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0-5-29 11:13:00的发言:/ ]& h: K0 Y3 q# A, s5 H2 V C( G
我征求过刘校长的意见,有关他所写赵校长和陈校长的文章可以公布。 1 ] r: q3 Y. \9 L1 f
由于篇幅太大,比如有关陈校长的文章,我已把后半部贴到了论坛上。前半部分内容第一是,自从陈校长参加革命开始,到后来两次被捕,在上海提篮桥监狱、苏州反省院和新疆监狱的情况,以及其他参加革命活动的情况。第二是解放以后陈校长的工作,主要是在航校的工作情况。前半部分是后半部分的两倍多一些,大家应该比较了解,所以就不再贴了。
0 _ i+ b; @0 l我将陆续贴出刘光校长的《怀念陈谷音校长》前半部分内容。 ( r2 p6 G2 Z! g' x/ ]- H& w* x
. J% D5 p- @& Q+ e$ W. a" O
" \5 j- k, J+ |; Q6 |* A3 u《怀念陈谷音校长》 ! _# O& @5 _! z/ ]9 V0 t$ A
刘光著
' `9 }& C- \6 v9 m 4 h; X- G3 b% t: q
陈谷音同志是我校第二任老校长,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残酷迫害致死。 0 m$ {# ~; y; I3 g9 s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是最早创建的航空工业部四所老航校之一。从1951年秋创建,至1969年6月改为“国营长空机械厂”的18年间,他为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培养出7403名技术人才。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热爱航空事业。许多有技术专长、有才干的学生勇于创新,分别肩负着重要的领导工作,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博得了好评,为北京航校争得了荣誉。当我们今天在回顾这一光荣历史时,更加怀念为党的教育事业辛勤工作,成绩显著的陈谷音校长。
5 m9 J2 R) w4 J5 j& P(一)陈校长来校之后 8 q9 w3 j0 O* R8 p$ f! `
1950年我在北京南苑机场华北空军修理厂(即211厂前身)任教育干事时,陈谷音同志也在这个厂任副厂长。后来调到沈阳112厂任副厂长,负责人事工作。他早在沈阳解放不久,就到112厂工作。当时还是老航校机务处附属的第五厂任指导员.1951年112厂由修理厂改为制造厂,他从北京又调回112厂。陈谷音校长是一位革命的老干部,他1930年上海音专毕业就参加了革命工作。1953年秋奉命调来北京航空工业学校任副校长职务。1955年赵校长调升全国合作总社工作之后,上级任命陈谷音接任校长职务,直到“文革”中被迫害致死。陈校长在1958年至1960年曾兼任航校党委书记工作。1955年开始还被选为历届北京市朝阳区人民代表和二届市人大代表。陈谷音同志在校工作期间,对学校的建设发展、提高作出了显著的成绩。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他治学态度严谨,工作有:胆有识,办学有丰富经验,工作中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对党忠诚,襟怀坦白,性情开朗,勇于坚持真理,从不为淫威所屈服,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在领导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学校建立一个良好教学环境。重视提高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重视良好校风培养。经常强调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每堂课的教学质量。要求做到认真备课,处理好教材,做到“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学习负担不能过重。教学态度上要一丝不苟,对学生全面负责。为此,陈谷音同志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他关心教师的生活与进步,他尊重知识与人才,不拘一格大胆地选拔培养德才兼备的本校优秀毕业生担任教师,来解决师资不足问题。通过大力开办师资培训班和抽调教师到高校进修和下厂实习等途径,来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在1964年第一学期的223名教师中,正在脱产进修和下厂实习的34人,占总数12.5%;大专院校毕业的有190人,占教师总数的85.2%,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
( _4 p; e$ [/ A9 K( m3 `9 V' v陈谷音同志为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抓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为了尽快把北京航校建设成一所具有现代化先进水平的中等专业学校,把教学设备、仪器、图书、教材实习工厂等等建设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人力、物力、经费上大力支持,从而取得了好成绩。学校的物理、化学、电工、金工、材料力学、空气动力学等实验室与钣金、工程制图、机械零件、金属切削与刀具、航模、数学、力学等研究室,在全国中专行列里都具有较先进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教育部曾组织兄弟学校、还有朝鲜人民民主人民共和国教育代表团来校参观,得到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