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c, c! x+ s' i7 p, l
北京西单中友大厦后面有一个民族大世界,是在一片灰色四合院
! [' z" p6 m5 o* g* t, K' I) {里面的商场。许多人没有注意到,这片房子还是文物保护单位---国立蒙藏学校旧址。据资料载,旧址前身是明朝初年的常州会馆。明朝末年是崇祯朝大学士周延儒的住宅。清朝初年曾为建宁公主府,即吴三桂之子吴应熊额驸府。雍正二年(1724年),设左右二翼宗学,作为皇室贵族子弟学校,其中右翼宗学即设在此处,相传曹雪芹也曾在这里作过短期教习。乾隆九年(1744年),右翼宗学迁往绒线胡同,旧址被赏赐给大学士裘日修作为住宅。乾隆后期该宅被赐给乾隆帝长子定亲王永璜之子镇国公绵德(乾隆四十二年封镇国公),后绵德在乾隆四十九年晋为贝子,保存至今的府邸即为清朝贝子府的规制。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蒙藏院在此开办蒙藏学校。该校招收各地蒙、藏学生来京入学,而以蒙古族学生为多。当时全国受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影响,北方在李大钊、赵世炎、邓中夏、恽代英等同志领导下,1923至1926年之际,蒙藏学校成为北京传播马列主义的地方之一。乌兰夫等同志都曾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在这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成为中共最早的一批蒙古族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央民族学院附属中学一度以此为校址。1980年代,曾被计划拆除以建立民族大厦,幸被专家吁止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4 ~+ r/ C: L; \/ k/ J
而创办蒙藏学校的就是时任蒙藏院总裁的蒙古喀剌沁王贡桑诺尔布。贡桑诺尔布是最后一代喀王,也是当时蒙古族政绩最突出、最开明的王爷,致力改革,推行新政,兴办教育,兴办实业,训练军队,创出了内蒙古地区“五个第一”。第一个办学堂——崇正学堂。第一个办女学堂——毓正女学堂。第一个派留学生。为了提高教育水平,培养人才,贡王又第一个派留学生。从各学堂抽出骨干,去国内天津、北京、上海和国外求学深造。第一个办报纸。为了提高旗民的素质,了解蒙古内外的情况,贡王又第一个办起了内蒙古最早的石版印刷的报纸——“婴报”,创办了报馆。第一个办邮电。贡王在蒙古地区第一个办起了邮电,他亲自指挥放树架线,架通了喀喇沁——围场的电话线路。 据台湾国史馆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第166页记载:1912年8月25日下午三时在北京湖广会馆,同盟会、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国民公党组成国民党,史称“五党共和”,召开选举国民党理事代表大会。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王宠惠、贡桑诺尔布、王人文、王芝祥、吴景濂、张凤惠九人以不同的票数当选国民党理事,后来孙中山被推选为理事长。贡桑诺尔布以唯一的蒙藏代表当选,成为第一届国民党九理事之一。同年任参议院议员,蒙藏事务局总裁。后蒙藏事务局改名蒙藏院,仍任总裁达十六年之久。1931年贡王因脑溢血死于京城,时年59岁,死后葬于辽宁建平王子坟。 喀喇沁王的远祖是成吉思汗的功臣者勒蔑(济拉玛),属兀良哈部。他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时立下过汗马功劳,被赐“诺颜”号,部名曰“喀喇沁”,汉译为“守卫者”。最后的喀喇沁王府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王府镇,东北距赤峰70公里,始建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内蒙古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现状保存最完好的蒙古王府,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府建于七老图山山间小盆地。之所以在这里建王府,一是锡伯河在大门前自西南向东北流过(即自右向左,若相反则大煞),河川草深林密,气候宜人,景色秀丽,环境优雅;二是这里前有十八罗汉山,以王府为中心上下各九座,为朝山和案山,后面又有印台山为靠山,风水极佳。王府规模大但规制严格,除了花园正房外,一律硬山,而不用歇山。 喀王府复建得很好,奥运会其间还列为接待单位,旅游设施完备。从北京沿京承高速到承德转省道253即到,沿途还有茅津坝生态旅游区,适宜“十一”长假自驾游。而蒙藏学校则还要呼吁尽快腾退复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