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6-14 8:03:00的发言:
5 j7 A' T: D. E# X* s0 a 转抄诗词------
5 Z1 I' T6 q5 R6 i' ^* x! ~# _6 M
1 q* X& f) C* y! ^, X 六幺令.天中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 a6 m5 T, D# e& y8 f 感谢DUYAN在端午节时贴上苏东坡的这首描写古代端午节的诗词。今日读来,仍有许多感慨:这是一首由欢渡端午节而引起诗人怀古的诗词。
% ^' g+ g' n1 X7 k 天中节——古代端午节的别称,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 `" P: S- J1 {& E6 p- A$ T2 [- g “虎符缠臂”,古时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又是恶日,五月五日是重五,这一日需避邪,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人们常常用艾叶剪成虎形,缠于小孩子的手臂上或贴于背上以避邪。
# X$ E1 z3 @& T% s 门前插上青翠的艾叶和菖蒲,初夏的天空天高云淡。纸鸢(风筝)飞舞。在粽叶香飘十里的地方,自己携带着酒菜与老朋友对酌。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樽俎——青铜器。同“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后来常用做宴席的代称:折冲樽俎。》 ffice ffice" />
7 O6 y9 |. p# K$ v8 C/ N' ]* Z 喝着酒,看着龙舟争渡,不时助威呐喊,诵读着屈原的诗赋,借此凭吊祭江,感叹着楚怀王的昏聩,为当时的秦国吞并楚国而悲戚。《怀王——楚怀王,当时楚国的国君,历史上有两个楚怀王,前楚怀王和后楚怀王,这里指的应是屈原时代的前楚怀王。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怀王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决定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秦王胁迫怀王割地,怀王不肯。怀王被扣留期间,楚人立太子为王,是为顷襄王。公元前297年楚怀王逃走,秦人封锁通往楚地的道路,怀王逃到赵境,赵国不敢收留他,怀王企图逃往魏国,但被秦国追兵捉回。公元前296年怀王在秦国病逝,秦国把遗体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亦在同年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自杀,这是端午节的由来。》 & G$ A+ ~. t! ~. J/ w
外来的客人垂涕涟涟,白发又增加了多少?从早哭到晚,在屈原当年流放的陵阳哭干了眼泪。 2 U+ u, @; H, m
在这令人怀旧的汨罗江畔,湘江逝水之滨,还能有什么呢?唯有这令人伤感的断肠诗句。 ! X, X( v9 H1 S9 e2 R V" E% o
苏轼晚年,正值北宋连遭北方金兵的侵略而节节败退之时,北宋王朝岌岌可危,和当时楚国遭秦吞并情景相似,因此悲痛屈原的同时,联系自己的国度更是悲痛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