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困难时期,定为1959年_1961年较为准确. 造成困难的原因; 除了"以农业为基础,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方 1 H1 s; |) E) N/ ^
针, 有一定失误. 加之大跃进运动不顾基础急躁冒进. 伤及农业的內部因素外. 还有社会上普遍传说的重大的外部因 ' x1 x% {. l+ e% W% K: B
素; 中国为捍卫主权,坚决拒绝了苏联指挥中国海军操控中国国防的霸权主义无理要求, 进而暴发中苏两党大论战,最终
* n( W6 i8 ?! X3 j% M3 p 导致两国关系恶化. 苏方脑羞成怒,逼迫中国限期还两笔巨账. (1)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从苏联领取的所有军火武器装备. 3 S" Z; P5 l# ]' f5 T4 e
(2) 1956年至1960年,我国第一个国民经济建设五年计划从苏联引入的门类极为齐全,数量极为庞大的重工,轻工,农业
, f3 o3 S6 H* L2 u$ f" D3 Z/ u% t 设备. 这两笔巨债重过两座大山,压在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头上, 无黄金美元可还,又因苏联数十年全力发展重工业, $ y! ^" h7 ~3 a: A; R7 o9 A
轻视轻工业和农业,农产品极其匮乏. 苏方讨账以肉类,蛋类,粮食,水果为主. 中国人民在自己农产品尚且欠缺的状况 8 d9 @ e/ K) ?: Z% E8 f
下,去还这两笔巨账,只能将腰带勒紧,勒紧,再勒紧. 所受苦难,可想而知. 这段历史是我和所有58岁以上的人亲身
7 ?. A% b6 v, j h/ Z 经历过的, 不知为什么现在人们提及那段苦难,只强调国内因素, 绝口不提外部因素? 是不知呢?还是有意廻避?抑或 3 a# {; \" ^1 k8 F H/ |
根本就不存在外部因素? 笔者接触不到有关这段历史事件的政府文件,不知详情. 希望知详情者能说真话,能全面
; q* O# H* x( a' H) Z 介绍一下真实情况.
2 r @3 A, B# C4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