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老猪871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后门与什刹海3(5.18)[含4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15: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4-3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喜欢这么透亮的片子!!!
发表于 2009-4-4 0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发表于 2009-4-5 1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门那张有些伤感。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同中的幽默

   胡同中的幽默

) I0 U4 V+ @1 J0 [

 

. o% B# T! m, Q6 \; q# o' G

        自己拍了一段时间的胡同了,静下心来,看看自己的东西,虽然有些鄙帚自珍,但也觉得似乎少了一些生气。正巧有机会,去798 ,到那日松老师那里,聊起此事。他向我推荐了几个四川的网友,让我学习一下。从太元植,到萧沉,再到张惠安,的确受益颇丰。一下让自己总结不出什么东西,但是总觉得人家的东西就那么耐读,耐看,相形见龊。

9 c0 e+ y" ]6 ?

        胡同的拍摄,应该注重其中的人文底蕴,首先是感情,其次是生活,但是如何观察,如何表现,依然是每一个想从事对于自己家乡,对于自己父老乡亲表现爱心的摄影人的门坎。我曾经把自己所拍摄的胡同,分为了胡同梦痕和胡同风情,其实也不能说这是什么错,但是即使是侧重于表现人文纪实的胡同风情,依然显着那么呆板,那么干涩。如果说我没用心,或者没带着感情,我觉得还有些冤屈,但是片子似乎就不是那么的耐读耐看,我百思不得其解。

( M7 z6 L) {& s* B" E% Z

      看了这些网友的片子,我觉得可能是思维的方式要改变一下。拍出的片子要活,什么是活,一张单张的画面是不能与DV的连续画面来用同一种思维来考虑什么是活,那么怎么办呢?我觉得:技术上的处理是一方面,充分利用虚实,把虚实的处理与主体的突出,有机的结合,然后利用景深,使观者有更多的联想空间,这是技术方面;而思维上,我非常欣赏张惠安老师的城市广告系列那组片子。从内容上,把似乎根本不相关的东西,用作者独特的思维,独特的表现方式,有机的组织成一个画面,这种有机的组织,其实是一种“活”一种“动”,使人们习惯把本来静止不相关的世界空间,通过作者的创意思维的引导,使得观者也能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察理解,有了新的角度,这种“活”“动”,实际是画面能够“活”起来的内在元素。

/ t5 `- Y: T; D

    除了有这点收获之外,画面中的巧妙瞬间,透着一种幽默,一种闲散,一种大气。让人感觉作者的思维既是跳跃的,又是连续的,既是独到的,又是俯瞰的。为此我东施效颦,也找了一些以前拍的片子,想效仿一下。但是很差,只好立此存照,以这组片子为起点,为以后如何拍好纪实摄影的片子,算是开始新的实践吧。

3 x. ~: _3 C) E0 t# I8 R9 Y

 











发表于 2009-4-17 0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专业啊

即使老皇城是伴随着我长大的,可我还是对它们百看不厌。您拍的真是美!印在我的心里!开个个人展览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同人像与纪实摄影

胡同人像与纪实摄影

: Z$ S: Y3 \- M9 j9 ?6 p1 l

 

% _5 |% v/ u- T0 k) y

      以前也说过,自己拍了点胡同的片子,主要是分为两大类,一是胡同梦痕,以胡同的景物为主,一是胡同风情,以胡同里生活的人为主。从道理上说,这是事物的两个方面,缺一都不能称其为胡同文化。但是,也受了一些干扰,觉得作为摄影,似乎还不像是卡拉OK,自娱自乐,还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和朋友们一起交流,那么胡同的人像拍摄,随之而来的所谓肖像权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

: o7 W1 i1 N( Q

      现在有了网络,还可以发一些片子,作为一个沟通的平台。但是还是有点那个小心思,想到一定的时候,也弄个册子,办个展览,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和有些出版社进行了沟通,他们表示肖像权的问题,也是很挠头的一个话题。为此我有时候,看到一些很感人的镜头,但又一想,到头来只能是自娱自乐,就有些底气不足了。当然这是一种功利思想在作怪。

4 i4 y* U1 c3 K

     作为整体的胡同文化,胡同的魂,还是胡同的人。前一阵,因为拍奥运题材,似乎除了一些场馆,礼花,我觉得最让我心动的,依然是各式各样的来北京参观游览的老外和外地的朋友。他们的脸上,直接着表现着他们的心理,诉说着对于生活现状的心理状态,也折射着对于北京文化的认识理解。我想拍奥运题材,又没有记者证进场馆,只好利用隔天行驶的规矩,每隔一天,就在下班的时候,在天安门广场泡上一段时间,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收获,但是作为历史的这一页,咱也的确记录了一些感人的镜头。

& V- n+ L ^1 M } j2 V) s

      我是很喜欢人像摄影的。经过胡同的拍摄,似乎对于环境人像,对于纪实摄影的人像拍摄,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譬如篇头的两张作品,捏煤球的老太太,环境,表情、事情本身,都很典型,是我比较认可的一张胡同纪实作品,而那张人像,也是在什刹海的一次抓拍,说实话,画面,人物,表情,还算说得过去,但是环境交代的并不清楚,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算不上是典型的胡同人像拍摄。从而我就觉得,拍摄纪实摄影,一定要对于环境有交代,使读者能够有足够的可接受的信息出现。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画面元素的表现,是一种思想观念,是与艺术表现的有机结合。这种画面可以通过各种艺术手段表现,也可以调用相机、镜头本身本身的技术能量,在充分表现主题主体人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表达出特定环境中的典型含义,并且使画面出现的诸多因素,有机的统一于人物本身的意图表达,这也是很有意思的摄影话题。

( E7 A5 B5 s3 | R) f

     自己喜欢抓拍,这样人物不受拍摄者的干扰,可以最大程度的还原人物的真实。我也知道,用长焦头,调一些特写(如篇头的人头像),有时候,作品会很吸引人,但是长焦的运用,势必会影响整体环境的交代,加之自己还只是单机拍摄,没有换头的机会,(其实就是两支相机,交换拍摄,有些特定的抓拍,也不会再次的显现)反复考虑很长时间,最后还是克制自己,不到非用长焦的时候,,尽可能用中焦头拍摄。虽然有时候,会丢掉一些大头像的特写镜头,但是总体讲,还是把人像周围的环境交代清楚了,我想,虽然失掉了一些美丽动人的眼神,但是这样的片子,可能是与纪实摄影的要求更贴近一些吧。

5 L: U- o: a+ d; i; |5 f

       这只是自己的一孔之见,希望网友、老师们多多指教。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同的OU像

胡同的OU像

% p/ v& Y4 D- F. x7 w2 ~

 

4 V% E1 V; S% v4 O$ _8 p- d* V( B

    前两天,扫了一眼,中国摄影报,在讨论纪实摄影。没大看懂,但好像发言的人似乎不是经常发表一些纪实类摄影作品的摄影者,也许人家是专门研究纪实的摄影的理论家吧。看那个架势有拨乱反正,或者是引领潮流的意思,自己不懂,只能是娶媳妇打幡-跟着哄吧。

: W7 y- P' f" J5 ?

    前几天,在世纪坛有个香港人拍的很多历史上的片子的展览,可能当时拍的时候不是称为纪实片吧,很是轰动。随之而来的一些朋友,也通过各种渠道,搞了一些这样的观片会。我虽然没能全部参加,但有一位参加的朋友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圆明园被八国联军破坏之后,是什么样子,通过照片才知道。而现在的圆明园,其实很大程度是中国人自己毁坏偷盗的,为了打鬼,借助钟馗。言外之意,纪实摄影的意义,很简单,就是忠实的记录了历史的真相。至于有什么人说,摄影作品的角度,只是摄影师自己眼睛的角度,我说,现在的纪实摄影,但分有几位是用人的人格,脑子去拍,去发表。我想很多问题的解决处理,也许就不可能用欲盖旎彰,瞒天过海了,其结果同样也会体现出纪实摄影的真正意义。

9 Y/ Q9 V$ R" L+ a j* w9 l

   我们打小就知道有皇帝的新衣,看看前门大街,有多少纪实摄影的作品,能够真正的记录这种文化的浩劫,这种拿权钱交易破坏民族优秀文化的幕后丑闻。在我接触的网站,如博联社的"留意"先生,是山西人;佳能摄影沙龙的"河南兵"是河南人,他们近期都拍了北京,虽然从我的角度讲,他们的作品,毕竟因为时间的关系,还不可能触及很深很广的社会问题,但是从他们摄影人的素质和良心人格讲,他们已经隐约感触到了一些东西,他们写的东西拍的这些东西我不做强解,但是他们的随片评述,已经是稍有对于持"皇帝的新衣"有疑问的人,提供了思考的思路。

( T+ S0 q7 O- c$ Z" E( K8 M

    旧城的拆迁,究竟是怎么回事?看看南河沿,如果把这种住房的规格,住房人的背景,公布于世,我想,就是皇帝的新衣,也包不住事实的真相。

% q0 c$ x' i1 A7 K9 N

    我不是说自己的看法就一定正确,但是如果说,既进行了权钱交易,又蒙骗不知前门文化渊源的人,用所谓老字号的入住,来遮羞北京文化的夭折,我觉着,总有一天,央视的报应,也会把雷劈在这些不肖后人的脑壳上的。这样的过程和结果,纪实的摄影既是现在没得发表,多少年后,诸如世纪坛的地方,也会给这些真正的纪实摄影一个公正的地位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4-26 1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好看好看!!~~~怎么就这么着迷呢。。激动死我了~~~

" s* M; ~5 A& q* p5 M8 |/ G

最后那只咪咪也够搞笑的。特亲切,让我想起我家原先的样子。墙根儿底下晒太阳的懒猫。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同摄影的艺与术

 胡同摄影的艺与术

+ g! d0 Z( g8 t/ D! r/ p' ~1 l

 

+ C" H/ X+ B) m. y% I! c4 ]

      胡同摄影,可以归类为纪实摄影,也可以作为风光人文的风格来拍摄。纪实摄影一般是分为新闻报道式的摄影和专题纪实类的摄影。当然我这么说很不准确,我只是说,我们的胡同摄影,基本不是属于严格要求绝对真实的新闻报道类的摄影,而是在有选择,有侧重的,根据事物的个人理解,所作出有一定个人感情色彩的纪实性摄影。这一点就不展开说了。

5 I9 G% w, L* ], }

   那么,按这个角度讲,对于北京胡同题材的拍摄,应该如何理解呢。我不想用摄影教材的话来套用,我是觉得从业余开始学摄影的朋友,尤其是喜欢纪实类摄影的朋友,过于苛求按部就班,不太现实,加上我们的年龄,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摄影是艺术,那么这个术可以理解为是技术,是基本功,包括的东西可能更多的是在课本上能够描述,能够老师用文字表达的,而艺,我觉得是一种道理。或者说艺就是道,艺就是理。而道更多的是指每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对于人性,对于事理的一种个人的修炼。而这种积淀,并不局限于对于摄影有多高的水平。所以艺术,尤其是纪实摄影艺术,艺在术前。我们的社会知识,我们的审美取向,在某种意义上说,完全有胜出的基本条件。(当然有机会,我们也可以继续的探讨称为摄影技术的有关话题。)具体讲胡同摄影,这个道,也就是胡同纪实摄影艺术的"艺",我觉得有三心,可以面对这个问题做个解释。哪三心呢?就是责任心,爱心,事业心。

2 n: x0 t V0 S" V3 z1 c

   责任心。我们是北京人,而北京是中华民族的首都,北京的城市建筑格局,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北京文化是由皇城文化与市井文化统一组成,互为倚角,相互生发。胡同的格局是皇家都城建设的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拿北京讲,就是由元代的三十六坊发展而来,胡同的规制格局,走向宽窄,都是都城建设的组成部分,我想在座的老师们都是知道的。而胡同可以称为整个北京城的血脉,而四合院则是整个躯体的细胞。胡同四合院,不是一种简单的建筑模式,而是特定文化环境中,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成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窥探出中华民族的众多文化内涵。如果认同我说的这些话,那么,我想每一个热爱自己国家民族的人,都会对胡同四合院的责任心,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想想梁思成,想想更多的为保护这种文化而献身的先哲,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份责任心的。自己这么想的,所以也就有几个系列:玉带河-东板桥-东吉祥系列、南横街大吉片系列,还有就是长安街拆迁系列。现在还在进行着。

3 D" S% t2 @# d3 b& o' `* P

    爱心。如何把这种责任转化为行动呢?除了技术上的原因之外,我觉得还应该有爱心,一个是热爱这种文化,一个是热爱创造了这种文化的人。老北京的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典型实例,不用多说,奥运会的宣传片的那些镜头已经使我们目不暇接倒背如流了,可是创造这种文化的人,也就是胡同里面生存长大的人,却没能真正享有这种文化,给他们应有的地位和回馈。我这么说,主要想说明,现在的拆迁,回避一个基本概念,就是如果把胡同里原汁原味的人,全都拆迁赶走,既使是挖通下水道,刷层白青灰,甚至是盖一些像诸如南池子那样的富豪式四合院,修一些驴唇不对马嘴的前门大街,北京的真正文化,也离烟消云散为期不远了。所以,我主张一方面要对胡同的景色投入感情,更要对胡同里生活的老百姓,投入更多的爱心,那么这种胡同摄影,才是具有文化意义的摄影。有了这种爱心,就可以观察出一些细节的东西,折射出我们对于这种生活的感情。我曾经把冬储煤和大白菜、门窗上的福字,还有猫狗宠物等等整理成组,发在自己的博客上,还是很受观注的。

6 O( u# m3 n# C4 H) F

     事业心。大家喜欢拍摄,首先我想是愉悦身心,既在拍摄中行走游玩,锻炼了身体,又结识了新朋友,记录发现了美好的事物,我想这是摄影爱好者的首要动机。但是随着拍摄时间延长,实践范围的扩大,肯定会对自己的作品提出更高的要求。我觉得,所谓不怕手低,就怕眼低。也就是说,要想进步,就逐渐的要让自己的作品具有思想性。这就是一种质的追求了。而这种摄影作品文化内涵的追求,就不仅仅是一种兴趣,可以讲是一种事业心。要做好一件事,的确需要一点事业心,这一点大家都是老师,我只说,拍摄胡同也是如此,要坚持,要相信自己的摄影行为已经在为社会做了一些什么了。拍胡同,肯定是扫街,也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劳累。但仅是身体活动时不够的,还需要读一些书,长一些知识,要做课前的准备,要做课后的反思,尤其现在可以上网,可以把自己拍摄的东西,和网友老师们横向比较。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我们不仅在摄影技艺上会有进步,同样也会在作品审美,思想内涵,个人差距等等方面有更多的想法了。当然也会有各种困难,有外在的,也有主观的。譬如。我能记得起来的挨揍就好几回,还被府右街派出所抓起来一次,当时我唯一的信念,就是保护好资料,保护好相机,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一些有意思的佐酒话题。

, g/ j. R M( e: [$ A c

         以上的这组片子,也是想说明,艺与术,是相辅相成的。术也是作品的重要支撑部分,这部分作品,则是从摄影的光影语汇来体味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发表于 2009-4-28 1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千的人像摄影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1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工夫在诗外--亵侃读书

工夫在诗外---亵侃读书

( e) T O# G$ t

 

2 r" U: S8 W" n' O* Z, C( S7 W2 o1 p

    上面的两张片子,一张是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先生,来书店交流,另一张就是今年的地坛书市的门票,其实两张片子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实在揪在一起,也就是一个书字。

) i2 z' ?% z c: q9 |; V2 p* ]4 [6 S

    名人出书,司空见惯。从日子到月子,各色人士我见到了不少。有令人为之尊敬的,也有粉墨登场猴吃麻花的。书已经成了商品,谁有道,谁都可以出书,不足为奇。自己在书店混了半辈子,对看书读书还是有感情的,这绝不能说是什么优点,只能和喝酒照相一样,充其量就是一个爱好而已。而对书的一些事,也就爱闲扯两句。

. C* n4 D: ]* C* Y% u

    看得多了,有些事本来应该看得很淡了,但人性使然,依然愿意凡事叫个针。拿上面这张书市的门票一看,当时我心里说不出的是一种什么滋味,从第一届书市在文化宫,自己就跟着忙活,而后再到出现地坛书市(我们称降价书市)看的很多了,但是今天看到书市的门票竟然只有五分钱,我心里真不是个劲儿,五分钱,在当今的北京还叫钱吗?我想,总不能说主办方是为了普及知识、惠及读者而降低门槛吧?说白了就是看书读书买书的事,在现实社会中,已经沦落到这种价值了。再看看车展,门票100元,打破脑袋、要有个三流歌星的节目演出,如果是VIP甚至得几千元,而书市竟然如此,我无言以对。

' b2 i4 ^3 S# v7 R2 b

   可书市到了这种地步,也有个中原因。 人叫人千声不语,货叫人不语自来。我只是书店的一个小美工,只是道听途说:一般一年全国出版10万种书,而再版就占一半以上,那一半书,教材课本又占了很大部分,再加上集锦摘抄,自费出书,真正能够称得上原创的就很少了,然后再分社科,科技,剩下文学艺术的那一块,就少之又少了,而在这里面能够称得上文艺作品的肯定就屈指可数了。我个人觉得,文艺作品的根在文学上,如果没有文学这个源,其他的艺术门类支流,也不会异花独放的。所以书的社会价值冷暖,必然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

2 {) j5 v, J" G: [1 I+ L; \' T

   说纵观有些口气大,不过这些年一直具体在做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宣传,耳濡目染,略知一二。举例来说。现在的文学作品,很难有什么令人称为巨著的作品。老毛头说过:文艺作品要源于生活,才能高于生活。以大家最熟悉的电视剧说吧(我有个毛病,凡是流行的电视剧作品,我都要看文学原著,再就是改编的文学脚本。原来是想看看文学作品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如何被电影电视改变为可视的影像。后来就觉得,曹雪芹要是活着,也得被这种狗尾续貂气死。而金庸老先生就明白,用一元钱转让电视改编权,也是为了生前心底有个落听)。《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作者是梁晓声,曾经是我们知青的骄傲,但是江河日下,也开始做什么文学评论,个人感触,我也就不太读了。可打这个电视剧一出来,我觉得不仅是作者已经江郎才尽,而且没有了一种历史责任感,就没啥意思了。《亮剑》。我觉得大家可以看看文学原著,为什么电视剧只写到授衔,就夭折了呢,很有中国文坛特色。而《林海雪原》纯属胡说八道,据说作者是什么要人的儿子,他可以篡改或胡诹。而现在最热播的《潜伏》,居然文学原著,只是区区20个页码。也就是1万6千字,居然被演绎成这么长的电视剧。很令人深思:其实是把现在官场上的黑幕,套上了解放前的标牌。我想如果是文革,肯定是映射文学的刀下之鬼。说这些,其实不是说电视剧如何,剧本剧本,一剧之本。现在的炙手的电视文学创作都到了这种快餐的地步,怎么还能有十年寒窗的"文学作品"出现呢?

4 @' ?9 O( F7 }2 A4 X

    我只是一孔之见,不足为凭。去年到今年,凡事都要说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文学不能落后呀,可是伟大成就,总得拿出点真品实货来,不能光一句科学发展观就囊括一切吧。结果在这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可是到头来没见一个像样的书名单,新闻,时报,甚至到场的几十家媒体,没有一家编篡出句整话来。我当时在场,看了看,还是什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高干大","班主任|","李自成"再往后,就没什么印象了。如果各行各业都有改革开放30年的贺岁献礼的话,而泱泱大国的文学创作,竟然如此捉襟见肘,相形见绌,实在令人无言以对。

3 Q2 j" x( f7 Y1 R) ?' s, C9 f$ G- v. P

    一个时代,出作品的时候,肯定是与时代的大环境有关,从春秋的百家争鸣,到"五。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文革的浩劫结束,都有大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出现。我在文革前看的点书,早就埋在北大荒了。而79年回来分到书店,基本上和捧流行歌曲的臭脚一样,每年诸如茅盾文学奖之类的书,总要翻一翻。从伤痕文学,到知青文学,再到痞子文学,还有什么外文名著,奇童巨作,再到历史新编演绎和百家讲坛,反正总是瞄上几眼。实在让我说几本,我喜欢"废都"也喜欢王朔。后来的二月河,还有"狼图腾"都是我读过的。可现在可读的书,越来越少,也就是"驻京办主任"系列的书,觉着还和时代有点关系-----反观没有文学作品能够引领时代潮流,紧扣时代脉搏,那么这个时代大环境必然有其特殊的原因。

9 L W6 n2 { s: b7 q' F8 l

     我只是喜欢看书,而且觉得看看书,对于自己喜欢的摄影也是一种帮助,再加上也是职务之便,说这些,也就是过过嘴瘾,瞎喷而已,其实我也码不出正经看的过眼的中国字来的。更别说现在读书,似乎已经被时代的节奏视为一种恐龙现象,那就抱残守缺,让读书和京剧,黑白摄影一样,成为一种形式比内容更为偏重的故事传奇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1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发表于 2009-5-7 0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老北京  可惜不能常去。。。
发表于 2009-5-11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这一顿感慨可真足势啊,身拥千卷而不自足,那我们这样的小民可更要觉着屈得慌喽!!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1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北京的图书拾贝

有关北京的图书拾贝

U# h6 W7 M( T6 X

 

. V7 T& l+ G& P+ r, [- L

    这个话题《有关北京的图书拾贝》,是因为我想稍微系统一点读些各个方面关于北京文化的图书。后来一想,干吗放着河水不洗船,我身在图书大厦,图书大厦的图书究竟能够成为某种特定选题资料库的可行性有多大,用些许心思,肯定会有一些收获。再说,这同样也是对于北京文化建设水平的某一侧面(书店文化含金量)的测试。

/ g# f& W4 A1 V, b/ G6 U

    因自己只是蜻蜓点水,而图书分类是至今也是没有成为完整系列体系定论的课题。何况咱的切入点‘北京文化'本身就很含混,甚至不符合图书分类规范,我在图书大厦有关的图书柜架找了找,马上对口的不是就有,翻了几本,好像有这样分类的:史料,专著,论文,报刊。这样分有他的道理,但好像还是说服不了我,所以,还是以我己见这样分类,可能更贴近读者一些。

* U& }, `" h) l) @* t& u# R
    5 f, H* }- \1 }0 X( z4 }& ]" R
  • 1. 导游图书类。
& q; [8 O" k4 V0 Q K

     旅游图;旅游教材。这类书一是实用性较强,一是商业广告性较强。作为初级参考资料,寻门索骥还是可以的,外地人和初接触此类题材的朋友,用起来还是很便捷。这类书我个人觉得,有的实用性较强,如官方例行的导游书册,但比较浅薄,思路也很陈旧;有的个性化较强,如驴皮书一类。这类书主要以个性旅游为关注点,有些观点很新颖,我很喜欢;有的借旅游做包装,推销的水分较大;还有就是专题专物的导游,实际是导购图,虽然不是学术经典,但是看起来赏心悦目,也是独具匠心的。这类书的印刷不是为了收藏,所以属于"快餐"文化吧。

: w2 ^3 u" X& j# H$ z
    - p- k5 F0 q6 ~; D7 n
  • 2. 地图索引类
! N' }: @. V6 P

     这类书其实原本是地图,本身的价值在于明晰交通道路。可后来陆续出了一些老北京的地图翻版,可读性就不局限于地图本身了。加上现在的1039 系列图书,这类书对于了解北京也是很直接的。有一位老师,叫杨浪,以地图为经纬,把历史知识,事件典故与当时的历史地理紧密联系起来,让人读起来,可信程度极强,加之每个年代出品的地图,肯定多方位体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资料,以当年出品的地图,理解当时的历史状况,的确可谓"按图索骥,有章可循"所以想系统的了解北京文化,以地图为资料的突破口,将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 E/ o6 ]/ c0 Q; B, m" ~
    : j3 D" i& G% h0 c/ P
  • 3. 掌故史料类
; k. b6 [5 U5 i! P: H- c$ f8 q2 q* Z

     这类书比较难找到确切的门类,只能徜徉于史地图书专区,现在这类书出的比较多了,至于水平,自己不是专家,但感觉象张金起老师那样以新的思路加上现实照片和相关老资料图片的书籍,不是很多,反正这一块是真正想了解老北京的人,必须认真汲取的重要阵地。现在看到的一些有文字图片的画册不是很多,这和当时历史照片很少有关,所以很多画册就是以画代照,其实也有很值得收藏的,如况晗先生的铅笔画画册(陆元老师撰文)。

, F( {1 q2 t1 `3 _4 Y- `/ [4 Y% |
    2 S% [6 h1 i# k" L& j
  • 4. 选题专著类
* \. \8 T( q: x- @

     这也和上面的情况相近,只不过专题性更强,譬如讲民风习俗的,六行八作的。可读性可能更专注一些,作为资料的搜集,或是某一题材的知识储备,这样的书,还是很有价值的。还有象季羡林,侯仁之这样的学者教授,他们都有关于北京的论著,似乎还有这样的集册,网上经常转载传抄一些这样的作品文章,读起来余香满口,沁人心脾。

. @9 d7 S- t: g0 z7 o4 p

3,4类的图书,我摘录了《北京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手册》的相关论述:

! Z% N7 C7 O7 p4 [

     史料。自元至今,列举了841部。

$ K1 e; M% s" e" L2 O# |. C

      专著。中文 1935---2002 。 92部

% d; b/ B, q8 t8 A4 p' M

      外文 1931---2001 。 94部

Z3 I1 l6 n/ G6 m9 T, y* J2 X

      论文。中文 105篇 外文19篇。

0 N. W3 D7 u& Y) m: C' E

      期刊文章。中文 318篇。外文40篇

; R6 N( A& x% W- g! x8 E
    + t0 p* r7 t, n6 ~( m
  • 5. 文学小说类
; D* i9 H* r: e

     京味小说,有老舍这样的大家,也有刘一达这样的新锐;有刘心武这样中规中矩的《钟鼓楼》;也有王朔这样的流行文学;还有象《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以北京为背景的革命文学;至于象"霸王别姬""法源寺""还珠格格""城南旧事";等等港澳台,海外华人的怀旧演义,真是琳琅满目,读起来赏心悦目,想起来收获异趣;散文可能多一些,新的诗歌,诗词,能够脍炙人口的,就相对少的可怜了。现在由于大院题材文化的兴起,这类图书对于解放到文革,再到改革开放,都有很多的文学作品。其实北京的文化,很大程度的源远流长,在于它的兼容并蓄,所谓历史上的"宣南文化"也是外地文化溶入北京文化的具体事例。而作为新一代进入北京的干部军队人员,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必然要体现于对于北京文化的发展变化,所以,这部分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y) ^# K0 _1 n( J
    5 {- M8 Y, }' c
  • 6. 图片画册类,
! W, H# m2 m+ q

       这类画册图片,以风光摄影为主。作为直接感官观看浏览还算过瘾。北京人大事作不来,小事又不做的臭毛病在这类书籍中显现尤为典型。小的明信片,内容陈旧,品种匮乏,比起其他地区作品,愧不言表。而真正跟的上时代节奏的画册又十分罕见,所罗列的北京名胜,早已千人一面,味如嚼蜡。可能现在也就是旅游的外国人也许买几本,外地人买这样的画册,也可谓冤大头了。还有一些‘老照片,黑镜头'类的画册。看看也无妨。只是收藏性不强。前一阵拍北京老胡同,皇城故宫,门墩砖雕的画册出过一些,的确很有水平,过目不忘。但是似乎人文气息少了一些,甚至时代感觉没有,好象有些追其形,舍其神的品相。这一阵还出现了外国人拍的史料型的照片,非常珍贵。而且现在潘家园一类的旧书市场,也有原装的家存老照片出现,但是因其是家庭自存,所以文字记录几乎没有,只能作为一种资料性的佐证而已。至于为了奥运出了一些画册,政治宣传性太强,作为客观表述北京的图片史料,就很勉强了。

8 {2 h& ^3 u- a* }' ?. E% j
    ; w6 X9 b4 k! v4 [, E. S1 ]4 ^
  • 7. 古旧名著类
' w4 x( a" S: O" L8 R

      我在东北兵团就特别喜欢的《燕京竹枝词》,《日下旧闻考》,可能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出版社翻印了一批。眼下这些书也很难找到。不过星星点点还是有宝可觅的。也许在北京的中国书店多一些,新华书店基本见不到。这些书的史料性,可读性都极强。因为清末的政治经济文化大气候都是一个历史社会的转折契机,很多的墨客骚人,才高八斗,可时过境迁,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都随着科举制度的废弃,成了南柯一梦。这个阶段的很多作品,甚至可以和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相媲美,这些书籍的,学习,掌握,搜集,翻印,宣传,讲解,如果不作好,真是抱着金饭碗要饭吃了。

8 r) K8 j1 e. g9 E S/ O f. X
    7 ]8 X0 Q" k" X4 f$ J
  • 8. 其他学科类
7 E3 r% V3 K4 a% h7 r6 G

     比较典型的是建筑类的学术专著,虽然意在建筑,可是封建皇城文化的形成积淀,对于北京城市的形成组建都有着坚实的的理论根据。如《北京胡同志》还有地方志,史料旧档,等等翻新文件集注,都是搞认真研究的必备材料。至于医学,戏剧,餐饮,教育,风水,宗教,语言。文字等等因为北京的历史古都的原因,这些方面都有着独到的学术成果,通过这些科学成果的发展演进,同样可以解读北京的文化的结构史因。现在有些地方的区委开始注重这方面的事情了。宣武出了不少,如《宣南鸿雪图志》东城区也出了《东鸿图志》,西城文物局也有刊物。都是上个世纪能够活下来的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

0 g# N) `& e, Z
    7 \4 K% o+ }6 p' L! M6 Y3 Z6 c
  • 9. 地域刊物类
" W% J4 ?3 @& |1 X1 W% }$ l6 J

    全国的出版社有500余家,而在北京的就有300余家。这些出版社虽然各有专署,但是北京的文化肯定会近水楼台先得月,把盏头筹。而北京文化的大环境,又给了这些出版社搭建了最理想的创作平台。尤其专署于北京区域的报刊杂志,肯定比地方优势甚过,稿件的丰富资源,首都的环境优势,使得各式各类,档次内容,读者群类,关注方面的刊物信手可及。刊物的优势更在于时代节奏感,所以在这些新人,新事,新思路,新角度的文化传承上,北京的刊物是了解北京的时尚必备。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的中心,整个中国的变化,都会首先在北京有所体现,所以,了解北京,不仅仅是挂着北京头衔的刊物,很多中央或部署的期刊杂志,也经常以刊登北京的内容,来体现刊物的视角和节奏。

# t1 r, K+ S- S9 I0 i3 L0 B
    5 A. D+ L5 A6 m G+ n4 v
  • 10. 综合类
5 C1 {: e7 u4 ]% [$ B

    还有一些书,从个人的角度描写,记述,拍摄的北京胡同。如刘英毅的《我的胡同生活》还有华新民老师新出的《为了不能失去的故乡》等等于北京文化用现代角度审视问题的图书,很有见地和水平 。

, i# i3 H& W3 C7 q, ?7 v, Z

    零零散散说了这些,肯定挂一漏万,譬如,京巴只是一种狗的品种,但为什么,只有北京能够生成培育的出来呢,答案只有一个:只有北京的皇亲贵族才能具备养育这种物种生灵的各类条件。从而可以衍生出,北京很多历史具体枝节的成因,是由其特定的历史地理文化条件酿成的。 再譬如说天桥文化,虽然各地都有当地文化的集散地,但是天桥文化决不仅是北京土著习俗的单一构成,由于北京的京城优势,所以各类文化要想在北京立住脚,肯定得在天桥热身敲门,象京剧是外来品种,结果是在北京开花结果,演绎成宗。而评剧则是在天桥摸爬滚打,历经磨难,才历练成佛的。所以这些散碎的的珠玑,经过北京这块风水宝地的修炼升华,才能构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研究这些点,块的同时,更要连线成面,这样才会准确深入全面立体的把握北京文化。这一类的图书,很难见到成本集册的书籍,但是有心搜集还是找得到的。譬如现在陆续的又出了一些各方面的工具书,如有古建的,有语言类的,例如北京大学出的《北京话词语》齐如山的《北京土语》还有一些老北京名人的回忆录,都是很好的了解北京文化的书籍。 

2 I0 Z- b4 g$ f

     说了这些,一是抛砖引玉,我喜欢拍摄老北京,拍摄胡同四合院,是在拍摄老北京的文化,那么真想拍好这些片子,就得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一是,也让人们知道,现在的北京的文化,固然被一些人糟蹋的令人发指,但还有一些北京人为了自己的精神乐园,自主支配业余精神生活而在努力着 。

& ^$ ]3 B5 |, ]

附:老北京网的一位斑马网友,也列举了研究北京史地必备的十大综合书籍:"1《北京历史地图集》2《北京名胜古迹辞典》3《日下旧闻考》4《燕都》5《北京文物报》6《北京寺庙历史资料》7《明清北京城图》8《乾隆京城全图》9《光绪顺天府志》10《帝京景物略》除去以上介绍的一些必备书籍外,还有一些书籍也是研究老北京的原始材料,如果有机会也可以购买一些,如《燕都丛考》、《北京地名志》、燕山出版社版北京旧闻系列、学苑出版社兔爷系列等"。

5 w$ ?. s) B* T

 

8 X& w: M* l% L: q

 

9 }. `$ N4 W' D/ ^2 p0 @

            初稿 06.5.12.  

* Y1 u8 z+ y9 p- s) Z' n

           修改于 09,5,12

5 @, h H/ m0 Z

于图书大厦。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14: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发表于 2009-5-20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拍!
发表于 2009-5-26 1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得真好在!我喜欢!
发表于 2009-6-5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惭愧,今天是我第一次打开这个帖子,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不但有那么美的照片,而且还有很多的介绍,楼主拍片的视角,颜色,细节,我都喜欢,慢慢学习
发表于 2009-6-17 16: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您的贴子就像在看画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1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北四省行札记(1)—遗憾的艺术

  1 f0 w4 r" I- l- s K" O# K# I% X

西北四省行札记(1)—遗憾的艺术

& Q& E! g) F- E- M4 [" h& }4 f

 

+ f2 w. [0 ~( X7 |' |

   今年五月的下旬,有机会去了新疆,甘肃,宁夏。可能还要去陕西,现在北京休整一下,很长时间没有上网了,这两天有点闲工夫,先整点片子,和大家汇报一下。

* G! U$ b- B+ _# U

   已经去了新疆,甘肃,宁夏。感触说不上很多,因为这次是带着任务下去的,所以去哪里和在哪里呆多长时间,都是听剧组安排,这些片子只能是忙里偷闲拍摄一些,留下更多的是遗憾和再次去那里的渴望,闲话少说,还是说片子吧。

3 M- W' X2 w/ l% `4 U8 y

先到的是新疆乌鲁木齐,然后从石河子到库车,库尔勒,还有很多的地方,基本上是从北疆往南疆开车,也许我不善于笔记,所以大概去了6、7个大的地方,也没记住名字,只是最后把坐得旅行车的里程表瞄了一眼,10余天大约是3500公里。

$ S" x! a; D! z/ ]- g! a8 p/ J

新疆,大概没去过那里的朋友,也许想到的首先是诱人的瓜果,大阪城的姑娘,然后是浩瀚的戈壁滩,神秘的沙漠。其实这些东西,我都见到了。但是,现实毕竟和想象是不一样的。如果现在让我用一个字来描述新疆,就是:“大”,如果用两个字来描述,就是:“荒凉”。我曾经在第一次看到长城的时候,感到了什么是大,然后我看到长江的时候,又再次感到了什么是大,等我第一次看到大海的时候,我觉得海比它们都大,可我到了戈壁滩的时候,我觉得这里是真正的大,也许朋友们会说,戈壁滩难道会比海还大吗?当然不是,可有几个人是坐在海轮上跨海航行的呢?而你在沙天一色的戈壁滩上,孤零零的一个面包车,笔直的公路一直望到天边,开车一两个小时,别无他物,几乎全是灰黄色,你就会觉得什么是大什么是小了。新疆人不远的概念:行程在250公里之内,就算是一天活动的半径,我们头一天走了650公里,只在库车打了个尖,差不多走了9个小时(个中原因,以后再叙)一路上,除了有水的地方,能见到几缕绿色,看到星点的人迹,其他时候,眼睛里面全是那种令人恐怖的灰黄色。我这时候,才稍微理解,为什么新疆人对于沙漠绿洲那么的敬仰,现在才觉出,绿色是代表了生命,代表了希望。我原来不知道什么是戈壁----什么是戈壁滩上的一朵雪莲,这次知道了,戈壁与生命之间的意义所在。

* g* Y) `4 w) c- q0 Y

地大,并不代表物博,其实,打坐上了飞机,往这个方向没飞多久,好像已过了黄河,就几乎看不到了绿色,而飞过了一半旅程之后,就根本全是沙漠或是戈壁滩,只有快到了新疆,才看到了雪山天山,也正是雪山的雪水,养育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看到了这些,才知道水的真正价值。虽然北京人可能稍微讲什么五讲四美三热爱,但是用起水来,的确回过头来一比新疆,甘肃,宁夏,简直暴损天物,那里所有见到的用水,全是滴灌,一滴水比油还金贵。看看几乎干枯的塔里木河,看看几乎断流的黄河,再看看天山的白雪,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西气东输的管道一旦修通,可能首先会变成南海北灌的救命水管道的。

; k4 Z& ]. |" a6 _# C

说的离拍摄太远了,这次拍的东西,因为是和中央台一起去的,所以,基本是正面的东西,分成几个系列,人物,胡杨,自然景色,文物遗迹,还有任务本身的内容。因新疆民俗的关系,有些镜头又是可遇不可求,但是拍虚了,本来作为摄影,应当忌讳这一点,因条件所限,我又不肯割爱,那就当成这组片子的开篇一组,作为垫底吧。

: Y- J- l# V7 m8 C J

 

6 z& O. B# v, P2 M# `$ H3 j

   因公外出,身不由己,未能参加掌柜婚礼,深表遗憾,有机会,补喝喜酒吧,再次拜谢!!!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14: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发表于 2009-7-1 15: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料到猪哥哥能在百忙的缝隙中还发西北的照片,这是俺期待已久的啊。这次的文字虽然简短,但是看出了你的感受很多,期待你这次大扫荡的结束,俺好多看几张你拍的新疆!!!
发表于 2009-7-3 0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写得真好!喜欢!

- l6 n# F9 X, Y4 V1 W& a" a M1 B

怎么会拍虚呢?对新机器不适应?提高ISO呀,无敌兔的优点得发挥出来呀!挺可惜的哦。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1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北省行(2)--大阪城的姑娘

3 A4 v" e2 V2 `2 C9 p) G# x

西北四省行(2)--大阪城的姑娘fficeffice" />

9 Y4 W( C0 `8 v7 w/ x, `

人像摄影,一直是我所关注的题材,而我的网络生涯也是从参与拍摄MM开始渐入的。但是每每有人问我,什么是漂亮的MM,什么相貌是美,我也说不出个子午卯酉来了。

+ G1 {% Q. f7 X2 d1 F0 t

这次去新疆,由于任务安排的关系,很多令人心动的地名,只能擦肩而过,但仍让人产生出很多联想。看到了吐鲁番,想到了葡萄蜜杏,看到了大阪城,就想起了王洛宾。再看看车外偶尔见到舞动的纱丽,恨不得把自己的相机一直挂在窗外,记录这转眼瞬失的美景良辰。

) l# Y( [6 K1 i; m( n# }" L5 ~

这次呆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石河子。这是一个因为有了农垦,才新兴起来的城市,天涯何处无芳草。新兴的城市,肯定有青春的气息。而使我这个摄迷感到眼睛一亮的却是,这里的人很爱美。无论是老与少,还是胖与瘦,或是汉族或少数民族,这里的女性,几乎全是穿着高跟鞋。高跟鞋虽然只是一种鞋的样式,但我想起很多审美的文字曾说过,穿高跟鞋,不仅仅是一种鞋的款式,更是一种心态,一种文化。当时没想太多,回京之后,我却因这些照片,又联想到了这个话题,什么是人的漂亮,什么是形象的美。

2 [7 B7 J* \3 l* E; O, _

我是喜欢人像摄影的。所以一直对于人本身的形象审美,想做出一些观念性,规律性的探讨。也许这个话题司空见惯,自己也没有见到过大家教授的真知朔见,(或是因自己陋闻寡见),总之,看到一些片子,尤其是一些搔首弄姿的形象,自己已经不太接受了,可当和别人交流的时候,竟说不出一句整话来,很是挠头。这次的新疆行,似乎给了自己一个机会,有了一些感触,也想和朋友们交流一下:人的美是两部分,形象美和心灵美。

* h" ?: N3 R( D. R6 a

这个提法没有什么新意。但我觉得说说也无妨。

! D3 }6 `6 x& B" ~

从摄影的角度讲,形象美主要是这几个方面:脸盘美,形态美,服饰美,化妆美。而心灵美,主要表现为,举止美,气质美,心灵美。

$ {+ T$ j8 ~* v; d* l

脸盘长得美。如果照本宣科,无非是比例均衡,皮肤质感,可真把黄金分割放在每一个器官上,组成一个脸盘,可能难以入目。我想探讨以下2个例子:一是如今当红主持(央视的主持可以说代表了一定数量(不是质量)的审美意向),一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h0 Z- `- a+ O5 o% l' \

央视的主持太多,只说四个人,倪萍,董卿,周涛,王小丫。

8 B9 i- i& f3 X( I! w

中国的美人在历史上,就有很多的说法。如米脂的婆姨康巴的汉,还有哪哪出美人,无非就是就是苏杭和青岛大连。这也许有一定道理,米脂我没去过,青岛大连,这两年去过,街头看见的人,说句实话,还真不如新疆石河子看到的人那么漂亮,反而对于那种口音,实在令人难以恭维。央视这四个人出在哪里,我也不太知道,但我觉得,可以杜撰一下:倪萍是属于北方型的,面若银盆,眼亮嘴大,和颜悦目;而董卿则是南方型的,比例恰到,柳眉杏眼,楚楚动人;王小丫,则是地域色彩不太明显的表现型,说不上长相有什么优缺点,但是灵牙利齿,杏眼圆瞪,也是一种风格;而周涛,的确有些不如董卿的那种南方的细腻精巧,但能够延习以至创新倪萍这种北方审美风格的主持,还是非她莫属的。说这些,想说的是:审美的文化意向,除了历史的原因(燕肥环瘦)还有地域的色彩。

2 E+ s. `$ L: x8 x* }7 W9 R, s

上面所说的是地域审美上的差异,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则是适用于所有地区民族的一句经典,这也是拍摄人像的重中之重。别的例子我不讲,大家都知道上个世纪的电影演员,漂亮的有的是,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全是她们的眼睛。都知道王晓棠,我记住的是那两个镜头:一个是英雄虎胆里面最后曾泰说出自己是共产党员,阿兰举枪向他射击的那个镜头,还有就是野火春风斗古城,当杨晓东在医院里和银环接头,银环戴着口罩,抬眼一望的镜头,使人永远的记住了,什么是人的形象美,什么是眼睛的魅力,什么是表现,什么是艺术---什么是人像摄影所追求的境界.

/ Y- u8 o) R% y8 Q- z5 M

形态美,抛除历史上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趋炎奉世恶俗,健康的感觉则是形态美的第一要素。所谓凹凸有致是身体体形美的追求原则,但什么是有致,这取决于观赏者的审美格调。从摄影角度看,太瘦的身材是不适于拍片的,而过于健美型的身材,也只能做为个例。至于三维的比例是多少才称得上是美,中国人可能还真是弱项。我也拍过一些模特大赛,现在看来入围的选手,并不是多理想,只有真正拿到奖项的头几名,还说得过去,所以到时装展或车展拍点靓男美女,现在看来,作为摄影艺术创作,还是视可为止为好,否则牵扯太多精力,也还是看不到什么是真正称得上身材美的模特。

; a; M9 {1 T: E( |

服饰美。这方面的问题,我以为最好是本着两个原则,一个是为了自己的个性,而选择自己的审美装饰,一个是为了某种目的,去装扮自己。其实这两点都没有错,但是一定要对正下方。现在穿衣服,怎么穿,自己乐意谁也管不着,可如果稍微考虑一下影响,有些装扮就要替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考虑了。说句嘴损点的话:如果把歌厅小姐和流行选秀混在一起,然后出个智力测验,说出谁是什么,99%都会打错吧.

9 P( f* T6 |9 i. h( a2 n

化妆美。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很多人以为自己瞎抹几下,涂点颜色就是化妆,您自己痛快了,别人可遭罪了。尤其是摄影化妆,一定不要露出痕迹,除了有意的变形装之外,一定要因人而异,然后根据自己的优缺点,进行补救和强调。我个人觉得,中国人的眼睫毛是可以适当点缀一些,而眼线及其颜色就要掌握分寸,口红注意的是嘴唇轮廓线的勾勒,腮红适可而止,眉毛的弯度和长度,要和每个人的装面吻和,决不可作假眉毛。

# _" ?& m$ y6 u0 t$ I- `1 z

说了这些外在的东西,其实美不美,还在于每个人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审美水平,先说举止美。这次在新疆,看到了汉族人,也看到了少数民族,虽然从北京人的角度讲,他们是小城市,外地人。可我觉得她们的举止做派一点也不比北京人差些什么,甚至可以讲,有些地方比北京人还注意。又想起句俚语,北京几大怪,其中就有女孩要比男孩坏。就是说,有时北京女孩的举止做派,比男人还不注意影响。所以平时养就的毛病,偶尔想装状淑女,没几步就会露相的。

2 [0 l) ]4 x/ Q9 }/ Z2 e5 K, }, E: q

气质美。表现于外,源在内心。气质肯定来源于修养。这就不多说了。我只是想说,有个比较尖锐的话题,就是性感,其实处理好了,性感是一种高雅,是一种魅力,反之会是一种低俗,一种丑陋,所以首先要端正对于性感的偏见,而且要在自己的审美意识(当然包括自己的摄影艺术创作)要大胆的使用性感语汇,要把男人和女人的天性完整完美的体现出来,滥用是可鄙的,但是假充道学先生,也是没有资格谈论艺术,谈论美的。

- g. Z% L/ C7 U7 C( S3 A

最后想说说心灵美。其实这个话题,正是我在新疆有了一些感触,才想起写这篇文字的。什么是心灵美,我这次在中国的一个边远的小城镇,一些最普通的人,得到了一些感悟:什么是心灵美,或者说,心灵美的内容到底应该是什么。我现在以为,首先是对于生活充满了爱;其次是对于本民族的文化充满了敬仰;还有就是,要有信仰。这种信仰不在于多磨的伟大,而是每一个人都对于这种信仰无比的虔诚。

# G) h) n( ~) j6 \; p; e' }2 Z2 ?. @

我们曾经也在说,无欲则刚。而像在北京这种欲望横流的城市,除了空气的污染,更多的是人们对于可望不可及的奢望,充满了狂躁和欲动。很少有人谈什么乐天知命,谈什么知足常乐,所以那种小城镇的安乐祥和,的确很令人羡慕。至于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我想从我的片子里,从服饰的角度,感受出一些什么。这种热爱,是发自内心,是心灵本质的驱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实际是对于本民族的伟大的一种崇拜和自豪。民族不是特指某个民族,实际整个中华民族,要是都能有这种从心底的爱戴,这个民族早就会领先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至于说信仰。我看到很多穆斯林,他们只是在某个方寸空间,在虔诚的做一些仪式,因为礼拜寺,是不允许是随便进的,据说里面也不是很多的神像。所以很多穆斯林,就在自己生活的身边,认真的做着每一天的功课。就是这种简单而又平凡的仪式,却让我感到了震撼,感到了神圣,感到了人心灵美的源泉之所在,感到了自己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的一种自惭形秽。

% D" S. n- W- m8 L7 v5 y, h

看来又是下笔千言,到头来离题千里。想说的是审美,想说的是在新疆的一些感受,想和朋友们交流摄影的人物形象的一些择美意向,结果又跑题了,请原谅,如果不愿意看文字的话,就看看我在新疆拍的片子吧.

) b+ X+ b: D4 x# L

p6 z$ c( y5 \& ]1 c6 u4 k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北四省行(2)--大阪城的姑娘

-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5 00:05 , Processed in 1.24085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