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u k. {, n# x2 u6 J
周六坟协活动去的上方山,本来打算可以去孤山口大拐弯照铁路来着,但因为行程问题没有去成,不免心中遗憾万千。晚上回到家左思右想都觉的不爽,便计划着周日去模式口照田义墓及塔院全景,可谁知道周日一早起来都十点了,加之头天在上方山活动量太大,实在懒的背着包包乱跑了,便央求老公去门头沟找碉堡,最后在我的鼓动下,率领三个老实人前往门头沟!挖哈哈~~
% A! u; R" N8 a' d" w4 f " x/ v$ t3 a/ g
* ^. K) D* o+ Y' p b 我们顺着莲石一路向西行使,中途内心纠结的我克制了种种想看的古迹,比如:琉璃河的过街楼、军庄过街楼、丹臻墓、落坡岭什么的。直到过了王平还对山头上的碉堡没有任何把握,只是觉的以前见过,但又不确定在什么位置。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发现山上有个圆型建筑,待车转到山的另一边才确定这就是我朝思慕想的日寇所建的碉堡遗迹。
4 O* v+ p6 X2 X6 M' T$ Z1 ?; w 4 Z: r; B) [& @8 y' I) E/ \; Z) ?
% t; D5 w9 K$ V: T
我们开车进村,一路上枣树无数,我们便开始了第一步行动:打枣!红色的枣子甜又脆,我们连吃带拿整装完毕后向山上进军。 ( w' H$ p* h' o0 q& `
0 y& `, q% n/ F) {9 d$ X5 c
寻找门头沟碉堡
! r1 R/ f' ?8 t8 W n$ L4 {* c+ g- l
" c' v, a" Y* U" D5 n9 l% c& J 一路除了有点酸枣树要注意外,还是比较好走的,没爬多高便发现了一块平地,从平地往上看,碉堡近在咫尺,我们分析到这块平地可能在当年是鬼子练操的地方。从平台往上没走几步就到碉堡了。
0 b0 }3 K; F: N) ]) [
寻找门头沟碉堡
( U3 B" N4 p' k ; m* _9 \5 c! Z) \/ e: [9 r
$ V$ h' ]$ N; ?8 Q: v/ V 残破的碉堡荒凉的杵在山头上,顶子已经没有了,但门和窗户还都在,同行的朋友说要知道今天来找碉堡非带个五星红旗插上面不可。我们走到碉堡跟前,里面杂草丛生,想着当年鬼子的种种狰狞嘴脸和绝孙之事不禁感慨万千,再过几天就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的大庆了,在这个日子口能把这个碉堡找到,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爱国教育了。
8 H& X L% h7 c7 @$ R % `% [" s( i8 z @5 m: [/ V
) a9 P3 ~" Q' Z 整个碉堡都是用门头沟特有的碎石块垒起来的,有一扇高约2米的门,没有发现门框及门轴,所以不知道当年鬼子拿什么来当门的。除了门以外墙体上还有7个窗户,这7个窗户还是很有特色的,如果从碉堡外面看,窗户很小,如果从碉堡里面看,窗户是随着墙体的厚度逐渐加款加大的,简单的说就是呈放大状,并且低部有木框,我们猜测是用来架枪用的。正当我琢磨窗户的时候,同行的朋友问到:“你说这碉堡有几层呀?”我四下看了看,发现碉堡门上方里面的位置有个宽槽,对面也有一个,应该是架木板子用的,便回答到:“肯定是两层。”朋友们到也赞同。但我回来看照片发现其实从外观上看也就一层的量,估计那个架完的二层是个小库房,不会太高,应该是放军火或粮食的地方。在山头上建两层高的碉堡的确有点张扬,做鬼子还是低调的好…… _2 f* v) u$ k, o! X
$ W; t- Y8 E' y$ K
. n, d# o+ q- P4 k4 ^' g# z5 ` 站在碉堡所处的山头四周环绕,风景可以说是美不胜收,西有永定河滩,蜿蜒曲折,悠远西去,北为青山高耸直入云端,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东有落坡岭的大水库,深蓝的水面波光粼粼,小舟泛上,别有情趣,再加之又北向南横穿水面的丰沙铁路,壮美的风景真是一幅接着一幅,让我目不暇接,留恋忘返。 0 X; V& U0 _6 w) F1 _
4 M, w4 `4 [4 R6 a' `8 Y* h" }
寻找门头沟碉堡
寻找门头沟碉堡
寻找门头沟碉堡
寻找门头沟碉堡
5 ]. m h/ B- K, T9 \
在北京寻古的乐趣往往就在于此,历史及风光一网打尽,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在秋季这个绚丽的季节多多外出,把书本上的一些东西落实在行动上的同时也会收获到更多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