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的记忆1
# A( s- ] e) U$ H& @& N7 ?" _(人名虚拟,请各位原谅)
; r$ C- p) y+ U9 {& O6 \" R1968年夏天,文革期间。北京航校的一批66届、67届毕业生,由于“政审”不合格或其它原因,不能正常分配到国防工业工厂。滞留在北京焦急地等待着再分配。在校革委会的努力下,这批人全部被山东省接受。其中6人被分配到山东滨州(当时叫北镇)的一个地方国营工厂“北镇活塞厂”。他们是66届8科的离城里、67届8科的荪厅袖、6科的小老大(花市大街)、王大可、ABCDEFJ、3科的西水车。 ' ^2 U$ J) d X6 I% W5 U6 i3 d
北镇活塞厂是生产动力机(当时主要是柴油机)的配套零件,该厂有铸造车间、机加工车间、机修车间。6人都分到了机修车间,离城里和荪厅袖作车工、小老大作钳工、王大可、ABCDEFJ作电工、西水车作锻工。都是工人阶级了。是工人不是干部。 % l% f2 t/ j6 x( c& |
不久,陆续又来了西安航技校、上海航校、西安航校的学生,我们中专生工资29.5元,比西安航技校的人少0.5元。 * [/ P! @( c4 g
* ^2 Z2 Q! z: W1 D% l
2 j/ ^4 a& z, P4 o" A- Y
山东滨州的记忆2
9 J7 M% g( o9 D; c# R" @ K$ N& \9 U现在的滨州市当时是惠民专区,原来专署所在地在惠民县,后来南移到了北镇。北镇是在一个叫“北镇(俗称老北镇)”的镇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当时的地图上标注是专署所在地,只是一个大一点的镇子。
9 a/ {" v* c! }$ P/ c2 b! e4 @北镇(滨州)位于黄河北岸约5公里,中间有两道防洪大坝,防止黄河水泛滥时用。南岸约70公里是淄博市,到达北镇后的第一天,荪厅袖给同学写信用上了抗大校歌的第一句:“黄河之滨集聚着......”。 ) C# [ O0 O5 [2 t/ z
节假日的娱乐、游玩场所,在市内有一个电影院,一个剧场,一个烈士陵园算是个公园了。再远一点在黄河第二道大坝南边,有一个叫“红文”的苗圃,有很多树苗,也算是个郊外的公园了,据说这里原来是个教堂所在地。紧挨着大坝的北边是一个供北镇人用水的水库,后来夏天我们经常在那里游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