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闭提示
因会员注册模块问题,想注册(老北京网)论坛的网友,请拨打电话18510256323,论坛将手工注册,谢谢合作。
查看: 13504|回复: 4

解析"东洋文库"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9-10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坛里的人对东洋文库并不陌生,最常引用的是其收藏的几本相册.不过,东洋文库的收藏远不止这些,只是需要面对不同的研究者.最近,查找了相关东洋文库收藏的资料,综述性的解析下"东洋文库"大致的收藏.考虑篇幅原因,摘选博客中所做此全文的第一、第三部分.

: n4 e8 {$ u) a; Q

 

: x5 {& M/ Z7 B& q( |

 位于日本东京的东洋文库以收藏有丰富的亚洲文献闻名于世,是全日本最大的亚洲学研究收藏机构,世界位居第五.
 东洋文库目前收藏有汉籍、各国文献、西文书籍等达95万册.被列为日本国宝的有五件:毛诗、春秋经传集解、史记、文选集注、古文尚书之各书写;列为重要文化财产的有七件:礼记正义、论语集解、古文尚书等.
 中国汉籍文献的收藏是东洋文库收藏中的主体.东洋文库收藏有商代甲骨文635件、地方志3000部、族谱860部、蒙古文大藏经13000册、古维吾尔文献、敦煌经书、永乐大典、明清档案等,涵盖了中国各朝各代的古籍文献.

& d ^/ j0 G$ l4 M9 Y

 

& |5 N" g( X! t- G+ t, r' t

 【东洋文库的成立初期的收藏】

# o; B; M7 ~$ k* H3 N) g! [3 O6 ?5 S

 

4 ?" E% U. j8 @9 \, z# a

 东洋文库成立于1917年8月27日,由三菱集团第三代财阀岩崎久弥创办.成立初期文库的收藏核心来源于莫里逊藏书.
 莫里逊(George Ernest Morrison),英国人,出生于澳大利亚.年轻时的莫里逊就经常到亚洲旅行,1895年在他第六次结束了中国和缅甸的旅行后,出版了《一个澳大利亚人在支那---只身穿过支那至缅甸的故事》一书,由此而声名大振,被聘为"泰晤士报"驻东亚特派记者.

. W5 n" z3 A' ]7 [/ T( F

 1897年莫里逊开始常驻北京,便不遗余力的开始搜集整理与中国相关的中西文书籍.与中国历代学者着重于文史哲书籍的收藏不同,莫里逊还收藏有很多有关自然科学的书籍.莫里逊的藏书涉及中国边疆、朝鲜、日本、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亚国家的政治、法制、经济、军事、外交、宗教、历史、地理、文学、美术、地质、矿物、动植物、医药卫生、娱乐等各个方面.

% h& J$ p* n& d& r

 

; | [; P2 ]0 F; d a" \

 大致来说,莫里逊藏书分三部分:
 (一) 图像类(照片、地图、画册等) 包括十六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绘制的各类研究东方地理的地图、以欧洲人为形象刻画的与东方有关的画册、鸦片战争之后西方人拍摄的照片等.
 (二) 研究中国及远东地区的期刊杂志 包括英国政府提交国会的外交蓝皮书、各地驻外领事的商务报告、中国历年海关发行的报刊、基督教为传教发行的杂志等等.难得的是这些期刊杂志从创刊号起就完整无缺,保存完整,是研究东亚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珍贵史料.
 (三) 中文图书 包括近代学者在中国考古探险的报告书、鸟类学研究的相关书籍、日俄战争相关书籍等.
 (四) 古籍 包括宋元刻本数种、1900年翰林院遭毁时得到的永乐大典、马可波罗游记多版本等.

9 M; L' Q: H9 L6 o( z( M

 莫里逊在中国二十多年的时间共收藏了约两万四千册书籍.1900年后,莫里逊迁居王府井大街,建造了具备防火功能的房屋以保存收藏的书籍,并称之为"亚洲书库".

) M- K% Y4 X# L6 C( G$ P* x


 不过,由于莫里逊藏书理念区别于中国传统意识的收藏,莫里逊文库在中国并不被所知.相反的在西方却知名度颇高.1911年,莫里逊任期已满准备离开中国,计划出售其全部藏书.得知此消息后,立即吸引了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众多西方买家.莫里逊任职于袁世凯总统顾问期间,袁世凯曾有意购买,但并未实施.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日益剧烈,无暇再顾及购书一事,因此莫里逊藏书留在中国最终没有成功.

: k/ X W* {, a2 J, o. n* |5 R

 成功竞得莫里逊藏书的是日本三菱集团财阀岩崎久弥.日俄战争后,日本对中国的野心渐渐膨胀,对中国的研究愈来愈成为风气.得知莫里逊出售藏书,日本便计划争购,并在最终的价格战中获胜.1917年8月,莫里逊文库的所有权正式转交于岩崎家族.再购入莫里逊文库后,岩崎改名为"东洋文库",并将岩崎家族收藏的诸多东洋书籍也归入文库之内,便形成了东洋文库成立初期的大致收藏.

" M: n x0 |$ \- K. T g; X; [

 

; d* y: S9 O% B: b* B

 【东洋文库的中国文献收藏】

) U4 v+ [- ]3 z% _" y n) U; [

 

. z! O1 ?" S! l3 { i7 j+ J: \

 东洋文库收藏文献的主体部分为中国文献,文献年代横跨中国几千年.商代甲骨文、敦煌经书、明清档案、历代地方志等,包罗万象.

8 C5 @% e$ l( A" n7 l m6 y

 

. C1 O3 l" c: F( m

 a.甲骨文收藏
 东洋文库现藏甲骨文635片.1979年东洋文库出版了《东洋文库所藏甲骨文字》,书中选取了其收藏的519片甲骨墨拓编成.书中著录的甲骨拓片,按卜辞分祭祀、求年、风雨、旬夕、田猎、往来、方国征伐、使令、疾梦、占卜、贞人、杂卜等十类,依事类编次,编通号.书前有渡边兼附序言,书后有释文、索引、检字表.书中所提甲骨拓片,也常被《龟甲兽骨文字》、《卜辞通纂》别录之二《日本所藏甲骨择尤》、《股契遗珠》、《龟卜》、《日本所见甲骨录》和《日本散见甲骨文搜集》等书籍所著录.

- P F' x$ s8 L( k- s; q4 C% V

 

* K7 z$ A/ ~' k

 b.中国西域古文献收藏
 近现代由于战争国力等因素,中国西北地区文物古籍流失严重.最为熟知的当属敦煌经书的流失.
 在东洋文库的收藏中,敦煌文献的收藏是精华所在.依靠于日本国力的支持,东洋文库将收藏于大英博物馆、日本国立图书馆、中国北京图书馆等机构收藏的敦煌文献以拍照等技术方法全部拷贝下来,综合东洋文库自身收藏的敦煌文献.在敦煌研究领域,东洋文库的优势毋庸置疑.
 东洋文库所藏的中国西域地区及伊斯兰教阿拉伯语文献约六千件、回鹘文和突厥文文献五千件.这批文献中包含有相当数量当年新疆吐鲁番、和阗地区流失的文献.如斯坦因当年带走的《俱舍论实义疏》回鹘文本、《法华经注疏》回鹘文本;伯希和在吐鲁番和阗发掘的文献;斯文赫定、勒柯克探险队发掘的文献拷贝本.
 对这批文献的收藏,一部分来源于日本早年以考查为名义频繁到西北地区考查所带回国内的文献;一部分是收购自流散于伦敦和巴黎等西方国家的文献;再者同样复制了各国机构馆藏的此类文献.

" U: n5 T- v0 f: u

 

) z- Z1 x4 Q- s$ J) N

 c.中国地方志收藏
 东洋文库对汉籍的收藏是以"经史子集"中的"史"为最先,"史"之中又首推"地方志".对中国地方志的收藏,是东洋文库一直以来的收藏重点.
 据统计,1928年东洋文库所藏的地方志有一千余部;到1935年底,增至二千五百五十五部.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地方志等中国古籍,是日军掠夺的首选.这段时间所流失的古籍,难有一个确切的统计.目前东洋文库收藏有中国地方志约三千部,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孤本珍本.

: @% W" ^0 b/ ^- b& U

 

2 |% z6 ~" \" x

 d.《永乐大典》的收藏
 东洋文库收藏有明代巨著《永乐大典》63卷34册.这些收藏并不是靠一次搜集而来,而是来源于六批次的收藏.如莫里逊所藏、石田干之助所藏、购自于中国民间所藏等,东洋文库文库同样拷贝了世界各机构馆藏的《永乐大典》.

% G# E: H. x) ^4 ? O/ b c

 

+ r- Y3 M5 G6 s4 a& i: v1 c/ o

 e.清代满文档案收藏
 清太祖太宗时期曾用满文书写的编年体的官方原始文献记录,乾隆时期进行了整理和重抄,缮写了两部.分藏于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学术界习惯称之为《旧满洲档》或《老满文原档》.1912年日本人内藤虎次郎对存放于沈阳故宫的《旧满洲档》拍成照片共4300张带回东京,并依此复制了五个副本,其中一副本即保存于东洋文库.东洋文库最大的成就在于完成了对《旧满洲档》的译注翻译和研究工作,译注稿见于1955年至1963年出版的《东洋文库丛刊12》一册至七册.译注的问世有力的推动了学术界对清入关前历史的研究.
 东洋文库收藏中,同样具有学术价值的满文档案为《镶红旗档》.《镶红旗档》是东洋文库1936年从中国购入的原北京镶红旗满洲都统衙门的档案,起自雍正元年(1723年),迄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大部分为光绪时期,总数达2402件.1964年东洋文库出版《东洋文库满蒙文书籍目录》,收录了东洋文库收藏的大部分满蒙文书籍.

H4 S. K7 M! n

 

9 _1 w- r( [6 A0 a6 k

 f.中国族谱家谱的收藏
 东洋文库对中国族谱、家谱的收藏也较为重视,现收藏有中国族谱家谱计六百余种八百六十多部,数量上仅次于美国所藏.如东洋文库馆藏的《新安程氏统宗世谱》,其谱祖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兄弟,入谱人名达万余人.该族谱对研究宋代以后的社会经济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如《和硕睿忠亲王多尔衮等子孙谱》钞本,是研究清初历史的珍贵史料.

0 R+ I" I& P( w1 F

 

& H; G! |2 C: G" Q, p7 h# b

 g.近现代中西文书籍的收藏
 莫里逊文库是东洋文库收藏近现代中西文书籍的主要部分,如1368年起中国海关文件、各地领事馆送交英国之手稿、中国研究的西文著作等.此外,还有台湾出版的丛书书籍、日本本国出版的各种杂志、书籍史料等.现已编辑出版《近代中国关系图书分类目录》、《近代中国研究汇报》等.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1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洋文库的收藏重点其实在敦煌文献、西域文献、中国史籍,就近代史来说,似乎莫里逊的收藏占了很多.不过就日本来说,东洋文库算是收藏中国史籍极丰富的.

发表于 2009-9-11 1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真希望自己也能有机会触摸到那些历史。

3 [. r8 U) Z/ }) d- i, B

能留下来的,无论在哪,都是幸运的。

发表于 2009-9-10 2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早就听说过,这次对东洋文库有了更深的了解。
发表于 2009-9-10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洋文库诱惑力太大了,现在已经开始前期取得联系,按照计划,东洋文库明年我将亲赴查阅资料!考察的费用已经落实了,就看时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8929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14 03:08 , Processed in 1.13320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