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34|回复: 10

台基厂的裕亲王府、廉亲王府和安亲王府[含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9-4 0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裕亲王府

' {; j# h" ?) {' \: o6 E

 

( p" ^ `/ v9 w) p, ~" c5 r& c

台基厂的裕亲王府、廉亲王府和安亲王府

台基厂的裕亲王府、廉亲王府和安亲王府
  位于东城区台基厂二条中间路北,是世袭递降亲王府。据《哀垣识略》记载:“裕亲王府在昭忠祠西台墓厂。”《啸亭续录》也记载:“裕亲王府在台吉(基)厂”。  始王福全为清世祖的第二子,康熙六年(1667年)受封裕亲王,参与议政,并于当年建府。据《清史稿》记族康熙帝对福全“友爱篡笃,尝命画工写御容与并坐桐阴,示同老意也”。帝并赠其诗《咏桐老图》:“丹桂秋香飘碧虚,青桐迎露叶扶疏。愿将花粤楼前老,帝子王孙永结庐。”后请辞得允,因礼待士大夫,颇有好名声。1703年卒,其第三子承袭,雍正二年(1724年)因卷入帝位争斗,改由其弟袭裕亲王。至清亡,历经十世十主。  《京师坊巷志稿》称这里为荣公府是因当时府主为荣毓。清末辟使馆区,该地为奥国使馆,末主魁璋迁居新街口南宝产胡同西口。 据《乾隆京师全图》上描绘,该府正门阔五间,大殿面阔九间(可能是七间加两侧廊子算成9间),前出丹墀,东西配楼各面阔九间,后殿面阔五间,后寝七间,抱厦面阔五间,后罩楼面阔七间,花园在东北隅。这样的规格在清代王府中,规制较高。 裕亲王府新府又称魁公馆,东院有假山、太湖石、中路后院有爬山廊。现为福绥境派出所占用。   亲王府中,按照府制规定来衡量,裕亲王府是最标准的一座亲王府。该府为敕建,完全按照规定修建。  据康熙《大清会典》记载:“康熙六年建裕亲王府,大门一座五间。正殿一座七间。东西配楼二座,每座九间。左右顺山房二座,每座三间,牌坊门一座。寝殿一座七间,抱厦五间。东西配殿二座,每座五间。南北厢房二座,每座三间。后楼一座七间。随楼转角房二座,每座八间。”   此王府的修建时间为康熙六年,距离新颁布的分封制度不久,所以有意建成王府建筑的范例。     清末,因其府在新开辟的使馆界内,被拆除改建为奥匈使馆。王府遗迹已无存。该府最后一代袭爵者魁璋迁于西城区宝禅寺(今宝产胡同),即逮公府。

! v! I+ {# C, g; n% c+ g7 M

 

+ C' q+ i0 R' i! Z( f. Z+ F' k

廉亲王府  

$ f) G- ^3 d+ w. ?

 

! H* l% s0 R2 U2 h# E

台基厂的裕亲王府、廉亲王府和安亲王府

台基厂的裕亲王府、廉亲王府和安亲王府

7 P- r* f. {& q* F# |0 ?& r


位于东城区台基厂。  原封廉亲王胤禩为康熙第八子,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封贝勒。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时,因谋取皇太子位,被削去贝勒,以示惩戒。不久,康熙帝命诸大臣于皇子中推选可为皇太子者,阿灵阿等示意诸大臣推选胤禩。康熙帝曰:“胤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宜微贱,宜别举。”康熙帝将胤礽释出,复封胤禩为贝勒。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雍正帝继位,命胤禩总理事务,晋封廉亲王。但因其屡次暗中与雍正作对,终不为雍正所容。雍正四年正月,雍正帝在西暖阁召诸王公大臣宣布胤禩罪状,革去黄带子,逐其福晋还外家。二月,授胤禩为民王,不留所属佐领人员。不久又命削去王爵,交宗人府圈禁高墙。宗人府请更名编入佐领,胤禩改名阿其那,子弘旺改名菩萨保。雍正四年九月初十,胤禩于监禁中病故,享年46岁。  胤禩的府邸,在《京师坊巷志稿》卷上有两条记载:一为75页“王府大街”条,转引《啸亭续录》记述:“饶余亲王、廉亲王府,俱在王府大街。”;二为58页“四王栅栏”条,同样引有《啸亭续录》的记述。又加了半句话:“今皆为昭中祠。”朱一新按:“今昭忠祠在台基场东北。台基场本王府街,明中叶后置厂于此,故名。续录所称,从其朔也。”可知廉亲王府在台基场东北,相当于现今的台基场头条。它的西侧是裕亲王府,东为安亲王府。安亲王府在雍正二年改为昭忠祠,而廉亲王胤禩被黜宗室在雍正四年,这时的昭忠祠已经落成。在乾隆京城全图上,昭忠祠西邻为“经版库”,即原廉亲王府。惟经版库已经改成库房的规制,可以看出府外尚存的东阿斯门、西阿斯门与裕亲王府共用。宫门已无,正殿、后殿均开五间。正殿和后楼东侧的转角廊房已无。经版库东侧的院落已进占原安亲王府内。廉亲王府原使用面积当远不止此,应囊括经版库北、长安街南侧的建筑物。   查看《乾隆京城全图》,可以看到:在崇文门内大街台基厂段,东长安街以南地域标绘有化成寺、昭忠祠、经板库、裕亲王府、万寿庵等建筑。据此,与昭忠祠西相比邻的经板库当为原廉亲王府。从时间上来说,饶余郡王府(安亲王府)于雍正二年(1724年)改建成昭忠祠,2年后,廉亲王府成为昭忠祠的所属部分。

6 T! _4 {/ D# X) L2 v

 

; E8 g/ s% [5 T" F' K

安亲王府  

Y5 M# W- |, _/ R8 b5 N

 

6 q) w% R4 I* O3 l( Z: a1 |% z

台基厂的裕亲王府、廉亲王府和安亲王府

台基厂的裕亲王府、廉亲王府和安亲王府

! V: s+ z; n7 m2 r2 `

 

/ t% v+ I. E4 H* ^


该府是世袭递降郡王府,位于东城区台基厂南侧东交民巷15号院内,始王岳乐为饶余郡王阿巴泰第四子,顺治六年因战功受封贝勒,顺治八年承郡王爵,并掌工部,参政议政,顺治十年以宣威大将军驻归化城,策划征讨喀尔喀部。  岳乐袭郡王爵并改号“安”后,府亦称为安郡王府,就连府所在胡同的地名也称为“四王栅栏”(岳乐为阿巴秦第四子,故俗称“四王”;栅栏是之置于胡同口用于防盗的拦挡物,口启夜闭)。岳乐袭郡王后又晋为安亲王,府亦称为安亲王府。又5年阿巴秦才被追封为饶余亲王。  安亲王府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面阔5间的正门,面阔7间的大殿、有丹墀,面阔5间的后殿,面阔7间的后寝室。  《乾隆京城全图》上绘有昭忠祠,祠与王子动各局相同,只是添建了碑李和祭祀设施等。  及至雍正元年(1723年)因当年岳乐“陷附辅政大臣”令“安郡王爵不准承袭”,将安亲王府改建为昭忠祠。至乾隆一十三年(1779年),乾隆帝追论阿巴泰、岳乐功绩后,封其后裔华兀孙(嗣子之子)奇昆为辅国公世袭。 清这里成了使馆区,昭忠祠被拆除,成为奥国军营,安亲王府遗迹也告消失。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9-4 1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现在的市政府,市委?
发表于 2009-9-4 0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样子现在都不对外开放?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京城全图》上的廉亲王府已经改为经版库,添加改建了很多建筑以适应新的需要。

廉亲王在雍正元年以前,爵位仅是个贝勒,他在台基厂的府第,应该是贝勒府形制,略低于两侧的亲王府。正殿、后寝都是五间,康熙的皇子不论是王爷还是贝勒,其府第往往并不遵照大清会典的规定建造,大都是王府级,所以屋顶为歇山顶,大门和后寝门都是五间,也可能是升为亲王后改的。由于廉亲王府夹在裕亲王府和安亲王府之间,所以东西阿斯门就用邻居的了。

这是我做的想象复原图。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1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没了 拿什么开放?
发表于 2009-9-7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市政府是肃亲王府,市委是海关。
 楼主| 发表于 2009-9-8 2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市文化局在仪亲王府 不知道谁有照片没有,哪怕让我看看它那个后寝院的三间院门,也就知足了
发表于 2011-4-30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殿九间...比正大光明殿都多...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了这么宏伟的王府 荡然无存了 消失时 连航拍都没留下
发表于 2011-4-26 0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经贸部
发表于 2011-4-25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台基厂奥匈使馆旧址

. ~, s% a4 l7 A( C; ^% B

 

- I9 q' N/ E# [" X, q

 

; ~4 ]4 z0 G9 {4 V8 ?

台基厂的裕亲王府、廉亲王府和安亲王府

台基厂的裕亲王府、廉亲王府和安亲王府

- \) I6 v) b" r7 @% F

 

% H' B# I' J# R" v# a8 s& e) a

使馆为同治十年设立。原为裕亲王府旧址。《辛丑条约》签订后,曾扩建、重修。楼为西洋古典式建筑,立面大门作2层外廊,檐上用三角山花突出重点,两边有转廊。所存使馆大门为光绪二十六年后重修,主楼上、下层均带有外廊。主要建筑保存较好。保护范围系东至部队大院围墙,南至台基厂头条现状路北侧,西侧南段至彭真宅西侧围墙,西侧北段至自身西院墙。

2 o% P3 M: ~% d' v2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5 21:41:29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9 20:59 , Processed in 1.17369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