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殡仪馆”在哪里———
又到清明,人们赶着去给逝去的亲友扫墓。在思念逝者的日子里,寻找老北京人寄托哀思的地方,是件颇有意味的事情。
什刹海边的停灵地
在什刹海南岸,有许多十分古老的胡同,比如东官房、中官房、西官房等。官房,原为清代宛平县署驻地。在这附近原有一个嘉兴寺。
从前的寺庙,大多兼理殡葬业务。嘉兴寺就是具有此项功能的“殡仪馆”。一些富户人家死了人,先买口棺材入殓,随后便将死者遗体在嘉兴寺寄存起来,择吉日发丧,入土为安。
外地人要回原籍归根,因为受季节限制,运送灵柩不便,有时,灵柩要在庙里寄存几个月甚至几年。20世纪50年代初,任弼时和齐白石的治丧活动也是在此举行的。高岗的灵柩也曾在此寄放过。
1911年,即民国初年,中官房改名为福寿里,西官房改名为五福里,这个名字至今沿用,而东官房仍是清朝的老地名。现在,嘉兴寺的原建筑已经荡然无存,这里也成为什刹海风景优美的好去处。
发引、出堂与摔盆:出殡发丧有讲究
在老北京的丧事里,出殡一般定在辰时,也就是早上7点至9点。但少数富户大殡则在上午10点左右,即所谓“巳时发引”。出殡前,杠头要向本家大爷高声请示:“什么时刻发引?”丧主即以“辰时发引”或“巳时发引”对答。
杠头还要问:哪些花圈须挂在棺罩上、前后顺序如何?之后,本家或近亲们要主动给杠夫们一些赏钱,谓之“加钱儿”。
起灵前,还有一个参灵仪式。本家孝属依次跪于灵前的月台上。如果是汉人,则要长子打幡,次子抱灵牌,次子以下的孝属手持白纸剪穗糊成的所谓“哭丧棒”。如果是满人,则全部徒手。孝属跪好后,便请鼓乐参灵,其顺序依次为官鼓大乐、清音锣鼓、丧鼓锣鼓、文场、西乐队。
参灵后,杠头便发出“请起”的信号,并打一声响尺,这时,全体孝属和亲友高声举哀,杠夫们将灵柩抬出灵堂,谓之“出堂”。
起杠时,照例由杠头喊道:“本家大爷,请盆子!”于是,跪在棺前打幡的长子(或亡人幼辈)将一个带孔的瓦盆打碎。父死用左手摔,母死用右手摔。长子摔了盆,全体孝属便随之举哀。
摔盆原是汉人的礼仪,满人(旗籍)在清代出殡起杠时,多用奠酒的礼仪,只是后来受汉人的影响,才摔起盆来。 扬纸钱源自晚清
旧时出殡扬纸钱的风俗,始自晚清。纸钱通常是用白报纸砸成的,圆形,直径三寸余,中有方孔,用绳子穿成一串。过去纸店有售。
老北京出殡的在孝子头前,安排一扬纸钱者,其人身背大串纸钱,手里拿着一沓纸钱,边走边搓,以便使纸钱松散。起杠时,遇有路祭时,经过十字路口、河沿、桥梁、井台、祠庙、城门以及下葬时,均要高高扬起纸钱。干这行的得有臂力,还得有一定的技巧,讲究扬上天空四五丈高,散开时,漫天皆白,几有遮天盖日之势,长久落不下来。
什刹海南岸古建多
在嘉兴寺一带,还有旌勇祠、保安寺。
从平安大街进入旌勇里胡同,就能看到一处高于普通平房的建筑,这就是旌勇祠,但附近居民又称祠堂为火神庙,祠内建筑均以黑琉璃瓦覆顶。这里是清乾隆年间祭祀云贵总督、将军、兵部尚书等人的祠堂。大门现被一家糖食品店使用。里面正殿、二门、石碑均在,石碑碑文可读,碑身、贔屃完好,碑头雕刻尽毁,碑亭已无,享殿保存基本完好。
与旌勇祠隔街相望的保安寺,在明朝称为半藏寺。《日下旧闻考》书中有记载说,寺院是元代建造,有僧人义佛驻锡于此。义佛聪慧异于常人,学习佛经可过目成诵。由于义佛之聪慧有如半部藏经,众遂称为半藏寺。元至正七年(1347),义佛之徒智存请求寺名,丞相布哈奏请,赐名为义利寺。明嘉靖年间重修,改名保安寺。
寺院坐北朝南,分东西两院。现为民居大杂院,有古建房屋37间。在寺内依然可以寻到石碑三通。一通被民房占据半边,一通被围在院内,一通被砌在墙内,石碑碑文尚可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