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38|回复: 0

引发"兰亭论辩"的王兴之夫妇墓志[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8-28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九六五年一月,在南京郊区新民门外人台山出土了东晋《王兴之夫妇墓志》。墓志上的字体是带隶意的楷书,与南朝的《爨宝子》相似,用笔多方,结体奇拙。因为墓主王兴之王羲之的叔伯兄弟,又是同时代人(墓石刻于晋成帝咸康七年,公元三四一年),故郭沫若先生据此在一九六五年第六期《文物》上发表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同意清李文田“世无右军之书则已,苟或有之,必其与《爨宝子》,《爨龙颜》相近而后可”的观点,一时风起,唱和者甚多。时南京学者高二适先生针锋相对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从而展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书法大论战。学术问题,本当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但当时的政治空气,却把这一学术界的争论上纲为“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的斗争”。

! d2 o! X" W2 P+ B6 ~% y9 b

 

( U! E1 I( R7 F8 d

引发"兰亭论辩"的王兴之夫妇墓志

引发"兰亭论辩"的王兴之夫妇墓志

7 q9 k0 } r9 q( @( J) j* W6 e


 

1 h0 S' @# n: s$ v7 y& r4 W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出土文物的不断增多,这一问题也渐趋明朗。一九七七年安徽亳县出土三百七十四块刻字的曹操宗室墓砖,年代为东汉延熹七年(一六四)——灵帝建宁三年(一七O),字体有百分之七十五是楷行书。可见早在王羲之写《兰亭序》前二百年的东汉时代,民间已经使用楷行书了。因此,二百年后的东晋王羲之是有可能写出如《兰亭序》之类的书法作品的;这一点也可在楼兰简牍文书及居延木简中得到证明。 《王兴之夫妇墓志》上的字体属于“铭石书”,与《兰亭序》之类的“行狎书”大不相同,就象历代写墓碑多用楷、隶书那样,规整严肃表示了对故者的虔诚,因此是很少用行、草书来写墓碑的。《王兴之夫妇墓志》朴实谨严,方整遒劲,它与同期出土的《王闽之墓志》、《王丹虎墓志》等,为东晋书法增添了新的品种。

, w8 v* o9 X% {- i- i0 ^. c

 

# M7 H. X$ y% G: \& m

引发"兰亭论辩"的王兴之夫妇墓志

引发"兰亭论辩"的王兴之夫妇墓志

9 V0 l9 O8 C5 s% u* d9 U6 G

 

3 w$ p4 K- c7 ?9 N& N

       近些年来,围绕“兰亭序”帖的真伪问题还时有人撰文争鸣,似乎肯定“兰亭序”帖是书圣王羲之真迹的看法占上风。其实在南京北郊郭家山发现的王羲之同时代的东晋名臣高崧墓志,其隶楷书体已引起书法界一些人士的关注,王兴之、王建之墓志的出土更进一步说明了问题。这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6 S: @% _, B5 a% ]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7 20:12 , Processed in 1.14064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