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帝王御玺】
/ B) x5 c5 r1 s% f3 J& i J/ z
' X* D( [" L( P# F0 B0 i) ^ 代表国家权利的"二十五宝"
+ r3 r7 ~7 c: t8 T& R4 a* f0 W 乾隆十一年(1764年),乾隆帝对交泰殿所藏的三十九方宝玺加以整理,重新考证排列,最终确定为"二十五宝",并特制宝函,依旧贮存于交泰殿.原三十九方宝玺中十方属重复玺,乾隆将该十方宝玺送至盛京凤凰楼珍藏.此即"盛京十宝".其余四方作为一般御玺分存于各宫殿内."二十五宝"自此厘定之后,清代诸帝均沿袭此制,再无更改. 1924年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前,溥仪交出了"皇帝之宝"和"宣统之宝"二方宝玺."清室善后委员会"在清点故宫古物时,确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点收印玺".清点交泰殿内,尚存贮玺柜二十五只,贮玺箱二只.乾隆时厘定的二十五宝除已交出的"皇帝之宝"外,其它二十四宝俱在."二十五宝"再历经抗战南迁后终于又回到了故宫.直至今日.而沈阳的"盛京十宝"在光绪初年移至敬典阁保存,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又被送至热河避暑山庄.民国时期北平成立"古物陈列所",十宝亦从热河送至北平.几经周折,有三宝佚失.其余七宝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L. N Q; `& p8 _/ e# E 7 Y9 m% ~5 a' }% {! }
代表帝后身份的"谥宝"
, T# J& h8 n; j, H { 顺治元年,于端门建京师太庙.顺治二年,恭进太祖武皇帝、孝慈武皇后、太宗文皇帝玉册玉宝奉安太庙.至乾隆四十五年,京师太庙已供奉除四祖考、妣外的帝后谥宝十六件. 乾隆朝对西域战事的胜利,使得和阗玉大量进入宫廷.乾隆帝对太庙旧藏的谥宝重现镌刻制作,将京师太庙旧藏的十六方谥宝送至盛京太庙收藏.并规定此后制作谥宝均一式两份,京师与盛京太庙各一. 故宫承接了原京师太庙的帝后谥宝收藏,现收藏有自肇祖原皇帝至德宗景皇帝及皇后谥宝43方.佚失一方为世宗宪皇帝谥宝.盛京太庙最后一次恭送谥宝是光绪十四年(1888年),恭送同治帝后谥宝谥册.沈阳故宫承接盛京太庙的帝后谥宝收藏,现收藏有自太祖高皇帝至穆宗毅皇帝及皇后谥宝29方.佚失三方.为孝和睿皇后、宣宗成皇帝、孝慎成皇后谥宝.三件谥宝均为1900年俄军占领盛京皇宫时佚失.
7 b0 Y( c+ G1 X8 d; v9 a8 K , J' m+ r4 W, V* P5 g4 ?/ Z4 v
代表皇帝思想、情趣、志向的"闲章"
0 X% O5 B4 e6 t+ w* Z: J 常见的皇帝闲章大致可分为 a.年号玺 如"康熙御览之宝"、"乾隆御笔"、"乾隆宸翰"等 b.宫殿玺 如"纪恩堂"、"狮子林"等 c.鉴藏玺 如"三希堂""石渠宝笈"、"乾清宫鉴藏玺"等 d.嘉言诗词玺 如"戒之在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四海有民皆视子,一年无日不看书"等 6 S2 A# K% l9 [) V) |
清代帝王的闲章以康雍乾三朝为精.尤以乾隆帝为最,乾隆皇帝凡遇国家大事,都要刻玺留念.乾隆时期开始大规模的兴建园林殿宇,宫殿玺数量骤增.各宫各殿,甚至是一堂一室,都要刻玺贮藏. 乾隆帝改建寿皇殿以供奉前代帝后圣容后,决定"将圣祖、世宗常用诸玺及朕自清宫至御极以来数十年所用诸玺制为宝薮匣,并豫装宝册,亦定为二十五层,贮于寿皇殿."寿皇殿成为清宫中收藏帝后印玺的重要场所.除寿皇殿外,收藏皇帝玺印较集中的是懋勤殿,与寿皇殿不同的是,懋勤殿一般用来收藏当朝正在使用的玺印,而寿皇殿则用来收藏前朝不用的玺印.各宫殿玺一般也是贮藏于各宫殿内,以备皇帝不时之需.
4 ? \* ^6 E* ?$ D/ t) Y! m$ M# T" |, V
1 M! ?% F7 j! \& T. B 【清代帝王御玺佚失分析】
; W( u& A" `( z 据上述清代帝王御玺的分类及收藏来看,帝王御玺流失最严重的就属帝王闲章类.根据近几年的拍卖市场所见来看,也大致如此.总结近几年的玺印拍卖,有如下几个特点: ( [4 p" H0 j3 F8 W
A. 拍品多来源于法国.这是由于1900年期间,法军占领了景山一区.在战后劫掠回国后,法军士兵和将领纷纷将劫掠物转手出售,或继续保存.著名的巴黎吉美家族收藏的众多帝王玺印就是在这时候购得的.
X) ~* j4 @4 p" }/ t B. 玺印年代以康熙和乾隆朝为主
* o: g3 a9 B- g' n 康熙御玺 - 故宫现收藏的康熙御玺数量较少.《康熙宝薮》著录的仅收藏有三件.2003年拍卖的"佩文斋十二宝玺"从一定程度折射出很多现象.这组宝玺的包装锦匣是宫廷原装,完全符合乾隆的旨意要求.对锦匣的制作是依据于玺印的大小,这与台北故宫收藏的乾隆玉手箱如出一辙.一套锦匣里往往装有多枚小玺.我想应该尚存在若干这样的锦匣.此组御玺2003年最后一次亮相,至今再无出现.去年在法国的艺术品市场上,一方康熙的象牙质地御玺拍出天价.印文为"康熙御览之宝".为方形大玺,同类样式的康熙御玺还出现过一件象牙质地,但印钮雕样不同和纯银质地的"康熙御览之宝".由于康熙御玺大多散佚于战争期间,所以康熙御玺真品的价值之高自然不言而喻. 7 G9 O* G( J; \ \
雍正御玺 - 在近十年的拍卖市场无一件出现,仅有一册与之相关的《雍正宝薮》.这或许是因为故宫博物院收藏了《雍正宝薮》中所著录的绝大部分玺印.民国后,"清室善后委员会"在清点寿皇殿时,发现这里仍存有四百多方玺印.这些玺印是掠夺者们以何种心态留下的,不得而知..
6 d! f0 E, _/ i- f0 { E 乾隆御玺 - 乾隆一朝的御玺的制作量约为一千八百余方,故宫博物院现收藏一千余方,沈阳故宫和避暑山庄也有收藏了部分.所佚失的乾隆御玺约几百方.目前市场所见的乾隆御玺,涵盖了乾隆各个时期的作品,如皇子时期的"宝亲王宝、长春居士、随安室";执政初期的"乾隆御笔",六十圣寿的"犹日孜孜";七十圣寿的"八徵耄念之宝";做太上皇的"太上皇帝之宝"等等.此外,很多乾隆时期制作的宫殿玺也有出现.尤以·圆明园遗珍最被关注.如纪恩堂玺、狮子林玺、九洲清晏之宝等.
) A- M" a0 u& `' C5 D$ Y& T
, B+ u6 N) q7 ?! U0 F1 _) ^( x 【近十年艺术品拍卖市场所见清代帝王御玺和海外博物馆收藏御玺整理】
' u) q! r- q3 s/ F) G
% v6 K3 R& i) f; X2 r 近段时间着重整理了近十年海内外主要的拍卖公司所拍卖的清代帝王御玺,出于平时的关注,了解到某些博物馆也收藏有部分御玺,于是加以整理.赶在近期先做一辑题为"寿皇殿之劫"的文章.是为109年前的那次劫难表示缅怀.上面节选了我博文中关于清代帝王御玺的散失情况的总结.以下则精选出几件原寿皇殿旧藏之玺印,已对比欣赏.自1楼至2楼为此专辑精选的玺印.3楼则将我整理出的近十年艺术品拍卖所见的帝王御玺和部分博物馆收藏的御玺目录.博物馆部分收录较少.
b9 b- E: `" q+ @" A7 w9 F - p4 p q1 [8 t4 q
康熙御玺
) `& O7 w& w; ?9 U8 q 3 b. F* A" j* R& X
康熙御制佩文斋十二宝玺 9 r8 P0 k) M" \8 C' B, R% \) m6 T
清代帝王印玺流散情况综观特辑之寿皇殿之劫
" n- n' L0 \5 U
康熙御制佩文斋十二宝玺共包含如下十二枚: 01.寿山石"坦坦荡荡"朱文长方印 02.寿山石"戒之在得"朱文方印 03.白玉"康熙宸翰"朱方和"稽古右文"连珠印 04.青玉"保合太和"朱文方印 05.碧玉"中和"朱文葫芦印 06.青玉"康熙宸翰"白文方印 07.田黄"景运耆年"朱文椭长圆印 08.田黄"景运耆年"朱文椭长圆印 09.白玉"畅春"白文长方印 10.田黄"康熙宸翰"白方印和"戒之在得"朱方连珠印 11.白玉"佩文斋"白长方印 12.田黄"坦坦荡荡"朱文方印 这十二方玺印,共装于一锦匣内,锦匣裱糊精细,宫廷原装.玺印质地有碧玉、白玉、青玉、寿山石等,印钮为圆雕动物和瑞兽,形象逼真生动,雕工流畅细腻,是典型的康熙时期的风格.此套御玺在康熙时期使用非常频繁,多钤盖于康熙皇帝的御笔书画之上,印迹至今仍可见到.更为重要的是这十二方玺印竟占到了康熙御用玺印总量的十分之一,在康熙御用玺印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这套宝玺中有一枚"佩文斋"玺.佩文斋是康熙帝的书斋,位于圆明园畅春园内,"佩文斋御用十二宝玺"之名亦由此而来.
, O( T1 G K8 ~9 y8 c ) g! E& i; v& g. S9 {+ j
康熙御制寿山石[戒之在得][七旬清健]玺
清代帝王印玺流散情况综观特辑之寿皇殿之劫
/ t. C+ |0 @ p* y% H
5 U0 o$ f' B9 v 此一对御玺是康熙皇帝晚年的御用印.均为寿山芙蓉石,质地温润细腻,平顶浮雕双夔龙博古钮,雕工精致.一方朱文"戒之在得",一方白文"七旬清健".《康熙宝薮》中有明确著录.这对御玺常钤用于康熙晚年的御笔书画之上,《石渠宝笈》中屡有著录. 据《秘殿珠林》记载,康熙五十九年十二月,康熙帝自己从儒家经语中,选择了"戒之在得"四字印文,以纪念在位即将六十年.第二年五月,康熙在避暑山庄命大学士、著名书画家张照拟定字体,并由梅玉凤刻成.由此可知,二玺制作于康熙六十年.二玺的印文也反映了康熙晚年的心境:"戒之在得"折射出他内心的忧患意识与警惕之心;"七旬清健"则表达了他对晚年身心健康的期望.
$ s) D# }# v/ d: ]+ \: K: E( N
清代帝王印玺流散情况综观特辑之寿皇殿之劫
8 o/ L! i- f2 ~* c7 n8 `) p
此玺就是去年在法国拍卖出天价的康熙宝玺,2008年6月 当时拍得4.7Million Euro. ; g3 P& ?- R- D4 D8 i9 z
& u3 z4 x! s$ ]; D
康熙御制青花[康熙御览之宝]方玺 吉美博物馆收藏
清代帝王印玺流散情况综观特辑之寿皇殿之劫
清代帝王印玺流散情况综观特辑之寿皇殿之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