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26|回复: 7

少年曾在北京住 什刹海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20 15: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年曾在北京住 什刹海
* U7 G5 V: v2 ~4 F
/ o* X. m' B- d% u: A
 
/ q0 |" z$ W6 g
: G) P1 e& x r7 |% I: |9 [5 f
 “什刹海边住过的那条街又是遍地金黄的银杏树叶,河灯已点亮,湖心的黑夜却不见摇晃的碎月。船上飘来熟悉的音乐,回忆在遥远的琴弦上跳动,一样的故事……”。这是一首在网上流传的关于什刹海的歌,歌名就叫《什刹海》,我的少年时代就在什刹海旁边度过,听起这样的歌,滋味真是不一样。
; V6 l. d0 |- @2 L0 E6 Z2 A
- h+ C* C2 ?( }
 
; o. N7 k- } t, Z9 h8 O/ t
9 c. T" x! T+ M
每逢六一,童心不泯!对于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触时生情、心旌荡漾、浮想联翩也是很自然的。少年时代,学习的场景、玩乐的环境往往最不容易遗忘。那个时侯,每周没有双休,虽然学业没有如今这样”性命攸关“,但自觉性还是很高的,用不着什么“紧迫性”“竞争性”之类的东西去产生压力。所以,在记忆之中,学校里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课余饶有趣味的游戏节目,占据了极大的部分。
; X- r b4 D. I6 \$ v( Q
- E3 T2 x: C' o4 a( q! H
d! c4 Y" @, j m

 

" y, X2 Y% L: f

      记得初到北京时是小学一年级,我们所住的“上海大楼”(东城区赵府街20号)里近百个学生都是就近安排的学校,而我因为贻误了办事机构集中办理转学的时间,结果一个人被安排到离家较远的西城区大石桥小学,每天上下课总是孤单单的独行来去。但随之而来的“好处”也是意外之喜——和大楼里其他的孩子相比,课余活动的范围大了许多,因为家虽是东城,因在西城区的小学就读,同学自然大抵都是“那边的”的了。

0 M7 d) s/ x3 s: I+ x m
; C4 G1 ]% k( d1 n
: U' s9 G" e* o$ ]

 

' w1 Y# b; D8 v" O7 J* v

      和大楼里的孩子们玩耍,多数是围绕处于钟楼的“东城区少年宫”、处于宝钞胡同的“街道少年之家”,偶尔的远足则是处于景山公园的“北京市少年宫”。而我的西城区的同学们,除了因为离“德胜门”近,经常去城外郊田里踏青、捉虫、捞鱼、采野果,最最爱去的地方就是什刹海了。

( m6 Y5 p) p' ~. j% h
4 a4 n0 P4 W O; z1 Y8 l
; n# p. Y) h! _2 G' N {. a+ Y7 W

 

" n: T% T: i7 w' J# |/ K
4 B8 J- F0 H7 U: q7 S( c1 O
# @+ O& p+ _3 V: [" s2 R

当然,那个时候并不知道什刹海有恭亲王府、醇亲王府、阿拉善王府、涛贝勒府、棍贝子府、庆亲王府等等前清贵族的私宅,新中国十大元帅中的三位都在什刹海边的柳荫街住过,那里还有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梅兰芳故居……。更不会知道如今的什刹海(什刹海是北京的三个湖,分别是前海、后海、西海)既现代又古老,既市井又时尚,既平民百姓,又名流如云,在这里既可以吃到老北京的爆肚,豌豆黄,又可以尝到欧洲最好的红酒,咖啡。

$ ?2 Z3 P. O4 E# V. g
0 o6 F) k# ? ~# L- p
# s |' X$ t/ ]7 L& K6 i+ |- R* J

 

: w+ g6 Y! f& I9 m2 w4 {" ~
( ?7 U! h) E7 Z3 v( n
7 X6 `# n, e' @' \, ~$ l* T1 A7 G

——那个时侯,真的是只有宁静没有喧嚣,只有湖光没有时尚!没有商店,更没有小吃摊。我和我的同学们经常在湖边溜达,垂柳依依,轻风微微,车稀人少,我们谈论争论议论辩论……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我和我的同学们还经常在湖边选个地方做功课,静静的空气,沙沙的笔声,悄悄的询问……恰少年同学,纯真美好!

" r' y: N) [& h4 Q( y, C8 b
R# V \3 E2 n5 r
, e4 {, H2 M* H0 Y5 Y8 K

 

: s, ]! T8 K3 P: z5 {% v
3 X- D9 y' ^5 P" O
0 E+ X- `8 J, [* J+ \

什刹海,那真是我心中的海,记载了我少年热情少年梦想,辉映过我少年热血少年精华!当然,什刹海对于我们的吸引不仅仅是可以观景休闲,而是在于那个时候,什刹海是一个夏天的天然游泳池,冬天的天然溜冰场。而游泳与溜冰,肯定就是青少年的挚爱,是课余活动的主要项目。

" u. ^( C/ ^ z+ u7 ?- B
% t3 p$ g' V t# Y1 j* z
4 h3 Y' q1 E- z* K, t

 

8 U1 r" f6 G' W/ d) k+ p. Q
2 a# o2 t& T% O# d+ v1 |
+ l# v- }6 g% }7 n

女作家胡健在一篇回忆文章里,有这样一段关于什刹海的文字“真正记得的是,小时候,前海旁边有个人工的游泳池……游泳池分不同的几个池子,西边的大池子是由浅入深的深水池,东边的中池子好象浅些,没有深水证的初学者可以游;最浅的蘑菇池只能没过肚子。”。“还有冬天的滑冰场,青春的躁动和野性的风流曾在那里一齐迸发。每年刚刚十一月,什刹海的冰面上就围起了竹席子,背着冰鞋的少男少女们出来进去,会滑的不会滑的都去,因为除了几个滑冰场以外北京城几乎没有其他地方可玩了。少年们在里边交朋友,打架,出风头,高兴起来就全场都拉起手溜大圈儿……。”

( ]( _, k! w/ x0 V6 l- y, x
0 \& p5 e, u9 {0 o) q( t
9 O8 T. V/ V5 p e( x6 ^

 

, O/ \3 w) s0 k( i; P, ?

      记忆之中,细节有异,而大致的场景相同。记得夏季的游泳,安全工作做得很严格的,划分了有限范围、设立了进出场制度,每场大约一二分钱……,湖水清澈、湖底软沙。我的游泳就是在什刹海学会的,当然与几位同学的大力鼓励与帮持分不开,学会以后偶尔也会在禁区之外偷偷下水……。冬天的溜冰,自由散漫的情况就多了一些,胆大的在禁区之外飞奔驰骋,薄冰处落水的情况时有见到。但是十二月份以后的深冬,全湖几乎都是溜冰场了,正如胡健文中形容的,那是“青春的躁动和野性的风流曾在那里一齐迸发”!

~8 M$ H& N: h9 F: r
+ ^* w5 a g2 \$ X+ |. e
1 r" t* n7 Y, D# J7 U

 

7 t( ]8 k4 V, Z, c; s( W3 Q; J) G
* f' {0 S1 a3 H: C7 X8 p; }# S
) }4 d4 o+ x% D$ K8 d

唯一的困难是“冰鞋”,就是鞋底装有冰刀的那种,在那个年代属于奢侈品的,谁能自备一双正式的冰鞋是很不容易的。一般情形都是向有鞋者借用,大多只是自己做的“冰板”“冰椅”“冰车”——木板下面钉上铁条、铅丝之类代替,在湖冰上一番风驰电掣,也是不亦乐乎。印象之中,溜冰很不易学,我有幸能跟在北京大学读书的表叔借到过女式冰鞋,也在北大“末名湖”上初学,摔过无数个跟斗也未能真正掌握,好久只能在一旁看着别人奔腾驰骋,心中窝火、眼中冒火。不过,只要是“青春的躁动和野性的风流曾在那里一齐迸发”过,我就心满意足,我就毫无遗憾、我就无比留恋。

8 u# d2 n$ E( K4 u
, P) B! h- I, p, Q- ]2 ? O4 b( D
+ Z4 Z0 W# H7 G

 

: J8 H6 |5 \% ~2 Y' Y

    什刹海,我心中的海!能够勾起我记忆深处极为留恋的一块。1958年至1965年,我曾经在那里徜徉、在那里“飞翔”。哦,夏天湖中游泳、冬天湖上溜冰,——一点不错!那时候,那里真的只有宁静没有喧嚣,只有湖光没有时尚……真好!可惜,永别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1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7-23 15: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里是我们儿时的一个梦。
发表于 2010-7-23 16: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常在什刹海边儿捞河虾,我奶奶给我炸虾饼吃!
发表于 2010-7-23 1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长和厚在2010-7-23 16:42:00的发言:
小时候常在什刹海边儿捞河虾,我奶奶给我炸虾饼吃!
/ [: d8 a- O' ^& Z3 i

我小时候去游泳,竟跟捞虾的打架。

发表于 2010-7-23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可没那景了 有的是 假洋鬼子 二毛子开的酒吧 车豁子在那趴活 狗屎连着狗屎
发表于 2010-7-17 1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常去游泳

发表于 2010-8-18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的童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0 17:16 , Processed in 1.111800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