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80|回复: 15

明蜀王府太监墓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8-15 2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蜀王府太监墓: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成洛大道南侧,正觉山庄的东侧不远,成都大学正门的对面。 与明蜀定王次妃陵相距只有50米。

& ^0 y" r4 K6 ~6 @* l

    从定王次妃陵出来,向前继续走,看到另外一个仿古建筑的院落。大门紧锁,转了一圈后,没有找到其他入口。 欲尝试翻墙,但墙太高,实在没有把握。于是折回定王次妃陵,向管理人员询问。管理人员有钥匙,告诉我门票也是2元,同时表示这里还没有对外开放。要钱就好办事了。我给了两元后,她领我过去开门。

- {8 W1 T# ^- l! W, a

& \ E% ]0 \5 \2 x# k% ^! A

墓园大门,门前是墓园的管理人员

/ ?4 Y0 ^9 g( f4 B. C

    进入墓园,里面是一个很大的院落,中间一条石板路,两侧荒草丛生,在空地堆放了很多条石。这里的太监墓是从红牌楼搬迁过来的,也许搬迁之后发现多了很多条石、构件,多了总比少了强。至于安哪儿,就不管了。反正没丢就行。

0 o: c8 V3 d. ~6 l- X

 

+ {9 H+ \. L1 P! f% a

# Q" {& j1 J1 F

远处就是太监墓

# ~" B* c |6 F" F

9 l) |9 E) f+ U4 S

左手边的四个规模较小的太监墓

0 h0 ~/ `( H* e7 O8 l

% r4 n- _, V% n. \. ]

右手边的规模较大五个太监墓 & w/ t% v9 d4 B- \) q

    共有九个太监墓,其中位于右手边的五个,规模较大,其中第二、三、四、五墓,有墓道、墓门、八字墙、前室、中室、后室组成。左手边的四个较小,同右手第一个一样,有墓道、墓门、八字墙、前室、后室组成。

/ H. q/ L# f, h' L t, I t- v

* M, P8 O$ V& [6 M1 X$ I! |

第一个

2 Y# _( n1 s1 d3 f5 E

 

4 ^0 V3 w8 b# z4 }8 \1 G

2 u5 j b7 I q, f' C

第二个

. T, c! @' s* A( C3 H/ l {7 s$ F

! l# ?5 G0 k7 H+ K! A- y; k5 x3 J) P

第三个

, z4 M w2 E. c9 u4 ^ i

7 |# u$ _! X" O5 s+ Z4 C0 j

第四个

7 Z: ]# F6 a/ C' ?% R# N3 u

) ?1 z( W/ f* {5 P6 r. G5 S+ C

第五个

, e8 L; r' {& k4 u7 Y, M8 W

& ?2 U4 o# H% d

第六个

- Y r" D7 i" G* T9 `2 z2 g

" C; V: x- q" V: a) m1 e6 F! a

第七个

5 K; t: b: k5 m9 c

# t8 M% }& g# ~

第八个

- y% Z; _) P, ]6 o" U1 K

# y- p4 z7 r8 J5 i- T

第九个

# h, q: z3 w; r5 i# z z( U* e- r& n

 

: x, {* Y* p! E: d5 F

( E$ d2 m/ o' l

精致的石雕

3 @( ~& |' R# Z

    一说到太监,似乎总是想起李莲英、魏忠贤这些人。他们是在皇宫里当差,权力大了可以干预朝政。而王府里的太监就没这么大的权力,也没这么大的能量,也就不可能这么坏了。其实,太监也是人,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损”。头发都不敢理,何况命根子呢?很多太监是因为实在活不下去了,才只好做这个行当。这九个太监墓的主人,肯定不是一般的小太监,估计都是王府里的总管级别的。他们没能给历史留下什么,他们的墓葬可以告诉后人当年的制度。 $ }( D; o9 x$ s! r+ j

    这九处太监墓,是2003年4月成都市武侯区红牌楼处发现的,经过考古发掘后,于2007年整体搬迁到龙泉驿区十陵镇,与其他两处明蜀王陵及定王次妃陵一起,形成一处明蜀王陵景区。2008年9月成都再一次发掘了一处太监墓群,共有16座古墓,目前情况不清楚。据《成都日报》2004年3月30日的报道,政府计划耗资200万元,将9座太监墓整体搬迁,“据悉,该工程将于本周内开始,预计年底内十陵风景区的明代蜀王府太监墓地景区将对游人开放。”负责人表示“我们将选定一、二个墓室进行‘解剖’式展出,把墓室的横切面展示给观众。让游客在看到墓室外观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墓室内的‘故事’”。但我来考察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近5年,不但没有所谓的“解剖”式展出,甚至一直没能正式对游人开放。报道中称,“此次异地保护工程,将分为墓室现状资料记录、墓室拆除、墓室复建三个步骤进行,工作人员不仅会对墓室的立面、剖面及局部进行手绘图表,还将通过数码仪器,对现场进行记录,以便复建时,构件能一一对号入座。在复建墓室过程中,将采用高科技手段来保护墓室,比如安装先进的排水系统、防水涂层、化学试剂防止风化等手段。”但是从网上的照片和现场实际的照片对比来看,文物还是受到了一定的损坏。文化事总叫交给没文化的人去办,损坏是难免的。 " M+ z( L# F1 q3 d9 b9 o$ G' i

    相关新闻的链接:http://news.sohu.com/2004/03/30/09/news219670916.shtml) _% r9 W& L) Q/ Y' V2 M

    因为没有测量仪器,所以对太监墓只能进行描述,具体数据在网上找到了一些,提供给大家。 * r) Q% v9 \( N; @5 p+ V2 |# n1 C

     2003年 4月26日,四川省人防培训中心工地在成都红牌楼取土中发现古代墓葬。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闻讯后即派员前往现场,初步判断为明代墓葬,5月14日,对该墓葬群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至8月4日现场工作结束。该墓群共发掘出明代蜀王府太监墓葬9座,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明代瓷器、陶器、金银器、青铜器、玛瑙饰品等文物,还发现有精美的明代壁画和石刻。 [, t7 D. e& U* u# r# l

    此次考古发掘清理的9座明代古墓葬分别编号为2003cswm1—m9,墓葬方向均为东西向,即坐西向东。位于封土堆中部、墓葬规模较大的m6时代最早,为明代弘治十七年(1504),距今约500年,m1时代最晚,系明代后期万历四十三年(1615),其间时代跨度为110年。这批墓葬均系土坑墓圹的长方形砖石墓,即墓室部分用石条、石板构筑,墓外八字墙、封门墙以及墓顶券拱等部分用砖砌筑。 1 t" R; n9 Y e; w; z/ [" x8 O2 Y

    墓葬由墓道、八字墙、墓门、墓室组成。墓道均为斜坡式,其前部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八字墙置于墓门两侧呈八字形状,大多用雕刻龙凤图案的石板镶成;墓门前用3—5块大型条石封堵,墓门由两扇可推拉的石门构成(m8石门上有彩绘门神图案),门柱上大多有描金的门联,门楣上雕刻有屋顶和屋脊的图案,其上置半圆形的石构件,上刻“聚乐庵”、“谷梧峰”等墓葬称号;墓室平面呈长方形,用条石构筑,平顶(部分墓葬如m6、m7、m8等墓室顶部有彩绘藻井装饰)。墓顶外部用素面灰砖砌成券拱,起到保护墓室的作用。墓葬形制结构可分两种形式: ' m/ P. z& ?/ Y- A9 e& ?4 w8 R+ ^1 p

    ⅰ型:以m1、m2、m3、m8、m9为代表,由墓道、八字墙、墓门、前室、棺室组成。以m1为例,墓室全长4.57、宽1.56、高1.94米。前室置放一张石质供案,随葬器物多置于案上,棺室高于前室0.51米,大小仅能容纳木棺,木棺髹红漆,内置部分随葬品。 * x% O% b+ X$ j, N, }- I2 K

    ⅱ型:以m4、m5、m6、m7为代表,由墓道、八字墙、墓门、前室、中室、后室组成,其中m6规模最大,墓室全长9.1、宽2.3、高2.12米,后室中有条石砌筑的棺台。棺台长2.9、宽1.28、高0.34米,由9块规格不同的石板平铺,棺台上残存一具木棺。 ; ~1 L! w" Z* W% k4 u

    墓葬的八字墙或墓室左右两壁及后壁都有精致的石雕图案,其内容主要有龙、凤、花卉、人物等。其中4座墓的顶部、墓壁和墓门上还有十分精美的彩绘装饰图案,内容有门神和道教人物以及仙鹤等人物花鸟。 ( L& ^& L% I9 I C; K, w3 D

    墓葬共出土200多件随葬器物,质地有金、银、铜、玛瑙、玻璃、玉器以及瓷器、陶器等,器物种类有金牌饰、玛瑙饰件、玻璃饰品、玉发簪、铜爵、铜镜、瓷碗、瓷盘、瓷瓶、瓷香炉、瓷罐、瓷俑、陶俑、陶罐和石质冥器、墓志铭、买地券等。其中m3和m8两座墓葬未被盗掘,出土有保存完好、品相极佳的明代青花瓷器和豆青釉瓷器,种类有碗、盘、罐、瓶、缸和香炉等共计16件,金银器(金牌饰、裹银竹筷)以及青铜器和玛瑙饰品等42件。 & R1 _2 u1 c# J

    此次考古发掘出土的瓷缸、瓷碗分别有明代嘉靖和隆庆年款,而且墓葬均有准确的纪年材料,故这批出土器物可作为四川地区明代考古断代研究的标准器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a* V, ^" J% t7 L

    所出土的明代文物和精美的明代墓葬壁画和石刻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它们对四川明代考古研究和成都的明代历史文化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 F6 E! ]8 g! s

    该墓葬群结构保存相对完好,墓葬数量众多,还出土相关的文字资料,为了解墓主的特殊地位、身份提供了直接的依据。这类大型明代蜀王府太监墓葬群在成都地区留存下来的现已为数不多,它们与龙泉十陵镇明蜀藩王墓群有着密切关系,构成了成都明代较为完整的陵寝文化体系。引用的文字链接:http://www.sd-taishan.gov.cn/sites/jining/liangshan/articles/J00000/1/1862024.aspx ( B8 @1 B# o7 B T+ |

     经纬度:N3ANG="en">0ANG="en">°38'47.78”,E1ANG="en">04ANG="en">°11'31.ANG="en">06ANG="en">”

2 m( _/ f4 W' y

    考察时间:2009年3月13日

( `# y* V, B! R9 p& R

    门票:2元

9 S) M& {7 Z& ?! `* y

    照片总共拍了几十张,可以看得比较详细,正如有人批评的,可能不是非常清楚。请见谅。全部图片请见我的网站

}! [/ g2 R) S& o5 A8 V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8-17 1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没进去?

' F m3 ^7 M; R5 x

原本是市中心的高级别墅,几百年后不吃香挪郊区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8-17 17: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去了,里面空间不大。由于贴图麻烦,所以只贴了几张门口的。里面装修不一样,有三居室的,有两居室的。
发表于 2009-8-17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地方 
发表于 2009-8-16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时间维度上看,前后差了一个世纪,不可能修联排。谁会吃饱了撑着把前人的坟抛出来,再贴着人家地宫盖新居啊。/ ^9 V3 l$ `8 q5 e' |+ ?1 Y

 

发表于 2009-8-17 0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个地宫,太爽了,挨着个的下之……
发表于 2009-8-16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上次还真没看到,请问原来就是连在一起的吗?

发表于 2009-8-16 1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太监的联排别墅啊
发表于 2009-8-16 1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enovo在2009-8-15 21:15:00的发言:
P" |' v4 b3 x' G' J# l6 `

为死去的人祈祷,盼活着的人少去打搅,少动用人家的东西。阿弥陀佛

( }; R6 D3 P+ o( M) s7 R" V, f$ d) I

念阿弥陀佛,把人家超度去往生净土了,剩下一个空墓穴也没甚么用了,正好留给我们玩。

发表于 2009-8-15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一区
发表于 2009-8-15 2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好壮观!跟陕北的窑洞似的,一个接一个。
发表于 2009-8-15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淮水安澜在2009-8-15 20:51:00的发言:
哈哈!好壮观!跟陕北的窑洞似的,一个接一个。
; r9 s; P. W: V

还真的

发表于 2009-8-15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死去的人祈祷,盼活着的人少去打搅,少动用人家的东西。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09-8-18 1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reve在2009-8-17 17:03:00的发言:
进去了,里面空间不大。由于贴图麻烦,所以只贴了几张门口的。里面装修不一样,有三居室的,有两居室的。
5 I" H3 Y3 {! e: Z& N1 A2 R3 n

有一居室的吗

发表于 2009-8-19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56] 

7 k; u/ @2 V3 p0 k/ ]8 r

      说不定当年蜀王府有“福利分房”这一好政策,建了联排别墅,每个太监都有属于自己的墓室。但是根据个人在单位混的好坏,分房也不是平均主义,按劳取酬罢了。

发表于 2009-8-19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淮水安澜在2009-8-19 11:03:00的发言:
1 J: F* Q5 b3 z' P: L, v) 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 w- A; y% l9 S' c" N' G' p

      说不定当年蜀王府有“福利分房”这一好政策,建了联排别墅,每个太监都有属于自己的墓室。但是根据个人在单位混的好坏,分房也不是平均主义,按劳取酬罢了。

B# l! m4 b/ K+ U, t; H& O/ N. M! E

这单位待遇确实不错,分的房子比在中央工作的那些宦官同志的还好。奉劝那些自宫了的有志青年去成都混好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6 01:43 , Processed in 1.22122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