄影大本班。这时接触的老师,可以讲,都是名家大腕,很多精深的东西,在这两年多,有了质变的收获。虽然自己是明春毕业。但是思想和眼界的开阔,讲求摄影而非仅谈摄影,而是要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待摄影理解摄影的理念,已经深刻在自己的每次摄影行为之中了。

2004的秋天,自己又置了佳能20D,可以讲,作为一个工薪阶层来讲,自己是很满足自己理想能够实现,和社会生活的回报恩赐的。这也是一个普通的北京平民摄影生活的真实记录。而网络的接触,给自己能在更广阔的范围交友求师。自己有了摄影的爱好,就可以更明确的选择生活的乐趣和志趣的投向。回想自己的学习摄影历程,虽然说不上多典型,但是把这段历史忠实的记录下来,也是对于我们这代人,成长,生活的一个交代吧。

 

                   2006429

             为上老北京网一整月有感而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4-29 1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582----文革-----东吉祥----15岁


 楼主| 发表于 2006-4-29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相馆 66-76


 楼主| 发表于 2006-4-29 1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582--兵团号兵 --18岁


 楼主| 发表于 2006-4-29 1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582--兵团时的奇装异服-20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3 03:09 , Processed in 1.216952 second(s), 3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