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蜀昭王陵:位于四川成都龙泉驿区十陵镇成洛大道南侧,正觉山庄内,成都大学正门的对面。 + Z4 t, q7 L7 r# }/ ]( ?& m" u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江山永固,将自己的子孙分封为王,就藩全国各地。在四川成都,先后有十三位蜀王,其中在成都龙泉驿区有十位王陵,这里也因此叫做十陵镇。 & p" V- u# ~2 y9 y3 g: d
2009年3月12日来到成都,考察了其中的一些王陵,首先来到的是明蜀昭王陵。事先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在网上也查找了路线,但是纸上谈兵还是不行。在现实中,这些路线有问题。我先是在GPS上搜僖王陵,找到了一个叫十僖王陵的地名,虽然这个地名有点不着四六,但是总是有点边的。根据GPS上的路线,到了成洛大道后,指示我走一条小路,但是我却看不到。由于我第一次在成都开车,这里的路况及交警的习惯都不了解,不敢乱开。于是只能沿着大路走。这时看到路牌有明蜀王陵博物馆的指示,顿时觉得目标不远了。按照路牌的指示,看到在路的右侧有一个大牌子,上写正觉山庄,后边还有一个牌子紧挨着,上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蜀王陵博物馆。顺着牌子下的小路,开车上山,约250米以后,有一停车场,无人收费。将车停好,拿着照相机进入正觉山庄。里面有池塘,亭台,小桥流水,饭店炊烟飘起,茶馆里人来人往。我正疑惑,看到一块牌上写着“北有十三陵,南有明十陵”。这话看着耳熟,西安也是这么宣传自己的十三个秦王陵的。看了半天,都没看见有古迹的痕迹,旁边有一老人,于是上前询问。老人告诉明王陵就在里面。继续向里走,距离大门约170米处,终于看见了红墙的仿古建筑,这就是明蜀王陵了。 % N5 g9 _1 E3 ^9 j
5 i- J! z: w% {& G0 L 1 y' S7 q! l6 t+ c" v+ V; g
昭王陵
( @/ {# S* c* b w! z* P/ V! c* ?( u 走上前去,是昭王陵,但门紧锁着。旁边有一牌子上写参观地宫请联系管理人员,还有电话号码028-84600460。墓前的保护碑上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蜀王陵。我先绕着昭王陵转了一圈,在红楼的后面是封土,直径约23米,高度不是很高,由于此墓是搬迁来的,不知道原来的封土是什么样的。转完之后打电话找来管理人员。门票10元,是套票,包括昭王陵、僖王陵和文物陈列室。管理人员打开门,还做了些介绍,可惜没录音,没有记下来。 , }: V# D% n9 ?9 K' K% F) ]
, W5 x9 h' c& q+ _

* C& o8 ]2 P! b昭王陵封土(右前侧) / |/ O" R& X! O" z5 I z) k% I
昭王陵地宫规模不大,沿着台阶而下,是一道石门,门两侧是两堵墙,进入石门后就是地宫,地宫是砖砌拱顶,半截石碑歪在地上,中间有一石供桌,上面有小面额的人民币以及一些糖果。不知道这是何人所为,难道他们不知道这里是王陵,躺在这里的蜀王,当年在四川大地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你拿这点钱吓唬谁啊?供桌之后有精美石雕,上面刻着两条龙的图案。石雕之后是棺床,棺床分成两部分,估计可能是分隔王爷、王妃棺木的。地宫内还散落着一些石块,不知道其用途。由于我这次来成都没带测距仪,所以不知道地宫的进深和高度、宽度。据《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玄宫为“砖石拱券结构。长16.5米、宽4.7-5米,分为前殿、中殿和后殿,并排双石门,涂朱,雕饰;后殿隔为两室,有二棺。中殿和后殿各有祭案。蜀昭王及王妃刘氏分别从东西道入葬。” ! g( e: R: a8 F/ ^
E! B! F6 c4 B
$ J! X0 H$ R% ]# o2 _$ O; {昭王陵地宫
! v! M+ g. {6 k7 f9 [# `% g; k2 c , b! f1 Z# v7 P; v9 O
精美石雕。龙头象朱元璋吗? 2 x8 x" t0 w) C8 W) N$ `% {: ?& q, h
8 j: o+ u2 R5 X" b$ P- Q( T
 ! V" |! A$ }+ [5 _% x8 H
8 s7 k; y$ R. R6 o1 a7 E9 N: R

( \. ^2 B/ d. z. v* h; U朱元璋像 4 ?( L8 d7 y+ J' B6 R9 C
昭王陵是在1991年修建成渝高速时发现的,经过考古发掘,后才搬迁到这里,与僖王陵共同组成明蜀王陵博物馆。1996年11月,经国务院核定公布“明蜀王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Y' u4 |; _# g% _6 y 关于昭王陵,我手头只有《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一书,书里记载了比较多的关于昭王陵的内容,这些内容网上是没有的,可以抄录下来,提供给大家。“蜀昭王(朱宾瀚,卒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陵在龙泉义区洪河镇白鹤村与十陵镇千弓村交界处(注:此墓于明末被张献忠捣毁,陵园不存,玄宫上半部亦残毁。冢前旧有碑题曰‘明蜀惠王陵’,因一直被指为蜀惠王陵。1991年4月发掘时出土的残圹志上有‘惠王之长子也,母妃……’,‘袭封蜀王,正德三……’等字,可知此墓墓主不是蜀惠王,而应该是蜀惠王嫡长子,即薨于正德三年的蜀昭王。蜀昭王陵玄宫残体已迁到正觉山蜀僖王陵旁,异地重建保护。),因成渝高速公路经过,1991年发掘后将玄宫残体迁至蜀僖王陵侧异地重建保护。陵园坐北朝南而微偏东,墓向190ANG="en">°。陵宫前面有神道遗迹,宽5米、长约50米左右。勘察出陵园墙基,南北长约240米、东西宽122米,分为大小相等的前后两进院落,中间建有隔墙。在陵原后部中轴线上曾发觉出一座建筑台基的以及,面阔约14米、进深约9米、高0.6米,周边砌以条石,中间实以夯土,地面铺小块石板,应为享殿基址。在享殿基址以北约10米处,北距玄宫门约14米处,还发掘出一道条石砌墙,附近发现有琉璃建筑构件残提。石墙后为陵园最高一级台地,高于前面将近2米,与玄宫之上的地表连成一片。陵冢凸出陵园北墙约21米,有馒头形土冢,残高约5米余、底径残长22米左右,墓穴开在土冢之前,墓口东西两侧各有9个柱洞,洞口直径0.49米,自南前第一柱洞的中心点至最北端第九柱洞的中心点间距为24.20米,东西列柱的横间距约为14米,完全罩住墓口。在两行柱洞的外侧,各有一列带状石灰浆的铺垫层,宽0.47-0.55米,靠近柱洞一边距柱洞0.8米左右,平面低于柱洞处地表约0.2米,此铺垫层应该是建筑外的散水基址遗迹。关于墓室上建筑的用途,有人认为是‘明楼’,并结合蜀藩坟冢皆在墓室之后的特点,更进一步认为:‘明楼后面垒土筑坟冢(宝顶),这是明蜀王陵的共通形制和统一格局’。”以上内容出自薛登等:《明蜀王和明蜀王陵》,《四川文物》2000年第5期,转引自《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ANG="en">。 ! }6 j' c& g$ w- [* P
网上关于僖王陵的内容较多,昭王陵只有少许内容,而且比较凌乱。我搜集了一下,主要有如下内容:一、昭王陵里有一对仿朱元璋头像的人头龙,堪称明代艺术的珍品。这个所谓的仿朱元璋头像的人头龙,实际上就是我上面提到的精美石雕。石雕很漂亮,至于说龙的头像是仿造朱元璋的,就是见仁见智了。关于朱元璋的长相,通常有两张画做证,一张朱元璋的嘴歪着,另外一张则是慈眉善目。第一张,历史学家认为那是朱元璋为了宣传自己是真龙天子,所做的伪证,把自己画得跟龙很象,而第二张才是朱元璋的真实相貌。那年代没有照相机,象不象谁知道?二、昭王陵是1991年修建成渝高速时从成都东北郊的洪河镇白鹤村迁到这里的。洪河镇在2004年9月8日就已经撤销,现在属于龙泉驿区大面街道,白鹤村仍在,位置在成渝高速的南侧。不知道昭王陵在搬迁之前是否就是现在这样,里面杂乱无序? 5 i( S1 ?; H# X- A4 `
关于蜀昭王陵,可以查阅成都市博物馆考古队:《1991年成都市田野考古工作纪要》,《成都文物》1992年第1期;王毅等:《成都地区近年考古综述》,《四川文物》1999年第3期;薛登等:《明蜀王和明蜀王陵》,《四川文物》2000年第5期。
9 }) K$ q) w3 K* k# E 昭王陵以及其他蜀王陵的地面建筑已经完全没有了,我向管理人员询问是否张献忠所为,他说已经说不清了。明代王陵,在明代肯定保存完好,清代,对明代陵墓没有破坏,不仅北京的十三陵,南京的明孝陵,开国功臣墓,还有西安的明秦王陵,都保存很好,惟独蜀王陵。张献忠的破坏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昭王陵以及僖王陵,都没有出土什么金银珠宝陶瓷玉器,只有一些陶俑,这也不是一般盗墓能干的,这很可能是当年一次大规模的公开发掘盗窃所为。
' k# L1 ~- k. f4 e+ X% a6 T. C 蜀昭王,是明代第八代蜀王,姓肯定是姓朱,名字是宾瀚。关于他的资料,在《明史》卷一百十七里,只有数字。“子昭王宾瀚嗣,正德三年薨”。从上下文里可知,昭王继位时间是弘治六年,即1493年,死于1508年,更多的内容就没有了。另外在诸王世表里提到了一次,在《明史》就再也没有提到这位蜀王。想当年,这位蜀王,在四川,那也是跺跺脚,四川大地抖三抖,可今天,历史已经遗忘了他。 7 G5 H% ^: D4 d& L4 i4 l
经纬度:N3ANG="en">0ANG="en">°38'47.14”,E1ANG="en">04ANG="en">°11'14.ANG="en">75ANG="en">” 8 u: @. ?/ c# @2 `8 E0 E+ H3 Y
考察时间:2009年3月12日 8 m( n# c) ^7 ?( S' b
门票:10元(包括昭王陵、僖王陵、文物陈列室),停车免费 7 l# P5 t: @( h( J, } v( x. A1 z( d
寻访难度:☆☆☆☆☆ 2 {" F8 }. j# S" ]! H/ B, C8 \
观赏指数:☆☆☆☆★
) d5 d+ H. w9 H 文物价值:☆☆☆☆★
: Q! K# F+ l* d" \1 \* \# p+ _ 访问指数:☆☆☆☆★
" T- [" Z% L& C1 j( Y T( J+ R! F # A+ U: E2 A) ~# D/ t
更多内容请关注我的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