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03年看见“于谦浙江杭州府钱塘县”10个字,到了2009年8月5日,就只余下“于谦”二字了。
6 G& t) c& }7 J" l4 t& {, Y于谦是为了保卫北京城拼了性命的。今天中午,《百家讲坛》袁老师讲到岳飞在杭州风波亭被害。于谦是在北京西四牌楼被害的。死后至今在孔庙进士题名碑上只留下两个字,岂不哀哉? : s1 U. r6 z4 A% m2 g2 c
( J; H ?' O+ B( \; L& Z3 A
' k* P( x. X* I+ x8 Z4 H9 _. A4 n ^- B( w% K/ o/ H
8 `3 Y5 b& y2 N) c
$ x% z) l1 b: q& w7 U4 g
(摘录)孔庙碑林名人多 陆元 : _2 p2 x- h- c) v4 K/ Z7 d5 L$ t6 }
今年是中国废止科举制度100周年(指2005年)
% i/ o; Q: b! I0 i5 c1905年9月2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日),大权独揽的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了废止科举制度的上谕:“袁世凯等奏请立停科举一折……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近日科举每习空文,屡降明诏,饬令各省督抚广设学堂,将俾全国之人咸趋实学,以备任使。兹据该督等(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官员)奏称,科举不停,民间相率观望。欲推广学堂,必先停科举等语,所陈不为无见。著即自丙午科(1906年原定的科举考试)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这道上谕的颁布,标志着自隋朝开始,在中国沿用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的寿终正寝。 1 B8 k9 d' {% |; M; |
但在北京有一处地方,至今仍矗立着198块石碑,题刻着曾在北京建都的元、明、清三个朝代600年来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录取名次,这就是孔庙碑林。 5 `4 p2 _6 A, ]
) ?) S7 f( i! E! f3 ^- n' q, N; R
在京城建立孔庙,并由皇帝亲临祭祀的先例,始自元代
# E* C* f6 |2 y2 o7 b% f在封建时代,凡读书人必拜孔子。全国各地虽小至县城,均建有孔庙。但由皇家在京城建立国家级的孔庙,并由皇帝亲临祭祀的先例,则始自元代。 0 m: [3 x. g+ w7 y" W3 _' e" r
1287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大都城设立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国子监又称“太学”,在里边读书的学生称为“太学生”。 " }: ^" s4 \% d5 g Y/ P
1306年,忽必烈的孙子元成宗在国子监的东侧建成了国家级的孔庙,孔庙和国子监被称为“左庙右学”,并肩坐落在今北京雍和宫西边的国子监街上。
9 o* P- \# u% R . k3 m( E" Z3 h, [* @
孔庙碑林的第一块进士题名碑,始于元代1315年,最末一块进士题名碑,迄于1904年。 Q2 b- d, E$ ^$ l, c8 N Y
1315年,元仁宗首次开科取士,将取中进士56人的姓名、籍贯、名次题刻于石碑上,立在孔庙院中,此后的明朝、清朝都沿用了这一做法。 - \- R' I# f8 {' [" U/ ]
元代共在孔庙立过9块进士题名碑,其中6块在明朝被磨去字迹,改刻为明朝的题名碑,所以现在孔庙只有3块元代的题名碑。孔庙现有明代进士题名碑77块,清代进士题名碑118块,总共是198块,题刻着自1315年至1904年各科进士共51624人的名字。 6 x$ U' k) ]8 l2 y5 B, v2 u
& w. ~9 a. v; A. X- c7 t; u
& Y" T$ A. s% @7 H! C笔者的长辈梅祖武先生离休前,在北京市建委与末代状元的孙子刘大中先生是同事。他听刘大中先生说,由于1905年清廷宣布废止科举,1904年最后一科考试的进士题名碑也遭搁置,无人问津,还是由末代状元刘春霖与末代进士们自行凑钱刻制后,才树立在孔庙中的。
( w/ j1 F9 @& Q* a2 Y当年刘春霖得中状元之后,凭着记忆将在皇宫保和殿上殿试的考卷重写出来,刊印发行。刘大中先生将这份考卷写本的复印件送给了梅祖武先生。 % _6 S2 A, N% C; Y
7 a( q s) S; B0 }# D1 l最后,让我们看看孔庙进士碑林中都有哪些历史名人
3 @/ h C7 ? j( e- E于谦,杭州钱塘人,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辛丑科第三甲第92名。他会试时已考中第一名,因殿试策论指斥时弊,触怒皇帝,被降至榜末。1449年“土木之变”,明英宗兵败被俘,蒙古大军直抵北京城下,国家危亡之际,于谦挺身而出,率军民在德胜门外恶战一场,击退敌军,保住了北京城,后来反被昏庸误国的明英宗杀害。其故居在东单西裱褙胡同,后辟为纪念馆。于谦是我们北京人应特别记住的一位大英雄。 6 j, Y* A8 s% e: V; {
商辂,浙江淳安人,明正统十年(1445年)乙丑科状元,是明朝89科会试唯一连中三元者,曾协助于谦主战抗敌,反对迁都南逃。 " \( \( H# ^& x' d/ P
严嵩,江西分宜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第二甲第2名,曾把持朝政21年,是明朝著名的大奸臣。孔庙中的“触奸柏”,即因柏枝曾刮掉了严嵩的乌纱帽而著称。
6 _- t0 j$ F' q麻勒吉,正黄旗满族人,清顺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状元,是清朝第一位满人状元。西城区平安里旧曾有麻状元胡同,即因麻勒吉居所而得名。
4 _3 W& ]0 x) r( |9 [邓延桢,江苏江宁(今南京)人,清嘉庆六年(1801年)辛酉科第二甲第9名,曾协助林则徐查禁鸦片,抗击英军,后与林则徐同被革职充军伊犁。
% _+ H4 _* m9 I: g. g.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第二甲第26名,淮军首领,镇压太平天国起家,北洋水师的创建者,《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谈判和签订人。
; `% a4 O( ]1 P, r- W张謇,江苏南通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状元,以兴办实业和教育著称,曾任袁世凯政府农林部、工商部总长。
! }# L' g0 \/ d% C4 F7 H' r" s钱能训,浙江嘉善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第二甲第18名,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的后代,曾于1918年任北洋政府代国务总理。
7 @0 p: _" h, N1 r* G& F& Z谭延闿,湖南茶陵人,1904年末代进士,第二甲第34名,辛亥革命时任湖南军政府都督,国民党元老,曾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出任过国民党政府主席和行政院院长等要职。 8 O) r. W7 f0 j' Y% S4 j
沈钧儒,浙江嘉兴人,1904年末代进士,第二甲第75名,参加过辛亥革命,1935年因主张抗日被国民党逮捕的“七君子”之一,曾任新中国第一任最高法院院长。
! j" s& v. [& T" V此外还有郑板桥、纪晓岚、龚自珍、翁同和、徐世昌等诸多名人皆在孔庙碑林留名。
4 j. k" T4 \) f3 e# S0 o( S* F
, S2 D6 T+ N6 K8 N8 i* z44图那个绿色石碑,就有徐世昌的题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