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 o; l! t. J. V4 P# S- }在朝阳区文化馆拍了几张照片,网上找到了下面文字: ; t( J. f5 g$ f% @/ A' D
: \& l* R6 g$ `3 E二闸的狮子真凫水 0 ?' {+ u$ c F2 Z' y# a5 V
0 R# R+ k/ D& p$ R( O明代以来,通惠河只有从东便门到通州,这二十几公里,为了控制水位,共修了五道闸口,二闸是俗称,正名叫“庆丰闸”。在清代是重要的漕运码头,从南方运来的粮食和其他货物大都在这里卸船,再由陆路运进城内。往外运的货物也大都从这里装船。这里又是北京市民泛舟戏水之处。晚清人震钧著《天咫偶闻》云:“都城昆明湖、长河、例禁泛舟,什刹海仅有踏藕船,小不堪泛,二闸遂为游人荟萃之所。”当年,二闸相当繁华,周围开设很多茶楼酒肆和游乐场所,从春到秋游人甚多。当地居民多为漕运船工、码头装卸工或纤夫,生活在河边,劳动在船上,从小就娴习水性。
: \* E2 m, t6 ?2 ~
/ y" b+ f- j% V) i9 ~: }由于长年走南闯北,为了防身健体,都练就了一身好功夫。二闸狮子会的成员都是这些人组成的,因此狮子会的表演套路多,难度大,在京城享有盛誉。还有一绝不仅可在陆上表演,还可在船上表演,所以才有“真凫水”的出现。
8 D8 P# w0 b0 |8 X
9 J1 U: [0 R5 b& r6 L' S) m3 T, g. ^传说在清代光绪年间,一次在粮船上走会表演,扮演黄狮头的是善捕营的一位姓陈的兵勇,此人眼睛有点近视。岸上观众众多,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表演者也越卖力气,使出浑身解数,但在从这艘船上往另一艘上跳时,由于眼神不好,没看准,黄狮子掉在河里。太狮会规定,两头狮子的表演动作要完全一致,蓝狮子动作要随黄狮子的动作。蓝狮子只得随着跳到河里。四位扮狮子的演员水性都很高,开始时虽然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在水里做了几个动作,又爬到船上继续表演。岸上观众惊呼“狮子会凫水了!”、“狮子会凫水了!”。
. h6 t6 f! k0 G" ?7 }# J
0 f( E: `: x/ a事后,这位扮演黄狮头姓陈的兵勇,觉得由于自己一时疏忽掉在河里,给会里丢了脸,在船舱里上了吊,幸被人发现没死,大家劝他说:我们二闸的狮子不但能在岸上表演,能在船上表演,还可以在水里表演,其他会档是做不到的,你不但没有给会里丢脸,而是给会里增了光,我们都应该高兴。
' A/ V9 a) o% S, [
" L# l" G9 z! P. {从此“二闸的狮子会凫水”就流传开了,但也仅此一次。 0 K! f$ j j% c) L9 M8 l) D! o9 T
* c* K. a1 l$ W5 H4 {* g" N2 F-------------------------- / ]% U( ^0 Y. p! w7 M' F$ o
9 V+ c; }& y0 B" b# o% R
另外,二闸狮子会原来狮形等服装道具早已不存。粉碎“四人帮”后,又一度重新置办了狮形和乐器等全套设备开始活动,但不久又销声匿迹了。全部设备由朝阳区文化馆收藏。这一套设备尽管是以后新制的,但依然保持着二闸狮子“钢铃铛”的特色,还是很有价值的民俗文物。 ; C. {* {/ Q5 t% J7 I& Q, a
0 F; b/ }8 }# ]0 t' O
二闸的狮子真凫水
二闸的狮子真凫水
二闸的狮子真凫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