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t4 V3 k/ _& L 颐和园戏雪 , w0 V7 c' v$ ?+ U, k8 ` m
' P+ x, o$ @$ A- z9 G8 N: ]( k, m% x 今年的三场雪,的确让喜欢摄影的人,过了一把瘾。甚至有些手忙脚乱了。也许一直对天气预报有成见,所以觉得北京哪可能接连下三场雪呢?而且每场雪都是那么的可人疼。第一场雪,赶上朋友的婚礼,所以只拍了早起的下雪和午后初晴,虽然说不上有多少遗憾,仔细总结起来,还是自己没准备好,没带数码伴侣,12个G拍完了,5D2也就是400来张,结果到后来只能用JPG拍,自然效果差了很多。第二场雪,就去了颐和园,没想到雪是那么大,而化的速度又是那么快,我们是从北宫门进去的,幸亏在苏州街附近还拍了一些,否则我们这次的天公作美,非但没有拍出效果,反而益发的显出来,自己的应急能力是什么水平了。原以为,不会有第三场雪,没想到紧接着雪又接着来了。我原来的计划是拍梅兰芳故居,恭王府,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半截朋友邀我去北海,结果宋郭两位的故居就没能拍上。 0 m( m0 n- a$ `; b- r6 b4 ^1 H
雪后整理片子,有一些感受: 2 W9 I! ~3 N9 Z: X6 u, X4 \; j0 G7 H* F
一 要对拍摄的地点,事先进行考察,找好机位。因为平时的角度,没有白雪的遮盖,构图的因素不一样,所以平时就要留意,一旦下雪,能够尽快的赶到最佳位置,这也是一种平时应作的功课。
/ i6 }' f# \, g. A 二 器材的准备。 镜头要带全,广角,长焦。微距也用得上。这几次考虑换头的天气影响,没有换头,虽然也看得过去,但是长焦头压缩的厉害,加之今年的雪又比较大,显得画面有些拥挤。
' h3 `2 i. b" {5 I. J" R8 m1 {北京地区基本还不到把机器冻住的地步,也就是偶尔在景山顶上,有时候山风凛冽,可能温度会较低,但不管如何,也要保管好电池,放在胸前,换下来的电池也不见得就没电了,暖一会,还会满格的。 4 {- C) U$ J2 }, ?$ H% X* |
三 要包好塑料袋。自己是这样做的:先找好一个大的,质量好一些的塑料袋,把遮光罩摘下,套上,然后再拧紧遮光罩,这样就压紧了塑料袋,然后用小刀沿UV内径割下,镜头前面部位就行了。买几个小姑娘那种缠了线的宽猴皮筋,先在遮光罩后面套上一个,然后把长焦拉开,再在镜头根部套上一个,这样变焦就没问题了。
1 M9 O( I+ b* P9 Z o2 e3 J 四 带上三脚架。 有时候,下雪的镜头,需要把雪花拉成线,那么肯定得改变速度组合。而且带上三脚架,拍接片也用得上,最重要的是,下雪时,光照较低,用脚架免得留遗憾。
% `' K1 W+ X- v6 Y% v1 }3 ^$ | 五 最好穿艳色的衣服。下雪天,拍摄者经常是摄影构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你在拍景的时候,您也会成了别的影友的构图因素。如果几个人一起拍,这样的作用就更大了,还有出外旅游,穿亮丽颜色,离远了,大家也好找到您。
4 D, B1 g. {6 _0 n S2 p# t0 n: H 六 道具。下雪的道具,主要是为构图的颜色因素考虑的。我觉得一个是雨伞,一个是普通的小气球。雨伞就要那种最薄最廉价的那种。因为它的质地薄,透光好,里外都是一种颜色,你从哪个角度拍摄都不影响。而小气球,颜色鲜艳,携带方便,使用没有任何局限,也是一种很出颜色的道具。 $ S1 w* l+ f/ {
七 要带好吃喝,最好带一些巧克力。我一般都是火烧加牛肉,买好了放在贴身的羽绒服内口袋。因为一拍起来,走哪都无准确路线,也没有时间限制,所以饿了就吃。我在这个时候,一般都带个小二,冬天在雪地里,喝口小二,会很暖身心的。 ; v. y: u; }( ^5 W+ f; q
八 服装 鞋,手套,帽子。我还没有冲锋衣,所以不知能否像说的那样,又暖和,又透气。不过这四样装备,必须齐全。鞋还是应该穿防水的。手套是两副,一薄一厚。羽绒服带帽子更好。
+ x+ c' l& U8 B; g) T9 L4 { 九 最好不开车。下雪天,看到好的景色,停不下车来,干着急,而雪天路滑,万一的概率很高,一心不可二用。
( J% A1 |6 J M3 F! W4 F 十 晚上的低色温灯光效果非常漂亮。这就是时间的把握了。下雪时,雪花的飘舞,停了雪,如果出太阳,颜色会更饱和,而到了傍晚,如果有几盏低色温的街灯,会很有韵味的。
8 g# n6 {8 F8 @- g 以上这几点,没有谈到构图和用色,准备下一篇续谈。 ( U" T# z3 A& a* j5 F
因为是谈颐和园,平时拍胡同较多,所以对于颐和园拍摄的好机位,心中也无数。去年也是从北宫门进去的,但直接奔了西堤,所以拍的桥和湖水的题材较多。这里相对比较开阔,因为地势比较平坦,可以把一个因素从各种角度表现。但是西堤那边相对建筑较少,所以颜色比较平淡,如果考虑表现淡雅宽阔,那边比较合适,不过最好带上几个有颜色的因素,组织构图,否则画面容易沉闷。 , a, x1 C7 Z8 K! g
这次拍,依然进的北宫门,但是大部分时间是拍苏州街。虽然这里大部分是仿古建筑,但是风格和格局还是别有风味的。尤其对于北京人来讲,那种湖船停泊的江南造景,更在雪天别有韵味。因其是独立售票,所以景观比较密集,可以在桥上左右的取景拍摄。我没有下到底下去拍,我觉得底下的视角不好,也许是偏见。 ! N" L! p# K$ s T0 o6 Y% Q; I+ `
前山部分,人太多,而每个小景区,也是人满为患。很多人因为下雪,总要玩雪,而不是赏雪,所以想找一块雪景交融的镜头,不太容易。偶尔找些小的道具,局部也未尝不可,但是整个颐和园的气势和下雪的感觉,在前山就更难一些了。
0 v( ? _/ T( y/ q$ Z- J+ F; k 从东岸奔小岛,估计从知春亭拍万寿山已是俗套定式,而且那里的人肯定雾漾雾漾的,而走到小岛,小岛本身,可拍的景色角度不是很多,如果拍万寿山,天气透视好还可以,否则徒劳无功。不过铜牛和十七孔桥,自然是从那边拍,才会有收获的。
5 |! t0 _: P# k* N/ }/ ^ 虽然说了一些具体的拍摄方法,但是把这组片子整理来,自己一看,说不出的一种感觉,简直可以说是一组反面教材。肯定是不如去年的那一组,倒不是客观条件的原因,我浅显的想了想,一是没有激情,没有了拍胡同人文的那种亲切感。其实人文亲切感,并不局限于画面里面有人没人,即使我拍没人的胡同,也有一种感情的使然,而拍公园就差很多了。还有就是过多的把拍雪景题材的关注点,集中在雪本身上了,什么增减曝光了,什么色块分布了,而整个景物在雪景条件下,会呈现出什么特定的魅力,既没顾得上思考分析,也没有仔细的构思构图,整个一个急,生怕雪化了,效果就没有了,结果是拍出来的片子就没有了韵味,没有了使人耐读的画外之音,至多就是一种即成模式下的填充,所以,我决定把这组片子发上来,就是为了拍砖,而且还想说,可能具体技术上的缺点还不是那么显现,可整体上的没有创作激情,没有抓住片子需要表达的内涵境界,确是这组片子值得我自己深深记住的教训。
b' n! |4 T/ m) l6 a) E! B 这一阵,牢骚太盛,今说点摄影心得,也是一种养生之道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