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花会”这个词,让人很快想起了花会博览会,牡丹花会什么的?到底什么是花会? : ` T3 o" N& S+ L7 k; n$ A
在百度中是这样说的:花会最早称香会,因解放后破出迷信,改香会为花会。
5 ]# \$ {" _6 m7 C3 R1 r+ ^原来“花会”原本的名称叫做“香会”,是以往民众到庙宇进香时的一种民间宗教组织。而来百姓也很少把自己的这种组织叫做“香会”,不论形式如何,而是都叫做“会”。民众将到庙宇进香的活动成为“走会”,“香会”便成为家对这种组织的称呼了,而实际上,“香会”的称呼更多的来自于学者,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等于1925年到京西妙峰山进行田野调查,后发表了《妙峰山进香专号》,引起学界的不断关注。及至今日妙峰山庙会的复兴和妙峰山庙会被列入国家级的非遗名录,和八十多年前的那次调查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也就是说,“香会”一词更多的被学术界和官方认同。至今走会的人也绝少提及“香会”或者“花会”,而是说“会”。实则这个“会”单一个字可也大有讲究的。这是后话...而在解放后“香会”这一备受大家认可的称呼就又被改为“花会”,一为破除迷信,另为呼应“百花齐放”之意,但目前仍有很多人仍称之“香会”,我想这个称呼也确是更有文化内涵。文中还是称之为“香会”吧。 0 J- r8 n9 f: W4 _( A* F
走会这种情况在华北地区甚至广大的北方地区,目前仍十分常见。由于地域的关系,各处“会”的内容有所差异。而由于北京数百年来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会”到了北京可就演变的十分繁复了,不但会种众多,会规繁杂、其所涉及的地域也几乎覆盖了北京城的里里外外。但各处规则、内容确有所不同。而以北京城内的香会外出走会时礼数最多,规矩最全,表演内容也十分出色。于是有了文会、武会,武会十三挡等诸多分类。 % B$ a& N# G V) r+ I
所谓文会,是相对于武会而言,武会指行香走会时香会组织中带有表演内容的,一般在书本中称为“杂耍”或者“百戏”,在民间被称之为“玩意儿”;这幡鼓齐动十三档就是十三种“玩意儿”,老北京将到庙宇进香的十三种民间“香会”,编成一套词,还是很有水平的 :“开路(耍叉)打先锋,五虎少林紧跟行,门前摆着侠客木(秧歌),中幡抖威风,狮子蹲门分左右。双石头门下行,石锁(掷子)把门档,杠子把门横。花坛盛美酒,吵子(大镲)音乐响连声。杠箱来进贡,天平称一称。神胆(胯鼓)来蹲底,幡鼓齐动响(享)太平。”这不单指出了民间香会的十三种表演形式,也指出了在走会时他们的表演顺序,民国以后,又增加了三档:“门外旱船把驾等,踏车(自行车)、云车(小车会)紧跟行”。
8 b4 l" m- A6 x; B& \4 K. \0 s* K实际上,在北京城里城外走会的组织不单单有上述形式,还有像跑竹马、扑蝴蝶、大头娃娃逗柳翠等多种形式。也正因为这些表演形式极具观赏价值,也成为目前大家关注的热点。其中的很多已经被列入了省市各级的非遗名录。但实际上,传统香会中有很多“文会”,也十分重要,而且种类很多,像茶会、掸尘会、净道会、白纸会等等,正是各种文会、武会构成了庙会中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内涵,都是我们应该给予关注的。 ( H( Y" u; J! I2 f b& M2 u7 I
但“花会”一词替代“香会”时,就破除了这些“迷信”的文会内容,只有那些具备表演形式的的武会内容被例如“花会”研究的范围之中,在八十年代,这些武会被列入了民间舞蹈(如高跷秧歌、花钹大鼓)和杂技(如中幡、石锁)之列。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是否也应该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恢复民间传统香会的本来称谓“香会”?
4 |0 h/ r7 y! J3 C" [+ P在民间花会版开设的时候,在这里斗胆说上几句,不希冀能为“香会”正名,但盼望热衷此道的同仁们能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民间香会的延续和发展,群策群力。文中自有不到之处,还望方家指正,抛砖引玉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