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81|回复: 22

[原创]浸在啤酒花里的故事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9-23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W2 J& m" n! V2 F, U9 }. A/ O

浸在啤酒花里的故事


8 @ P9 A& Y5 a; F

几碟小菜,三两知己,围桌而坐,推杯换盏,有人讲些市井轶事,有人道些社会趣闻,再要尽兴,还可以划拳行令,吆五喝六。这样的场景,若没有了酒便立即索然无味。

3 Z; A, c4 y' I0 }3 b' ~2 P

在我们老祖宗的超豪华酒单上门类品种繁多,只是没有夏季里颇受男女老少追捧的啤酒。啤酒敲开中华古国酒文化大门的时间并不长。

2 D7 G( ?. d! x5 }

等闲难识啤酒面的我,是因一个小学同学而喝上了第一口啤酒。同学姓曲,我们既是同学也是街坊,或许还能算做发小儿。小时候他比较乖巧,很有眼力价,好张罗也不惜力,与他家紧隔壁的一位梁老先生便将他认做了干儿子。老先生是个光棍,解放前的早年间是靠打小鼓为生,由于人很精明活络,也就有了些积蓄,据说还从一些破落的宅门趸过几件宝,手头自然显得很是宽裕。我不记得这位老先生有什么嗜好,唯一记住了他喝啤酒。

! ~% B7 D* t, H- P1 P* B

每值周末,梁老先生总要喝上几杯,陪着小曲给老先生买啤酒也是我非常乐意承担的任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北京人基本是不认啤酒的,饭馆饭店里由于销售不是太好也很少进啤酒,只有些个别的饭馆肯承揽这项销售任务。要承担这项任务,就要安装一个茶炉模样一人多高的保“温”大罐,啤酒大多则是由装着冷藏罐的130卡车运送来,通上根胶皮管子接到饭馆里,然后用泵打入大罐中。

/ Z* r3 Z/ w# g

距我们家最近的便是在绒线胡同把西口路南,门开在宣内大街上的那家小饭馆,逢周末这里会供应啤酒,也允许散打啤酒带回家。

, r1 K3 p! g1 v& ]

饭馆的名字我已经记不清,依稀记得它供应炒菜和花样繁多的小凉菜,与小曲同来我们通常是不买菜的,只是排队后要上两升啤酒,灌进梁老先生的竹笓儿暖瓶里,虽说饭馆的酒升标着刻度,但在啤酒漾起的泡沫和昏黄的光线中,服务员并不太深究,给的也只多不少,加之灌入暖瓶时受泡沫影响总会淤出一些,于是我们将多余的酒和由泡沫还原的酒倾在酒碗里,也就有了浅尝辄止的权力。

' P2 X3 x: I8 e6 |9 U

记得那时的散啤酒是二毛八一升,瓶啤酒就根本没有印象,很少见到出售。即使如此,那种味道对孩子的我们来说简直像在喝中药,于是学着旁人,也就叫它“马尿”了。

. m" a- ?2 K: L Q" Y9 M* I

第一次真正的喝啤酒还是在文革开始后,那是个夏天,极热,中午了,还没有吃饭,一位囊中充盈的同学答应请客,地点是在绒线胡同里的四川饭店小吃部。当时的四川饭店对外不营业,只负责接待首长和国际友人,文革了,就更少见它开张,但外面临街那幢两层中西合璧式建筑的小吃部却异常红火,天天中午人满为患,特别是那里的担担面,至今我也认为全北京没有一家餐厅饭馆能做出那种特殊的美味,包括新街口的“新川”,再加上一些独具特色的小菜儿,更是让它远近闻名。

6 k; _ O+ i/ m N, m

乘着高兴,同学买了两升啤酒,我在心里一直有着那“马尿”味道的记忆,始终不愿沾唇,但天气热,担担面也是热辣非常,而泛着泡沫的啤酒却看着就冰凉诱人,同学似乎看出了我的犹豫,又买来两瓶浸过冰水的北冰洋汽水,兑在了凉啤酒中。

) Y. R& ~- H5 ]2 B1 o5 t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真正像男人似地喝啤酒,因而给我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说实话,真是太好喝了,让我很久很久也无法忘怀,也让我再忆起这位同学时最先想到的就是坐在四川小吃部里的情节。冰凉的啤酒沁入喉咙的刹那,有些苦涩,借助汽水,又有些甜辣,暑热突然消退了,你会感到从心里向外发散的凉意。之后就是一口接一口地快意地吞咽下这爽口沁心的饮料。

. z( O# p1 ~9 Y& j# u2 G2 |( i

不久,在上山下乡的狂潮中我被抛到了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长年的艰苦磨练中,许多知青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凡高兴了失意了兴奋了忧伤了,不论好事坏事,有没有朋友相聚,都要将它请上桌面聊做陪伴。

6 ? @7 A v/ ^ i7 m2 ~

不过那时大多喝的只是国酒,最多的是散打白酒,便宜,就算好些的也只6分钱一两,搪瓷把缸子打上二两足够个人浇愁。何况村里代销点卖货的也是个小青年儿,对知青格外照顾,尽可赊欠。有时进县城办事,坐在十字大街的国营饭馆里也会喝点儿小酒,偶尔回忆起啤酒的味道,自然会回想起四川饭店小吃部里的情景,我想,举凡老知青都能理解那种精神会餐的特殊诱惑。

8 d E# N: ]4 s& X( A& H T

不过我所在的县城是买不到啤酒的。后来,也不知是哪位供销合作社负责的大爷,心眼一热,从外面进了点货,几瓶啤酒便大模大样地排列在高高的货架子上,可惜当地没有识货人,它们孤独地站在那儿一站就是好几年,直到酒色发暗,已经完全不能喝,才又被撤换成白酒,这也是当时我们县里的连贫下中农都会笑喷的一节小笑话。

5 k1 l* W. u' v% l6 Q1 }

回城上班后,手头儿有了进项,生活渐渐富裕一些,粮票取消了,副食本下岗了,啤酒倒是突然受到大家追捧,特别是三伏溽暑,背心裤衩大蒲扇的,再灌上一杯凉啤酒,真是惬意赛神仙。不过大家都这么想也就苦了自行车轮胎。真赶上抢手时,就算跑上半个西城区也未见得能打上两升。您要说这排啤酒也是个轧功夫的活儿,大家伙提着暖瓶水壶塑料桶,排上个把小时的队太正常了,一升4毛价钱还算公道,可要是饭馆硬性搭凉菜,就让人稍有不爽,再赶上眼瞅着排到了,卖酒的大喊:还有两份儿,后面的别排了!那可真有和他打架的心,再看看饭馆里进餐客人,照样还能喝着升啤,心气儿又立马就像皮球泄了气。

# s( V) c; |# g5 m" d4 s2 V

记得有一年的夏天,无意中发现了一家能够保证供应散啤的饭店,让我个把月里喝啤酒没用排队,着实得意了很久。那是在民族宫的西配楼,二楼是家回民餐厅,只是挺肃静,没有几个食客,那年头要进那种饭店还是得壮着胆子往里闯,可售货员态度挺好,还不用搭菜。只是怪我嘴太敞,勾朋引类的,人家终于不耐烦,门里站上了个把门儿的紧盯着提溜暖壶灌啤酒不就餐的,我们最终也只好作罢。

9 V+ D$ J; y% G# Q1 v1 r# u

夏天喝散啤,凉是凉,遗憾它不能放得太久,一“乌突”了就太难喝了,放到第二天就只好倒下水道。那阵儿冰箱还是稀罕物,所以存放啤酒只以暖壶效果最好。

7 Z+ T. Q0 M* F6 S2 g' I

随着冰箱渐入百姓家,随着瓶啤扩大生产,散啤质量越来越差,兑水的无良商家越来越多,它便逐渐从老百姓的视野中消失。不过近些年,散啤改名生啤又在餐厅饭店大放异彩,只是升换成了“扎”,容量少了不算价格也贵了许多。

1 L/ Q. _. S4 C2 Y

不久前,陪内人逛商场,四楼是个大型的中式快餐厅,逛得又热又累还有些烦,吃午饭时看到有生啤,便要了一扎,酒还算不错,但怎么也觉得酒不够量,喝到快见底儿了,才发现那酒扎的底儿厚厚的,中间还向上高高凸起,怪不得酒量少了许多,先是气愤,然后又哑然失笑,再想想也就释然了,这年头怪事多多,这也就根本不算什么了,与其生气,回家喝瓶啤得了,惹不起咱总躲得起吧。

( g( J/ d, l" F/ n. o- w! E

但是甭管怎么说,早年喝散啤的故事在我的记忆深处总占据着一点儿位置,不经意间就会想起,于是也就会伴着记忆泛起股苦涩又甜丝丝的啤酒花的香味儿。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9-24 23:15:00的发言:
: T$ |* b, A1 q, G8 \+ B, e

以前有过可是已经忘了许久的问题:这啤酒不是豆汁儿,怎么从马尿变成甘泉了的?

) i% I4 o) v! P E

一种可能,以前的啤酒确实有马尿的味儿,可以这么想吗?

. W" l. H0 v. z9 ~9 Y# X' ?# v

 

( ~3 ~. E& S, Q1 p3 `7 v7 a

心一老弟好~~~

# N( Z8 p5 u! k" c

这问题挺有趣,过去有一阵子北京人都这么称呼啤酒,您要问我,只能给个非准确答案:)啤酒是泊来品,对外来物种,老北京人会有种潜在的排外心理,起外号就给了个贬义的,那会儿许多街道是土路,马做为运输工具很常见,不像如今,既要黄土不露天,又不准马车入城。马是牲口,排泄物不好控制,小便很黄很多,会在土地上激起白色泡沫,另外那时的酒类饮料颜色不多,就将啤酒与马尿对号入座了。

1 c0 h0 A0 ^+ R9 U

至于味道像,大概可能性不大,因为大约没人真的尝过:)只是以闻到并加以排斥为准了。就像是老北京人在说酒鬼时,会说:你这家伙又上哪儿灌猫尿去了?大约也不是说白酒会有猫尿的味道。

8 J/ o [# k* P0 K

另外,过去走在城市里的马,为了保持清洁,会在马屁股下面挂个帆布兜子,北京人叫它粪兜子,当老北京人嘲笑戴口罩的人时,较恶毒的也会用此来比喻。包括北京的老瓦匠,原来总会在腰后面别着个帆布兜子,四角扎起,为的是在房顶干活儿时系泥灰之用,因为它很脏及瓦匠挂的位置,也就会被叫做粪兜子。

" E# u; w$ S* W( Z/ _

这只是我的想法吧,对不对的,权当个参考吧~~~~说得都是些腌臜事儿,见谅:)

发表于 2009-9-26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最近笔头很顺哦,好文多多啊!恭喜!
发表于 2009-9-28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得修炼了,不然老胳膊老腿儿给人添麻烦。忙了几天破记性把原来窝头屋的密码给忘了只好再注册了,吼吼!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妹好~~~~~许久不见,到哪儿修炼去了?

4 p/ l h6 j4 u/ \# u

不会是上终南山参禅静修去了吧?:))

3 D% X7 i" }, D0 F

怎么竟然连法号都改过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路丁在2009-9-24 0:05:00的发言:
! C6 l- E+ u; Z' o) n* b* y

四川饭店小吃店还真让人留恋,正宗的担担面、醪糟汤圆-----似乎还嘴有余香:)现在满大街的成都小吃------吃完不知什么味儿:)。

* ~9 N3 r3 Q# i5 L' g1 O; ~

有一阵儿,我记得夏天买散啤真是排大队:)),现在品种多了,越上档次了,也没有那会儿喝散啤的劲儿了。

0 H/ w! X. z! E! C

给路兄问个好~~~~

. i- D1 Q+ {6 a, {

您对四川饭店小吃店肯定是印象深刻,只是对啤酒大约就不那么执着了吧?:))小吃店可就在黄门儿的斜对面----

发表于 2009-9-24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横窗先生写了自己对啤酒的感受,不过我最佩服的是先生的心态,呵呵,凡事坦然、释然,只要就好喝,虽然分量不足,心里知足就好。
发表于 2009-9-24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好,不禁想起新中街小吃店,就是现在东四十条桥东北角那个洋式大M快餐。那时候在北摩上班,下了班几个人在那要了几升(塑料升)啤酒,点几盘凉菜,他们那里的饺子非常好,也买了;另外,东直门三角地小饭馆的饺子也非常好吃。扯远了,话说回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啤酒没有了,还好,同事准备带回家的一桶豆汁儿(早晨在东直门外打的)被拿来救急,十升生豆汁儿被我们喝了个干。现在偶然见面还被念起。
发表于 2009-9-24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横窗瘦影在2009-9-24 22:55:00的发言:
5 H1 {$ J3 d4 P

给路兄问个好~~~~

7 r2 I* x- [' R+ ?6 I

您对四川饭店小吃店肯定是印象深刻,只是对啤酒大约就不那么执着了吧?:))小吃店可就在黄门儿的斜对面----

5 n0 \. }" \5 N; A5 \

老弟好!就在黄门儿斜对过儿,我还有一同学住在小吃店这边儿的斜对过:))是电影公司的宿舍,旁边有个嘎里胡同,有段小故事,慢慢告诉您:)。

' H* _! T2 o6 v) {$ H

啤酒?哪天比试比试:))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09-9-24 0:38:00的发言:
# ?$ L+ U, Z8 j7 d2 W

很有眼力价--是不是 有眼力见儿 之误啊先生?!

* T8 g+ A- q. f7 h$ J+ S: {

 

5 D1 a* ^) I q0 J

------------

& E2 z+ ^3 y9 @6 }6 c% m

老先生们摽着膀儿的写字,真令我欣喜呢!!

( r& t. W8 c7 ?1 C" g

--------------

7 y$ a" ^, W1 T/ z

这么着吧,十一咱抽个空子聚聚,请老先生们赏在下一个脸面!

$ N3 [# l0 p. Y5 O' |* @; W% S4 L

谢谢飞鹰版主纠正~~~~眼力见儿一词

3 ~! U$ k3 i2 G4 V

后面的话您可言重了------聚聚没问题,平辈论交吧~~~~

6 u" G6 T+ W! g5 ]0 B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飞哥在2009-9-24 11:38:00的发言:
横窗先生写了自己对啤酒的感受,不过我最佩服的是先生的心态,呵呵,凡事坦然、释然,只要就好喝,虽然分量不足,心里知足就好。
& x/ @ c( _0 o9 O. ^, e' E

有些事,无力改变,坦然接受或许倒更好些~~~~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习惯成自然在2009-9-24 13:28:00的发言:
文章写得好,不禁想起新中街小吃店,就是现在东四十条桥东北角那个洋式大M快餐。那时候在北摩上班,下了班几个人在那要了几升(塑料升)啤酒,点几盘凉菜,他们那里的饺子非常好,也买了;另外,东直门三角地小饭馆的饺子也非常好吃。扯远了,话说回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啤酒没有了,还好,同事准备带回家的一桶豆汁儿(早晨在东直门外打的)被拿来救急,十升生豆汁儿被我们喝了个干。现在偶然见面还被念起。
w2 |2 N3 x3 }0 O3 m5 ^, ]7 d

豆汁代酒,也是件韵事了:)问好朋友~~~~~~

发表于 2009-9-24 2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有过可是已经忘了许久的问题:这啤酒不是豆汁儿,怎么从马尿变成甘泉了的?

; [" ~) H+ B! X, g: ?

一种可能,以前的啤酒确实有马尿的味儿,可以这么想吗?

1 D4 e7 l! F8 `+ L9 _6 m3 H

 

发表于 2009-9-24 0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眼力价--是不是 有眼力见儿 之误啊先生?!

3 t$ |: m$ M W: I

 

# g1 |. r5 Q1 |/ d! x" ^1 y A* s

------------

4 |: b+ F/ t6 o' a

老先生们摽着膀儿的写字,真令我欣喜呢!!

& @; Z! U$ P, K3 N

--------------

/ g. i/ {7 h/ B1 z) x( v7 f

这么着吧,十一咱抽个空子聚聚,请老先生们赏在下一个脸面!

发表于 2009-9-24 0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酒趣!

发表于 2009-9-24 0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饭店小吃店还真让人留恋,正宗的担担面、醪糟汤圆-----似乎还嘴有余香:)现在满大街的成都小吃------吃完不知什么味儿:)。

8 v, y4 R4 ` |# W8 F3 E; n

有一阵儿,我记得夏天买散啤真是排大队:)),现在品种多了,越上档次了,也没有那会儿喝散啤的劲儿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2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了然客朋友的《北京人与散啤》,勾起了不少回忆,也写点儿东西,凑个热闹~~~~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子牙,子产,子路,子房,子屋~~~~~~~~~~

- x4 T: M; a" x2 k4 q: r" s

抓大放小,师妹想来不是记性问题,尽忙大事,小事忽略也是情有可原的--------理解:)

发表于 2009-9-28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那后来成了卖德州扒鸡的店了,在绒线胡同里那面是一个小百货商场。对面是粮店,拐出来就是山东馒首,后来成了“好邻居”连锁超市:),好像没记错:)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的东口小饭店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质量很差,这就是当年的小饭馆---------开始尝啤酒的地方
发表于 2009-9-29 0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儿。再过去就是电影公司的宿舍,有我一个同学,嘎里胡同的故事是她的。嘎里胡同不长,一头儿在绒线胡同,一头儿在宣内大街,是一直角拐弯儿~~).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0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百货店后来不经营,关张了,那天正好与老街坊聊起来,说那儿是西单华莎布公司的仓库,存放着许多布料~~~~就把着嘎里胡同口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0 20:08 , Processed in 1.216879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