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08|回复: 12

拈花寺拍记[含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3 1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是佛家一段著名的典故。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释迦牟尼佛祖说法。可佛祖一言不发,只是手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颜为笑。于是佛祖便把衣钵交付给了迦叶。

* o/ A A; V+ J' P0 q3 G* M


   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仅只拈花微笑而已,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佛祖到底传达了什么意思,迦叶到底领会了什么,其中真相我辈凡夫俗子恐怕难以了解,然而他们之间那微秒的灵犀却着实令人神往:可以不发一言一语,就被人懂、就懂得别人,这样的境界需要修炼几世才能达到?
  
   拈花寺最初并不叫拈花寺,明万历九年该寺建立时,取名为千佛寺。千佛寺后楼下层为念佛堂,上层为千佛阁,千佛阁内有明代所铸的古铜佛“毗卢世尊莲花宝千佛”。在佛座周围的千朵莲花上有千佛旋绕,千佛大小一样,高4寸左右,故名千佛寺。大雄宝殿内有古铜罗汉像十八座诃二十四诸天像。大雄宝殿前有《新建护国报恩千佛禅寺碑记》和《新建护国报恩千佛寺宝像记》。两座碑都是明万历九年所立。
  
   直到清雍正十二年(1734)千佛寺重修,才更名为拈花寺。雍正皇帝亲自题写匾额,殿外额曰“觉岸慈航”,殿内额曰“普明宝镜”,并赐御制《拈花寺碑》一块立于大雄宝殿前。
  
   据资料记载,拈花寺共有面积6000余平方米。寺坐北朝南,分中路和东西二路。中路依次为影壁、山门、八字墙,石券门上书“敕建拈花寺”,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后为藏经楼。东路有6层殿,西路有4层殿。西路的祖堂为一“凹”字形建筑,前有方形四角攒尖亭,名素心亭。
  
   但拈花寺最终也还是没能挺住时间洗练岁月折磨。1953年,一家印刷厂落户拈花寺,今时今日的拈花寺,里面的机器声仍旧“隆隆”作响,这里现在是人民大学的印刷厂。

) B% a1 q6 h8 C @

 

. n! Y# G0 c x- h: y6 j# t% N

      自己今天去拈花寺里面,天气太热,只是走马观花转了转,上回参加拍记来来到了此处。

6 I4 {5 K3 C+ f

 

/ d8 N# g3 y# P2 T- _6 L

拈花寺拍记

拈花寺拍记

拈花寺拍记

拈花寺拍记

拈花寺拍记

拈花寺拍记

拈花寺拍记

拈花寺拍记

拈花寺拍记

拈花寺拍记

拈花寺拍记

拈花寺拍记

拈花寺拍记

拈花寺拍记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7-3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寺有二十四诸天,其中四大天王移至法源寺天王殿,其它诸天中的18尊移至白塔寺,另两尊月宫天子和韦陀下落不明,据说可能去了南京.
发表于 2009-7-3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是如何溜达进去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2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至善在2009-7-3 20:48:00的发言:
您是如何溜达进去的?
& r( e' A2 H: s; g1 q) G) H7 ]7 s" m

我去里面的XX单位,就进去,保安还好心的告诉我往左拐,哈哈

发表于 2009-7-3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拈花寺前法器多,拈花寺里乱穿梭。

: B c7 J1 F* F" ~) a$ H

相视无语是苦笑,震旦何处传衣钵?

4 t9 I! t+ A5 e# W+ g0 n# r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z: {8 t$ l! S9 w6 y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09-7-3 1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5 L3 t; f9 I

 

, T5 ^) P; d. a9 O9 ^. ?: V

 

$ g' u, f6 u F9 v

 

0 i% w4 N/ Q5 ~( M

这庙要悬,这不就是隐患吗。

发表于 2009-7-4 1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吴佩孚的“替僧”在这里出家。吴佩孚死后,曾经在这里停厝。
发表于 2009-7-4 1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在建国前,是“华北革大”,很多南下干部都是在这里接受培训之后,参加南下大军,后来南方各省的很多干部都是“革大”学员。

# ~6 H5 J0 g0 a+ W- v9 T

 

7 S+ V% T7 s& a1 J: |

参训的多数是刚刚参加革命工作的城市学生。当时讲政治经济学的教师是艾思奇。

6 W' C8 u9 H7 c( o

 

发表于 2009-7-4 1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手法,好身段。
发表于 2009-7-4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寺在哪儿啊
发表于 2009-7-6 1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须沟好像还提到过拈花寺呢!!!不知道是不是这座
发表于 2009-7-10 0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京城小贝勒在2009-7-6 18:04:00的发言:
龙须沟好像还提到过拈花寺呢!!!不知道是不是这座
6 M" H6 q+ F7 B! u

这寺在旧鼓楼大街大石桥胡同。

发表于 2009-8-2 1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1 17:15 , Processed in 1.16776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