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里镇历史上曾有小窑管氏“一门五进士,叔侄三翰林” 的佳话流传至今,因此而闻名远近。据《管氏祖谱》载,明嘉靖年间(1522——1565年)管凤阳从今双山后村迁迎吉山北立村,取名迎吉村。后因立窑烧瓮,改名小窑(今属五莲县于里镇)。清光绪年间,管姓科举发迹,曾改称管家窑。解放后恢复村名小窑。是全镇第二大村。
" l2 {$ b2 e5 A! q据《莒县志》载,管氏迁来小窑后,勤俭持家,精心耕作,逐渐成为富裕大户,到传至管镇、管钿兄弟二人时更是力图发奋。为求取功名,以优厚的待遇 (图为管氏祠堂)请得名师,教授子女。管镇子廷献、廷鹗发奋读书,于1876年(清光绪二年)廷鹗先中进士,1883(清光绪九年)廷献中进士第三(探花)。后廷献弟廷纲、其子象颐、侄象晋又先后中进士。“一门五进士”,“叔侄三翰林”,成为五莲一直流传至今的佳话。小窑因此而闻名远近。 * u$ k) k) c6 `% H# c
小窑管氏一门,兄弟子侄五人皆进士及第,又同居朝廷要职,管廷献和管廷鹗官位二品,管象颐官至三品,管廷纲和管象晋亦到四品,诚谓鲜也。小窑管氏五位一生积德行美政绩显赫,已载入《国史馆》、《山东统志》、《重修莒志》、《五莲县志》和小窑村志,以及《城阳管氏族谱》。《红楼梦》中曾言,小窑管氏虽“才自清明志自高”,但却“生于末世运偏消”!道光、咸丰之后,清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管氏五子空怀报国之志,也无力回天了。
管氏祠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