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q2 E7 C+ l3 O6 l9 F9 V& ~+ { 邓愈生平简介 3 q: Z; ^# M% @1 Y3 e. s+ o
邓愈,名友德,字伯颜,虹县龙宿里(今泗县大路口乡大营人)。元惠宗至元三年(1337)二月十五生。幼时聪慧好学,稍长即怀平定天下的大志。元末,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抗当时的黑暗统治。父邓顺兴,重气节,讲信义,被乡人推为练总,率领人民,保境安民。后与元军作战,中箭身亡,友德之兄友隆接掌兵权。不久,友隆病故,16岁的友德继掌兵权,亲率人马与元军作战。友德足智多谋,身高体壮,武艺高强,每战均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奋力拼杀,元兵多不敢与之交锋。泗州、灵璧、盱眙等地人民闻风归附,求其保护。
7 c) P0 x1 M. D8 q
# Q2 C" E: N5 w' v' d# n5 w 元至正十五年(1355),友德率所部投奔朱元璋。元璋命其为管军总管,赐名愈,时年18岁。 1 C5 A9 _- B, W
朱元璋为了统一江南,命邓愈与常遇春领兵自巢湖乘船南下,先后攻占牛渚矶、太平、溧阳、溧水、句容、芜湖。元将海牙率水师集结于采石,准备进攻太平,邓愈出奇兵直捣敌寨,俘其精锐;又以小船两只,满载柴薪,内藏火药,灌以油蜡,冲入元军水师之中,火烈风猛,满江红赤,元军大败,死伤无数。自此,元军无力扼守长江。邓愈等乘胜渡江,进攻金陵。元南台御史福寿督兵死守,邓愈等浴血苦战,终于攻破金陵,杀死福寿。后与徐达又顺势占领镇江、丹阳、金坛、广德。朱元璋因邓愈战功卓著,提升为广兴翼元帅。
t; R& K4 O- @
+ w% [" D5 J( G' h3 J* w1 F# I/ L 十七年,朱元璋又提升邓愈为枢密院院判。同年七月,命邓愈为征南将军,以胡大海(虹县人)为副将,攻取旌德、绩溪、休宁,并乘胜攻占江南重地徽州。元苗帅左丞杨完者率兵数万来反夺徽州。当时徽州城郭残破,守御之器未备,而胡大海率师攻婺源未回,邓愈身边只有少数士兵,情况危急,于是其激励士兵,明立赏罚,打开四门,布下疑兵计。苗军见状,不敢入城。胡大海得到消息后,昼夜兼程赶回,与邓愈里应外合,协力拼杀,苗兵大败而逃。邓愈又先后攻占了婺源、休宁、严州,转战皖、浙、赣等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敌军望风而逃。所到之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各地民众争持酒肉慰劳。进攻江西时,陈友谅部将邓克明以省印及抚州、建昌、临川等23州印请降。 4 W3 r$ `$ M9 B; j- R: x/ F$ ]

$ C5 {* Y" E D& [5 I 4 }$ J! g+ d) n$ i M
二十二年,邓愈率兵攻占陈友谅所占重镇南昌,被提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镇守南昌,为朱元璋抽调兵力全歼陈友谅赢得了时间。朱元璋赏赐邓愈金千两,缎百匹。消灭陈友谅后,邓愈又奉命先后平定江西南安、南雄、韶州、赣州诸郡。28岁的邓愈被提升为江西行省右丞、湖广行省平章,镇守襄阳等处。30岁任御史大夫。 " r+ E1 n4 \# H' u
朱元璋登基,建元洪武(1368),加封邓愈为太子谕德。大军平定中原后,命邓愈为征戍将军正总兵,平取江淮等地未归附的州县。不到两年,唐州、南阳、金州、均州、商州、房州等地均归附明朝。洪武三年,朱元璋又任命邓愈为征虏左副将军,协同徐达西征。邓愈率兵奋战元残军王保保部,斩首2000级,俘获王公以下百余人,士兵8万多,骆驼、马匹、辎重不计其数。八月,进克河州、乌斯藏诸部,招降吐蕃,追击元豫王至西黄河,在黑松林斩杀元大将阿撒秃,大军深入甘肃西北数千里。因此,河州以西皆属明朝版图。十一月,班师还京,因功赐宅第于南京洪武正街,赐虹县城南良田500顷,佃户73家,守坟户150户,仪仗户 19家;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同参军知事,食俸禄3000石。
0 j+ ~+ ~& q/ @1 c7 c5 A: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