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52|回复: 30

[原创]宗镜大昭之庙的历史原貌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3 1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6 }' g9 h; q0 M

     今年是宗镜大昭之庙建成229年,为了迎接明年建成230年纪念,香山公园启动了昭庙外环境整治工程,希望通过历史资料的搜集和建筑构件的清理,虚拟复原出其历史原貌。工程正在进行中,但从清理出的构件看,品种较多、却总体数量较少(比想象的少),完整构件几乎没有,历史档案更是少的可怜,且与现场清理结果严重不符。

$ A3 h; X3 L/ Y

     根据目前的清理结果,我把昭庙的概况向大家介绍一下。昭庙主要建筑从前至后(从低到高)分五个部分,月河、琉璃牌坊围合的前广场、白台(包括碑亭)、红台、琉璃塔。

( x' J/ N$ e1 u; R8 k4 A

前广场主要是举行法会的场所,除了幡杆无存,水泥砖地面外,与历史原貌基本一致。

" _% Z' k2 k* |! @, S

白台为僧人讼经、班禅驻锡的场所,原建筑除清静法智殿外均无存,此部分与历史档案出入很大,陈设册记载的白台内群房(白台墙内侧),现场完全没有痕迹,通往碑亭的两侧券洞中间的丁字券也不知通往何处(现已砖封,里面被渣土填满)。正面保留有不完整的琉璃窗罩22个,侧面窗罩无存,五个琉璃门无存。

# y" u2 }; C1 G

红台为完全对称的四方城台(坛城形制),四面正中向外突出,按照东西南北中,分别供奉五方佛。红台内侧靠墙为144间群房,共三层,上建佛堂。中为供奉大日如来的都罡殿(镏金铜瓦顶),1920年将红台墙体遗址推倒一层半(对比老照片可知),并在都罡殿遗址建红十字会医院主楼。现群房遗址清晰,均为一丈开间进深,都罡殿遗址因被占压,无法准确判断柱位尺寸。按照清代原貌图、1871年汤姆逊所拍照片(模糊)及现场发现构件可以基本推断,红台顶端原有绿色单面琉璃栏杆和五彩琉璃佛龛。现场还发现至少四个以上的琉璃狮子残片,却不知如何组合。

5 X: ~# Q" q/ k( S' O! B

琉璃塔的三圈栏杆(两圈石雕栏杆、一圈琉璃栏杆)已被替换为水磨石质,镏金斗拱也被改建,隔扇无存。

8 _% |- y" ?( f. n6 _

据介绍,昭庙与承德须弥福寿堪称姊妹,但从立意、平面布局到西部装饰有诸多不同,无法简单照搬。疑问多多难以解答,非常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不胜感激!

, \7 ?! s1 W5 [: l& u9 t5 k H% R' z

发几张现状照片,和我所搜集的全部关于昭庙的历史照片。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照片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1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理现场





发表于 2009-7-3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北京曾经存在过的铜瓦殿

发表于 2009-7-3 2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09-7-9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kuma是香山管理处的人,不知道我N年前反映的英文翻译错误问题解决了没有。
发表于 2009-7-9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坦白的说,所谓的三山五园我仅去过一园一回.
 楼主| 发表于 2009-7-9 1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客人在2009-7-9 10:46:00的发言:
看来kuma是香山管理处的人,不知道我N年前反映的英文翻译错误问题解决了没有。
7 f' k3 |- ]% k0 Q

为香山干活而已,还没混到正式职工,不知您的英文翻译问题是哪个?香山的问题多着呢,比如香炉峰的海拔高度,现在所刻“557米”是根据1920年的测绘图所得,但是原图注明是假设大门口是100米。准确的测量应是575米,一直到现在还在误导大家。

发表于 2009-7-8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去香山办事顺便去看看。
发表于 2009-7-8 1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kuma在2009-7-6 18:14:00的发言:
, G/ G6 s5 X) H' D

谢谢黑龙了,希望有时间能请您到现场来指导。

. {+ b8 v' C/ x( Z" N$ `! U

 

& [( h7 I% p7 G2 M% E

我这个业余爱好者,不敢提指导,有机会去学习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时欢迎您光临,另外上面的佛龛门楣终于找到了。


发表于 2009-7-8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完整,确实比较精美,如能搞清楚原貌则更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努力中,一定很精美!我会不断把新发现发上来,也请大家多多提供线索!

发表于 2009-7-8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开修了!
发表于 2009-7-7 1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说修复?
 楼主| 发表于 2009-7-7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说修复,只说修,毕竟里面还有不少民国建筑呢。

发表于 2009-7-8 0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复谈何容易!起码中间那大殿的鎏金铜瓦就无处可找,还有那里面的佛像及陈设~~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5: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根据老照片还原的红台原高度示意图.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方佛

这些是从网上找的关于"五方佛"的文物,从中可以体会一些昭庙的立意,北京“五方佛”还体现有很多,比如颐和园五方阁、景山五亭、金刚宝座塔等等。



发表于 2009-7-6 17: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kuma在2009-7-6 15:02:00的发言:
% v3 \8 L. R" E8 {# r1 z* ?

第一张的比例可以参考地上的方砖(大概30公分一块),类似琉璃龛的东西挖出来不少,但是走缺门眉的这一块怎么也没找到。

. @8 P* s: U; y5 w4 l, O

第二张的形状与第一张类似,从现有的残片基本可以拼出完整图案,下为寿山福海,上为莲花权杖绶带。但不象一第一张配套,因为琉璃构件的厚度不一样。

7 E" F% f }+ e2 E" b

第三张确是一个须弥座,三件套,出来的深度只有两片半(莲花),显然也是嵌在墙上使的。但是上面放什么又不知道了。

% I' h0 q$ J+ F; A( y5 J4 w3 b

北京地区、承德地区的琉璃建筑基本都转到了,无一雷同。

' | ~0 h& B% \& }: J# o$ L( d# K

 

1 T& ?. G5 U9 [, ?- H5 p

密宗佛龛正中卷拱一般是个金翅大鹏鸟的装饰,不排除是个法轮、交杵一类的图案;看残留的边缘

2 m, d1 B# y. \- ?! P0 {( J

非常整齐,不排除整体移走,作二次装饰去了。

7 X+ X% P( q* n# f

 

O# ~* J4 g0 `

第二张的装饰使用的地方比较多,不好判断;一般是建筑中部装饰花纹。

6 q* J$ J- w% s, r* Y1 {

 

( R* r/ v0 L8 i" J- h

第三张似乎是个小件装饰,不太像狮子座,有点方;怀疑是个灯台,露陈座什么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黑龙了,希望有时间能请您到现场来指导。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两张承德普陀宗乘庙的,看起来都不如昭庙的漂亮。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陀宗乘之庙——布达拉——观世音的居所—仿“布达拉宫”

1 }0 y, H) E# Z

须弥福寿之庙——扎什伦布——多福多寿——仿“扎什伦布寺”

( W2 [$ e5 L2 }7 E4 `6 j; f+ ~

普宁寺(包括颐和园四大部洲)——————仿“桑耶寺”须弥山

! B- E) A) q) }9 v! G

宗镜大昭之庙——尊者(释迦牟尼)传昭——仿“大昭寺”?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5: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的比例可以参考地上的方砖(大概30公分一块),类似琉璃龛的东西挖出来不少,但是走缺门眉的这一块怎么也没找到。

$ |* t" T$ O6 d, ]6 M. X6 B0 L

第二张的形状与第一张类似,从现有的残片基本可以拼出完整图案,下为寿山福海,上为莲花权杖绶带。但不象一第一张配套,因为琉璃构件的厚度不一样。

5 @! z' f+ b# V. h( j( F

第三张确是一个须弥座,三件套,出来的深度只有两片半(莲花),显然也是嵌在墙上使的。但是上面放什么又不知道了。

) L- @( P1 C' @) }# z, e

北京地区、承德地区的琉璃建筑基本都转到了,无一雷同。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发现




发表于 2009-7-6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像是琉璃佛像的神龛;目测体积不太大,感觉更像塔上的;

, {7 `! ?& c% u P, ]

 

, U* K6 c+ D' h# @3 D

后两张都是类似须弥座残件了。

) K; p' u& o) O3 O, V

 

6 a; Y. q) |5 a

同时期北京周边的汉藏结合的建筑的琉璃件多在顶部,底部,门额,窗额;或是独立的琉璃牌坊,

/ A6 ]2 e2 I) l/ a

 

J/ M1 o0 o9 p. C

琉璃塔,琉璃阁上使用,独立的琉璃塑像似乎没见过。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8: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楼上照片(上)的照片还能看出残留屋顶大殿山墙。大家可否知道哪能看到这张的清晰照片(足够看清琉璃构件),现场清理出两种斗拱,一种是藏式特有的蜂窝状,一种则是标准汉式,因为昭庙外墙共有6个琉璃门,不知道是如何布置的。另外月河上的石桥,确定是后做的,但是桥面是否变窄了呢?请教了。


发表于 2009-7-4 0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两张同角度,遗迹被拆前后的对比照片

) J' m5 Y7 |8 \/ b

 

' c7 q) _% L. P2 ` ]

 

$ i8 q- T, Z" P0 t6 [


! E: V% T! W- l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发现

这是刚拼出来的琉璃件,向各位专家请教图案的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2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发现

补充:此件与楼上一件当属一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8 12:34 , Processed in 1.263497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