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老猪871

《这儿,北京----每周一歌》后门与什刹海3(5.18)[含4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4-5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6 1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撑破陈丝不问钉


 楼主| 发表于 2006-4-6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光无忌展风情


 楼主| 发表于 2006-4-6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月年华逝水流


 楼主| 发表于 2006-4-6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皇都陋隅任蝶飞

 


 楼主| 发表于 2006-4-6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积石新履路同源


 楼主| 发表于 2006-4-6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梦里依稀瓦木痕


胡同是立体多元的,万花筒是支离散碎的,但是这种奇幻,这种离奇,骨子里流动的却是真实。
 楼主| 发表于 2006-4-6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花筒里看胡同---4月6日

昨天,拜读了张老师的大作。由于只看了两章,所以不敢瞎说,但是仅这两章读后,感觉了张老师作学问的严谨:言之有据,图文并茂,视角独特,以史服人。

自己愿意以这种文风,指导自己的拍记思路。

自己知道这种详实的资料收集,是需要严谨的的科学态度和大量的工作积累,自己根据情况,一方面,继续以角楼为辐射,长线作下去。另一方面,认真对待每次的拍记活动,既增长了见识,又开阔了视野。

这几张拍记作业,我是想,胡同拍记是一个集体项目,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记录,感受,表达,描述,这样收集上来的资料就更为全面立体,而且个性风格,个性题材视角表现是最后整体作品更具风格特色的前提和基础。

自己拍的这几张片子,很平常简单,甚至有些流俗直白,但我在想,熟视无睹,使我们不仅惨痛流失了历史,流失了文化,更使我们失去了观察思考,失去了思想责任,整天的三点一线,仨饱一倒,说不上是行尸走肉,至少是麻木不仁了。哀,莫大于心死。熟视无睹就是心死症状的日常表现。

但是,还是有一批向张老师,叶老师,掌柜子,虫子等等一些平民百姓,作着这件无愧祖先民族的不平常的事情,自己有兴在拍记之中,结识了良师益友,又从事着他们所做的一件善事,这使自己喜欢的摄影爱好,有了一个目标和归宿。这组片子,虽然不敢和张老师的大作相日而语,只是自己在向张老师学习的过程之中的一点尝试。谢谢!!

发表于 2006-4-6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师傅这几张照片真是精彩,很会捕捉。
 楼主| 发表于 2006-4-7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燃尽风情殉夕阳 4月7日


感谢斑竹的加精,自己会把最美最好的图片,文字,献给老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06-4-7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沁园春。拍记有感  丙戍,春日。

    春跃燕幽,东寺街头,皇城腹地。聚网友高朋,探微胡同;掌柜风情,虫子雕技,昵小哪吒,老张金起。问情系,文脉谁留驻?吾辈扛旗!

    持戟相机纸笔,挽京城残韵绘情迷。窥青砖旧瓦,名人印履;京腔燕调,童谣梦语;争春殉秋,驰马过溪。寥廓兴衰填新曲。来一张,到夕阳鬓染,再嗅烛泥。

, R7 L: R0 l6 z/ n; E#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7 16:30:1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4-8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同里的游戏----4月7日



 楼主| 发表于 2006-4-8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老猪871)皇城一角 每日一帖

胡同里的孩提游戏

看到这几张片子,自己想起了儿时的游戏。

自己住在地安门东吉祥胡同。那时候,根本没有什么择校入学。所以左邻右舍的同龄孩子,基本是一个学校,最多不是一个班,所以,玩游戏的人员组合,也是同学为主。说这些,是为了铺垫一个情节:    在学校是好学生的孩子,在学校内一亩三分地出尽了风头,可一出校门,谁和谁玩,不带谁玩的游戏组合,就由不得谁是什么好坏学生了。回想起来,一般在课外游戏玩的好的孩子,基本是校内学习偏差的孩子了。所谓苍天有眼,你在校内称雄,我玩游戏称霸。就在这割不断,理还乱的孩提游戏之中,使我们的幼小心灵萌受了社会,人际等等复杂关系的利害作用和运用处理。还有一点。除了高干子女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在寄宿制学校开辟另类空间,一般讲,只要在胡同居住,在普通小学上课,无论家庭经济条件,文化背景有多大的差距,也许在学校内,受老师影响,多少有些说法,可一旦大家游戏玩在一起了,什么市场规律,什么商品经济,在无邪的孩童心底,大家都是好朋友了。那天,广播学院的学生问我:最怀念胡同什么,我想这一点是胡同情节最真挚的人本使由。

还有一点,那时的孩子,因人口政策,哥弟姐妹,一家一大堆。所以基本是男女孩的游戏是分开的。女孩拽[ZHUAI ]包,跳绳。耍[CHUA ]拐,跳房子。男孩是弹球,拍洋画[三角,元宝],至于打弹弓,摔砸炮,就是淘气男孩的专利了。再大一点,就是滚铁环,下军棋,算是比较高雅的活动了,随着课外学习小组进入家庭院落,因为好坏学生,男女孩子必须交叉重组,所以,象耍[CHUA ]棍,捉迷藏,挑崩崩这种男女孩共同参与的游戏,也就应运而生了。如果赶上胡同里修房子,拉来一车沙子,好吗,这时候伟大的建筑家们蜂涌而至了。在最简单的构思中,完成了最完美的建筑工程。我想就是当时有舒服佳一类的广告,孩子们也不会在乎什么细菌的侵袭了。再大一些,象游泳,学骑自行车。都是每个10岁孩子的必修课。

自己家庭条件还可以,攒了四年的压岁钱,加上哥哥的一笔赞助,花了396元钱,买了一双黑龙跑刀冰鞋,伴我文革66-68三年寒冷黑暗的严冬,因家庭黑五类,走过了当年再无小朋友一起游戏的孤独年代。也许这种孤独,是心灵塑造的原始根据,它让我知道了苦闷无诉的痛苦,知道了被隔绝抛弃的滋味,知道了有些冤枉是无法解脱的;但是,它也造就了自己独立,坚强,自尊,也许这些,有时代的偏颇,但是孩童时代的游戏,给孩子带来的不仅是智商,技能,还有思想,性格和对于世界是什么的原始概念,这也许就是世界观形成之中游戏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吧。

发表于 2006-4-8 1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这种孤独,是心灵塑造的原始根据

我也在寻找心灵塑造的原始根据

 楼主| 发表于 2006-4-8 1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片子是一组,但是刚发两张,就出现发不上来了。试了几次。偶然还出现“数据传输有误的提示,希望,掌柜子及众位大师只点,迈过这个门槛!!
发表于 2006-4-8 14: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PP 喜欢
发表于 2006-4-9 0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不错啊,非常有感觉!!! 照出了那种北京城独有的气质。
 楼主| 发表于 2006-4-10 0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交作业 4月8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0 0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4-10 0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前天机器故障,所以一组未能整体传上来。

这里7日的第一张和8日的最后一张。玩具已经不是原来胡同孩子们的玩具了。但是手执游戏机和动漫玩具进入寻常百姓家,并不能代替,孩子做游戏时那种团队交流的享受,从孩子的表情,还有从看着孩子的妈妈看,游戏的享受,不仅仅是玩具本身带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4-10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城牛二献故技 4月9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0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一阵都是PP片,这次换点不太PP的,免得总是满汉全席,不差么,也来碗卤煮小二什么的,换换胃口。
发表于 2006-4-11 0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城牛二献故技 4月9日

我喜欢看北京的这些表情,可爱。。。

(虽然也许别的地也有)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儿时故居--东吉祥11号 4月10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吉祥11号的记忆

这是一张标准的北京四合院的示意图,地处地安门内东吉祥33号院。我上山下乡前的16个少年春秋,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此院两进14间。

1,      北房5间,3间正房。2间耳房进深较正房偏浅。

2,      西厢房,东厢房各两间[23]是无山平脊房

3,      南方4间。西耳房是厨房。[47]

4,      6为厕所,小时候,时传祥式的掏粪工,背着木筒,辛勤劳作,我有很深印象。据资料讲:坎宅[北房]的西南角是煞位,不吉,所以厕所都在西南角。厕所地坪低于院落,符合民间“不让白虎抬头”之说,还可以用污浊压住它。在风水理论中,厕所的安置很重要,不能正对房门,也不能正对后门,如安置不当,麻烦多多,如在“生“位设厕,就会打破吉星,对主人大不利。

5,      这是二道门。原来是有门板的,旧时入夜要上门。儿时两块门板一架,就可以打乒乓球了。[5]

6,      8是两个大鱼缸。一个挂釉的养金鱼,一个瓦缸养莲花。

7,      9是一棵香椿树。我家是满族 姥姥家姓荣,是西山什么旗营的本家送来的正宗树苗。

8,      10是一棵枣树。北京的枣,分木头枣和葫芦枣,我家是后者,枣子很甜很脆,嚼完之后,没有余渣,比木头枣为优。

9,      11是大门。一般百姓多在东南开门,八卦中的东南角,为通风之处,即可以通天地之元气。门的颜色,随着社会的变化,也起着世态沧桑的折射记录。前两天,我去看了看,已经没有了门槛,只剩下两扇门板了。值得一提的是:在我10岁之前,北京真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直到1964年,世风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怕有人借乞讨入院,母亲就在大门安了个撞锁,实际真是防君子不防小人。比起现今的防盗门,简直是人们心理素质品德蜕变的一个笔记本了。那天我去看了看,门上已是两个锁了,不过细琢磨,后来的这个锁也只是过眼烟云,现在的邻居都是自顾自了。现今院里每家都安装了最坚固的防盗门,后一把大门锁的锈迹,是世风渐退的又一史证。

10,门口的两个上马墩依然存在,引起我儿时骑马打仗游戏的畅想。

11,12 是进二道门的一个影背,我就是从那上面知道什么是雕漆立粉,缠麻涂朱,精工细作的传统木匠工艺的。

12,13 是两棵大槐树,现在只剩下一棵了,幸好另一棵的残根还没有挖净,以解儿时的旧梦。这两棵树距今至少已上百年,只讲两点,一是三年自然灾害,门口全是拿着长竿揪槐树豆的饥民,母亲只是让我看着大门,别上访揭瓦即可,至于上树,就任其自作罢。一是63年,依然大旱,长满了槐树虫,人称吊死鬼。简直惨不忍睹,后来因我家隔壁住着章伯均[另文再叙]偶有有首长光顾,不知惊动哪方神圣,前来灭虫,作了善事。喷完药水之后,树上吊死鬼丝缠线绕,宛如寒泉倒挂,阴光鬼影。地上横尸遍野,臭气熏天,简直是西游记盘丝洞的今生闪现。这次可让我刻骨铭心的知道,大灾之后,瘟疫横孽时的恐怖。

13,门口正对一个马路电线杆。因其地处胡同转角之地,所以有一个夹助辅竿,这里另有一番故事,以后再叙。杆的中部因我家66年,进驻了街道服务站,所以在那上面挂了公用电话的招牌。有这之后,我知道了妞妞房胡同把角第一家住着当时的大明星田华。

电话号码我记忆犹新---41653

后来是441653

 

房子的存在,使我们的记忆还有了一些辛酸苦乐的慰籍,也许,真的把这些实物的见证抛弃了,那我们的魂脉将系存何处。一万年太久,只在旦夕。                         皇都隅角胡同深,残槛枯桩牵梦魂,朱颜浅颓人非事,谁愿新桃驱旧神。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东吉祥西口看我家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能看见院里的香椿和门口老槐树的残根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1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面看门口的电线杆和公用电话牌


发表于 2006-4-12 04: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园犹在

物换人非

良辰忍堪回首

咫尺却更天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3 03:26 , Processed in 1.166107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