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源 / b' R( J( g, ~0 M
( m V* G) a* B4 H+ o) _
一九六九年冬春之交,北京市民为了执行“深挖洞”的最高指示,向城
) A/ g* Z" A7 j5 N9 B8 Y0 e墙要砖,他们从四面八方疯狂地扑向城墙,带着扫除封建制残余的一腔
; G/ @. C) o( }9 m仇恨,无情地破坏着。仿佛拆除了城墙也就铲除了残留在人民心中的封
2 z m% a6 Z W8 s; h3 j& s1 V8 B建思想。
* R4 c$ G( E5 q% T- N# E" p3 m1 Q9 G v! U! M/ [6 P
当思成听到人们拆城墙时,他简直如坐针毡,他的肺气肿仿佛一下子严
* R$ ]! k% `, p' L2 [- ^' Y重了,连坐着不动也气喘。他又在报上看到拆西直门时发现城墙里还包% ?" h8 k+ X( q/ p7 f
着一个元代的小城门时,他对这个元代的城门楼感到极大的兴趣。
& t$ U' v7 \0 } P( z& v/ ^# @0 |
6 K" Q. U- r6 {1 w( o8 T7 ]“你看他们会保留这个元代的城门吗?”他怀着侥幸的心情对我说:“你
1 Z w- b' g6 T2 E- D- i% U, I能不能到西直门去看看,照一张像片回来给我?”他像孩子般地恳求我。
" Q! p* Y* r, l/ N
( E3 W* ]- G- H# Z2 s' q7 ?/ X“干嘛?跑到那里去照像,你想让人家把我这个‘反动权威’的老婆揪
" @& j: \' f0 r7 b出来示众吗?咱们现在躲都躲不过来,还自己送上去挨批呀!”我不加+ _( d/ k B7 d
思索地脱口而出。忽然,我看到他的脸痛苦地痉挛了一下,我马上改变
( ^/ D5 G$ }+ C, J5 k语气,轻松地说:“告诉你,我现在最关心的是我那亲爱的丈夫的健康,# Y0 x4 T+ I h5 ]0 R* U
除此以外什么也不想。”我俯下身,在他的头上吻了一下,但是晚了,
% N7 ]3 s* i( A) n$ Y+ b; Z% _. S0 p他像一个挨了呲儿的孩子一样默默地长久地坐在那里。
6 ~$ G6 ]4 J4 g' u0 w, U
, L% f! ]& b& [" g──摘自林洙《梁思成在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日子里》
( K& J, J( V% A, R" }
- |" l9 I: f: m多少年来,我养成一个习惯,夜里躺在床上看书报。那天偶然看到林洙. l' u, j6 }! v6 o$ b5 w
女士的《梁思成在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日子里》,突然心头一阵: C8 u' s# x" y/ }/ I* y
颤抖。
3 `9 |" q8 g/ W# a' A4 [) v) B) Y
3 K' @) u% E" } U& k我在清华大学仅一年,院系调整,离开清华,但在这一年我经历了高校: I5 \' r5 U! K" L. P
里人人过关的思想改造运动,看到因设计国徽累病了的梁先生怎样带病2 r: D* O' T( Y7 V {. f
在大会上检查,所以说我认识梁先生,但梁先生绝对不认识我,我知道! Q! d2 h7 N$ Z, {+ Z c0 p' i
梁先生是梁任公之子,是位执著的爱国主义者,又是建筑界的权威,对
* g2 `( \, [, Q; }* j他极为尊重。为保护北京城墙,解放初期,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女士不辞+ V$ N/ O G2 g5 X& T4 M X
辛苦地呐喊与呼号,到处奔走,曾找到当时市委领导彭真。二位的呼吁, ~$ W' s/ @; Z8 {/ U2 a8 s
传到毛泽东主席的耳朵里,据说毛泽东只说了一句:“关二爷的青龙偃1 O) C% f% c& n. c9 i7 c* d
月刀倒是好看,能用吗?”这句话是从当时报上看来的,因为特别精辟,
/ U6 O) k% X( b K" q; S记住了。4 h l8 j, o: l$ n }7 [5 ?
/ a8 V" v( h8 s$ i看完林文,我不能不想到二十八年前的那段往事。让梁先生魂牵梦萦的
0 h3 K( {% d3 _+ `5 u元代小城门,也就是“合义门”,从拆城砖到发现城门整个过程我都在
* _6 _/ J. H2 \+ a# R; a; s9 J场,多少年了,逐渐淡然,不见林文,不知这小城门如此重要,也许一! d, H$ @7 X1 v
生都会深埋在我心底。
b, e( |1 C' ]' `
! b' Z# E, l7 Q0 R7 X2 ~4 M( J5 O一九六九年初,冬春之际,我在德胜门外新风街新都暖气机械厂三车间
& j/ i( E1 L: G& y* K5 q! m当壮工。我在这个劳改厂劳动改造一年半,留厂就业九年半,身份是长5 }3 W8 @: a* O* Y' t
期临时工、摘帽右派分子、劳改释放人员。. P' T2 H w |: [) w' x
) ]1 i9 @* ^. n9 A7 S一天忽然接到命令,三车间六七十人全部去拆西直门瓮城。瓮城有东西
9 j& `6 {. \' T _南北四面墙,构成“瓮”的样子,东西墙是砖砌的,南北是土墙,当时& D& ]+ T/ b. A: X- s
好像东城墙已拆完,只剩下西、南、北光秃秃的三面墙。北面的土墙没8 C% b( I$ \2 J6 T: c( ?8 a
费多大劲,几天就推倒了,撤回了一些人。接着拆南墙,任务不太紧,
# Q) u" B9 a% k" T, A又撤回一些,剩下了一二十人。南瓮城墙从外表上看是土加石灰,但是
# ^8 Y3 C' `( N4 G一镐下去,仅仅是个白印,连一点粉末都不掉。啃不动南城墙,只好转8 n3 h# ? E: `
拆西城墙。
4 p* N _) C) n# x- M
& T( Z( Y" I, H6 E! x7 A当时正在文化大革命高潮中,从一九六八年以来,什么“二月兵变”、
3 z4 O$ q5 B3 T, S& v, z0 E“二月逆流”,今日打倒“王关戚”,明日打倒“杨余傅”。我们这半
0 {. F6 N+ T( g- e6 C监禁的就业人员,也不知晓哪头炕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只觉得你7 @1 ] v4 }( k% W
方唱罢我登场,上上下下乱哄哄。上层斗争激烈,基层连我们这个科级
; r; s: O0 n0 |. J工厂也内斗得厉害,走马灯似地换帅换将,而犯人、教养人员、就业人; u0 g# h+ M; l. f0 J. p
员这些“死老虎”也没什么搞头,对我们的管理倒松多了。) a$ C9 }, V% x9 r
* Y5 l2 O; q/ Y7 d2 K
这时的北京已是春暖花开,毛衣都穿不住了,偌大一个西直门瓮城,只
2 u. b" r5 x8 W( ~ {1 E: i) y! M有两个“摘帽右派分子”拆西城墙,一个是我,一个是《六十年的变迁》/ d6 S4 E3 H# ?2 S" H: |( {2 ~" T
插图画家江荧。没人管我们,爱干多少就多少,一点不干也没人理你。$ d+ S0 `! _- }4 N% }( b5 Z2 k/ }/ t
我和江荧像两只被放飞的鸟,在破烂城墙上“自由”飞翔。我们俩从西
, @4 n! e- @$ g% i& ]& F2 R" J8 D城墙上往下扔砖,那是明代的砖,比常见的城砖小,扔着扔着发现底下
" e: N1 m: Y _: \* X+ ~的一层砖跟明砖不一样,我把江荧叫过来,认真观察,发现下面的砖青
+ K! Q2 p1 Z, |. b; [中透黄,不像明砖是纯青色,比明砖长三分之一,宽三分之一,但薄二
3 T: ?1 F8 S- R, U3 m# z5 y分之一。江荧腆着大肚子说:“管他呢,往下扔吧!”我说“还是一层. H" W! Y5 v; ?! O
一层的扔,如果掏着扔,掏空了,咱俩不好下去了。”江荧同意我的意
. [ I9 i) m4 f# F见,不过江荧扔了两块跑去买冰棍了,这时露出一大片又薄又脆的青黄9 }& G4 ` G9 M) Q& d$ d
相间的砖,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一层就是元城“合义门”,更没有保护古
% q* B" g! @- h- A# V, B文物的意识,只是为了下去方便,才没动下的砖。我扔得满头大汗,江
0 y" d8 s% s/ \" x荧随手递给我一支巧克力冰棍,天气热,我也没客气,擦擦汗就吃了。7 F! d( e! {, l$ V; g+ E# s
江荧用他的东北口音说:“小郭子,干嘛这么卖力,没人管,管他呢?”1 V' {4 s$ O( O# A, M$ e9 N* X
我没言语,时已中午,我们两人打道回厂吃饭。
! p* g0 k! p7 o; _1 p( J' D- Z+ |
8 ^ R# o! n) Q4 v下午仍派我和江荧西直门拆砖,城墙下一片狼藉,大砖、小砖,整的、
" P4 G; Q' \# v4 ^. V( l+ l碎的,堆积如山,这里虽是交通要道,各种车辆早不通行,行人也不从& `) `( U7 ?! D% A; l( z
这儿过,整个瓮城圈就江荧和我。江荧没扔几块就站到城墙顶尖处,观7 ` U: {$ q5 P+ ?. q" w
看四面八方的春景,街头树枝已有绿意,春风一吹,倒也十分惬意。我* B( t2 T' U6 s
照旧扔砖,大概两点多钟的光景,砖下忽露出一个月牙形空洞,这离地
7 e& w+ n4 z0 u; @8 ^; Q3 n面也就一米多点,我跳进空洞,用力一推,余下的墙砖忽啦一下倒向东. `8 O' H: @. g [0 W" k
边,露出一个小城门洞。( {1 H6 L4 D( \' t1 ~+ \ [6 o
# ~1 U8 N* E) a% P$ g6 w8 t, t$ p我一惊,拆瓮城墙拆出什么了!
. _6 Y6 h# m, S- b0 K5 \ V, |1 U
" z: C7 U# T: K0 d5 e我第一个钻进洞内,阳光也第一次照进这个近六百年的洞口,洞内很潮9 Y, ?" Q' b3 F# z$ M' c0 h
湿,忽然间看见南面墙壁上还有题字。我虽然喜欢历史,尤其喜欢明清
_6 U* m4 X5 _! j2 X史,但只是凭兴趣看书,对明代的官制记住一些皮毛,明太祖废丞相," G; P- j# I. h% d9 r0 O& A# a; G
改为官位低的大学士,设六部,六部设尚书、侍郎、给事中,其他我就
0 A9 Y8 F+ D, x" m* m: j不知道了。南墙题的是修城墙的官名,肯定有“东、西”两个字,是# H8 ~/ Q$ Y/ A; r& a( \+ U
“东提辖、西提辖”还是其他什么官,我就说不好了,接着有七八个人
, i/ K- w( K. `, ^( y1 e名,我估计都是修城墙的工头,名字也绝不会见于明史,最后几个字我
3 P; \% P4 f! v+ }记得非常清楚:“大明洪武十年”。我想明建国是一三六八年,洪武十
3 R* I0 g" r9 W9 h: s1 ~年是一三七七年,这时我忽发思古之幽情,这五百九十二年里,经过多7 q, }9 K5 j9 @. h( a
少风风雨雨的历史事件啊!看看墙上的字迹,湿润得很,就像刚写上似
5 ?) Z8 `; r( _" J# U& n) @$ M的,我感到新奇,思古之幽情跑掉了,奔出门口大喊:“江荧!快来看!”
2 C' U: K0 B; ?& C6 P这时我不知道他上哪儿去了,又拚命的重复喊了一声,在很远的地方才
" d$ m: c! _2 _; g* w8 ^3 V2 m& x听见江荧的回声:“小郭子!干什么?”我说:“快来!这儿有城门洞。”
. U9 S. e; a! `. A6 H3 [7 C9 h江荧很胖,虽尽力跑也不快,到了跟前,我拉着他快走,“洞内还有字。”$ w8 r: L7 n4 Z5 g* I3 u' w; Y
江荧和我忙进洞口,可惜,墙上的字一个也不见了,江荧问我:“有什+ t. P& b( X5 q* j5 G
么字?”我一歪头说:“怎么没了?”当时我大惑不解,后一想近六百
* k2 w( @5 d. q$ ^6 a5 ]年了,因洞内潮湿才留住字迹,这一见空气,一见阳光,还不风化了!( J. m- d, L: B% K1 w) J4 ^
我说:“刚才真有字,怎没了?”江荧笑说:“你小子瞎说。”我起誓& ]( A( n# x7 |: U1 D S3 h+ H$ d
发愿一番,不是活见鬼,确实有。我们又发现洞内东南角、西北角各有
/ [' c# C. j% `4 G3 j& [# P. {5 [一堆土,方圆有四、五米,西北角那堆上的夯印很特别,才有碗那么大。4 @3 b: [2 B$ S2 _+ D6 |7 n
眼看到下班时间,我们也就离开现场了。回去想想,西直门瓮城整个把5 o) J* w& _) G; D4 z7 r4 {; _) Q6 ~
那个小城门洞包住了,真是城中有城。6 z# R h. |7 ^1 K$ ]
; }" J- |, S, `; H/ E$ @2 x7 g第二天上头命令新都厂多派人拆砖,当然有我和江荧。早晨又到西直门,/ I( L/ f; L6 i( y5 j
我先进了小城门洞,这时已有两位文物局的人来了,(估计是附近街道
* a, i# [) F4 u% h! q! E; F办事处值班的人向有关部门汇报了)洞内除了两堆土别无它物,西北角4 X2 D; S) A( M5 p" i9 Q
土堆上的夯印引起了工人们的注意,人们议论说这是元夯,明夯比这大。
! y' e9 W* ^1 F$ ^/ J7 a: {我想洪武十年离元朝才十年,恐怕明夯还没出现,只能用元夯了。我本4 H/ K5 L- m9 ?9 l* J6 w. @
应把我见到的一切包括稍纵即逝的字迹告诉文物局,那对考证明朝建西7 { L! c8 c8 ~, q( n7 Y$ Z
直门那一带城墙的年代很有意义,可我是劳改厂的释放人员,如果文物7 z- r# c1 A( ?/ S
局问我的身份实难出口。再说我见国家乱成这个样子,处处破四旧,快7 }$ x- X) K$ @0 [, ~/ q9 m
破到国破家亡的地步,别扯这份淡了。当天来的人多,砖扔得快,到中
: w" o8 ^& ]- }3 n( n午平地上露出一座小城门楼子。样子我好像见过似的,忽然间我想起了6 Y8 O$ J; L, S& E! q1 e! z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眼前的小城门楼子和图上的城门一模一样,0 p1 R# [4 u1 T2 x
城门上窄下宽,呈斜坡状,洞门口上有三个字“合义门”。7 `- M' M* s; Z
3 v1 t: Q, i! }& v
当时的考古专家夏鼎、苏东琦,建筑专家梁思成,都成了“牛鬼蛇神”,
" v) C! F2 |. E4 S( o& t+ [" ?+ X1 u只听说郭沫若下午来过。文物局当天派人照了相,城墙仍照拆不误,元6 y, D. G* T9 w& Q% u& b
砖被扔得满地都是,一天时间,合义门──极为罕见的相当完整的元代: Y1 _" @/ G! J
建筑──夷为平地。, A% n6 A* ?5 i6 b. ^4 v
' n+ h$ o2 t9 Y8 H1 V0 j) V
可敬的梁思成先生,如醉如痴,做梦都想看看此城。这么一位专家、一
1 s9 `) x0 w2 o9 K$ B位内行,如见到此城一定会有很多收获,很多见解,为我国建筑史提供2 g( |, G* \3 O$ K
可贵的实据。我一介凡夫,一个摘帽右派,一个外行,倒对此城的出现
5 I: v* X, }; z; o) F1 p/ a* S和祖7d灭,清清楚楚,但有什么用呢?悲夫!/ K: Q! ~- B1 o! m5 }
/ D; T; T2 |3 m v
此事一直埋在我心里,除当事人江荧略有所知外,没对任何人说起过,0 k! Z1 [+ X7 K/ E7 l1 Q1 a
二十八年后,见到林洙女士纪念梁思成的文章,我才提笔写此短文,以
7 l# Y4 ]& C; Y2 O; j4 p告我的先辈梁思成先生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