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老猪871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后门与什刹海3(5.18)[含4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06-9-6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老猪871)皇城一角 每日一帖 9月6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6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律的位置/法律在练摊?????
发表于 2006-9-7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与WC为邻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老猪871)皇城一角 每日一帖 9月8日

我的大学——烤/

 

这个题目早已想好,原本是想把自己从幼儿园到现在经历过数次的考学趣事记下来,说明考学的不容易,但是,这一阵看了几本书,突发奇想,我们考学到底为了什么,人之常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肯定书中自有黄金屋,自有颜如玉,可我没赶上那一拨,所以是没戏了,自己纯属拿上学当个乐子。虽然有一丝丝的不泯情怀,总觉得人一辈子没进过大学的门,死不瞑目,可现在眼瞅毕业了,也没觉着,世界因为我上完大学就变得美好无缺了。翻闲篇有两篇文章是写北大和清华的,看了之后,又想写点什么。可是与此题目相距甚远,干脆来上个几篇,有写实,有写虚。对照看起来,可能也许会别有意趣。写着写着,就觉得自己很多的东西并非只是从课本,从教室里得来得,干脆,弄个中长篇,把想起来的事情漫漫到来吧。

我的大学——考学篇

自己虽然出身于职员家庭,也算受过点文化熏陶,但是家境还没有到殷实富裕的地步。小时上学----实际先是上托儿所。我上的托儿所,在织染局水簸箕南口第一个门。[不知那条河修成之后,我的童年和这些金色的回忆,将会随着这条修复的河,飘荡何方]那时,就有整托和全托,全托每礼拜一街,而且来去全是托儿所专用的包厢三轮车接送,吃饭虽然差不太多,但有时,他们会加一餐零食。虽然自己那时很小,但已经受不了这种阶级歧视,曾经带头与全托的孩子打架,后果不言自明,肯定整托的挨批评——罚站。儿时的这些刺激,虽然不会是什么心灵创伤,但是对于这种住校的寄宿制学生,还是敬而远之为好。[文革的联动,基本是这种产物的孽生]已经成为心理的宿疾。

7岁了,考学。那时正兴起学苏联9年一贯制,记得是叫景山学校,在现在沙滩往北的大院里面。

我去面试,其它背个童谣,对个话,小九九,问题不大。但是汉语拼音,托儿所只教了字母发音,还没教拼写,这下现了。最后没被录取,当时可谓刻骨铭心,第一次考试,竟然落榜,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拼音,志这口气,[回想起来,挫折是财富。我现在的学习电脑的优势,依然是汉语拼音,甚至诗词格律,也是因此而轻车熟路,而且,这次挫折,我有一种尝受到了:人不可有傲气,但必须要有志气;只要肯学,没有学不下来的]等到普通学校招生。我就去了东板桥小学,自然,没费什么事,就成了一名小学生。

在小学,我虽然不是什么三好生,但是在学校里学习,非头名而不取。前面《我的演艺生涯》讲过我考过军艺,这里不再重复。以前讲过自己去过少年宫围棋组。当时,也要考试。我的印象很深,是教练在上面出一道题,抢答19X19是多少。我动了一下脑筋19X20—20+1,一下就算出来了,是361 ,这是围棋的点数,这么快的回答,使教练一下记住了我,。日后虽然有时犯些纪律,依然是让我在几次的选择之后,存留了下来。

中学时代,最有意思,我们和70届一同进的中学。一上学就是初二,学校是黄化门内91中,现在已经改换门庭了。中学两年,什么也没学到。那时,男女生根本不说话,所以,现在也基本上,除了一起去东北兵团的战友,其她连名字也不记得,如果说中学学到了什么。我只能说一句朗朗立佛,柴门毛。[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东北兵团,曾经有过工农兵学员一说,但自己的出身,已经伤筋动骨,所以从来没有什么妄想。

反城之后,曾经上进自学,自学高考。那时真是硬碰硬。说来好笑,我拼死拼活自学高考,哲学竟然考了个59分。太伤自尊了。干脆,先挣钱养家糊口吧。

等到了87年,中专已经不是很难考了,加之自己已经是一个专职美工,以前,搞宣传队的那点三脚猫的能耐,哪敢在王府井大街独立门户呀,除了没头苍蝇似的,到哪都叫师傅,求手艺,加上那时新华书店的美工队伍也有一号,所以,好赖没现了大眼。自己加紧复习了文化课,好在不考英语,最后录取了。

上学之后,由于自己的好学态度,最后担任了这个班的班长。上课的地方,就是现在国家音乐厅,那个圆锅的正茬。上了三年课,确实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虽然现在已经有些课程,不是很实用了,但是,这种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消化,对于,日后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正确的方向和起步的踏板。

随着时代的进步,自己分析了自己的优劣之处,又联系书店整体美工队伍的构成与今后市场发展的需求趋势,觉得自己应当认真学习摄影。可这是考大学。我虽然有些懵,知道要考的东西,需要认真的理顺。专业课咱们还不怵,但怎么也是40多岁的人了。说说还行,一旦用笔纸,死记硬背,真是个难题。豁出去了,自己心底一直对于上学有一种情结,而这次是凭自己的努力拼搏一把,也找找自我价值的感觉。好在自己平时也搞宣传,政经的考试,只要记住要点,还是思路清晰的。艺术概论,平时都是山侃,打开书一看,条理性极强,平时自己又喜欢写点什么,看起这本书,反而觉得即使不为了考试,这些基本概念,也得弄个清清楚楚。现在说句话,真上了大学,艺术概论的课程,还真不如我自己在为了考试,死记硬背那一年的扎实呢。最后考试成绩出来,居然,比预想成绩好了许多,自己直劲和孩子说,要是当初报考电影学院,咱爷俩还可以当上一年同学呢。

学完了大专,一是对于摄影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并且扎扎实实的学习了很多业余爱好者平时接触不了的艺术观念和技术要点,从而使自己对于摄影的认识,可以讲:已经迈进了头一道门槛。一是,对于电脑的使用,达到了一个实战应用的水平。自己在没上大专之前,的确对于电脑是又爱又恨。所谓新时代的男人,首先要会开车。我抢在考上大专,还没开学的几个月,考下了车本。其次,要会电脑,我知道,摄影可以蒙些外行,可电脑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如果不咬咬牙,不下番功夫,肯定就是一个新文盲了。所以,必须从头学起。班上同学,有的比我儿子还小,我不在乎;老师,反正你得教会了我,不行,我成天给你往家打电话;我学完了我们年级的课程,又死猪不怕开水烫,又跟着下一年级从头学,甚至PS 反复学习了四次,加上那一阵又开始学习上网,所以上完了大专,这一门算是最实惠的收获。最不好办的是外语,看来,人是不能和命争的,我可能在这辈子是学不会外语了。到时候,只能老老实实的在本土找个地方会会阎王爷,拜拜弥勒佛吧,要想看看上帝,见见安拉是不大可能了。

大专学完了。一是觉得摄影的事还有很多没弄明白[有时问问儿子,儿子反问,你上课不是都学过了吗]一是觉得上学真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既学到了知识,又结识了良师益友。何乐而不为呢。转过头来。就开始准备考取大本。

说起考大本,一开始就是笑话,在水碓中学报名,报名时,老师说,让本人来,因为他觉得,我是给儿子报名来的。等我拿出身份证,人家才恍然大悟。连声说对不起。等到考试,依然是政经和艺术概论。我不怵,外语确实是偷了点贼,反正是画钩,一般我是画C,然后,再猫两眼旁边同学,最后英语居然40多分,总分达到300多分,至于专业课,对于我简直是小儿科。所以考完之后,没多少天,就被录取了----我这个老范进,终于中举了。我的大学梦,终于圆了。

至于大本所学,我觉得,学习收获更多的是摄影以外的东西,是这些大家教授的思维方式,是这些学者的治学态度,而摄影本身,由于中国本身正经大学的摄影教学还不成系统,所以像这种夜大,反而因老师的不固定,临时变换,倒给了我们尽可能多的接触不同层次,不同学术背景的摄影界大侠,这种看似杂乱无章的教师结构,我个人觉得,反而是给我们提供了最简捷的亲身了解中国摄影界概况,摄影理论、摄影水平,摄影潮流、摄影领军人物的绝好机会。有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觉得大本的教学课程时间安排虽然似乎有些强勉,但是可以骄傲的说,给我们上课老师的言传身教,只要你是真正想学习摄影的人,那绝对是人生转折赐予你的最珍贵的礼物。

文字码到这里。上学的话题,从上课堂的角度来讲,除了,以后考研不考外语,我可能还会考虑一下之外,否则,文革给我们这一代人,在文化学习上的空白和遗憾,我觉得,可以画一个句号了。当然,这仅指课堂上课这一小部分,我记得高尔基三部曲,有一篇是‘我的大学’,社会才是人生真正的大学。所以这些文字的下篇,才是真正的“烤学”趣事呢。

如有闲趣,悉听下篇分解,再会。

 

                      0698

                      于图书大厦

 

 

 

发表于 2006-9-8 0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精彩!!!!!做个板凳坐着等下一篇![em02][em02]
发表于 2006-9-11 0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城分局门口对面有副石刻对联,很有意思。
发表于 2006-9-11 1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故宫的角楼甭管在什么情况下看都是那么大气。
发表于 2006-9-11 1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猪哥好!!

问候意识刘大哥哥!!

问候爱屋及乌姐姐!!

发表于 2006-9-12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9-13 16: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老猪871)皇城一角 每日一帖9月13日



发表于 2006-9-13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漂亮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9-14 1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老猪871)皇城一角 每日一帖 9月14日



发表于 2006-9-14 1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0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老猪871)皇城一角 每日一帖 9月15日

我的大学——上山下乡

 

上篇说的一些事情,都是实实在在的与学校有关。而人一生所学习的东西,绝大部分是学校以外学习到的。所以“我的大学”应该是在社会。

古谚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是望文生义,我觉得是指行走了万里路,接触了社会的不同点,不同面,才是真正学到的知识。

行万里路,只是一个空间的概念,而时间的概念也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这一代人,除了没有赶上新中国的解放之外,所有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事情,都有我们的洗礼经历。

从抗美援朝,到学习苏联老大哥、三反五反、到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到反苏防修,再到文化大革命,再到上山下乡,然后是返城待业,然后是改革开放,下岗待业,最后是迎奥运,等退休。反正时空给予我们的既是灾难,也是财富,关键在于自己从中汲取了什么。

还是,顺着时间线,往下捋吧。

小的时候,因为,活着的奶奶是我父亲的继母,虽然那时,家境可谓小康,但是我家很清白,父亲老实的像觉新,而母亲又有一个难言之隐,就是姥姥也住在我们家。但是,就是这种状况,使我从幼小的心灵里,知道了自尊,[没有,奶奶的呼唤,决不到里院去“看嘴”]而母亲对于姥姥的孝顺,使得我从小在心目中,知道了‘万善孝为先’。所以至今,我的丈母娘,对我确实是赞不绝口。

由于母亲的刚强好胜,自己从来在学习上一直就以第一为标准,当然,有利有弊,自己的骄傲自大,不注意团结,自尊好胜,也没使我少吃了亏。

小学的时候,家里毕竟还是有一定的文化熏陶,所以,上学之后,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不是什么问题,可是,就是这种学习上的优势,反而成了自己性格,人生观上的软肋,不愿和学习落后的同学来往,不愿意迁就某些自己觉得不对的问题,一年级,还不凸显,而二年级,险些就没当上第一批少先队员。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在小学养成的这些毛病,至少,我用了近40年的努力,也没能完全改正过来,而人一生,还能有多少个40年,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的验证吧。

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知道了,什么是民以食为天。知道了什么是饿,从而,更体会的母亲的伟大[我在“母亲”那篇文字已经谈过],知道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在母亲的卵翼之下,我才能熬过那难以描述的幼年。现在,家庭的关系有时很淡漠,这究竟原因在谁,社会的经济条件好了,可父母的养育之恩,并没有因此而不存在了,昨天,看了九香,的确很感人,但是谁的母亲,不是这样伟大,这样崇高呢?

66年的文化大革命,出身问题,是自己人生首先遇到的不公平待遇。红卫兵,打一出现,就是红五类,别的出身根本就是低人一等,自己家的出身是“职员”,可以称为可以团结的对象,而从此引申出的一切社会问题,只要你不是红五类出身,你的一切言行,全是打了低人一等的印记的。自己虽然只有13岁,但是,已经初识世情厉害,所以从不忿,到无奈,再到认可,再到心灵上烙成伤痕,再到默然置之。这是人生已经开始接受:知道冤,有时是命,人是不能和命争的。所以,至今,有时遇到了冤屈,自己觉得既然世间有“冤”这个词,必然就得有这些事,自然也就有了我们这些受冤屈的人。挺的了就挺,挺不了就绕,百炼钢贵绕指柔!时间终会给你一个公平的答复,如果强上霸王弓,恐怕,您早就上哪玩蛋去了!

698月,我被连锅卷到黑龙江,所谓势不可挡。在这以前近四年北京的文革中,首先知道了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政客,什么是交易,什么是真假,什么是人格,什么是价值。而最确切的是,认识到了,人命的价值,在形势的浪潮席卷之下,屁都不如!

我们家,母亲是安徽57干校,父亲在丰台,哥哥去的也是干校,大姐是文艺团体,去的天津军训,二姐去的是新疆兵团。母亲,本想让我一起去干校,又考虑自己是被监管对象,再三考虑,还是让我与同学一起去了东北兵团。

东北的十年。使自己知道了,什么是骨肉分离,什么是含泪思乡,什么是牙掉咽肚,什么是适者生存。我在那里,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忍耐,学会了生活。还是那句话,虽然这十年,也许是自己人一生收获最多的十年。但是,我还是想:如果我这十年能上学,我能读书,今天的我,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至于东北兵团给予了我们这一代人什么?有爱、有恨,有眼泪,有坚强。而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在于:人,只要你自己心里没有倒下,外界的一切压力,都会有办法解决的。

今天打开机器,看到了上面的这篇留言,我很有触动。同为一代人,在文革的开始阶段,红卫兵作为运动的眼前花,曾经红火了一阵。但是毕竟这是革命,革命的目的在于政权。运动深入到一定的时候,这些当然的革命者,就渐渐的成了革命的对象,再往后,文革的本质已经暴露出来了。虽然不能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但是,老干部的悲惨命运,必然殃及九族,这些原来以天下为己任的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也成了这盘酒菜中的一碟小菜,成了人下之人。他们的血统,决定了他们反叛(革命)的天性,联动就这样成了驯化种群中的狼,为了保卫家族,保卫自己,保卫曾经迷信的誓言,必然就成了文革中的又一殉葬品。我因家庭出身不行,所以连红卫兵都当不了,所以,联动的事情也只是风闻,但是,这些人的命运,从一个侧面,准确的反映了文革的实质。我现在没有时间,等我滕出空来,就象采访溥仪或是“清宫老太监”一样。把这些爷找出来,为中国的历史撰写,添一笔真实。

 

                  06.9。15 于   京东云深阁。

 

发表于 2006-9-17 0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跟大家去饭,喝小酒儿,挖卡卡
发表于 2006-9-18 0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仨儿,好久不见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仨儿,是不是上哪相亲去了?坦白交代!!!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9-18 1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对,是跑哪里充电去了,老实交代!才对~~~~~~~~~~~~~

[em01][em01][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1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9。18,是国耻。我们该想起点什么,作点什么,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楼主| 发表于 2006-9-19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老猪871)皇城一角 每日一帖 9月19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老猪871)皇城一角 每日一帖 9月21日



发表于 2006-9-21 0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爱屋及乌在2006-9-18 9:55:10的发言:
小仨儿,好久不见啊.......

嘿嘿,好久不见啊~~喜欢您幽默风趣的语言,还有咱家小妹妹,真可爱,小小年纪就拿起相机拍胡同!

发表于 2006-9-21 0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猪871在2006-9-18 13:33:51的发言:
仨儿,是不是上哪相亲去了?坦白交代!!!

猪老师,跟您也好久不见了,爱看您的记叙文儿,哈哈,您还经常参加活动吗?

说起相亲这事,我妈妈给我介绍一个,让见面呢,就是双方一直还没抽出工夫见,可怜天下父母心.

 楼主| 发表于 2006-9-21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有些,并不是已经是成灰湮灭。为什么,总有人怕提跨下之辱。

正巧整理片子,翻到这两张。我想,等到再有演唱会的时候,。。。。。。。。。。。。。



发表于 2006-9-21 1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事难料,料事如神,神不守舍,舍己为人,人事已非,蜚短流长,长久之计,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待重头收拾旧河山................[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6-9-23 0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球跑到马路上,这位老外把球捡回来交给了小朋友,小朋友连说几声“谢谢”。
7 Z- R: i4 U' L2 W. Z8 u5 ]7 {6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3 0:15:5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9-25 1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老猪871)皇城一角 每日一帖,9月25日

原本每周五必发的一篇文字,因网站的被侵扰,所以今天才发上来。我言而有信,以后肯定,每周五发一点文字上来,作为作业,请大家指正。

我的大学——兵团篇(生活篇)

  

东北的十年,也许是人生最值得回味的十年,有些人觉得这十年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宝贵的财富.我不想反驳,但是,那时是16---26岁的韶华时代呀,那是人一生奠定自己一辈子将会成为什么样子的契机点呀,可是,我们却成了政治路线的殉葬品,没有了人格,没有了自主,只有唯一的选择---认命!

描写知青的作品太多了,伤痕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知青的血泪铸成.但是,也许这个民族,就是一个善于忘记历史的产物.这些记忆,已经成为故事,成为某些杜撰作品的花椒面,韭菜花,再没有什么人肯为它去讲述,去挖掘,所以,也不会再有什么人去评价,去申辩,我的战友,曾经因此而成了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这两天,我正巧在中国古籍书店,看到了有位战友的金盆洗手宣言,再没看出什么原来那种慷慨激昂,天下己任的公心,反而嗅出一种出泥不染的腐糗腌杂。的确,都市的软语柔风.金钱名利,是那么的现实.他们自己功名成就了,他们可以退却了,可是这是整整一代中国人的青春,就这样黑不提,白不提的拉倒了吗?

我自己写过三篇文字,有机会,我会找出来,让大家评说,也许不如现在的文字流畅,但是,每当我自己再读那些文字的时候.我依然会热泪盈眶,这决不是自谀之词,以后,一旦有机会,看到这些文字之后.我想谁也不会认为,这些是为了名利而潜心杜撰的故事.

以下的情节,由于年龄的关系,只能是想起哪段是哪段,所说这些,只能是表明,这都是真的.也许,我有朝一日也能组织个长篇,到时侯,也可以告慰我那十年的青春了.

东北的十年兵团生活,实际是在69年的7月提起的。68届有留城的,其余大部去了山西。我们虽然不知道,国家的国民经济状况是几近崩溃,而山西、陕西、内蒙是盛不下这么多的失业人员的是个现实。可人总是要吃饭的,还是从老祖宗那里找出点辙来,“屯垦戍边”名正言顺,以解燃眉之急。我们再小,也知道今后的人生,可能这就是最大的转折点了,可是,谁又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呢?

那时间,谣言四起,说什么的都有,我们也见怪不怪了也知道,最终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加上那时的家长本人即使没有受冲击,如果胆敢阻挠孩子上山下乡,恐怕就别想抬着脑袋做人了。我知道,家里已经是岌岌可危,我不能做雪上加霜之事,听由天命吧。那一个月,自己还挺有创意,买了张郊区月票,想在一个月内,每天座上各路的公交车,再看看北京,计划虽浪漫,可是,随着分配的消息的不断冲击,16岁的孩子,还真没有那么大的承受能力,后来那些天,只是几个同学凑在一起,看天望日,只等那顿最后的晚餐了。

8月初,宣布69届连锅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说不上是喜是忧,那时人早已没有了思维的权利。迁户口,交户口,然后再到学校每人得到一套棉衣裤和大衣,我们就成了黑龙江人了。时间飞逝,应该是8月的下旬的某一天。我们终于要告别北京,告别父母了。我记得临行的那一天,天是阴沉沉的,9169届应该是400余人,兵团方面已经备好大轿车,停在校门外,为的是,不让知道是从哪里发火车。那天,整条黄化门大街,除了学校门口有几条标语之外,真是万家空巷,都来送自己的孩子远赴他乡。一开始,家长还能屏住眼泪,可等车一启动,那种声嘶力竭的哭声,刻骨铭心虽然已经事过近40年,我还是没有胆量,去回想,去触摸的。

发的是专列,直到佳木斯,又倒上慢车,到了鹤岗,然后再座上大轿车,直接拉到了绥滨县9团团部。人员基本是在北京分配好了的,念完名字,每个连队用拖拉机把分配的青年拉上车,各回连队了。刹那间,400多北京青年的终身命运,就这样草菅既成了。

兵团的事,越写越浮上眼前。第一个月,就有很多笑话。

我们叫九连,写信那时叫保密“黑龙江绥滨县设字202信箱9小队”完全是军队的架势。我们这个连队是老绥滨农场2队,还有点老农场的底子,有几间土坯叉墙的茅草宿舍。我们来的12个男青年,住在一屋,东北的火炕,把我们本来在学校的同学关系,又升格为战友了。

刚到连队,住解决了,还得吃呀,这件事,等我们把从北京带来的所有干粮打扫的一干二净的时候,就成了突出问题。还好,这里就是吃饭管饱,除了大碴子,就是馒头,北京人还吃的下去。就是没有菜,除了土豆,就是萝卜,一年四季,十年一贯制。而且,到后来几乎全是一种做法:黄豆油,炸点花椒,然后一放水,抓把盐,今土豆,明萝卜,中午萝卜,晚上土豆,直到现在,我一见红色的辫萝卜,我就从心底冒萝卜咯,恶心要吐。

等到一个月过后,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欺骗。原来说好兵团战士每人发一套军装。可等一开工资32元,扣除12元饭费和3毛钱房钱,到手的只是197元了。居然要连续三个月扣除37元服装费。这时候哭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好尝受了人生第一次被公家欺骗的苦果。

随着天气的转凉,东北是过了101就可以称为冬天了。好在贫下中农,还是很讲阶级感情的,教给我们买棉帽子要尖顶的{和智取威虎山里的匪兵甲,匪兵乙一样}要买胶皮乌拉,实际就是臭棉胶鞋,要买比脚大34号的,里面再穿上毡袜子,垫上毡垫,而最经典的是:要把老玉米的嫩叶剥出一些,垫在鞋垫与鞋底之间。作为吸存霜气的介质,晚上掏出来,在火炕上熏干,再垫上,别说什么卫生,每晚回来,掏出的包米叶子都结着冰碴,抖搂一下,放在褥子下面熏干,一时间,屋里那个味,就别提了,但可能就是这种锻炼,使我们就进一步靠近贫下中农的味道了。

人,活着,衣食住行。或者是吃喝拉撒睡。先说行。我们连队与团部接壤,从现在看,就是近郊区。上个世纪的县城,就是银行,邮局,一百,然后好了有个新华书店,这就是中心大街的全部,然后有个二百,就是生产资料销售店,在不远处就是县政府机关和一个剧场,一个医院。再繁荣一些,有个饭馆,齐活。作为下一级的镇,也是如此,但一般没有新华书店和饭馆。团部,就是原来农场的场部,作为经济中心,有个商店,作为文化中心,有个剧场。我们离团部近,所以,一旦演电影,我们连队还是沾光的。其他远离团部开荒点的连队,可能一年,也看不上一场电影。所以,行,的问题还不是很严重。再说睡。东北睡火炕,一开始不习惯,现在倒落了个毛病,就想睡火炕。一上农家院,先问有没有火炕。睡的是通铺。一间屋子,两边全是炕,中间,夏天没有炉子火墙,还宽余点,冬天,还得在这个一条缝隙之中,搭上炉子,砌上火墙,炉子边上只能侧身走一个人。东北,那时更冷,过了十一就下雪,过了清明能拆炉子就不错。虽然,有个炉子很脏,但是,偷点老玉米,还是可以烤着吃的,所以,也说不上,是脏好,还是解馋好。再就是拉撒。东北的冬天,最冷时零下30余度,出门嘴上结霜,然后眉毛就白了。根本不能戴口罩,否则,眉毛全都结上冰块。刚来时,结了冰块进屋就胡掳,结果真把眉毛带下来了。这么冷,人吃就得拉。所以,基本是中午最暖活那阵去厕所。真不斜火,刚来时,老知青开玩笑说,撒尿得拿根棍,一边撒一边敲,要不然就冻上了。这是有点煽情,但是冬天的厕所,一米来深,几天就顶上屁股门,我们连有个所谓的地主,一到冬天,就是成天刨厕所,否则,拉屎就得上顶棚了。拉屎可以控制,撒尿怎么办,干脆就往门口一站,开练。可是真到三九天,晚上起夜,别说天多冷,就光那风声鹤唳的白毛西北风,就够你心惊胆颤的了。所以,男生宿舍,俩礼拜就得有半天集体刨这种尿冰,连长有时也批评几句,但是条件如此,只能是听之任之吧。这是人在正常情况下,一出门口就办这个事,过年过节,想家醉酒,怎么办,夏天无所谓,冬天,就在屋里的煤槽子就手了,结果,屋里除了汗臭味,鞋臭味,还得加上尿臊味,这种煤泥,网炉子里一加,哎呀,那个味呀,一提起来,简直现在事隔数十年还恶心要吐。

知青,就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之下,逐渐的长大了。有人说,青春无悔,那是扯臊。但是,也没必要怨天尤人,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所以,经历无论是惨痛还是壮烈,毕竟对于自己也是一种财富。以上讲的是十年兵团生涯的序幕,等我再想想,记起来,再和您侃山。

 

                    06913  京东云深阁。

 楼主| 发表于 2006-9-25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这一阵要出差,所以发上四张。以补每日一帖。





 楼主| 发表于 2006-9-27 2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支持和鼓励.有朋友的支持,我会坚持下去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4 20:22 , Processed in 1.236835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